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午睡需要脱外面的裤子吗
我家宝贝上的幼儿园,午睡是脱了外裤的。冬天里面本来就穿得有棉毛裤,就只脱外裤就可以了,夏天我们会在书包里给娃儿装上睡衣睡裤,老师会帮娃儿换上的。
② 孩子上幼儿园中午睡觉换衣服睡觉吗用带睡觉的衣服吗
孩子上幼儿园中午睡觉是否换衣服睡觉,各个幼儿园不同,是否用带睡觉的衣服看老师有没有通知。
③ 宝宝幼儿园午睡着凉
宝宝着凉怎么补救?
宝宝睡觉一定要卧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浓度要适宜,穿衣盖被要适度,一定要让宝宝穿合体的衣服睡觉,特别是宝宝的肚子要搞好方暖措施,给宝宝喂奶时,也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宝宝的卧室要经常消毒,母乳喂养的妈妈一定要膳食合理,营养丰富,不吃辛辣、油炸、易上火的食物,要让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一旦受凉,让宝宝适当喝白开水、生姜水。
怎样防止宝宝着凉?
1.缠腰带很好
宝宝睡觉很不老实,经常把被子弄掉了或睡衣卷起来把肚子露出来。缠腰带不错,我就买了,宝宝非常开心,而且不再感冒了。
2.把浴巾卷起来压住宝宝脚下的被子
这是我正在为宝宝的被子移掉为难的时候,从别的孩子妈妈那学来的方法。只是将浴巾卷成柱状,压在宝宝脚下面的被子上,这样简单的方法,竟可以将宝宝的被子不再掉了!很容易做到,快试试吧。
3.用热水袋温暖被子
因为被子凉,将热水袋放到被子里,使毯子等变暖和。热水袋可以马上就让被窝里很暖和,如果用作洗澡水还不用花电费,相当方便噢。(经验之谈是等宝宝睡到睡袋里后,把热水袋放在睡袋外面,就是宝宝脚的部位,也是很暖和的)
④ 上幼儿园的娃娃们,中午睡觉脱衣服吗
让他和老师说说…老师不会不理,我也是幼师,除非家长特别要求不脱衣服,睡觉都是要求脱件衣服睡觉,这样起来才不会感冒!由此可见还有在幼儿园是比较内向胆小的
⑤ 儿子上幼儿园午睡起来老师没给孩子穿衣服,让孩子穿个秋裤和秋衣满教室跑。
天气渐渐冷了,很多家长只注意孩子今天穿的够不够多,够不够暖,却往往忽略了其他一些同样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孩子穿的衣服是不是够轻便,是不是利于穿脱和整理?在幼儿园里生活,这些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哦!以下是班里老师和保育员在多年的保教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幼儿园孩子穿衣服很重要的小贴士:
1、贵暖不贵多的原则——温暖的棉袄外套和一件毛衣
天一冷,有些家长就给孩子一个劲的加衣服,以为穿的多就是穿的暖,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老师建议:尽量避免薄薄的保暖性差的衣服,光靠衣服的数量来保暖,非常累赘,给孩子和老师造成很大不便。最好穿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一件棉质或羽绒马甲,外面穿一件棉袄或者羽绒外套。这样比较轻便,孩子活动的时候不会束手束脚,一旦有体育活动身上热了,可以把棉袄外套脱掉,一件毛衣加一件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于让孩子受冻。午睡的时候,老师一般要求孩子脱掉外套,穿秋衣秋裤午睡。请家长们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考虑到这一原则。
2、宽松的棉裤和羊毛裤!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穿牛仔裤,尤其是男孩子,确实,现在童装店里男孩子的裤子,十有八九都是牛仔裤。但是老师并不建议冬天给孩子穿牛仔裤!
第一、牛仔裤很硬,冬天里面一塞别的裤子,两条小腿就很难弯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各位家长知道,越是寒冷的冬天,越是要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增进孩子体质。
老师建议:面料柔软的棉裤又柔软又温暖,是冬天最好的选择,而且很多棉裤的裤腰都采用宽橡筋,松紧幅度很大,非常好拉好塞。像这样的天气,一条棉裤或者绒里夹裤,再加一条秋裤就够了;如果冷空气来了,可以在棉裤里塞一条宽松的羊毛裤,就足够了。
这里请注意,很多家长喜欢用那种紧身的厚裤袜代替羊毛裤,以为紧身的保暖性更好,其实紧身的裤袜对孩子来说是很不方便的!很难穿脱,上完厕所拉不上,而且女孩子小便的时候,因为裤袜太紧,裤子拉不下去,结果小便把裤子弄湿的现象时有发生。
3、请教会男孩子脱裤子小便。
说了那么多,关于孩子在冬天的衣裤,不外乎逗方便地、逗好活动地、逗好穿脱地三点原则。孩子在幼儿园里过集体生活,他们得到的帮助没有办法像在家里一样,是及时的一对一或者二对一。很多时候老师和保育员会要求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具备一些粗浅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这对孩子的能力也是很好的一种培养!希望以上这些小建议,能让家长们在为宝宝选购衣裤的时候,有所帮助和借鉴.
⑥ 孩子上幼儿园前,需做哪些准备
幼儿园老师发午睡照片,宝妈看了不是滋味
倩倩妈也是这样想的,但某天中午的一张照片,却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给女儿选的幼儿园究竟是否正确。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倩倩妈在女儿的书包里放了两条裤子,一条普通裤子,一条睡裤。
之后叮嘱女儿,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把睡裤换上再睡,这样就不用弄脏被子枕头了,毕竟孩子总是会玩得一身脏。
可她没想到,中午老师发到班群的照片中,女儿的睡裤居然穿在了隔壁床的男孩身上。
3. 在孩子的书包里多准备些衣服
以防万一,家长在孩子上学前,还应该在书包里多放几件可更换的衣服,包括上衣、裤子等,冬天也可以另外装件外套和毛衣。
如若做到了这一点,哪怕孩子不小心弄湿或弄脏衣服,也能第一时间更换,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如果家长们介意的话,还可以提前和老师说明。老师也可以在孩子的衣服湿了后联系家长,让家长尽快送衣服过来。
⑦ 各位爸爸妈妈孩子再幼儿园午睡需要换衣服吗
不需要的,我孩子的幼儿园春秋时候脱去外套睡觉,冬季时候老师会让小朋友穿着秋衣秋裤睡觉的,夏季也不会脱光光的,孩子上衣也不会脱的,小内裤一定是要穿的
⑧ 女儿在幼儿园换衣服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孩笑话了怎么办
幼儿园男孩和女孩都是睡在一个房间,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女儿睡觉的时候不脱衣服,后者只脱一件外衣就可以了。
⑨ 如何让幼儿园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逐渐的独立入睡
让孩子独立安然入睡,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培养,在孩子没有形成不良的睡觉习惯之前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行为。孩子出生4个月以后,一旦形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要想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父母的态度必须明确。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的体现。
1帮助婴幼儿建立睡眠的作息规律
婴儿早期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这一学习方式形成的。孩子定时睡眠、定时上床、准时起床的好习惯同样是运用了这一学习方式。
当小婴儿2~3个月时,家长可以配合孩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惯,帮助他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每当孩子到了要睡眠的时候,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哄睡,然后家长采取一些固定活动,如每次临睡前洗浴、换睡衣、换上干爽的纸尿裤或让孩子听同一首安眠曲或者讲同一个故事,或者家长做同一个动作——亲吻他、拍他等 ,直至孩子入睡。每天家长都采取这样固定的哄睡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只要做这些事情,孩子就知道该入睡了,就能够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即建立了良好的睡眠条件反射。
需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越小的孩子建立这种条件反射需要的时间越长,家长要有耐心。如果家长采取了抱着、摇着、吃着奶哄睡的模式,时间长了建立的条件反射就是必须抱着、摇着或者吃着奶才能入睡的习惯,以后再想纠正就十分困难了。
2帮助婴幼儿分辨昼夜
室内光线要有明显的昼夜分别,日夜活动应该有明显的区别。白天小睡也不必挂上窗帘,不需要刻意制造安静环境;夜间睡眠则需要黑着灯(可以用小夜灯)与白天小睡有所区别。
《生命时报》曾经报道,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指出,睡眠期间室内灯光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尤其是可以改变褪黑素分泌,同时缩短体内褪黑素在夜间的持续作用。而褪黑素则可以影响人们的睡眠、体温调节、血压和血糖的稳定。研究结果显示,睡眠暴露于灯光之中的受试者,99%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褪黑素分泌延迟,而褪黑素持续作用的时间也缩短约90分钟。这对于人们血糖的稳定是不利的,它会影响血糖稳定,不利于血糖控制。
3白天小睡的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
白天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他玩耍、说话,利用孩子清醒的时间进行早期教育。其实,早期教育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事事中都可以进行。
4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或太疲劳
孩子临睡前不要玩耍得过度兴奋,或者让孩子过于疲劳。因为这样会造成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以对抗机体产生的疲劳,孩子反而会因为兴奋、易怒、急躁而难以入睡。
夜间入睡前一定要换上渗水性强的干爽纸尿裤,防止婴幼儿因漏尿、尿湿或更换尿布而被打扰睡眠。
五、针对不同阶段婴幼儿的具体做法
1新生儿阶段
新生儿阶段孩子的睡眠顺其自然,孩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
2 2~3个月
2~3个月每天睡觉15~18小时,夜间每次睡眠的时间较短,白天小睡3~4次。
要注意培养孩子昼夜分明的作息规律,逐渐建立入睡前的固定行为模式,养成晚上定时入睡、白天按时小睡且自行入睡的睡眠模式。
此时期,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很容易疲劳,而孩子一旦疲劳,就会加速分泌肾上腺素来对抗疲劳,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和哭闹增多,到2个月哭闹发展达到高峰。这时家长往往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内疚感,错误地认为孩子是饿了,需要吃奶和安抚,因而频繁喂奶和搂抱摇动入睡,就会使孩子逐渐养成需要依靠含奶头和抱着睡觉的习得性行为。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是饥饿或者需要安抚,而是因为疲倦急于睡觉造成的哭闹。有时也是因为部分家长过度溺爱,容不得孩子有半点哭闹现象。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行入睡的机会。
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睡眠,而是应该培养孩子独立入睡,而非建立家长抱着、通过含奶头安抚入睡的睡眠模式。
此时,最佳的哺喂方式是夜间喂奶2~3次,白天小睡3~4次。这个时期一旦养成不良的睡眠模式将会延续到整个婴儿时期,甚至到幼儿时期,再想纠正会很困难。总之,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睡眠模式的关键时期。
3 3~6个月
每天睡眠的时间14~16小时,其中白天小睡2~3次。睡眠时间逐渐集中到晚上,同时每次睡眠时间与白天清醒的时间逐渐延长,白天睡眠规律化。
如果已度过孩子临睡前的哭闹时期,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这个阶段就需要继续巩固这种睡眠模式。
进入3~6个月的孩子开始对周围事物(光、声响、色彩等)产生兴趣,尤其对新事物更加好奇,这些往往使他抵抗睡意,进而兴奋、烦躁和哭闹,这样孩子会更加疲惫而难以入睡。一旦孩子过度疲劳,家长所做的抚慰行为,例如抱起来吃奶、摇动孩子,都可能对孩子自然入睡过程造成刺激和干扰。因此,当孩子出现要睡眠的迹象时,一定要创造睡眠的环境,减少外界对他的吸引,让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里逐渐安静下来。
尽量安排婴儿晚上9点之前入睡。一般来说,越是睡得早的孩子醒来的时间也会越晚,而且夜间睡眠很熟。白天孩子觉醒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尽情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
在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力越来越好。但是,白天与孩子玩儿的时候不要过度给孩子刺激(即开展过多的早教活动),让孩子的大脑应接不暇,这样容易引起他大脑的疲劳,从而影响孩子入睡以及睡眠的质量。
此时,夜间喂奶2次(在夜间9点喂奶1次,第二次喂奶时间在凌晨3~4点)。白天每次清醒的时间2~3小时,白天小睡2~3次。
4 6~12个月
每天睡眠时间14~15小时,其中小睡2次,一般上下午各1次,中间间隔清醒时间3~4小时。一多半的孩子晚上可以连续睡6小时以上。
孩子添加辅食后,可以开始准备逐渐断掉夜奶,6~7个月逐渐减少到1次,到9个月完全断夜奶。如果哺育得当,10个月以后晚上基本可以连睡一觉到天亮。随着孩子夜间睡眠时间的延长,有的孩子夜间可以连续睡眠6小时,到10~12个月可以睡整夜觉了。
断夜奶前,作为家长必须要明了断夜奶的好处——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发育,大脑获得更好的休息和休整。断夜奶需要家长的决心和恒心,当孩子夜间醒来时应该继续保持屋内的黑暗与安静,以便孩子及时再次进入睡眠状态,而非家长过度干预。这个阶段的孩子白天上下午各一次小睡。
51~2岁
1岁以后每天睡眠的时间12~14小时,白天1~2次小睡;随着发育,多数孩子逐渐缩短上午小睡的时间(家长也有意识地这样培养),直到1岁半左右停止上午小睡,只有下午一次小睡了(多数孩子要睡2小时左右),晚上可以连睡10个小时,3~4岁下午小睡变得越来越少。
晚上提前让孩子入睡,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夜间可以连续睡眠,而且是高质量的睡眠。
63~4岁
3岁以后可以试着将晚上入睡的时间逐渐推迟半小时,最好晚上8~9点入睡,早晨6~8点醒来,这样更有利于保证午睡很快入睡,同时午睡时间能够保证1个半到2个小时。如此,无论早晨或者午觉醒后孩子都会感到精力充沛,有更好的专注力去玩耍和接受早教。
⑩ 幼儿午睡脱下的衣服放床上的什么地方
幼儿午睡脱下的衣服一般放床上的床尾地方比较好。
一来穿、脱方便,寻找也方便,
其次多件衣服盖着,可以让脚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