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会平裁旗袍制作的吗在哪学的
1.款式要点
旗袍,有一种恬淡的华丽在其中。那种宁静与宽容之美,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的。它是那么紧致、细密,用丝绸或者锦缎,裁制成各式各样的旗袍,再配上小立领,缝上别致、精巧的盘花扣,真是挡也挡不住那洋溢的美丽。即便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裁剪得体,那紧束的腰身,流畅的线条,也一样让人心驰神往。
具体细节再展示一下。
袖子只用半月袖的原型稍微加了一点小小的创意。效果还不错哦。
网上都有教程,可以网上学习,加入一些专门的交流群,可以向大师请教。
Ⅱ 旗袍走秀基本步要领是
模特的基本步法要点如下:
一、模特的基本步法之贴壁
1.深呼吸、缩小腹、双腿夹越紧越好。
(把气集在胸口,并维持这样的姿势继续下面的动作)。
2.背对墙壁。
3.注意从头到脚跟都要贴贴到墙。
4.肩膀放松。
5.目视前方。
6.双手以轻松的方式自然垂下,不用"立正"。
贴壁时间:20~40分钟。
一般我们练习贴壁是用这样的方法啦!
走路的时候,只要维持这样的感觉,保持一直线,眼睛直视前方。
记得双腿要夹紧,肩膀放轻松。
二、模特的基本步法之站姿
站姿以前都是以丁字步比较多啦!
简单的说,就是站的方式会有点像L型接近"丁"字啦!
这样站,会修饰腿部的线条(发现自己用文字似乎不太能形容)。
多观察上电视通告的线上模特儿,你就会知道了。(或是看他们拍照的姿势)
三、模特的基本步法之台步
1.贴壁练习。
2.注意呼吸并用力挺起背脊。
3.站姿、定点pose练习。
4.半转时脚背压低、眼神坚定、切忌不要东张西望。
5.重心放高、手臂自然摆动。
6.两人走位时由左肩交错。
7.女生可以手插腰、男生可以半插口袋。
8.有自信最重要!
注意事项
1、模特的基本步法之贴壁,只要维持这样的感觉,保持一直线,眼睛直视前方。记得双腿要夹紧,肩膀放轻松。
2、模特的基本步法之站姿,简单的说,就是站的方式会有点像L型接近"丁"字啦!
3、模特的基本步法之台步,有自信最重要。
Ⅲ 旗袍的制作过程
旗袍制作过程简介
一.裁剪纸型(纸型必须核对正确:肩、边、下䙓是否等长、等宽)
1.剪下前片独襟(独襟前中心留1cm缝份)
2.前片底襟叠份(剪下后之襟留6~7cm缝份)
二.裁剪表布(先叠出布宽,找出布纹之方向,与花纹之中心主体,用熨斗烫出中心线)
1.裁剪后片:
(将后片纸型放在布尾,领口部分及右手边是剩布)
(缝份留法:�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领口先不裁,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2.裁剪前片:
(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层布之小襟与大襟叠份约7~8cm再与大襟叠合,剪下前片)
(缝份留法:�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肩留2cm,领口先不裁,
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叠份留7~8cm,)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三.制作程序:
1.车褶子(烫出中心线,疏缝固定)照记号车缝,褶尖要用车线打结,不可回针,(褶子左右分开烫平)褶子小,褶份少时,往上倒角烫平,车完褶,下摆→斜针缝处理好,即可车布边。
2.底襟之处理:折0.7cm~1cm车0.8cm
3.大襟的处理1)上牵条(1cm宽) (2)裁剪贴边
4.后身之缩烫与上牵条(示范)
5.前身之缩烫与上牵条(示范)
6.开叉之处垫叉布
7.合肩线.车缝(领口之处再回针约4~5cm,避免剪领口后分家)
8.裁剪袖口贴边
9.做领子(示范)
10.开领口(用皮尺立起来量,比实际的领围少3~4cm,因包括缝份)
11.上领子(回针缝固定,必须将领衬藏住,但不缝到表布)
12.接合�边(车缝)
13.画盘扣位置及钉暗扣记号,底襟暗扣下垫力布,缝领勾
14.上拉鍊(齿入0.1cm)用星点回针缝固定
15.缝暗扣,领上0.8cm先缝领钩,领角缝暗扣
16.下䙓与�边开叉,固定下䙓使用斜针或藏针缝,�边:千鸟缝
17.开叉止点,拉鍊止点以上固定防裂开
18.整烫,大公告成啦~~~
旗袍制作的知识
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裙都绲有较宽的花边。这服装在清朝时已很普遍,但只是满族妇女和宫廷中的女性才穿着。到了二十年代,汉族的妇女才开始模仿穿着。旗袍从形成到普及,经过无数的变化,到了三十年代,已完全脱离原本形式,而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当时造旗袍比较出名是上海师傅,手工都较为精妙,而澳门的旗袍店的师傅亦多来自大陆,澳门人便跟这些师傅学师。
一、旗袍的制作
造旗袍的过程与造其他衣服的过程是大同小异,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选择布料和款式。制作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份:裁剪,画图和绣花。传统的旗袍通常较长到脚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盖对上一吋左右。
二、领的分类
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企领和小凤仙领。其中企领又分为圆和方领。企领是较为传统,而小凤仙领则是比较新潮,犹如现今的恤衫领一样反下来。旗袍的领是硬身的,以前师傅将白布用浆糊浆硬,然后放入领内,而现在则改用尼龙。
三、袖的类别
袖大致上可分为无袖,短袖,中袖和长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气变化而决定旗袍的袖的类别。但现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会等场合,较年轻的女性多选择前三种,而年老的则选择长袖。通常短袖长四吋,中袖约有十六吋,而长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四、花钮的种类
花钮是旗袍所规定的钮,其作用与现今恤衫的钮是相同,但花钮比较花巧,而且要师傅用布亲自织成。花钮的款式有百几种,如蝴蝶款、钻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钮,多是由客人选择后要求师傅造的。花钮所用布的颜色一定与绲边的布相同,主要会令到旗袍更加高贵。
五、襟的款式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没有太多,而通常选择的有七种,包括单襟、双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没有襟。在制作方面,双襟比单襟复杂,师傅先在旗袍上开了两边的襟,然后把其中一个襟缝合。这个襟只作装饰,所以穿着双襟的旗袍与单襟的一样,只不过双襟的旗袍在视觉上较为美观和高贵。直襟就比较少,至于斜襟以前通常会配衬大花钮,但现在都会改用较细的花钮。曲襟的形状仿如有角的“S”型,因为其开口较大,所以比较容易穿着。
六、开衩的高度
旗袍的开衩是由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顾兰君所带领的,当时她这种先锋的行为,令到旗袍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事实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非常贴身,穿着旗袍时行动不便,所以旗袍有开衩。一般旗袍的开衩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但随着时代和人民思想的改变,开衩的高度亦增加。现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线条,尤其是选美时参赛者所穿的旗袍,其开衩特别高,也就是这个原因。
七、绲边
绲边的作用是用来裹着旗袍的开衩和旗袍的开口,用来绲边的叫绲条。通常用丝质的绢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为绲边。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图案,绲条的颜色通常是图案的其中一种颜色。以前净色的旗袍,其绲条多用红色或绿色的布,前者较传统而后者令旗袍较突出。绲边亦分为双绲和单绲,单绲较受欢迎,其绲条较幼。至于双绲,其绲条较宽,因为用两种颜色的绲条造成,但很少客人会要求用双绲。
八、刺绣
富有的女性都会在旗袍上绣上不同的图案,令旗袍更为美观和特别,通常都会绣上龙凤,牡丹,孔雀等图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绣主要用金、银线,把图案用人手绣上。另外有些登台表演的会再钉上珠片,但价钱较昂贵。
九、附属品
穿着旗袍一定要配高跟鞋,因为旗袍配平底鞋看来并不美观,只有配高跟鞋才能显出旗袍的高贵气质,且必须穿着丝袜,颜色方面多选择肉色,但亦有些女性会喜欢有花的黑丝袜。且多以手袋来配搭,亦有些用手拿钱包。发型则没有特定的发式,但多数女性都喜爱把头发梳起。另外,高领的旗袍可以不戴颈鍊。
十、旗袍?褂裙?
旗袍是旗人所穿的长袍只得一件,而褂裙则是上衣下裙,是一套的衣服。
褂裙的兴起大约在二、三十年代,初时是黑褂红裙,后来流行红褂红裙,直到现在褂裙的颜色就没有再改变。褂裙的领是固定用中国式的企领,因为结婚礼服是以传统作为庄重,因此没有新兴的小凤仙领。另外褂裙是没有开衩和绲边,袖的长度亦与旗袍不同,只有长袖的褂裙,长度大约到手腕以上二吋半至三吋,目的是能看到新娘所戴的手鍊,手镯等饰物。裙褂是比较宽松,只有少许的收腰,这与旗袍强调女性身段的特点有所不同。
虽然如此,但旗袍与褂裙亦有相同之处,这就是刺绣方面。与旗袍一样,褂裙多绣龙凤、牡丹、蝴蝶等吉祥的图案,而金银线一起用多是绣龙凤,龙用金线代表,而凤则用银线绣上。
Ⅳ 旗袍开叉高度标准
旗袍开叉高度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一般来说旗袍的开叉都会在膝盖的位置,也有到大腿的地方,旗袍是出现在于民国的时期,是作为民国时期女性的标志服饰,即使是放在今天旗袍也一点都不过时。
旗袍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之一,即使到现在也还是很多人都在穿着旗袍,旗袍穿着女性身上是很有气质和性感的,最亮眼的地方就是旁边的开叉,旗袍开叉高度标准是多高?
旗袍开叉高度标准旗袍开叉高度没有比较明确的标准,一般旗袍的开叉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也有的旗袍开到大腿的位置。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很具有代表性。清朝灭亡后,民国开始,这短短的十几年间,女性得到了解放,女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旗袍作为民国女人标志的衣服,一直在不断改造。旗袍不仅能够显示出女人的窈窕身材,还能够彰显优雅的气质,深受女性的喜爱。
穿旗袍有哪些讲究因为旗袍是中国古典的服装,所以会有很多的讲究,穿旗袍最好是佩戴一到两个比较好看的饰品,这样能够更好的修饰自己,凸显个人的眼光和气质。但是也不能搭配太多的饰品,不然会显得非常的高调繁冗。虽然旗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一个人的完美身材,但是也不要刻意的去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旗袍。
穿旗袍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坐着的时候要把背部挺直,双腿并拢,不能够岔开腿或者是盘腿而坐,这些都是非常的不雅的,与旗袍本身的风格也会显得十分不匹配。所以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是非常的重要的,能够提升其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旗袍如何存放旗袍的存放是很仔细的,不能随便乱放,随处乱丢会让旗袍有折痕,也不能把旗袍折叠起来,这样也会让皮肤有折痕,不穿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宽厚的衣服架子把旗袍撑起来,一定要注意肩部要妥当,旗袍的肩部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存放旗袍的柜子里应该放上樟脑球一类驱虫的,旗袍很多都是丝绸的,如果长时间的放在柜子里,会让旗袍生虫子,另外在穿着旗袍的时候,应该勤换,不要贴身穿,避免有很多的汗把旗袍浸湿,让衣服发生变色,穿旗袍的时候,不能在木板上坐着,避免旗袍被划破。
旗袍开叉高度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一般来说旗袍的开叉都会在膝盖的位置,也有到大腿的地方,旗袍是出现在于民国的时期,是作为民国时期女性的标志服饰,即使是放在今天旗袍也一点都不过时。
Ⅳ 旗袍开气儿是哪个气儿
指旗袍的开衩。
近年来,高考考场外有很多家长穿旗袍助力高考,寓意气开越大胜算越大。
Ⅵ 有谁知道旗袍的制作方法及版型,知道的告诉我,重赏!!!
其实楼上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补充些,忘对楼主有帮助
旗袍制作过程(缝制顺序与方法)
**一.裁剪纸型(纸型必须核对正确:肩、脇边、下䙓是否等长、等宽)
1.剪下前片独襟(独襟前中心留1cm缝份)
2.前片底襟叠份(剪下后之襟留6~7cm缝份)
**
二.裁剪表布(先叠出布宽,找出布纹之方向,与花纹之中心主体,用熨斗烫出中心线)
1.裁剪后片:
(将后片纸型放在布尾,领口部分及右手边是剩布)
(缝份留法:脇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领口先不裁,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2.裁剪前片(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层布之小襟
与大襟叠份约7~8cm再与大襟叠合,剪下前片)
(缝份留法:脇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领口先不裁,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叠份留7~8cm,)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三.制作程序:
1.车褶子(烫出中心线,疏缝固定)照记号车缝,褶尖要用车线打结,不可回针,(褶子左右分开烫平)褶子小,褶份少时,往上倒角烫平,车完褶,下摆→斜针缝处理好,即可车布边。
2.底襟之处理:
折0.7cm~1cm车0.8cm
3.大襟的处理:
(1)上牵条(1cm宽)
(2)裁剪贴边
4.后身之缩烫与上牵条
5.前身之缩烫与上牵条
6.开叉之处垫叉布
7.合肩线.车缝(领口之处再回针约4~5cm,避免剪领口后分家)
8.裁剪袖口贴边
9.做领子
10.开领口(用皮尺立起来量,比实际的领围少3~4cm,因包括缝份)
11.上领子(回针缝固定,必须将领衬藏住,但不缝到表布)
12.接合脇边(车缝)
13.画盘扣位置及钉暗扣记号,底襟暗扣下垫力布,缝领勾
14.上拉鍊(齿入0.1cm)用星点回针缝固定
15.缝暗扣,领上0.8cm先缝领钩,领角缝暗扣
16.下䙓与脇边开叉,固定下䙓使用斜针或藏针缝,脇边:千鸟缝
17.开叉止点,拉鍊止点以上固定防裂开
18.整烫,大公告成啦~~~恭喜恭喜!!!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11/0001_1314222040.html
这是关于一些盘扣以及旗袍的样式,你可以参考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05/0006_1213311517.html
同上,也是样式参考
http://www.kurhn.cn/bbs/read.php?tid=65
这里是制作的基本流程图,希望有帮助
Ⅶ 旗袍的开襟规则做成左开襟怎么办
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个人觉得,左开襟只要不是什么重要场合也可以穿啊,你要是觉得不好就双开襟,或者做个裙摆较短的旗袍,希望帮到你
Ⅷ 开褉是什么意思关于服饰的
现在多写作开气。
衣服有开缝没有缝合死的地方都可以叫开气。
比如西服风衣的后开气,比如旗袍的侧开气,比如裙子的开气。
具体可以看下图。比较容易理解。
Ⅸ 旗袍开叉处怎么包边
包边方法如下:
一、裁剪包边条,包边条可自行裁剪或购买裁剪好的。裁剪宽度为2.5~4cm的包边条,长度按照所要包边部位的长度来设定。
以上是旗袍开叉处的包边方法,分享一个包边条的正反面都没有明线的技巧,将包边条的正面与面料正面相对,缝合0.5cm,包边条折向面料反面,手针暗缝,此方法正反两面都看不到线迹。
此方法用于包边工艺的部位非常广,多见于旗袍等中式服装款式,如袖口、领口、开叉、下摆等很多边缘部位的处理。
Ⅹ 旗袍开叉镶边怎么做
这个一般都没有工具的
可以去找做裁缝的改改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