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国时期的女人旗袍内穿的什么内衣
1. 在民国时期,女性的旗袍内穿的主要是肚兜。肚兜,又称为“抹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贴身内衣,其形状通常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上角裁去,形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则有的尖锐,有的圆润。
2. 肚兜的表面常常装饰有各种图案,既有印花也有绣花。印花肚兜多采用蓝印花布,图案通常包含吉祥元素,如“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其刺绣主题多为民间传说或习俗,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及其他花卉草虫,主题趋吉避凶,追求吉祥幸福。
3. 肚兜通过布带系在脖颈上,底部两边有带子系于腰间。肚兜的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除了肚兜,还有抹胸、抹肚、抹腹、裹肚、兜兜、兜子、诃子、衵服等称呼。
4. 肚兜的艺术表现以刺绣为主,也有使用贴补花纹的。肚兜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民间妇女的艺术创作,它涉及到缝制、绣制、剪裁、造型及色彩搭配等多个方面。
5. 女性通常只为亲密的家人,如情人、丈夫或儿子绣制肚兜。为自己绣制的肚兜多采用纯色(通常是红色)布料,仅以简单的花边装饰。而为情人的肚兜则常以戏曲、神话或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表达深情。为儿童绣制的肚兜则多以虎、虎吃五毒、莲(连)生贵子等护生、繁衍主题为内容。
6. 肚兜、虎头鞋、虎头帽、虎形围嘴、各种神灵的护生耳枕和布玩具等,共同构成了以生命生殖繁衍为主题的一系列配套艺术表现。这些艺术品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民间艺术中围绕新生命成长,或是人生三大礼仪中的第一个大项目——生——而创作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❷ 高考季妈妈想助力学子“旗”开得胜,要穿什么
每一年的高考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除了在考场内拼搏的学子,考场外父母的内心或许更加焦灼,除了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妈妈们还发明了一套“穿衣经”,旁人看来只觉得是好笑,但对于每一个高考学子的妈妈来说,都是对孩子的一份希冀,还有几天就高考了,妈妈们这样穿,助力学子“旗”开得胜!
1.高考第一天,穿红色旗袍,寓意“开门红”!
这身灰色的旗袍装清雅又减龄,宽松的廓形完美的修饰了身材,灰色沉淀着清新雅致,中国风的印花沾染了古老的气息,把人衬得高级,外层的薄纱又蒙了一层,隐约间释放出高贵淡然的优雅,灵动又洒脱,不动声色的演绎着与众不同的品味与格调。
❸ 民国旗袍特点有哪些
民国旗袍,作为中国近代女性服饰的标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并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中国女性优雅气质的体现。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立领:民国旗袍的立领设计是其显着特点之一,领口通常较高,有的甚至及至下巴,这种设计既显得端庄大方,又能有效保暖。
2. 对襟:民国旗袍多采用对襟设计,即前襟从领口一直开至下摆,两侧对称,用扣子系合。这种设计既便于穿脱,又增添了服装的层次感。
3. 盘扣仔隐:盘扣是民国旗袍的又一特色,通常由布条制成,呈螺旋状,既具有实用功能,又起到装饰作用。盘扣的数量、形状和材质都有一定的讲究,如单排扣、双排扣等。
4. 收腰:民国旗袍注重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因此通常会在腰部进行收紧处理,使腰部线条更加纤细,突出胸部和臀部的丰满。
5. 下摆开衩:民国旗袍的下摆通常会开至膝盖或大腿处,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开衩的高度和宽度也有一定的讲究,既要保持端庄,又要兼顾舒适。
6. 纹饰:民国旗袍的纹饰丰富多样,包括刺绣、印花、镶边等。这些纹饰通常具有一定的寓意,如吉祥如意、富贵安康等,既增添了服装的艺术美感,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面料与色彩:民国旗袍的面料多为丝绸、棉麻等天然材质,质地柔软,手感舒适。色彩方面,既有传统的大红、玫瑰红等鲜艳色彩,也有淡雅的粉蓝、翠绿等清新色调,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和身份的女性的需求。
8. 搭配:民国旗袍的搭配也有一定的讲究,如佩戴珍珠项链、耳环等饰品,以及穿着高跟鞋等,都能增添整体造型的优雅气质。此外,一些女性还会搭配披肩、手套等配件,以应对不同的场合和气候。
综上所述,民国旗袍以其独特的立领、对襟、盘扣、收腰、下摆开衩等设计元素,以及丰富的纹饰、面料和色彩选择,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独特韵味和优雅气质。同时,民国旗袍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成为了中国近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