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怎么穿西欧女装
扩展阅读
翻领睡衣怎么裁剪 2025-07-20 01:21:31

怎么穿西欧女装

发布时间: 2025-07-19 17:56:36

Ⅰ 浪漫主义时期的服装特点

浪漫主义思潮无论在服装也创造出一种充满幻想色彩的典雅气氛。

1、从1822年前后开始,女装的腰线逐渐自高腰身位置下降,到1830年,降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紧身胸衣勒细,袖根极度膨大化,裙子也向外扩张。

2、腰线回到自然位置,重新启用紧身胸衣,为了强调女性特征,使用紧身胸衣“科尔塞特”来达到整形目的。整个上半身缝制的非常合体,衣服一般多在背部开口系扎,如果前开襟,就使用挂钩扣合。为强调细腰,衣服前中心呈锐角尖下去的装饰线再次登场。

3、裙子的膨大化。强调细腰与夸张裙摆是相互关联的,腰线位置下降,腰身被收细的同时,裙子上出现很多衣襞,其量感通过在里面穿数条衬裙不断加强。罩裙在前面A字形打开,露出里面的异色衬裙。

4、浪漫的领型。这一时期的领子有两种极端形态:一种是高领口,一种是低领口。高领口上常有褶饰,或用拉夫领、大披肩领;低领口上常加有很大的翻领或重叠数层的飞边,丽丝边饰。这两种领型有时也组合起来使用。

(1)怎么穿西欧女装扩展阅读: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服饰特点:

伦道夫·凯迪克笔下的人物形象跨越丰富,儿童、农夫、淑女、贵族、火枪手等,各个层面均有细腻而温馨的展示,每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皆反映了人物本身的阶层特点与个体的气质神貌。

所有的人物其服饰真实地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整个社会的服饰风格特征。

女士服装不乏蕾丝、细纱、荷叶边、蝴蝶结的装饰以及多层次折皱、抽褶等元素。

宫廷款式主要有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处处体现出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

在线条处理上,诚如时代周刊评论所说,轻松、精准又不经意体现出的一种随意,或说随意之下的精准。比起沃尔特·克兰的线条风格,后者显得更为程式化与装饰性,前者突出了一种灵动与潇洒,在人物表情上,刻画传神入微。

Ⅱ 中西方服饰差异

一、 差异的主要表现

1、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夏、商、周时,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后来人们把对天神(黑色) 的崇拜转向对大(黄色) 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

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

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这一点也表现在服装上:先开始于民间,一旦被皇家贵族看中,就禁止民间使用,否则,轻者杀身,重者株连九族;如果一种服装的色彩开始是皇家贵族所穿,后来不穿了,成为一般民间服装,则这种服装的色彩立即被视为卑贱的色彩。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象征纯洁、正直、神圣,也代表魅力。这也是西方人喜欢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礼服的原因。人们也曾对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也十分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

法国人钟情于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却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有意想不到的复杂及强烈感,因为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但有时也被用于沉默、不吉利或悲哀的丧服。

2、外形

从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笑宽搜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中国传统服装形式以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为主。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为中国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

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由古希腊时的披裹式到中世纪的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强调纵向感觉,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

而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

而且从结构特征看,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

西方服装为了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多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

3、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人们都喜欢运用各种图案来隐喻对图腾崇拜,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如龙凤呈祥、九龙戏珠、喜鹊登梅等图样。这表明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则是近代流行的图案花样。

上:中国服饰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主要以汉服为主,另外还有胡服、旗装等。

“西方”,沿用了关于区域范畴的习惯称谓,与亚洲一带的“东方”相对。西方服装史,即是以西欧国家为主,上溯至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服装发展史。西方服装体现出与东方服装相迥异的风格,特别巧知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代表了人类服装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怎么穿西欧女装扩展阅读:

二、导致中西方服饰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服饰文化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美学与哲学观念,与西方截然不同。

西方则强调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离,明确提出主观为我,客观为物,“物”与“我”是相对立的,不容混淆的,致使他们习惯于理性观察世界和探讨规律,并形成一种追求自然法则以获得真理的作法。因而,表现出以一种理性的碰历或科学性的态度对待服饰。

2、中西方美学观念的差异

中国服饰美学观念表现在女装造型上的是意象的结构。

这种平面的直线与曲线的裁剪方法使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不裸露张扬也不尽力束缚,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了流畅婉约,温情流动的人体曲线美,造型意识是节奏化的,让视点随着自己的心愿移动,使生命之体在宽衣的帖体与离体之间流露气韵。

我国传统的服装空间造型是借“虚与实”、“明与暗”的节奏表达出来。西方的服装空间意识是在中世纪以后形成的,反映了西方人对空间的探求心理,渴望占据更多的空间,于是增大服装造型的体积,将服装视为扩大自我肉体的一种工具。

这种夸张的服装造型使人与自然整体之间,人与人的个体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反映了西方人的宇宙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心灵与环境、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性。由于东方与西方不同的哲学美学观念在服装上创造了不同的基本造型,体现了不同的精神气韵。

3、中西服饰文化中的着装理念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及家庭教育中,服装行为规范被看作是修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着装生活。人们在着装上注重伦理内容,用服装掩盖人体,竭力超越人体的局限,以达到儒家的道德要求。服装美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并不强调形体。

西方服装文化属于多元化的范畴,其中最显着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

Ⅲ 法国服装尺码表

按你的臀围看40码可以,但按你胸围94来看应该42码(我觉得你测量的不准确。并注意尺码对照只要是国家标准,无论哪个国家都是按照净尺寸对照),无论是40还是42对你来讲长度肯定不合适,你非要购买法国尺码的服装也就只能舍弃其一了。

以下是法国女装尺寸表:

由于各国人体型的差异,你最好再测量其他参数如袖长、领围,综合比较选择合适自己的尺码。

(3)怎么穿西欧女装扩展阅读:

服装尺码标准是在人体基本尺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适的宽松量。服装的规格尺寸一旦确定以后,它就是服装制造的依据。

服装尺码对照表:

29码=2.2尺腰=73.5CM

30码=2.3尺腰=77CM

31码=2.4尺腰=80CM

32码=2.5尺腰=83.5CM

33码=2.6尺腰=87CM

34码=2.7尺腰=90CM

36码=2.8尺腰

38码=2.9尺腰

40码=3.0尺腰

测量部位:

领大:领子平摊横量,立领量上口,其他领量下口。

衣长:由前左侧肩缝最高点垂直量至底边。

胸围:扣好纽扣,前后身摊平,沿袖窿底缝横量。

袖长:由左袖最高点量至袖口边中间。

连肩袖长:由后领窝中点量至袖口中间。

总肩宽:由肩袖缝交叉处横量。

袖口:袖口平摊衡量。

Ⅳ 17世纪和18世纪,贵族男性和女性的衣服采用什么形式

贵族中服饰主要以纯棉、绸缎、锦缎。在加上蕾丝边,印花,等加工最终成为17世纪维多利亚时期风靡一时的洛洛可式服饰。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自法语Rocaille,意为小石头、小沙砾。作为艺术风格用语,起先指用贝壳和石头修筑起来的人工假山和岩洞,后来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装饰主题。

十八世纪欧洲宫廷贵族盛行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服装的显着特点是柔媚细腻、 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趋于柔美化、繁复化,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洛可可时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红、粉绿、淡黄等娇嫩的颜色。 服饰上的色彩也表现为柔和艳丽的色调,例如甜美的香槟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饰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服装上的装饰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

(4)怎么穿西欧女装扩展阅读:

历史进人18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增强,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程。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

新兴资产阶级不断积累财富,绝对主义的路易王朝渐渐失去活力,处于没落的前夜。在上流社会,出现了与国王主宰的宫廷相对的资产阶级的沙龙文化(salon,即“会客室”、“客厅”。指从17世纪起,西欧贵族、资产阶级谈论文学、艺术或政治问题的社交集会。

18世纪这种集会在法国特别流行)。在这样的沙龙中,人们只追求现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乐,这使人们的感觉异常敏锐,从而形成了与巴罗克那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是着名的“洛可可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