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做旗袍裁剪图步骤
自己做旗袍裁剪图步骤如下:
- 量体与画基准线:测量衣长、领宽、领深、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袖长等尺寸。在纸上画横线(基线),确定领宽(中线左右各4cm)、领深(前片8cm,后片无领深),标记衣长和宽度(身围放20cm,下摆可各加2cm增加活动量)。
- 处理袖子与弧线:袖宽按手臂围加15 - 20cm,袖口至侧身画圆顺弧线;若面料幅宽不足,袖子需拼接。前后片基本一致,前片多侧衣襟(装纽扣),裁剪时需放出缝份。
- 主体裁剪:前片含斜襟(预留6cm弧线用于卷边),领深8cm,侧缝装纽扣;后片无领深,对折裁剪,后腰节处收省。下摆两侧各放2cm,袖口与侧身用弧线连接。
- 领子与细节:直领宽度为1/2领宽,对折布料后,下端上提1cm,上端连线0.5cm画弧线,领微上翘以贴合颈部。标注胸省、腰省位置,裁剪时需放出缝份(普通缝份1 - 1.5cm,隐形拉链留1cm)。
- 儿童旗袍简化版:前片开襟可直接分割或预留内襟布,领子不宜过高;后片袖笼深比前片多1cm,袖口宽度根据儿童手臂围调整。
- 面料处理:真丝等易缩水面料需喷水预缩,经纬纱定型;条纹/格子面料需对齐图案方向。
- 对称与标记:前后片对折裁剪,肩点、胸高位、腰节位打剪口,斜襟处标出6cm弧线用于固定盘扣。
- 工具与精度:使用直尺画直线,弧线需圆顺,裁剪后检查裁片数量(前片、后片、袖子、领子等)及缝份是否齐全。
- 归拔处理:后腰节、胸位通过归烫调整版型,无需省道即可贴合身形(传统一片式裁剪法)。
- 提纬法:折布时上提前片大襟,或拉斜纬纱获取掩襟量,避免面料变形(适用于古法旗袍)。
绘制裁剪图后,可根据版型需求调整宽松度或装饰细节,新手建议先制作纸样再裁剪面料。
B. 旗袍裙怎样剪 旗袍剪裁的七大步骤
旗袍剪裁的七大步骤如下:
折料:
- 将布料两边面朝里对折,左边预留贴边3厘米。
- 按衣长尺寸+2厘米画一条衣长线,即折肩线。
偏襟:
- 将上边一层布料的左右两端向下偏出2.5厘米。
- 使上层布料底边两端比下层多出5厘米左右,折肩线底边上层比下层多出2.5厘米左右。
折肩:
- 按衣长尺寸+2厘米,从折肩线处将布料向下层折好,变为4层。
- 上两层为前身,下两层为后身。
- 折肩线直布边处,内层比外层退进2厘米。
设省道:
- 从腋下量68厘米处设省道,省道为3厘米。
- 领口深线至胸围线取中点定为省道斜度线位置,折叠量为1厘米。
- 画两道斜直线,捏起上边一道向下折叠,形成前胸部位的凸出量。
挖大襟和拨襟:
- 按已画好的大襟线,掀起最上层布料,用剪刀沿大襟弧线剪至领口深处。
- 沿前中心线剪至折肩线止。
- 掀起里襟,剪两个弧形刀口,不超过3.5厘米。
- 用熨斗向上抻拔里襟领口,注意不要抻破。
折回里襟:
- 将抻拔好的里襟对齐里层折肩线,折回还原铺平。
- 使里襟领口深处与大襟重叠1.31.5厘米,胸围处重叠35厘米。
画裁:
- 按拔好的里襟和还原铺平后的衣身核对衣长尺寸,进行画裁。
- 包括衣长、袖根肥、腰节高、胸围、腰围、臀围、袖长、袖口、领口深和宽等部位的详细画裁。
- 注意省道、领口和大襟等特殊部位的裁剪细节。
以上步骤完成后,即可进行旗袍的裁剪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