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古代小妾穿什么样的旗袍
扩展阅读
女装的英文哪里找 2025-07-08 22:15:45
淘宝睡衣怎么才1块钱 2025-07-08 22:00:21
火力少年王手套是什么 2025-07-08 21:54:21

古代小妾穿什么样的旗袍

发布时间: 2025-07-08 16:01:46

Ⅰ 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

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

秀禾服是新娘结婚的中式礼服款式,在民间有种说法是秀禾服是小妾穿的,这让许多喜欢中式礼服的准新娘们在挑选礼服时犯了难,那么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1

结婚穿秀禾服有什么说法

按照古时的传统说法,正襟是大房,斜襟是偏房。衣服纽扣在正中间扣上就是正襟,在一边扣上的则是斜襟。旗袍就是斜襟,龙凤裙褂是正襟,而秀禾服有正襟和斜襟两种。秀禾服是北方的传统婚服,而龙凤裙褂是南方(主要是广东地区)的传统婚服/吉服。

但是在现在21世纪,对于这些说法已经不太讲究,而知道的人也并不多,一般都是款式如何好看就挑选哪些。

秀禾服和龙凤褂的区别

那么秀禾服和龙凤褂呢,其实是当时旗装在被汉人看到后,同样加以改良和设计而来,它是一种汉人穿的褂袄和马面裙,裙前多有蔽膝,后因电视题材内容给它正式因女主角而得名,秀禾。因为里面有汉族的文化成分在,所以起初的秀禾并没有那么多的龙、凤的刺绣,因为对于皇族的文化形成了习惯性的顺从。而传出秀禾是小妾穿的,网络上的说法也比较无根无据,有说正室穿直襟,妾室穿偏襟,这种说法并无理论依据,首先旗装多为偏襟,其次翻看中国历史,那大汉天下的华丽汉服,哪件不是偏襟,如果说直襟、偏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来看,偏襟要比直襟更有历史地位。而还有些,则完全是为了吸引眼球赚流量的标题党,内容不足考究。

而龙凤褂其实也是一种旗装的改良,之所以秀禾服和龙凤褂总是被说成一种,因为二者其实同宗而出。秀禾是民间设计,而龙凤褂是皇族钦定,传言是清朝宰相嫁女皇上亲赐绣线制作,而它也多只在南方流传,例如广东,澳门等地。

而在外观上,秀禾的多以设计出众,而龙凤褂以刺绣的多少及手工艺为主,更是分为大五福,小五福,褂后,褂皇等。所以衣服本身而言,龙凤褂比秀禾多华丽和贵重,但是论设计感、美感,秀禾却可与之相较高下。

其实无论哪种中式礼服,都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彰显和展现,我们之所以选择它并把它流传下去,它自然有让我们愿意安利它的基础,秀禾服也好,龙凤褂也罢,对于传统文化熏陶的东方新娘,都是不错的选择。

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2

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为了解答各位小仙女们的疑惑,今天我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秀禾服:实为清末民初女子所穿之袄裙。其特征是上衣为立领或圆领或右衽大襟袄褂,下服马面裙。后因2001年电视剧《橘子红了》的走红,剧中女主角秀禾(周迅饰演)所穿服装被一些人称为“秀禾服”。实为叶锦添等人为影视剧角色所打造的清末民初的女子婚服,后以讹传讹逐渐变成部分人嘴里中式大红喜服之代称,甚至与“龙凤褂”相混淆,被误认为是中国传统婚服,然其历史不过十几年。而传出秀禾是小妾穿的,网络上的说法也比较无根无据,有说正室穿直襟,妾室穿偏襟,这种说法并无理论依据。翻看中国历史,那大汉天下的华丽汉服,哪件不是偏襟,如果说直襟、偏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来看,偏襟要比直襟更有历史地位。

一、讹传看颜色

首先打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人们都是以红色作为最受人尊敬的颜色,所以在古代,正妻结婚时所穿的颜色一般都为大红色,而小妾所穿的一般是偏粉的。而秀禾服一般都为红色,而且在以前人们结婚时也有穿秀禾服的,并没有说秀禾服就是给小妾穿的。

二、讹传看衣襟

其次,秀禾服分为对襟和斜襟两种款式,纽扣的方位在正中间的,就是正襟。纽扣在旁边,不论是左边还是右边,都叫做斜襟。根据正规的古代礼服的说法,认为对襟是正室穿的,斜襟是给小妾穿的。但是,从秀禾服起源来看,秀禾服并没有很长的.历史,秀禾服也没有是妾室穿的这一说。如今在穿着打扮上,只要不是特别注重传统的说法讲究,我们都是以时尚美观为主的。因此,婚礼礼服市场上,好看的斜襟秀禾服还是不少。而且在唐嫣的婚礼中,她所穿的也是秀禾服,而且还是斜襟的,如果真如人们说的那样秀禾服是给小妾穿的,唐嫣根本也不会选择这种款式的衣服作为自己的婚礼服。大家也没有必要太过在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款式就好了。

三、讹传看图案

秀禾服上的图案比较多元化,不仅能秀龙凤,任何寓意吉祥的花草、动物都可以绣。例如象征着富贵的牡丹,寓意“福到了”的蝙蝠,祝福新人和睦的百合等等,多元化的图案也是秀禾服越来越受准新娘喜爱的原因。起初的秀禾并没有那么多的龙、凤的刺绣,因为对于皇族的文化形成了习惯性的顺从。而传出秀禾是小妾穿的,网络上的说法也比较无根无据

所以啊,大家请放心的穿着美美的秀禾服出嫁吧,以后再有人问秀禾服是小妾穿的吗?你就可以快速的回答他;不是!最后希望每一位将要结婚的小姐姐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婚姻。

Ⅱ 为什么说旗袍不过膝的是妾

正妻穿戴正统保守,妾室开叉较大,所以有旗袍不过膝的是妾之说。

正妻和小妾的穿旗袍的区别:

首先肯定是颜色上的不同。其次,正房一般是不穿旗袍的。

正室可以穿正红,大红。正室是通过正式婚礼手续、顺序迎娶的,绝大多数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牵线的,就是所谓“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个人,称之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儿子是嫡子,一般情况下,是嫡子继承家业。

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续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备继承家业的可能。

旗袍的基本信息:

旗袍是一种女性服装。起源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经民国初年的改良,逐步定型为现代旗袍的基本式样,成为中式女性礼服和常服的重要品类。

她是唯一既存在于历史、又活跃于现实的服装,从功能性的服饰到意识流的文化,她将诸多话题集于一身,激发人们的无限想象——旗袍,她已经远远超越了“服装”这一简单的设定,从最后一个王朝中走来,在现代社会中最终演变为文化符号,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情结。

Ⅲ 正襟旗袍和斜襟旗袍区别

旗袍正襟和斜襟的区别是:扣子的位置不同,而正襟的是正妻穿的,斜襟的是小妾穿的。

不过,因为斜襟比正襟好看,发展至今,好像很多新人也忽略了此点差别了。

基本介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Ⅳ 民国看旗袍怎么分正房和妾

旗袍无法分辨妻子地位。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则是领进门即可,正房与老爷平起平坐,小妾永远不能与正房平起平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端口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

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4)古代小妾穿什么样的旗袍扩展阅读: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Ⅳ 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穿秀禾服

很多人不建议穿秀禾服是因为古时候小妾出嫁,穿的就是款式简约的斜襟秀禾服,有部分朋友会认为,秀禾服是给小妾穿的,寓意不好。

秀禾服这么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不是没有原因的,它并非中国的传统服饰,而是自李少红导演拍摄了电视剧《橘子红了》以后,周迅所饰演的角色秀禾,婚礼的时候所穿的服装突然爆火,这才引起了一股穿秀禾服结婚的浪潮。

结婚不是一定要穿秀禾服的,结婚穿不穿秀禾服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喜好。近些年,有一些明星在结婚的时候穿秀禾服,引领潮流,所以越来越多的新娘喜欢上了这种服饰。结婚除了穿秀禾服,还有很多其它的选择,比如龙凤褂、旗袍、婚纱等。

穿秀禾服注意事项:

1、要察看秀禾服底部是否线步分明,刺绣是否具立体感,要分辨新旧,应先看袖口,看有否掉线。

2、大红以外的其他颜色在古时是填房入门所穿之色,所以龙凤褂应该选大红色,内里可穿粉红或大红色丝质内衣。传统上,龙凤褂是“着一次,嫁一次”,所以试穿龙凤褂时不能同时试穿整套褂,须分上、下半身试穿。

3、除了褂皇、褂后之外,其他秀禾服的密度很难分级,建议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主要看裙上的刺绣密度。客人可先挑选已绣好的褂片,然后在选定的褂片上签名作实,再交由师傅度身制成裙褂,可以加快订做龙凤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