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下分开的叫什么
扩展阅读
淘宝卖女装定位是什么 2025-05-05 01:28:15
加工皮衣被染色怎么洗 2025-05-05 01:15:35
皮衣拉链不合格怎么修 2025-05-05 01:15:32

旗袍上下分开的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04 21:59:46

❶ 有一种红旗袍,上衣和裙子分开打的那种叫什么名字啊

旗袍的一种 基本都是定做的

❷ 上襦到底是怎么样的它又是如何和下裙连在一起的汉服是不是就是汉代的服装

上面是上面,下面是下面,分开穿的,不过这种分开穿的是明朝时候汉服的样式,汉唐时期不是那样的,汉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全是用绑的,没有扣子~~~~
汉服不是汉代服饰,而是大汉民族的民族服饰,清朝以前的国服~从满人入关以来,汉人被剃发易服,都必须穿满人服饰,所以常见的旗袍,顾名思义是旗人的服饰改进的,唐装也是~~~汉族的服饰就是汉服,汉服文化很深奥复杂,分好多种类~~对了,和服和汉服都是汉服演变而来的。

底下是网络查到了,看看吧。
【样式特征】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汉服的基本款式大约有九类,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领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变化演绎出几百种款式。他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特色。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历代基本样式

汉服男装的式样基本有两种:

1、自古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朝、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常见的宋太祖、明太祖画像中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注意这种圆领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圆形小扣系紧。

女装在早期和男装类似,也穿深衣,后来则以襦裙为主。

汉族各朝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饰标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样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基本沿袭战国时期。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秦汉时期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深衣。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称为“裈”)。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

魏晋南朝时期,男子的服装有时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

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来的履与其它民族的有很大不同,有的有很厚的鞋底、鞋头往往有翘起的的装饰。鞋头向上翘起也是为了避免人踩到衣服上,跌倒。

佩剑也是古汉服的一部分,士人着正式服装往往有佩剑。

❸ 旗袍半开襟和全开襟的区别是什么旗袍半开襟和全开襟怎么区分

1. 旗袍的全开襟设计意味着从领口到侧腰的扣子可以完全解开,扣子从领口一直延伸到服装的下摆。
2. 旗袍的半开襟设计则只开放到衣服的中间部分,腰带以下的部位采用装饰性的假扣,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服装并没有完全开襟。
3. 旗袍的开襟设计是旗袍款式变化的核心。全开襟和半开襟的区别在于开襟的长度。全开襟的扣子从领口一直排到下摆,而半开襟则只到衣服的中间位置。
4. 关于旗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些观点认为旗袍直接源自清代旗女的袍服,而其他观点则认为旗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妇女服饰。
5. 中国的传统袍服,从商周时期起,就已经采用了开襟的设计。开襟是一种中式上衣和袍子的式样,指服装可以从中间或特定位置分开的设计。旗袍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襟形、袖型和领型等元素的变换上。
6. 旗袍上的“襟”指的是除去袖子的前片部分。旗袍的设计变化,尤其是襟的样式,是区分不同旗袍风格的重要特征。

❹ 上下分开的旗袍叫什么

分袂旗袍。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资料显示,上下分开的旗袍叫做“分袂旗袍”或者“数庆分裙旗袍”。它的特点是上衣和裙子是分开设仔历计的,中间有一个腰带相连接,上衣和裙子可以单独搭配。分袂旗袍是一种较为时尚的旗袍款式,相对于传统的旗袍更加薯戚握个性化和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