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女装原型怎么做
扩展阅读
沙宣头穿什么旗袍好看 2025-08-02 17:57:53
袁姗姗的裙子是什么牌子 2025-08-02 17:55:02

女装原型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22-09-11 15:19:53

1. 在女装原型里那些剪裁的数字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各家公司自定的,一般是根据年龄,身材,职业需求,文化,综合成比较有具体共同消费意识的购买群体,裁剪的数据一般设定统一,便于生产的型号推档,不过现在有些休闲的类的我看是成年女儿和妈妈通穿,很有趣,我就在一个内销休闲品牌店里,看到一位保养尚可的妈妈,拿起一件背面蝴蝶背覆势 的中短宽松休闲素灰色小外套,一瞅就知道有感觉,二话不说就买了,其实尺寸谁也说不准,但是,那款式上身的适宜,给予了年龄空间的遐想,从背部看,还以为是个萌妹,但是转过身来的,素色给人的淡定沉淀也不突兀,呵呵,我好想怎么练习写自己的网店评语了,罗嗦了,我觉得对现在没有方向的,有句听来的话可以给你做个提醒,做服装水也不浅,但是你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做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做好。。。。然后也观察市场需要的,再看自己能不能做

2. 服装设计制版公式是怎么来的 我要的知道是为什么有那个公式不是公式啊公式有人回答了

首先要明确衣服是做给人穿的,所以是以人为基准。


现代服装来说,我觉得是已经上升到一门科学,这可以参考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的《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既然是科学,那么就得有理有据。


举一例:日本第八代女装原型(见下图)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从一万个(或者更多)人身上取得这种纸样,然后以身高体型之类的分类。得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数据之后计算出平均值,并且总结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所谓的公式。


目前为止看不懂的话,我们举个说人话的例子,甩个公式:前领宽=N/5-0.3=6.9cm(比例法),为什么是领围除以5再减去0.3?领围在这里是一个参照点,前领宽和领围对比,前领宽一般是领围的五分之一再少大概0.3。


也就是说,通过搜集大量人体的数据得到平均值,再用这些数据相互对比,从而得到公式。之所以有那么多种原型,是因为参照点不同。一般人都长这样,有规律可循,所以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


3. 如何学好立体裁剪

方法/步骤

学习立裁一般经过对其初步了解后,都是从原型开始练习,通过对原型制作的感悟,了解立裁的基本制作过程,有了大体思路基本就可以自己进行模仿或创作了。所以本篇将重点从原型介绍中讲解立裁的一般制作过程。


将布料平顺的覆盖在人台上,用珠针固定肩线和侧缝线,胸围以上的余量归拢在袖笼处,胸围以下的余量归拢在腰围出,省尖朝向BP点,腰省中点位于公主线,将省用珠针固定。并在领围、袖笼 腰围线出打剪口,使面料更贴合人台。

4. 国内女装标准原型前身长比后身长多少

一般是0.5到1.5厘米之间。
国内标准女装合体的前身比后身长0.5-1.5CM。一般的,带胸省的可以一样长,宽松的、无省的前片可以比后片短1-1.5CM,但是要加大腰以下的起翘量。标准女装原型是根据我国民众的体型特征和服装行业的要求,在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基础上加以修正和完善而获得的,并通过实践证明是适合我国服装行业机织服装使用的。

5. 服装纸样日本文化式原型提出原理,公式怎么算来的,由原型推出的各种女装男装,原理是什么

应该很少有书讲原理的。

上图是torso原型,这个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长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称扒皮原型,是像图片中一样直接在人体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体的数据得出来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数据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讲什么原理其实也没办法讲。


我觉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类似于中国的比例法,举一例:前领宽=B/24+3.4=6.9cm(原型法);前领宽=N/5-0.3=6.9cm(比例法)。他们的参照点不同,得出来的结果却相近。所谓的公式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原理,只是为了方便制版,前人会总结出一些比较稳定的公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这么多原型。


总结:那些公式只是经验值,你记住一种原型的公式,还有千千万万种原型的公式,没意义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记住原型(160/84)的结果,没几个数字,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是这么记的。记住中码是因为中码用得比较多,其他码数可以通过放码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体,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

6. 女装上衣原型尺寸公式

160/84原型公式如下:背长 38cm ,胸围 胸/2+6 , 袖笼深 胸/6+7 ,后胸宽 胸/6+4.5 前胸宽 胸/6+3 , 肩宽 背宽+2 ,肩斜 后领宽/3 ,后领宽 胸/12 , 后领深 后领宽/3,前领宽 后领宽-0.2, 前领深 后领宽+1 落肩0.5 ,前肩斜 后领宽2/3 ,胸省量 前领宽的1/2 ,BP点 前胸宽的1/2向袖龙0.7cm 向下4cm ,侧缝向后2cm。

7. 女装新原型

现在多用日本第八代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可以度娘。要自己琢磨挺难的,买本书去学或者找人教比较好

8. 服装原型 种类

服装原型:原型就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形状绘制的一种能反映人体各部位结构、形状、比例关系的平面图形。原型本身无任何具体服装款式的结构意义,所以服装的原型不能代表任何款式的结构图
服装原型的来历:服装原型的来历有三种
1.立体的方法:就是在专为立体裁剪使用的人体模型上,按立体裁剪的方法得到原型。这种原型准确、误差小,但技术要求高,设计成本高,不适合成衣批量化工业生产。
2.立体、平面兼做的方法:就是采用平面制图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原型。此种方法快速、准确。
3.平面的方法:根据长期观察、总结人体各部位形态、各部位比例关系规律,采用一定比例分配计算而绘制的原型,然后再依据人体加以修正。这种方法快速,适合工业化成衣生产。
服装原型的分类;
一. 英、美、意等欧派:此类原型是根据欧美等国的人体体型而设计的原型,适合人体曲面起伏大、省量大的情况。
二. 日本派:最典型的有二类,一种为文化式原型,一种为登丽美原型。与我国的人体体型较接近,原型的差异程度小,可以为我们所用。
三.中国派:我国目前原型也较多,都是八十年代我国服装界借鉴日本原型,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平面裁剪方法总结出来的,也叫中国人体原型。1、原型的适用部位分类:按原型的适用部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衣原型、袖原型、裙原型、裤原型。2、原型的适用性别分类:按原型的适用性别分类,可以分为男装原型、女装原型、童装原型,不管哪种原型都是根据我们中国人体结构体型总结出来。

9. 女装上衣原型不收省应该怎么做

买衣服要买合适的,修身的,女性注重自己的身材,要买喜欢的!

10. 服装有哪些制版方法-服装的九种制版方法

服装有哪些制版方法-关于服装的九种制版方法

服装制造业使用的服装制板方法,大体可划分为加减、比例分配、立体、胸度短寸、原型、基础样板、D式、框架试穿、电脑等九多种方法。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服装的九种制版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体法

立体法大都称它为立体裁剪,它是欧州和美州多数人裁剪女装时使用的方法之一,多数人认为这项技艺是改革开放后,日本教师来华讲课而传入的。其实不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天津、北京和哈尔滨好多女装师付都在使用它,当时上海把这项技艺称作为在衣架上捞花样,如果有位师付用立体法裁了一件衣服,若问他怎么裁的,上海人说是在架子上捞出来的。哈尔滨人说是在架子上剪出来的,北京和天津人则说是在架子上绷出来的,当时缝制的服装都是来料加工,而且材料也昂贵,有时先把牛皮纸用手揉软,先试绷一次,以免失误。

立裁必需有衣架,当时的衣架上海是竹子捆绑成人体,外面糊纸,北方使用的架子和现在的差不多,不过里边不是玻璃钢,而是用废纸在模型上一层层糊上的,外边糊的大多是花纸。由于50年代之后,妇女穿丝绸悬垂式的礼服很少了,只有特需服装店为外国使馆夫人裁制一些,但数量很少,所以这种技艺逐渐地失传了。

北京80年代初期评定职称时有些师付曾显示过这一技艺,很受得人们欣赏。他们当时说立体裁衣并不难,要熟练地掌握好提波、吊浪、抬环、抽花,四项基本技艺,什麽款式都能裁了。我国第一次请外教讲立体裁剪课是80年代初期由原中央工艺美院服装系请了一位日本女教师,由此以后全国各地的服装院校逐渐地也都请外教讲这一课程,大多为日本教师,也有少数欧、美教师。加之回国的留学生,经过了20多年的请进来、送出去、再培养,目前这一技艺,在我国服装业中以很普及,各服装院校也都设立了这一课程。

胸度短寸法

胸度和短寸法是日本裁缝、裁制男子西装时常用的方法,它是日本裁缝在明治维新之后由欧州学习回来的,所以他们把它称作为“洋裁”而把本民族的和服称作为“和裁”胸度法和我过的比例分配法近似,但是它是以人体的实际胸围为基数来分配各部位的.尺寸的,(所以有人使用胸度法编了一本书,叫作号型裁剪法)。

100多年前欧州有长寸法和短寸法之分,由于使用长寸法制板太复杂,所以逐渐被淘汰了。短寸法也称为实寸法或肩寸法它是在人体的胸部以上部位测量多个部位,然后按照这些尺寸来制板的。胸度和短寸两种方法由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裁缝到我国开店、办厂,以及书籍等进行着传播,但是进展缓慢,在我国目前有些人,还在使用它,但范围不广。

原型法

原型法是日本裁缝和妇女量体裁衣时裁制女装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他们是由欧州取来的,但是有了很大的发展,流派也很多,一种是量体时在人体上用软布绷剪出一个原型,以这个原型来裁制各式服装,另一种是用胸度法或短寸法裁制一件原型,以这件原型来裁制各式服装,后者被人们称为学院派,学院派有文化式和登丽美式等,文化式使用的是胸度法,而登丽美使用的是实寸法。

由于日本的文化服装学院来华讲学的教师较多,他的教材我国也出版多部,所以我国使用的大都为文化式。原型法由二十世纪30年代由日本裁缝在东北即向我国传播,80年代之后我们每年都聘请日本教师来华讲课,但是传播的速度不快,主要是日本的原型是以人体的实际胸围为基数,来分配各部比例关系的,由于传统的行业技术习惯不同,所以传播的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院、校毕业生、参加制板工作的人员在增多,使用原型制板法的人逐渐地多了起来。

加减法

加减法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数裁缝都在使用它,加减法是受中式服装裁剪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加减法是对各种服装的中心号型的各部位都有个固定的尺寸,然后胸围加一寸或减一寸时,各各部位再加、减一个数值。这种方法目前在另活加工门市部好多人都在使用它。这种方法大都是师傅代徒弟教出来的,简单、快速、易学。它对以后的比例分配法起着很大的影响。

比例分配法

比例分配法是目前我国服装制造业制板与裁剪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的,50年代以前老百姓穿的都是中式服装,西装和军装制板和裁剪时使用的大都是加减法,50年代以后老百姓脱下了长袍、短褂大都换上了制服为了推广和普及裁剪的技艺,和出版资料,老一辈的服装技术人员便凑在一起,研究服装裁剪时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当时参加的人大都是男装师傅,有的师傅当时使用的是日本的胸度法,大家感到很适用,但是它是以人体的实际胸围为基数的,这和我国服装业使用的加减法以成衣胸围为基数的习惯又不相吻合,最后便参考了日本的胸度法,并以加减法的成衣实际胸围为基数而创造了我国的服装裁剪方法,大家都称它为“服装裁剪法”,1982年本书着者在4期〈现代服装>杂志上撰写的“浅谈五种裁剪法”时称它为“比例分配法”这个称叫以后便传流开来。

五十多年来出版的服装裁剪、制板书籍、刊物以及教学时使用这种方法的占多数,开始时为了区分于胸度法,采用的是半胸围的1/3称它为三分法,后来出书的人多了,为了自己与别人不同,而出现了六分法、八分法、百分法和十分法等等,不论那种方法都需在后面复加一个数值,所以有人称它为凑数法。由于十分法好计算,如100cm的1/10是10cm,2/10是20cm,所以使用十分法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基础样板法

基础样板法也称为中国原型法,它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运用的,当时服装厂的技术室承制内、外销样衣的任务特别重,由其是童装、有时一个月就需几百个品种,有些技师则采取制定两、三件基础样板,用这些样板来变化所有的样衣样板,速度和准确性比用比例分配法要快速的多了,当时人们把这一方法叫作改头换面。

80年代初期本书着者把这种方法加以总结,把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相互结合,而创造了基础样板法。由于样板是以成衣的胸围为基数,符合我国服装制板的传统习惯,,由于简便、快速、准确,所以逐渐地被人们所采用。

D式法

D式法是上海戴永甫先生创造的一种裁剪方法,他是改变了比例分配法的传统,以袖窿为基础来求各部位的数值,使得袖窿与袖子大小洽好同步,很适宜量体裁衣使用,这种方法大多流行于我国南方江、浙一些省份。

试穿法

试穿法也有人称它为套穿法是70年代由日本国兴起的,当时东京、大坂等城市的房租、地价是寸土千金,工厂大都迁到远离城市的地方,而门店必需还在闹市区,两地如何联系,于是便按照标准与自己商社的惯例,制定成全号型样板,并缝制成样衣,把样衣和原料都进行编号。

顾客选好原料之后,便进行试穿样衣,并把需修改的部位记录下来,如用28号原料使用175/96A型样板,后背加长2cm,袖子加长2cm,其他部位不变,把这一定单用电传到工厂,缝制成衣之后,再将成衣送往门店,当时采用这一方法的多为男子西装。80年代初期北京红都时装公司到日本参观,把这一方法带回在门店使用,以后逐渐展开,由其是集体的职业服装,目前大都采取这一方法。

归钠起来有两种:立体和平面

平面是来自于立体,但是各有所长、各有所取、互相借用、常期共存。若是裁制丝绸性软料,帔挂、悬垂、篷松式的夜礼服、舞台服,用立体法是最好不过的了。一般小的量体裁衣门市部,使用加减法不但简单、而且快速、很是方便。制定男式上衣、大衣、裤子样板时,使用比例分配法是很快速和准确的。使用原型法制定女子样衣的样板时还是很方便的。基础样板法在变化女装的省道和花样时是较为简便和快捷。

集体的职业服装使用试穿法不但快速而且准确。短寸和胸度法是男子西装裁剪的原始方法,如同我国戏剧中的昆曲一样,是服装制板技艺中的阳春白雪,高档次的男装量体裁衣时少数人会使用它。电子计算机制板,是服装制板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软件的开发和制图机的小型化,价格下降之后,它会向目前的写文章和办公一样,在服装制板领域中普遍的应用它。

方法是相互借用的,有时用比例分配法制定一件女装样板,为了转换一个省道而拓出前身肩的一部分,这不是借助于原型了吗!是不是合体,需要在架子上别一下,这又进入了立体。用立体法裁制一件原型,拿下之后进行调整样板时又需换上另一种方法,所以说它们是相互借用的。

所以说使用任何一种裁剪法,都不能说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他会影响你技艺的提高,应该是扩展眼界,多面了解取其精化,补己所短、相互借用,形成你自己的一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