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在什么年被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扩展阅读
裙子内衬太宽怎么改 2025-08-04 11:14:28

旗袍在什么年被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发布时间: 2025-08-04 08:19:53

A. 旗袍的历史文化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B. 上班可以穿旗袍吗

1. 穿着旗袍上班适宜性取决于工作环境。在正式的商务场合,如大家都遵循正装礼仪,那么穿着旗袍可能不太合适。然而,在着装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旗袍可以作为一种时尚而大方的选择。
2. 旗袍本身具有优雅的气质,但穿着时应避免过于张扬或强调身体曲线。在日常工作场合,选择简单、朴实的旗袍款式和颜色更为恰当,避免给人以出席晚会的错觉。
3. 旗袍,作为中华女性传统服饰的代表,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及女性国服。尽管关于旗袍的确切定义和起源时间仍有不少争议,但它无疑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表现形式之一。旗袍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学者认为其根源可追溯至先秦两汉的深衣,到了民国时期,它已成为女性最普遍的服装之一,并被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到了2014年11月,在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国家领导人夫人们的正式服装。

C. 为什么旗袍要在两边开衩

旗袍在两侧开衩,这一设计初衷不仅是为了方便行走和进行日常劳作,更是为了展现女性独有的风姿与韵味。行走间,随着步伐的移动,开衩的旗袍轻轻摇曳,流露出一种含蓄而迷人的美感。

旗袍,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国粹”和“女性国服”。其历史渊源深厚,可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到了民国20年代,旗袍逐渐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1929年,旗袍更是被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彰显其尊贵与优雅。随后,在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进一步提升了其地位与影响力。

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旗袍不仅作为礼仪服装出现在各种国际赛事和会议中,更成为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女性魅力的标志性服饰。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更是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无疑是对旗袍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极高肯定。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展示了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和国际影响力。旗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