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睡衣种类 » 睡衣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扩展阅读
皮带断了怎么焊接 2025-05-21 00:42:38
lv女装怎么搭配 2025-05-21 00:42:03
旗袍的句子怎么写好 2025-05-21 00:37:44

睡衣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发布时间: 2022-05-29 19:55:38

① 家居服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家居服属于西方舶来品,我国的家居服文化大概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更早以前是没有家居服这个概念的,人们在家一般穿洗旧的衣服、汗衫。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专业的睡衣企业,带来专业女性内衣和睡衣的概念,随后各式睡衣渐渐被大众所接受。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服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市场也呈现细分化。
如今的家居服的款式,已经不仅限于西方的审美风格,涌现出越来越多符合东方审美文化的家居服饰,比如真美简斯家居服,宽袍大袖、飘逸唯美,更加普通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② 睡衣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睡衣与其他各类服装一样矫揉造作,不论是女式睡衣、情侣睡衣,闺房睡袍、茶袍等,均有精美繁杂的悬垂装饰和层层叠叠的穿法,却忽视实用性。这个时期,睡衣全是奢华的丝质绒质定做服装,是上层阶级的属物。

一次世界大战来临,令睡袍变得不那么松垮,同时带来较男性化的简洁款式。战后经济发展,欧美旅游业兴旺,以至于服装店开始制作睡袋、床罩、枕头及床单,并与女式睡衣相配套,带动了寝室系列的时尚。同时因为旅游生活的需要,睡衣款式也越来越轻快。
随着30年代后期二战的开始,夜生活逐渐消亡,因此高档女式睡衣几乎没有需求。这时候需要的是现成易穿的衣服,例如全天候可穿的毛质法兰绒睡裙可兼做晚礼服;易于洗熨、携带的细小质轻的雪纺类丝织睡衣;染色棉布做的可调节腰围的轻便睡装。
1945年二战结束,经济复苏、歌舞升平,漂高的女性味十足的睡衣重新时髦。

到50年代,和其他女式内衣一样,睡衣成了主流。随着工业技术的创新,尼龙面料广泛应用,给服装业带来革新,涌现出了多种材质的内衣、睡衣、款式和从端庄高贵到短小性感的多样化风格,以及新兴的前所未有多的多种内衣品牌。
6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飞跃发展,价位合理、即时尚质量又好的女式内衣与睡袍作为成衣在商店广泛销售,睡衣和内衣走进了每个女人的衣柜。同时,它们还被经常穿出去展示,女士们穿着耀眼的长袍兼做晚礼服去剧院看戏、晚宴;睡衣制品出现在海滩、网球场或市场上。
70年代后,随着如涤纶类的棉和尼龙混纺制品越来越受人喜爱,纯尼龙的睡服开始过时。高档睡衣重以丝、棉、毛和混棉形式出现,色彩形式上也由过去的平和色彩转到80年代末的强烈色彩,奢华的品味亦将消费引向高价位。
90年代是一个价值和功能更为现代化的阶段,这种新的激情是对全球日益盛行的家庭生活的一种补充。科技的进步和企业人员的精简使女性建立了自己的事业,除了在家带孩子外,还要在家工作。睡衣市场已经扩大到包括人们回家时穿什么的范畴,而不一定非是睡觉时才穿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除了睡衣系列,又增加了家居服的概念。除了时装,人们还非常在意她们在家里穿什么,家居服早已超越了仅仅是为了穿用的基本需求。女人们也许在衣柜里睡装堆积如山,但她们还想拥有最新的流行款式和颜色。她们不但需要舒服,还想看上去更性感、更美丽。

③ 为什么睡衣都是衬衣领

睡衣是在家里穿的“正装”。用和尚领不“正规”用立领不舒服。所以大家就选择衬衣领了。

④ 家居服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家居服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西方家居服历史已有近200年,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家居服,近现代家居服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⑤ 随处可见穿睡衣,为什么到大街上它竟被说“不文明”

睡衣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知道那是睡觉的时候穿的衣服,而睡觉时穿着的衣服应该是舒适休闲的,在家里穿睡衣很舒服,但是这样的衣服在大街上穿的话就会显得不伦不类,毕竟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究衣冠得体,穿睡衣出门的这种行为完全有悖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才会被定义为不文明

生活中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你穿着睡衣出门,虽然你自己舒服了,但是在别人看来你是一个毫无品位毫无追求的人。穿睡衣并不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是穿睡衣出门去办事情,就证明你对其他人不尊重,就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

⑥ 在冬天,总会看到有很多人穿睡衣出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在冬天,总会看到有很多人穿睡衣出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穿着睡衣出门并不太雅观,大家应该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虽然睡衣很暖和,也很方便,但是适合居家穿着,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穿着,背后一定会有人指指点点,如果被公司的同事或者领导,无意间发现了,就会给自己留下不好的印象,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邋遢的人,可能会远离自己。因此,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形象,用崭新的面貌展现给大家看,自己也会特别自信,这样自己在遇到熟人的时候,才不会有尴尬的情况。

⑦ 家居服的发展前景

“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作为一个西方的“舶来品”,家居服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

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家居服的巨大市场能量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厂家,包括原来做文胸、保暖的内衣企业,如康妮雅、贝婷娜等,纷纷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上了家居服。短短十几年,全国专业及兼业生产家居服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千家,并形成了初步的“企业集群”。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会长、家居服专业委员会会长彭桂福介绍,中国家居服年消费额已逾百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成为了服装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种。
“中国的家居服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家居服市场潜力的发挥还不到10%,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挖掘。”深圳凯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纺协家居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庆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产品属性而言,家居服是一类很特殊产品,不仅舒适,而且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因此,我预计不出3年,家居服将成为一种风尚,并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 凯迪年轻率性的副总经理、总设计师马彬则更为形象地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平均起来,人的一天有8小时在工作、8小时在睡觉、8小时休闲,也就是说,加上节假日,人们每天有十几个小时是呆在家里的。家居服介于正装和内衣之间,随着越来越多时尚元素的注入,‘以家为活动中心’休闲方式的流行,将成为尚不为人重视的巨大空白点。”
在汕头市洪兴(芬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茂看来,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 回到家中换上一套舒适的家居服,能使一天紧张的工作心情得到充分地放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们对家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居服能使“家”生活更和谐。” 中纺协家居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秋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俊楷也向记者表示他非常看好家居服的市场前景,“家居服受众面宽,覆盖面广,不分男女老幼、春夏秋冬,都存在着消费需求。有人预测,在未来5年内将有75%~80%的消费者会选择家居服。家居服在未来五至十年必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它已成为中国服装行业中的朝阳行业,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作为服装行业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家居服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场与运动服、休闲服等其他服饰品种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在夹缝中求生”。“现在的家居服行业,不是处于‘分蛋糕’阶段,而是处于‘做大做好蛋糕’的阶段,家居服真正的竞争源于行业之外,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品牌,而是消费者的认同。”凯迪新世家族董事长马庆渲说。
2007年,是中国家居服发展史上具有里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当年3月15日的古城南京,在第89届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下称“中针会”)上,中国家居服行业发展的“总舵手”——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家居服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十多年来一直各自分散经营的家居服企业首次携手,向社会亮出了“家居服”的旗帜。
2008年2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第90届“中针会”上,中纺协家居服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康妮雅、凯迪、达尔丽、汝斯芬、睦隆世家、姬玛、多拉美 、贝婷娜、娅茜、倩蒂、安之伴等14家家居服饰企业首次“抱团参展”,在超过1500平方米的一号展区,首次向社会营销“家居服饰”的概念。“家居服”产业和企业群体,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关注。
“行业协会组织的成立,使得家居服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引导。原本各自独立、划疆而治的家居服企业结束了散兵游泳的状态,开始走上了统一、健康和良性的发展轨道,也为企业的品牌打造赢得了更多空间。”多拉美总经理郭俊昌不无感激地对记者说。 而在家居服行业内部,一场品牌之战也已悄然拉开帷幕。包括一开始就定位做品牌的凯迪.
企业家们纷纷向记者表示,只有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家居服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芬腾总经理周德茂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家居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空有市场前景,但消费观念不强、渠道不畅、高端渠道受阻、款式雷同、人才缺乏等,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加强品牌战略。”
如何体现出品牌的竞争力?秋鹿总经理方俊洪指出,“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推动发展。所以,我们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开动了一个名为‘寻鹿记’的秋鹿吉祥物全国创意设计大赛,希望将家文化推向公众。”
在首届“9·15中国家居服日”庆祝暨颁奖晚会上,首次公布了“中国十大家居服品牌”的评选结果,凯迪新世家族、姬玛、秋鹿、芬腾、睦隆世家、可可儿、多拉美、达尔丽、汝斯芬、棉花堡、美标成为了首批获奖者。 与传统睡衣、内衣不同,家居服更多的是一个概念型产品,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一种温馨、时尚、轻松、舒适加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高品质家居生活的追求。不但包括传统的、穿着于卧室的睡衣和浴袍、性感吊带裙,还有“出得厅堂”体面会客的家居装,也包括“入得厨房”的工作装,以及可以出户到小区散步的休闲装等。
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家居服的概念认识还很模糊。在被问及“什么是家居服时”,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睡衣,另外有少数回答休闲服。马庆渲却并不担忧。他说:“从某种角度说,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也决定着引导行业发展的出路。要先让人们从消费理念上进行全新的改变,产品的销售才是顺理成章。因此,我们不只简单地卖产品,更要卖理念。只有家居服所代表的这种全新的家居生活文化和家居生活理念深入民心的时候,家居服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所认同和接受。”
2007年8月份,家居服行业开始打出“千年家居服、一品家文化”的口号,对于家文化内涵的挖掘也成了各企业在品牌宣传中的重点。2007年9月,凯迪新世家族率先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创办了全国首个家居服生活馆,以家居服产品为载体,向市场和消费者传播“爱上在家的日子”的家居生活理念。
“中华民族有着很深厚的家文化底蕴,每个人都有很浓厚的恋家情结,但目前消费者对家居服的认知度还不够, 家居服的消费还需要进行大量引导工作,去创造、培育出一个新的市场,”芬腾总经理周德茂指出,“家居服要实现快速发展,就要在专柜、专卖店等卖场把家文化布置出来,调动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据周德茂介绍,芬腾在全国有4000余家专卖店、形象店统一了VI形象, 实现了卖场规范化、统一化,并且率先展开了网络营销,开始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推广家居服文化。
2012年家居服行业刮起一股“海派文化”风潮,以居风服饰为代表的家居服饰品牌提出为满足爱家爱生活、中高端消费族群的健康家庭休闲需求而打造,代表新商业文明时代海派生活方式的居家休闲服饰品牌。这一主流很好的融合了上海地区的海派文化,是符合主流社会健康、环保趋势的居家新品类!受益于消费升级,践行海派生活方式的高端品类!基于传统居家服良好心智资源积累的品类创新者!更好的诠释了“千年家居服,一品家文化”的理念。1

⑧ 简述一下中国的服饰发展历史。

一、先秦时期:妇女不穿裤子穿裙子,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

二、汉朝时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人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层层叠叠可以超过3层,名曰三重衣。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条纹间色裙走红,飘逸的长裙是诸位贵族女士的标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标准,宽大的袖口缀有不同颜色的袖贴,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

四、隋唐时期:隋朝时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也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唐朝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辽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六、明代:

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汉服服饰制度。明代皇帝戴乌纱折上巾(乌纱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八、民国时期:

(1)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2)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九、现代服饰: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8)睡衣从什么时候兴起的扩展阅读:

关于介绍中国服饰历史的书籍:《中国服饰简史》、《中国服装发展简史》等。

《中国服饰简史》内容:“文化简史”系列丛书共10本,从中国人文化生活的各部类入手,历时性地介绍中国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优雅的审美理念,以及传承有序、丰富多姿的文化积累,从而为当代人的生活文化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启示。

《中国服装发展简史》:共分十一章,以时间为顺序,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服饰艺术的发展及演变,其中包括各朝代历史思想简介、服装形制、穿着方式、首饰佩饰等,并附有230幅插图,使广大读者在参读过程中,能够掌握中国历代服装发展的脉络,并希冀透过这面历史的镜子,深刻感受到中国“衣冠王国”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