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丝绸的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丝绸早还是布早,在这之前人们穿什么
【丝绸发展简史】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为中国带来了温暖的气候,令桑树和蚕的养殖可以在黄河流域广泛的进行。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中国考古学家在1998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另一种说法是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卫斯,《中国丝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不过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中国科学家在1958年考古发现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编制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成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但韩国则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与公元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与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实现养蚕。不过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的:传说几位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工作的僧侣将蚕种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从中国带出,并辗转到达君士坦丁堡。虽然这个传说的可信度并不高,但随后的拜占庭人确实发展了丝绸编制技术,在皇宫庭院内设立蚕室和缫丝机,为皇帝服务。当时拜占庭所有的土产丝绸大多被皇室成员享用,剩余的材料也能以一个高昂的价格卖到市场上。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而且是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是很深远的。到了秦汉时期,丝织业不但得到了大发展,而且随着汉代中国对外的大规模扩展影响,丝绸的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着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明清两代,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丝绸的生产与贸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也十分突出,中国丝绸业在苛捐杂税和洋稠倾销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十分可悲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增长了约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
2. 丝绸睡衣的简介
丝绸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因着丝绸之路而深受全世界人民而熟知。在古代,丝绸衣物时富贵的象征,而现在,一件纯真丝的睡衣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
3.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始穿丝绸织品服饰
我国是丝绸之乡,远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从事种桑、养蚕、取丝、织帛。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帛”等字样,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古史相传,黄帝元妃 嫘祖,教民养蚕”。轩辕黄帝时期,黄帝的妻子嫘祖亲自带头推广养蚕,养蚕制丝技术很快就遍及全国。因此我推测,黄帝时期是养蚕、制丝、织造技术的形成时期,但还不是很成熟。以后不断发展,起码到西汉时,人们已经能穿上丝绸制品的服饰了。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大量的丝制品远销海外,说明当时的丝绸织造工艺已经很成熟了。
4.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丝绸的
中国在新石器时期中期,开始有丝绸。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
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是用锐利的刀刃切去了茧的—部分。西阴村所处的时代为仰韶时期,为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
(4)丝绸睡衣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扩展阅读: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
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而朝廷则下达课劝蚕桑的政令,并以此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
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纸的最初含义就是制丝绵过程中的茸丝的积淀物。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与丝绸上的凸版印花术有关。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织品已是大面积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因此可以说,丝绸上的凸纹版印花是后代雕版印刷术的鼻祖。此外,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指南针的实践和完善。
5. 丝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丝绸是从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有的。
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
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是用锐利的刀刃切去了茧的—部分。西阴村所处的时代为仰韶时期(距今约5600—6000年),为人们研究丝绸起源提供了实物。
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已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中国科学家在1958年的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
(5)丝绸睡衣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扩展阅读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由于其编制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复杂的工艺,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而丝织品成为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物资。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丝绸业的快速发展令丝绸文化不断的从地理上、社会上渗透进入中华文化。并成为中国商人对外贸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高级物品。
起初中国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但朝鲜则在中国移民的协助下,与前200年成功实现养蚕技术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与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实现养蚕。不过罗马帝国则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蚕种并发展养蚕技术。
唐代的丝绸贸易十分发达,陆上丝绸商道更多采用一条偏北迂回的道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兴起,丝绸产品通过东海线和南海线,分别输往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印度乃至由阿拉伯商人传播到欧洲。丝绸贸易的兴盛导致了丝绸技术的外传,至7世纪,东起日本,西至欧洲,西南到印度均有丝绸生产,基本奠定了日后蚕丝产区的格局。
6. 丝绸最早起源在什么时期
中国是着名的“丝绸之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罗、绮、锦、绣等品种。
据考证,中国有着悠久的织造丝绸的历史。最开始用的是野蚕丝,后来改成家蚕丝。在商朝,人们不仅能织出平纹细布,还能织出菱形的丝绸。周人已经能够控制丝枝的粗细,将丝捻紧,织成绉布,可见当时缫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到了汉代,长安有专门用于皇家纺织的“东西织布房”,在河南、山东、四川等丝绸产区设置民族工人,为皇帝收集丝锦,统治者过着奢侈的生活,连犬马都穿着锦服。隋唐以后,官办丝绸生产规模较大。
明清时期,丝绸技术和生产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面料品种更多,图案更加丰富多彩,使其在国际上闻名。
(6)丝绸睡衣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扩展阅读:
丝绸很早以前就出口国外
从很早的时候起,丝绸就开始出口到西亚、欧非两洲,在西方国家非常流行。在古代罗和埃及,中国丝绸被视为“光彩夺目”的财富,他们以穿着丝绸为荣。
据信,早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丝绸面料就出口到阿尔泰、西亚甚至希腊,当时西方市场的丝绸价格极高,汉朝统治者已经意识到加强东西方贸易的经济效益。此外,一些食品和日用品的进出口也间接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放。
7. 丝绸作为织制衣服的一种东西,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考古专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纺织工具,借此可以推断丝绸的使用至少不迟于良渚文化,应该是在五千多年以前。
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取丝”,现实中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有记载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仰韶时期长约1.36厘米,幅宽约1.04厘米的茧壳。
商代蚕桑业亦形成了一定规模,已出现了提花丝织物;西周时期,丝绸技术比商代有很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蚕桑丝绸业也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丝绸也很受各层人群的喜欢和重视;从东汉时期开始,西南地区的蜀锦成为全国闻名的丝绸。
因为丝绸的光泽度和手感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最早丝绸织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丝绸业的壮大,普通百姓也穿上了丝绸制作的衣服了。
8. 丝绸睡衣的介绍
丝绸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因丝绸之路而深受全世界人民熟知。在古代,丝绸衣物只有帝王才能穿戴,而现在,丝绸睡衣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
9. 我国的丝绸是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 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 " 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宋元时代随着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较大发展,品种风格有了创新,丝绸生产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至明清江南苏杭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中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