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服装制版袖山的高度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袖山的高度是根据衣身的袖山弧长推算的。
袖山高是指袖的顶点贴近落山线的程度,
俗称袖山高。袖山高可依据款式造型不同,
在一个可行的范围内变化。衣身的袖窿弧线与袖子的袖山弧线缝合,但袖山弧长并不与袖窿弧长完全等长,而是比袖窿弧长略长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装袖时袖山的吃势量。
女上装袖窿的结构设计推算公式:
1、臂根深线的推算:成年女性中间标准体(160/84A)的肩高为5cm,净胸围为84
cm,根据2B/10+2.2cm算出臂根深线=19cm,看图中A处所标注的部位。
2、袖窿深线的推算:推算出臂根深后设计者就可以按不同款式的服装来确定袖窿深线,如无袖的服装袖窿深线直接可以取在臂根深线上,深度为19cm;
其它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即2B/10+2.2+X,如一般合体衬衫的袖笼深取值为
2B/10+2.2+(2)=21cm,看图中B处所标注的部位,这里所加的(2cm)为人体最基本的合体松量。
(1)160的女装原型结构图怎么画扩展阅读:
确定袖山高度的时候,还要考虑衣服的款式。
不同款式女上装袖窿深的取值方式:
A、贴体类、无袖类、晚装礼服、针织类:2B/10+2.2+X,X=0
;
B、较贴体类、时装衬衫、唐装、旗袍类:2B/10+2.2+X,X=1~1.5cm
;
C、合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4cm
;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4~6cm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袖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袖子结构大全与原理》
❷ 服装纸样日本文化式原型提出原理,公式怎么算来的,由原型推出的各种女装男装,原理是什么
应该很少有书讲原理的。
上图是torso原型,这个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长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称扒皮原型,是像图片中一样直接在人体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体的数据得出来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数据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讲什么原理其实也没办法讲。
我觉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类似于中国的比例法,举一例:前领宽=B/24+3.4=6.9cm(原型法);前领宽=N/5-0.3=6.9cm(比例法)。他们的参照点不同,得出来的结果却相近。所谓的公式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原理,只是为了方便制版,前人会总结出一些比较稳定的公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这么多原型。
总结:那些公式只是经验值,你记住一种原型的公式,还有千千万万种原型的公式,没意义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记住原型(160/84)的结果,没几个数字,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是这么记的。记住中码是因为中码用得比较多,其他码数可以通过放码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体,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
❸ 服装原型打版设计
衣身原型的构成要素:
1. 身幅与腰线的确定:
将平面的匹布以最简单的筒状形式(柱面体)包裹人体的上半身。
围长:身幅:(B/2+6cm);
纵高:腰线:腰部合身状态的腰线水平。
腰线选择是垂直柱面外包围的水平腰线
2.胸省、肩省的含义 :
胸省:放在袖窿弧线上,大小为(B/4-2.5) 0 。
肩省:大小为(B/32-0.8) 0。
3.领口弧线的条件 :
后领宽:B/24+3.6cm,前领宽:B/24+3.4cm 。
在统计和短寸式原型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覆盖率并简化公式后形成的。
4.肩线
前肩:220, 后肩:160。
后肩省:(B/32-0.8)确定,
中号原型为1.79cm。
新原型肩线的位置是比肩棱线略微靠前一些,与旧原型的思路相同,由此引起前后领口宽度的相对关系不变。
肩斜度的确定考虑:
人体肩斜度;
肩部向前的倾度;
肩部的厚度;
同一高度位置正中厚度的差值。
数值设定运用统计和短寸式原型的方法,并考虑覆盖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