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女士正装旗袍算不算正装呢
什么是女士正装?旗袍算不算正装呢?
旗袍算是礼服 西装属于正装 西装里也有女士的
什么是女士正装?
女士正装有两种,一种就是西装,即上装是西装下装是西裤。
把西裤改成西服裙也属于这个型别。
一般这种穿着在职业女性中穿着较多。
另一种就是礼服,一般在聚会或者大型舞会、颁奖上穿
一般是西装+衬衣+西裤(西裙)。
高跟鞋
,商务公文包,整齐的头发。要整套看起来整齐精干就OK了。
女士正装注意事项
一、裙装三忌讳
1.不能穿黑皮裙(在国际上是 *** 标准装)。
2.不光腿:要穿双包鞋把易磨的前后都包住。
3.不能在裙子下加健美裤,不能穿半截的袜子,弄出三截腿,用专业术语形容叫恶意分割。
二、饰物三不准
1.影响工作:戒指。
2.炫耀财力:N个戒指。
3.性别魅力:胸针,耳环、脚链(强调那地方,不看你不够意思)。
三、戴首饰原则
1.数量:以少为佳,漂亮女孩最好不戴;不多于三种,每种不多于三样;新娘例外,可以蛮干。
2.同质同色:(首饰搭配要求同样质地、同样颜色)首选白金,再选白银,最后选不锈钢。
3.习俗规矩:男戴观音女戴佛。女性不适宜带十字架,否则犹如带白花
职业女装有三种基本型别:
西服套裙、夹克衫或不成型的上衣,以及连衣裙或两件套裙。在这三种类型中,每一种都要考虑其颜色和面料。而西服套裙是女性的标准职业着装,可塑造出强有力的形象。
单排扣上衣可以不系扣,双排扣的则应一直系着(包括内侧的钮扣)。穿单色的套裙能使身材显得瘦高一些。套裙分两种:配套的,其上衣和裙子同色同料;不配套的,其上衣与裙子存在差异亲子装冬装。
颜色的选择:职业套裙的最佳颜色是黑色、藏青色、灰褐色、灰色和暗红色。精致的方格、印花和条纹也可以接受。买红色、黄色或淡紫色的两件套裙要小心,因为它们的颜色过于抢眼。
衬衫:衬衫的颜色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与套装相匹配就可以了。白色、黄白色和米色与大多数套装都能搭配。丝绸是最好的卜告衬衫面料,但是干洗起来可能会贵一些。另一种选择就时尚正装是纯棉,但要保证浆过并熨烫平整。
内衣:确保内衣要合身,身体线条曲线流畅,既穿得合适,又要注意内衣颜色不要外泄。
围巾:选择围巾时要注意颜色中应包含有套裙颜色。围巾选择丝绸质地的为好,其他质地的围巾打结或系起来没有那么好看。
袜子:女士穿裙子应当配长筒 *** 或连 ***
,颜色以肉色、黑色最为常用,肉色长筒 *** 配长裙、旗袍最为得体。女士袜子一定要大小相闹肆宜,太衫国演义情侣装大时就会往下型弯明掉,或者显得一高一低。尤其要注意,女士不能在公众场合整理自己的长筒袜,而且袜口不能露在裙䙓外边。不要穿带图案的袜子,因为它们会惹人注意你的腿部。应随身携带一双备用的透明 *** ,以防袜子拉丝或跳丝。
女士穿正装什么是正装
正装的意思就是在公共比较严肃正式打场合穿的衣服,所以叫正装。
举个例子,就是白色的衬衫,加上西装外套,西装裤或者长度差不多到膝盖的西装裙。颜色不一定是黑色,但是一定要看着正式。
立领西服算不算正装?
立领的演变是由军装演变过来的,结构很严谨,应给算是正装
这件JACK JONES的西装算不算正装?
这没事的 西装单看可能觉得正式 但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搭配 下面穿条颜色不要很深的牛仔裤 鞋子最好是帆布鞋或者低帮板鞋(跟也别太厚) 但是鞋子的颜色一定要素 不能很花 里面穿件低领的线衫 颜色无所谓的 要是不想太成熟就弄鲜艳点的颜色 或者里面一件衬衫 要记住 西装永远配衬衫最好 如果有开衫的话 穿在衬衫外面也可以 如果穿衬衫就把下面塞进裤子里 有些人觉得这样太老气 其实一点也不 最后 如果有条白色的皮带就更好了 这样一套下来绝对不会显得成熟 高三 也不小了 19 20了吧 这样穿可以的 希望能帮到你
唐装和旗袍是正装吗
旗袍是由满人的传统服饰逐渐演化而来,已成为东方传统文化的代表。女人一旦穿上旗袍,都会变的婀娜多姿,风韵十足。尽管好多人的形体并不是十分完美,但都能穿出不同的韵味,或者娴静,或者高贵、、、 所谓的唐装大多数是丝绸面料,传统花纹颜色以红、黑、褐为主,盘云扣立领或者斜襟。
尖头皮鞋算不算正装皮鞋,出差要穿西服正装,
算
商界男士在正式场合所穿的皮鞋,应当没有任何图案、装饰。打孔皮鞋、绣花皮鞋、拼图皮鞋、带有文字或金属扣的皮鞋等等,均不应予以考虑。
商界男士所穿皮鞋的款式,理当庄重而正统。根据这一要求,系带皮鞋是最佳之选。各类无带皮鞋,如船形皮鞋、盖式皮鞋、拉锁皮鞋等等,都不符合这一要求。另外,在正式场合,男士穿厚底皮鞋、高跟皮鞋、坡跟皮鞋或高帮皮鞋也会显得不伦不类。
男士们在商务活动中穿皮鞋时,有五点必须切记:
一是应当鞋内无味。可能的话,皮鞋要勤换、勤晾,免得其味道过于浓重薰人。
二是应当鞋面无尘。皮鞋必须天天上油上光,反复擦试。不管鞋子是何种名牌,假如它“蒙尘”良久,自然不会给人以好感。
三是应当鞋底无泥。每日擦皮鞋时,切勿忘记同时打扫一下鞋底。雨天、雪天拜访他人时,还要在进门前再次检查一下鞋底是否“拖泥带水”,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将其去除得一干二净。
四是应当鞋垫相宜。使用鞋垫时,一定要令其大小与皮鞋相适应。切勿使其动辄在自己行走之际“逃脱”之外。
五是应当尺码恰当。正式场合所穿的皮鞋,其大小必须恰到好处。如果小了,肯定会夹脚、磨泡;如果大了,则难免会不跟脚,走起路来踢踢踏踏,极不自然。
为什么男士正装要比女士正装贵呢?
男士正装面料不一样,做工更复杂
㈡ 旗袍盘扣的做法视频
关于旗袍盘扣的做法视频分享如下:服装旗袍盘扣制作打法(网页链接);旗袍盘扣怎么盘?才裁缝分享老师傅教的盘扣(纽绊)打结方法(网页链接);一分钟看懂旗袍盘扣扣条制作,六个分解步骤,一看就会!(网页链接)。
㈢ 怎样盘旗袍扣
图解法:
旗袍盘扣的编法
文字解说法:
盘扣硬条的制作方法
1.衬线手缝法
取2cm宽的斜丝(45度)30至50cm,薄料时应在斜布条中间衬几根棉纱线,使其坚硬耐用,厚料时可以不用棉纱线衬托。做法是:先用针钉住,然后用右手缝针缴牢。它可用于做直扣、琵琶扣及实芯花扣等。
2.机缝暗线法
为使扣型盘制得无线迹,造型美观,可将斜布条对折,用缝纫机毛边车缝一道,然后用长针翻正成扣带条。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3.机缝明线法
用2cm宽的斜布条,将两边的毛口向里折成4层,然后用缝纫机边车缝明线一道。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4.包细铜丝法
先将布料的反面刮上一层薄浆糊晾干,按2cm宽用划粉画出并裁出斜布条,将布条两边毛口向里折成4层,并用一根铜丝夹在4层中间的连折线里面,再刮浆粘牢烫干,带宽不要超过0.5cm。它可用于做空芯花和嵌芯花扣。
旗袍扣 也称盘扣或盘纽,盘扣由古代中国汉族而发明的,并且宋代汉服也已有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最初只用于女装常服。盘扣虽小,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盘扣或称盘钮,是传统中国服装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说起“盘扣”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服装,要使衣服合体保暖而不散落,便要借助于带子、绳子,而使用时,就要系扣、打结。“结”的式样很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结”,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装饰之“结”。同时,“绳结”在人民心目中也代表着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随着清初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这时,中式盘花扣也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
㈣ 请问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么啊
男的穿的是长袍马褂。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长袍马褂是一种男性服饰名,为男性传统服饰,由长袍与马褂两部分组成。
长袍,为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这种没有马蹄袖端的袍式服饰在清代原属便服,称为“衫”、“袄”,又俗称“大褂”。马褂,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
(4)改良旗袍8颗盘钮表示什么扩展阅读:
民国建立后,前后约曾颁布过三个全民性的服饰制度,分别为民国元年的《服制案》、民国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国十八年的《服制条例》,另有汪伪政权的《国民服制条例》。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礼服条文,男款礼服较为繁杂,分大礼服和常礼服,常礼服又分为甲乙两类,其中大礼服和甲种常礼服再细分为昼用和晚用两种,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礼服等服饰为蓝本;乙种常礼服则为长袍和马褂组合的套装,来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国三年(1914)曾公布过有《祭祀冠服制》,为根据古经书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种常礼服),带有浓厚的以等级尊卑为特征的帝制时代舆服制度色彩,国民政府时期被废除,此不详叙。
到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服制条例》,条文由礼服、制服和附则三章构成并有附图。此条例台湾地区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被正式废除。
㈤ 镞楄岖殑瑁佸壀鏂规硶涓庡埗锲
镞楄岖殑瑁佸壀鏂规硶涓庡埗锲惧备笅
1銆佹姌鏂欙细鍏堟妸涓よ竟镄勫竷杈归溃链濋噷瀵规姌锛屽乏杈归勭暀璐磋竟3铡樼背锛岀劧钖庢寜琛i暱灏哄+2铡樼背鐢讳竴𨱒¤。闀跨嚎锛屽嵆鎶樿偐绾裤
2銆佸亸瑗燂细灏嗕笂杈逛竴灞傚竷鏂欑殑宸﹀彸涓ょ锛堣繛鎶樿偐绾胯竟锛夊悜涓嫔亸鍑2.5铡樼背锛屼娇涓婂眰甯冩枡寰涓嬬Щ锷锛岃繖镙峰簳杈逛袱绔镄勪笂灞傛瘆涓嫔眰甯冩枡澶氩嚭5铡樼背宸﹀彸锛岃屾姌镶╃嚎搴曡竟镄勪笂灞傚竷鏂欐瘆涓嫔眰甯冩枡鍒椤氩嚭2.5铡樼背宸﹀彸銆
7銆佺敾瑁侊细鎸変互涓婃嫈濂界殑閲岃熷拰杩桦师阈哄钩钖庣殑琛h韩镙稿硅。闀垮昂瀵革纴杩涜岀敾瑁併
镞楄岖殑娆惧纺
镞楄嶅彲浠ュ垎涓哄紑瑗熸俱佸紑琛╄¥銆侀暱琚栨俱佸崐琚栨俱傚崟鍗曟槸寮瑗熷氨链夊傛剰瑗熴佺惖鐞惰熴佹枩瑗熴佸弻瑗燂纴镙规嵁棰嗗彛阃犲瀷涓嶅悓杩桦彲浠ュ垎涓洪珮棰嗘俱佷绠棰嗘句互鍙婃棤棰嗘俱傚紑鍙夌殑璁捐′笂鍙埚垎涓轰绠寮鍙夊拰楂桦紑鍙夈傝槠铹舵枣琚岖岖被绻佸氾纴浣嗘槸琛ㄨ揪鍑烘潵镄勬儏镐閮芥槸缁呜吇娓╂煍锛屼笖娴婕浼橀泤镄勚
㈥ 旗装的演变发展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推行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故他们的服装被称为“旗装”。这种袍服男女均有穿着。其一般特征为: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四片裁制,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面料多为皮革。
1644年满族入主北京后,原先的游猎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相融合,到了清末旗装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圆领变为一寸多高的立领,这种弧形领子即后世俗称的旗袍领的鼻祖。四面开衩变为两侧开衩或不开衩;窄袖变为喇叭袖;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做工日趋精巧;面料开始以棉布为主,丝绸也逐步盛行。
旗装作为八旗妇女的衣袍,不仅仅用来御寒保暖,同时也是区别身份等级的象征,当时,旗装属于宫里的礼服,是上等人的专有之物,只有宫里的皇太后、妃子、格格及贴身丫鬟才能穿旗装,而宫中普通丫鬟、佣人只能穿戴短袄长裤。民间的普通百姓虽然没有等级之分,却有富贵贫贱的区隔,中上等人家款式简单,但面料上十分考究。
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按照清代法规,当时汉族女子不可以穿着旗装。但服饰习俗的变迁往往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满族男子穿的旗装,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用的圆领(无领后习惯加一假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左衽,带扣绊,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
满族妇女穿的旗装,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下摆及小腿,也外有绣花纹饰。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有一种女式旗装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裏,“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装,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装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即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
马蹄袖是满族男女旗装之袖式,亦称箭袖。清初,满族男子所服旗装,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
清中期以后,该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钮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满族妇女礼服亦多为马蹄袖式。
旗袍作为旗装的衍生品,形成于民国时代,并风靡世界。
旗袍源于旗装,在浓厚的清朝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衩,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自民国后,融合西方裁剪技术和风格元素逐渐改良,无论满族还是外国人,都十分热衷。
㈦ 旗袍的制作过程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设计
一、旗袍简介
旗袍量体方法
旗袍长度标准:
种类
衣长
袖长
长袖旗袍礼服
齐脚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齐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间
旗袍围度加放法(cm)
种类
胸围
腰围
臀围
领围
可体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宽
用料
74
2个衣长+1个袖长+10
90
2个衣长+12
二、旗袍款式造型变化
造型方法的区别
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装饰工艺设计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
古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一) 旗袍衣边装饰手法及工艺处理
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是旗袍装饰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
1、 单色镶边
2、 单色滚边(方角滚边工艺处理图示)
3、 滚嵌滚(方角嵌滚工艺处理图示)
4、 嵌边(圆角嵌边工艺处理图示)
5、 混合滚(嵌镶滚)
6、 三色镶边
二) 旗袍的花钮装饰
旗袍花钮具有其它服装上钮扣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钮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花钮设于旗袍领部、襟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采用的图案,多为古色古乡的龙、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装饰
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我国传统的绣花工艺及国画艺术,用国汇点缀国服,可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各种质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装饰,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显示高贵、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项
一)确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二)确定衣料的对折线——因旗袍前后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三)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丝绒面料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时,要在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无错裁)
五、旗袍的缝制工艺
一)款式简介
二)衣片归拔
1、 前衣片归拔——把前片从中心线处折叠,正面相对,摆平置于烫床上,把侧缝中腰处拔开,臀部归直,使衣片的曲线与人体型曲线相符。
2、 后衣处归拔——把后衣正面相对在中心线处折叠,放在案扳上,把侧腰中腰处拔开,后中腰处归缩,侧缝臀部的凸势进行归缩处理,余量推到臀部,再把后袖笼略归一下,把凸势推向背处,推出肩胛凸势。
3、 衣袖片归拔——把袖片按正面对折,由侧缝向袖中归烫,把凸势推向手臂处。
三)贴牵条
牵条的作用:牵条起牵制作用,防止拉伸变形。对于一些轻薄面料,牵条还起着减少缝口起皱的作用。
牵条的用途:服装中凡是容易拉伸变形的部位都应敷上牵条,如袋口、驳口线、领口线、袖窿、门襟止口等。敷牵条时,一般要略拉紧一点敷上,特别是易拉伸的部位。
1、 侧缝贴牵条
衣片归拔后,为了保证侧缝曲线的稳定性,需在前后衣片侧缝沿缝份粘贴直纱牵条。
2、 襟边贴牵条
旗袍圆襟、方襟、直襟三种大襟粘牵条的制作工艺:
1)圆襟
首先裁好1~1.2cm宽的直纹牵条,然后将牵条粘于大襟边的缝份上,当粘贴到下半弯处时,将牵条稍拉紧使大襟边容缩约1cm,烫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会走样,容缩后的大襟完成后效果较贴体。如图1所示。
2)方襟
将已裁剪好的直纹牵条粘于大襟边缝份处,粘至转角位剪断牵条。然后再继续粘贴弯曲的部分,并在下半部份容缩1cm,再把长出的1cm牵条剪齐。如图2所示。
注意:牵条粘贴至弯曲部位时需剪若干个剪口,以便转弯处粘贴平服。
3)直襟
牵条粘贴至大襟1/3处开始拉紧牵条容缩大襟边约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