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以前旗袍里面穿什么
扩展阅读
嘉兴南湖哪里有卖女装的 2025-10-06 21:57:55
青裙子搭什么上衣 2025-10-06 21:48:29
有个s的皮带叫什么名字 2025-10-06 21:47:40

以前旗袍里面穿什么

发布时间: 2025-10-06 19:54:46

Ⅰ 旗袍里面可以穿什么

旗袍里面可以穿肉色连裤袜,无痕内裤。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 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Ⅱ 穿旗袍里边穿什么

穿旗袍里边可以穿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长筒丝袜是旗袍的一种常见搭配,可以凸显出腿部线条的优美和修长的腿型。长筒丝袜的设计适合旗袍的整体造型,与旗袍的款式相呼应。同时,长筒丝袜的材质轻薄透气,能够为旗袍增添一份清爽感,使整体造型更加优雅和时尚。
2、穿旗袍里边穿背心,显得很学生气,不会显得太暴露。背心是旗袍的一种款式,可以展现女性的曲线美,给人带来舒适和时尚的感觉。同时,背心与旗袍的款式和面料搭配,也能体现出女性的成熟和时尚品味。总的来说,穿旗袍里边穿背心是一种优雅和时尚的选择。
3、穿旗袍里边穿优衣库保暖内衣,既能保持舒适,又能有效防止走光。旗袍的款式多样,加上内衣的材质能够更好地展现女性的身材优势,让整体造型更加完美。同时,内衣的无痕设计也符合旗袍的修身风格,能够有效遮盖瑕疵,让整体造型更加精致。

Ⅲ 民国穿旗袍里面光着吗

不是的,民国的旗袍其实比现在穿得讲究多了,不像现在可能只有一件旗袍外套。当时的小姐们穿旗袍里面除了胸罩和丝袜之外,还要穿衬裙。这样的穿着特别显精致优雅,而且极少有走光之类的风险,非常符合民国小姐们一向讲究的作风。

Ⅳ 古代小妾穿的旗袍是什么款式

夏商周三代:上衣下裳,束发右衽。
春秋战国:深衣胡服。
秦汉:女子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
魏晋:女子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
南北朝: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
隋唐:女装主要由裙、衫、帔组成。这时常将衫掩于裙内,所以显得裙子很长。帔又名帔帛,像一条长而薄的披巾。唐代前期女装中还流行卷檐虚帽、翻领外衣等胡服。
宋代:妇女穿裙和衫,这时的衫子多为对襟,盖在裙外。裙较窄,多施细摺,福州黄墓中除出罗裙外,还有开裆裤与合裆裤,可见宋代妇女在裙内着裤。
元代: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明代:女子日常穿着“背子”,背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襟的,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敞开,两边不用钮扣,有时以绳带系连。贵族女子穿合领对襟大袖的款式,平民女子则穿直领对襟小袖的款式。
清代:满族妇女着满式旗装,她们不缠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时外加坎肩。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裳为时尚。

Ⅳ 国民时期女人穿旗袍里面穿什么

穿丝袜把。不过那个时候的丝袜没有现在做的透明。

Ⅵ 民国时期没有文胸,女性怎么穿旗袍

民国时期的人没有文胸,但是旗袍里面有蹭件,所以他外面儿吐出来的不是很明显。是后来才有了文胸这个东西的,以前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但是穿旗袍也很好看。

Ⅶ 国民时期女人穿旗袍里面穿什么

在民国时期,女性穿着旗袍时,通常会在里面穿上裤子、衬裤和内裤。当时,秋裤还未普及,这种由加拿大人发明、美国人生产、后来在中国广受欢迎的服饰还未出现。
改良后的旗袍在大都市中较为流行,常常出现在电影、画报等媒介中。其特点是设计贴身,能够凸显出女性的身姿线条,而且开叉较高。这种轻盈的单旗袍适合春、夏、秋季穿着,而没有棉质的旗袍。在小城镇中,穿着如此大胆的旗袍的人并不多见。
蒋宋美龄推动的新生活运动期间,有一段时间禁止女性露出胳膊和大腿,认为这是有伤风化之举,会受到训诫。因此,你很难找到宋美龄穿着旗袍露出小腿的照片,即便在她赴美展示中国女性国服时,所穿旗袍的开叉也并不高。
当时,富有的太太和小姐们在穿着旗袍时,可能会搭配一条宽大的衬裤。透明的玻璃丝袜在当时被视为昂贵的奢侈品。

Ⅷ 古代人穿旗袍,里面穿什么

中衣,我看着觉得像现在的睡衣,当然了,女人的话,应该还有个肚兜

Ⅸ 民国时期的女人旗袍内穿的什么内衣

1. 在民国时期,女性的旗袍内穿的主要是肚兜。肚兜,又称为“抹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贴身内衣,其形状通常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上角裁去,形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则有的尖锐,有的圆润。
2. 肚兜的表面常常装饰有各种图案,既有印花也有绣花。印花肚兜多采用蓝印花布,图案通常包含吉祥元素,如“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其刺绣主题多为民间传说或习俗,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及其他花卉草虫,主题趋吉避凶,追求吉祥幸福。
3. 肚兜通过布带系在脖颈上,底部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肚兜的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除了肚兜,还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称呼。
4. 肚兜的艺术表现以刺绣为主,也有使用贴补花纹的。肚兜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民间妇女的艺术创作,它涉及到缝制、绣制、剪裁、造型及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
5. 女性通常只为亲密的家人,如情人、丈夫或儿子绣制肚兜。为自己绣制的肚兜多采用纯色(通常是红色)布料,仅以简单的花边装饰。而为情人的肚兜则常以戏曲、神话或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表达深情。为儿童绣制的肚兜则多以虎、虎吃五毒、莲(连)生贵子等护生、繁衍主题为内容。
6. 肚兜、虎头鞋、虎头帽、虎形围嘴、各种神灵的护生耳枕和布玩具等,共同构成了以生命生殖繁衍为主题的一系列配套艺术表现。这些艺术品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民间艺术中围绕新生命成长,或是人生三大礼仪中的第一个大项目——生——而创作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