⑴ 拿着蛇矛的竹节人叫什么
张飞。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女装大佬主播拿丈八蛇矛叫什么扩展阅读
竹节人是70后流行的玩具。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范锡林写过《竹节人》,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主角颜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⑵ 丈八蛇矛是谁铸造的铸造师的背景
丈八蛇矛是张飞的御用兵器,史书上记载是张飞自己铸造的,因为之前刘备给张飞铸造的兵器张飞不如意,所以他自己做了一把,史书上记载的比较简短,但是一直流传这么一个关于丈八蛇矛的传说,一般都是用这个故事来解释的:
丈八蛇矛乃三国张飞的专用兵器,也是武器之中的神品。史书中只记载张飞命人铸造了丈八蛇矛,全身装甲,其实不然,这丈八蛇矛其实是张飞自己造就出来的,
话说三兄弟都开始找人为自己铸造兵器,张飞弄到上好的材料之后,就让人给自己铸造兵器。可铸造兵器的师傅问张飞想要什么样的兵器时,张飞也犯难了。张飞想想这个使着不好,那个使着不顺,真是不知铸什么兵器好,于是就耍开了泼皮,说道:“我管你铸造什么兵器,反正我要十八般兵器里没有的,铸造好了的有赏,不和我意的就杀头。”说完扬长而去。
这下可把铸造师傅难住了,造十八般兵器里没有的?那我怎么造啊,见都没有见过,难道让我自己开发不成?急的没有办法,于是跑道张飞的住处,说道:“张将军,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铸造你想要的兵器,你还是想好了要什么样的兵器再找我铸造吧,我实在是没有那个能耐创新啊!”
张飞听后怒目圆睁,吓的铸造师傅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张飞怒骂道:“妈的什么东西,连个鸟兵器都不会铸,马上给我滚,晚一秒老子杀了你。”铸造师傅扔下张飞给的上好的造兵器的材料后,连滚带爬的出了张飞的住处,然后撒腿就跑,生怕晚一秒就被张飞杀了头。
张飞见铸造师傅跑了之后,拿起那上好材料就犯了愁,到底自己想要一把什么样的兵器呢?于是开始日思夜想。
这一日张飞正犯愁呢,突然从房梁上垂下一条大乌蛇,有水桶那么粗,通体乌黑,两眼发着红光,冲着张飞吐起了信子,张飞吓的大叫一声,跑了出去,不久就命人进屋去抓蛇,可是进去的人找了半天别说大蛇了,连个蛇毛都没有找到。
这可就怪了,张飞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其实那大乌蛇就是张飞的原身,这是别话,崭且不提。突然张飞脑中灵光一闪,我何不铸造一柄蛇矛呢?既是杀敌的利器,又有威吓敌人的效果。于是就努力回想那条大乌蛇的样子,拿起那块材料,就向屋外走去。屋外有一座假山,张飞拿起那块材料照着假山就是一抡,只听见哄的一声巨响,灰尘漫天,烟雾散去,假山居然被削去了一大半,而张飞手中的那块造兵器的材料居然真的变成了那条大乌蛇的样子,张飞仔细一看,居然有九分象。于是找来铸造师,加以调整,于是一柄蛇矛就出现了。张飞拿起蛇矛一阵挥舞,果然得心应手,高兴的哈哈大笑。铸造师傅也高兴,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居然让张飞自己解决了,而且还这么出人意料的好。
由于这只矛,有长八那么长,又是一条大乌蛇的样子,所以张飞就把自己的武器命名为长八蛇矛,于是三国中样子最奇特,又威力无比的武器诞生在张飞手中了。
下面是现代人按照史书上描述打造的丈八蛇矛:
⑶ 丈八蛇矛的使用者介绍
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
张飞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吓退曹军。而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
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不听。果然张飞最后就是死在其部下范疆,张达之暗杀。
长坂坡位于宜昌当阳市区西南部,古名栎林长坂。这里原来是一片斜坡高地,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为报刘备火烧新野之仇,亲率精骑5000人马,从襄阳出发,追击刘备到当阳。刘备带领几十个随从仓皇逃走,随军眷属和上十万百姓都被曹军围困。赵子龙为救刘备妻小,单枪匹马与曹军大战长坂坡,杀进重围,救了糜竺和甘夫人,又救出阿斗。从此,赵云获得了盖世英雄的美誉。“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坡前立有“长坂雄风”的石碑,以作标志,供人凭吊。1934年,长坂坡始建公园。1979年,又重修了长坂公园。三开大门旁屹立着青石雕琢的雄狮、大象,威武壮观。园内正中矗立着高大的青石古碑,“长坂雄风”4字格外醒目。满园百年老树苍劲挺拔,亭榭建筑古色古香。公园外,兴建了街心花园,中间耸立着高约8米的赵子龙彩陶塑像。据史料记载,长坂公园周围5公里的地方,都属长坂坡古战场遗址。坡东,闹市区内是赵云与曹兵进行巷战处,现有一小节,就叫子龙街;坡西南,有一山岗,今名子龙畈;坡西田园中,还有太子桥和娘娘井的遗迹;坡东北四公里处,建有一座黄瓦红柱六角亭,内立一块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六个大字,相传这是着名的“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三国遗址。
丈八蛇矛的主人张飞张翼德是幽州涿县之人,那地方在战国时代属于燕国。于是张飞的口头禅就是,“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吾大战三百回合……”
呵呵,狂态毕现,然三国之中,还真没几人敢应战的,除了马超与张郃二人。马超还可以,张郃虽大言不惭却连接吃了数个败战,差点没让曹洪给砍掉脑袋。可张郃最后竟成魏国之栋梁,司马懿手中的王牌,让诸葛亮的连番北伐总是无功而返,后来不得不在剑阁设计杀之。
丈八蛇矛外形甚奇异,以汉尺折合现代的24.2厘米而言,一丈为十尺,丈八就是十尺八寸(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计算如下:(10+0.8)×24.2=261厘米.
想想吧,一个奇特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相貌,还有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特征的大汉,手持一把如此之长的武器会是什么模样。
第一次出阵,张飞手起矛落,一下就结果了一员黄巾大将邓茂的性命。以后又来回征战,谁不知道刘关张的名声,呵呵,那么长的兵器,也该很是醒目吧。不过说个话外之语,《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对战之时,有好几此刺杀敌手的时候,都是用“一枪刺死”,比如被吕布袭取徐州那回,吕布知道张飞之勇,所以即使张飞酒醉也没有追赶,而曹豹追上,结果三回合,被张飞杀地大败,赶到河边,一枪背后刺死。这或许说明,张飞的丈八蛇矛并非时常用到的?平时碰到庸手之时,就随便用枪给刺死了……想来如此长度的丈八蛇矛,拿在手中确实很不方便啊!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被吕布阻挡在虎牢关外,竟然无人是天下无双的吕布十合之手。张飞按捺不住,持丈八蛇矛大战吕布,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然后,关羽刘备齐上,终于把吕布杀地狼狈而逃。然后无论在哪里,我们总看到张飞对吕布的叫嚷,“来来来,我与你大战三百回合!”
面对吕布,综观三国,也只有张飞有如此表现。其他表现最好的也只有许褚的二十回合不分胜负,然后被曹操以人海战术掩盖了成绩。但张飞后来抢了吕布的一百五十匹战马后,则又实实在在地与吕布大战一百余合,对于这个成绩,三国无人可敌手啊!
当关羽在曹操阵营大展身手,斩杀颜良的时候,面对众人的称赞之时,淡淡地说了句,“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那一刻,怎么不让曹操阵营的将领悚然呢,关羽已经如此厉害,岂知道其弟张飞更胜一筹。
然而,张飞随着刘备四此败逃,却没有表现过在吕布面前的水准,直到长坂桥后的那一刻。
面对曹操的八十万人马,张飞不慌不忙地先是将随行的二十骑兵安排成疑兵,然后独自手持丈八蛇矛横马立于桥后。然后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喝吓退八十万曹军: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后,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
曹操到来后,且看张飞三喝吧!
第一喝: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第二喝: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第三喝: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三喝之威,乃至于此。不过之后拆桥而走,则显示了张飞的谋略一般,无怪要被刘备说棋差半招了。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次的经历,日后我们再次见到的张飞,竟然蜕变成一员颇有计谋的儒将风范了。
义释老将严颜,无疑说明了张飞的目光之准,而捉地严颜则又是使了一个计谋,又说明了张飞的心计,这个时候,我们竟然看不到以往那个卤莽的猛张飞,而是一个智张飞了;再到后来战张郃,竟然出现猛张飞智取瓦口隘的故事,怎么能不让我们惊讶万分呢?
说到这里,不由地想起有关于张飞酒后写书的传说。据说当年张飞在一次酒后,用丈八蛇矛在一处悬崖壁上硬生生地刻下一篇文章。原来张飞竟然还是一个书法家哩;又说张飞绘画仕女图甚为精美,则又是一位画家呢!
话归原处,张飞只有在与马超大战的时候,再次显示了猛将的风采,脱去头盔上阵可比当年许褚赤胳膊上阵,不过许褚显然比张飞倒霉,被人乱射了好几箭,张飞战马超则是平手甚至可以说略占上风。难怪日后要安排许褚醉酒斗张飞,结果几个回合就让张飞刺了一矛,惨败呀惨败……
张飞亦纵横天下三十载,但是丈八蛇矛终究没有成为方天画戟之后的第二个权威,而是让二哥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成就了第二个权威。一是可能与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虽然威猛非常,却凶气不足,死在矛下的名武将比不上青龙偃月刀;二则张飞是老么,权威也得先让老二关羽先作,然后等到关羽仙逝后,才能轮到张飞。只是张飞也没比关羽长命太多,就在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之前,因为对手下太过苛刻,而被张达,范疆两人于睡梦中割了首级……悲乎!
张飞死后,丈八蛇矛传于子张苞,张苞与关兴一同成为诸葛亮北伐的左右手,持丈八蛇矛征战。及张苞身死,丈八蛇矛不复再现世人眼线。
末了,提下一个张飞是如何得到丈八蛇矛的传说:传说当年幽州涿县的某处大森林里出现了有一条巨大无比的蟒蛇精,张飞知道后,孤身一人进入大森林为民除害。在同蟒蛇精一番搏斗之后终于将之杀死,但是当张飞扛着蟒蛇精的尸体出了大森林之后,才发现自己所扛的原来不是什么蟒蛇精,而是一把奇怪的兵器,而这兵器,便是日后闻名天下的丈八蛇矛。这个传说比起关羽的青龙护主之传说,虽然没有那么神秘,却自然地多了那么一份勇猛的气息。
后世之中,也有持丈八蛇矛者,乃是《水浒》之林冲,绰号”豹子头“,生地也是豹头环眼,与张飞一般模样!不过相信大家心目中的林冲与张飞相貌大是不同吧?呵呵,想来是舞台以及连环画上那个戴毡帽的林冲形象太印入人心,所以才不会将之与张飞做比较了……另外,林冲的近乎有点懦弱的性格,也很大程度上让我们无法将之与张飞相提并论!
为丈八蛇矛有有一赞一叹,赞叹之理,同一者。
赞此兵乃勇猛之相;叹此兵仅为勇猛之相。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从前后的文脉来看,武学渊源相当深湛,他会用的兵器很多,棒可以使(斗洪教头),朴刀可以使(斗杨志),禅杖也可以品评(结识鲁提辖),而且一生上阵对手兵器千变万化对他的发挥影响极小,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林教头善于用枪矛(风雪山神庙林教头的兵器就是一杆花枪),但实在没必要固定使用一种兵器。
丈八蛇矛是和普通枪矛非常相近的武器,只有两点特殊之处,第一特点是长,长达一丈八寸,在古代这个长度在中国就不该叫枪,而应该叫槊了,在外国就该叫马其顿长矛了;第二特点其矛头是曲线型的,这一点实战中除了给对手造成撕裂性伤口比较恐怖以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可见,使用丈八蛇矛对林冲武功的帮助并不明显。作者将林冲的兵器固定为丈八蛇矛,是另有深意。
这是因为林骁勇善战,“军中呼为翼德。”张飞张翼德的兵器正是丈八蛇矛。让林教头使用这种兵器,是为了完成对他外观的塑造。这里要注意一下,林冲的外号是豹子头,也非常接近张飞“豹头环眼”的造型。因为林冲是逼上梁山,大家印象中的林冲有些怯懦,他的传统造型清秀多于凶猛。实际上施耐庵笔下的林冲,是一个外貌与内心颇为矛盾的形象,怯懦的是林教头的内心,他的外形豹头环眼丈八矛,应该是一个凶悍威猛的武人而不是翩翩公子。 陈安(?——323),十六国时前赵陇城(今甘肃张家川)人。《晋书·载记》称,陈安原为晋将,后投降匈奴人刘曜,后又叛刘曜。陈安十分勇猛,左手执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人称“左关右张”。近战刀矛俱发,远战则纵马驰射,十分威风。刘曜攻占长安后,他在陇右(今甘肃天水)组织武装,自称秦州刺史,反抗前赵。光初五年(公元322年),众至十余万,称凉王。次年,曜亲率各军围攻,他战败被杀。陇右流传《壮士之歌》,称他为“陇上壮士”。
五胡十六国时代,国家逐渐富强后,前赵的刘曜又大兴土木,给自己大造宫殿,又征发民工建设陵墓,周围四里,深三十五丈,以铜浇铸,黄金做棺材。老百姓都嘲笑说“有这一栋楼的财力也能平定凉州了!”侍中乔豫、和苞上书劝阻,刘曜只好命令工程暂停。但是刘曜对后方的氐羌势力总是放心不下,过年后又率领大军征讨氐族酋长杨难敌。但行军途中开始流行传染病,刘曜自己也得了重病,就派遣使者和杨难敌讲和,准备回兵。
半路上秦州刺史陈安请求拜见刘曜,刘曜以病重为理推辞不见。陈安以为刘曜已经死,就率部下造反,突袭刘曜的军队。当时刘曜已经先走,断后的部将呼延寔被陈安抓获。陈安将呼延寔斩首,又命令弟弟陈集率领骑兵三万追击刘曜。半路上被刘曜部将卫将军呼延瑜拼死拦截。陈集杀死呼延瑜后,刘曜已逃到长安了。陈安就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反叛前赵。
第二年,陈安进攻攻驻守南安的刘曜部将刘贡,这时少数民族首领休屠王石武派兵袭击陈安的后方。陈安转身反击石武。石武不敌陈安的部队,往后败退,这时刘贡又从背后进攻陈安的后军,消灭了一万多人。陈安只好又回头解围。哪想石武一看陈安停止攻击了,又粘糊上来,大败陈安的部队,陈安只有八千人逃到了陇城。刘曜亲自包围陇城,并派遣部将平先围剿陈安在外地的余党。陈安还想逃出陇城寻找增援。就率领五百骑兵半夜突围。平先也率领数千骑兵在后面追击,杀死了四百多人。把陈安和十多名亲兵包围在一条峡谷里。
陈安左手拿着七尺大刀,右手使丈八蛇矛,单人独骑堵住峡谷口,连续杀死五六名骑兵,这时天空下起了暴雨,在电闪雷鸣下,其余人都被陈安的神勇吓住不敢进攻。平先正好过来看战况,就亲自纵马过来和陈安交战。只三个回合就把陈安的蛇矛给抢了过来。陈安只好狼狈逃跑。
天色已晚。陈安的坐骑叫做聂骢,是西域产的宝马,平先等人根本追不上。但到了半夜下大雨看不清楚山路,聂骢马竟然坠落山谷。陈安只好步行逃跑。平先命令部队把山围起来搜。终于活捉陈安将其斩首。
陈安平时对老百姓挺不错,和将士的关系也很好,陈安死后百姓都很怀念他。有人写了一首《壮士之歌》来怀念他。歌词为“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聂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聂骢窜严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刘曜听了以后非常感伤,命令众军传唱这首歌。
⑷ 历史上用丈八蛇矛的高手都是谁他们都是何结局
历史上使用丈八蛇矛的高手有张飞,林冲和陈安。张飞,林冲和陈安都没能完成自己心中的夙愿,结局都十分的凄惨。张飞没能完成帮助自己的兄弟匡扶汉室的崇高理想,反而被手下的奸人所背叛,在梦中熟睡中被杀害。林冲没能报杀妻之仇,反而被逼上梁山从堂堂的八百万禁军教头到偏安一隅的绿林好汉。陈安此人背叛了亲友,被仇人追杀,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陈安在不仅能灵活的使用丈八蛇矛这个冷门的兵器,而且能刀茅共舞,引得旁人啧啧惊叹。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他武艺十分超群,但由于自身的性格有缺陷,导致他在人的信任上出了问题。他背叛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背叛了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成为了一头孤狼。可惜被仇家迅速地抓住了把柄,陈安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⑸ 五大使用“丈八蛇矛”的名将,兵器重达160斤的是哪一人
矛可以说是兵器史上最早出现的兵器,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到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的形态,矛和枪极为类似,经常容易混淆;矛又被人称之为“百兵之祖”。
想必如此实用的兵器,在历史上使用的将军肯定不在少数,但是却没有过多的记载,暂时就能列出这五个人出来,而且有四个是小说中编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