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怎么推广的
扩展阅读
小龙儿童装批发怎么样 2025-05-14 19:58:00
冬天的睡衣为什么有短袖 2025-05-14 19:42:05

旗袍怎么推广的

发布时间: 2023-07-20 10:24:03

❶ 旗袍是谁第一个发明并推广的

旗袍,据说是一个位叫丑娘娘的人发明的。平时劳作,骑马,打仗都很方便就流传下来了。还有人认为旗袍是按照胡服改造出来的一种军民两用的衣着。现代旗袍产生于上海,经过了大量的改良。具体时间不详,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有人认为这个完全是劳动中产生的,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塞外生活寒风肆虐所以衣服就出现了高领和偏襟,如果低领和中间系扣很容易被风灌进去。塞外生活基本上多是放牧,骑马是常有的所以出现了高开衩(旗袍最开始是四开衩,前后左右)。后来连战袍也是这个样式的,一般骑兵还在外边配一个背心这个就是马甲(马夹)。现在的旗袍混入了很多中国南方特色,还有异国元素。是一个综合智慧的结晶。 其实对于中国传统服饰应该更广泛一些。旗袍,唐装,唐朝宫廷装(飞天装?),汉服(这个东西基本上中国不用了,被小日本给占了。可惜了)。还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❷ 旗袍是谁第一个发明并推广的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它的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其中的青布旗袍最受当时女学生的喜爱,一时间盛行全国。旗袍的诞生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

扮。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电影明星等,在旗袍样式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旗袍的发展。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❸ 请思考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怎样用自己所学专业将海派旗袍的服饰图案设计传

我离七十岁还差一年,我的看法是年纪大了更要打扮。因为这些人都是五零年前后出生,前半生在经济上大都不是很富裕,工作和家务兼顾也特别繁忙,善良慈爱的中国女性都是在满足了老人、丈夫和孩子的需求以后才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大部分人不会买高档的服饰和化妆品来打扮自己,也少有时间和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心里总是留有些许遗憾。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们也有了大把的时间,多买些好点的服饰打扮自己,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多姿多彩,幸福快乐,也是对逝去年华的的追忆和弥补。

老年人要如何打扮才好呢,我认为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气质选择合适的服饰搭配。

我的性格比较沉静,气质比较清冷,一生偏爱素净的服饰,年纪大了仍以素色衣服为主。

穿搭时尚有诀窍
5902粉丝 · 1.3万赞
搜索
40到45岁服装搭配
45岁到50岁减龄服装
卫衣配什么裤子好看
30-40岁女人搭配衣服
60-70岁穿衣搭配
70岁女人最佳婚配

❹ 旗袍怎么理解都有那些品类啊

旗袍一般从长度来区分可分为中短款旗袍和长款旗袍。

再从服装细节来说:

按旗袍的开襟来看:
旗袍的开襟通常有七种,包括单襟、双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无襟。


按旗袍的领型来看:
旗袍的领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八种样式:传统立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等。

按旗袍的袖型来看:
大致上可分为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马蹄袖等。

❺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综合考量活动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旗袍主题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是在青岛大学和青岛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开设的高端研修项目,旨在满足当代女性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和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诉求,在多角度多方位打造具有时代感和魅力感的新时代完美女性的同时,努力搭建齐鲁女性第一价值共享平台,为广大女性提供实用、有效的高品质自我提升服务。

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联合青岛市妇联,联合推出——完美女性旗袍主题派对,让更多的女人感怀一段心灵深处的回忆,思寻一番莫名的惆怅,体味一把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感受一种从肌肤到灵魂的抚慰。

二、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回馈学员,增加线下价值服务,并通过活动的成功举行扩大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的社会影响力,把完美女性这一价值平台带给更多高端女性群体。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完美女人旗袍主题派对

活动构思:活动特设两大板块——旗袍走秀和室内主题酒会。

活动时间:20**年7月27日(周六下午) 15:00-20:00

活动地点:青岛奥帆基地媒体中心、情人坝

活动主持人:着名影视演员 刘晓晔

主办单位:青岛大学、青岛市妇联、青岛市工商业联合会

参与人数:300人左右

媒体支持: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半岛网、青岛新闻网等

四、活动简要流程

1. 嘉宾入场

2. 主持人开场

3. 市区领导、各协会单位领导致辞讲话

4. 旗袍走秀 地点:奥帆基地情人坝 时间:16:00-17:30

5. 现场观众互动(植入环节)

6. 主题酒会 地点:奥帆基地多媒体中心 时间:18:30-20:00

7. 酒会植入环节

8. 合影留念、礼品发放、活动介绍

五、市场分析

【优势】

1. 高端群体

青岛大学完美女性MBA高级研修班是针对社会高端女性群体开设,学员大多是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白领等,从事于贸易房产银行教育服务影视等行业。

2. 嘉宾影响力

参与本次的..活动的嘉宾有市领导,各企业家协会负责人等。

3. 现场人气

本次活动将在青岛市着名旅游景区、市区核心价值地段——奥帆基地举行,时值盛夏时节,活动势必吸引诸多本市市民及游人驻足观看,这将为企业提供绝佳展示机会。

4. 媒体报道

本次活动将安排青岛市电视报纸杂志媒体追踪报道,以达到最佳效果。

【合作机会】

通过活动所展示出的以上优势分析,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针对高端女性群体,有市领导嘉宾参加,又处在繁华价值地段的大型旗袍主题派对活动。本次活动将为意向赞助企业带来以下展示机会:

1. 通过冠名、横幅、带企业标识的礼品等把企业品牌形象推入到群体受众中。

2. 通过现场活动、特色植入环节,让受众深入了解赞助企业产品服务。

3. 企业的曝光率不仅只出现在活动的参与者受众群体中,活动嘉宾也将对企业有新的认识,对企业来说这或许是新的合作/发展机遇的开始。

4. 后续的媒体追踪报道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展示机会,让大众熟知。

5. 其他。

六、宣传计划:

1. 冠名权:给予赞助商此次活动冠名权。

2. 横幅推广:横幅中标注赞助商字样。

3. 现场鸣谢:主持人现场介绍鸣谢赞助单位。

4. 植入环节:赞助企业通过合理的内容推出自身产品或服务

5. 纪念品或奖品:活动中的礼品或奖品可由赞助商提供。

七、赞助商合作方式:

1. 资金

2. 物品、产品、服务等

八、详细合作内容将根据双方商议体现在赞助/冠名合同书中。

旗袍主题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旨在增加聚雅堂新会员数量,同时通过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聚雅堂的社会影响力,把成功女性的第一价值共享平台,第二文化交流客厅带给更多高端女性群体。

二、活动主题

“风华绝代 百媚人生”

——聚雅堂“旗袍秀”主题文化沙龙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暂定为8月中下旬;

地点:聚雅堂书画院

四、邀请嘉宾及人数

主要针对企业家、私人企业主、企业高管、高级白领等运城高端女性群体。人数暂定为25—30人。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上,资产在百万以上。

五、组织机构

主办方:聚雅堂书画院

协办方:具体指赞助方

媒体支持:暂定(运城电视台、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灵通资讯、通达潮流等)

六、活动内容

主要为两大板块,即旗袍走秀和室内主题文化沙龙。

七、活动流程

1、嘉宾走红地毯,在签名墙处签名,签到入场

2、参观聚雅堂一至三楼,然后落座

3、稍事休息后,到换衣间换上旗袍,化妆,并再次就座(来宾可在活动当天免费佩戴和使用会所的珠子、首饰等)

4、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致欢迎辞)

5、主办方致辞

6、旗袍文化讲解(由专家就旗袍文化进行简要讲解,期间,与嘉宾交流互动,并串场展示其走姿)

7、旗袍走秀(音乐配合。中间贯穿有情景旗袍秀展示,

可与字画搭配;静态旗袍秀展示,可供拍照、素描)

8、现场互动(关于旗袍文化的猜谜、成语接龙等)

9、来宾交流分享自己记忆犹新的事业、生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故事

9、主题文化沙龙(诗歌朗诵、关于美容护理、妇科疾病等话题探讨并邀请运城女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教授简单书法、说上海话(侬语)等)

10、旧时交际舞(唱片机播放三、四十年代歌曲营造氛围)

11、合影留念、散场,活动结束

12、纪念礼品发放(来宾各自的静态旗袍秀展示留影相框照一份,并附聚雅堂会所落款)

八、宣传造势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2、在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媒体通过“寻找遗落的旗袍或奶奶的旗袍”等主题策划进行事件营销,宣传造势;

3、通过邀请函方式定向宣传;

4、拉赞助;

九、合作方式

1、与旗袍服装店联系,在活动中对其旗袍进行推广;

2、与蛋糕店联系,通过主持人现场介绍鸣谢或特色植入的方式对其产品进行推广;

3、与纪念品店联系,通过现场摆放X展架或主持人介绍等把企业品牌形象推荐给嘉宾。

以上这些合作内容将根据双方商议体现在赞助/冠名合同书中。

十、现场布臵及物料准备

一楼作为旗袍秀场地,在一些物件布臵上,营造一种旧时民国的氛围;二楼作为主体文化沙龙场地;三楼可作为更衣区、化妆间,等等。

十一、物料准备及人员安排

1、X展架三个,分别放在楼梯拐角处;

气球若干、红头绳若干,用于猜谜;

旗袍服装;

冷餐提供(蛋糕、水果、冰水、葡萄酒、点心等);旗袍秀开场宣传片、电影《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金陵十三钗》等片段以及老式唱片机及音乐,用于幻灯片播放;

2、主持人(稿件准备)、化妆造型师、古筝演奏师、摄影师(2—3个)、素描师、书法家、服饰专家以及媒体人等。

3、人员分工(略)。

4、费用预算(5000元左右)。

十二、应急预案

1、若邀请嘉宾低于20人,则考虑预备人员及以来嘉宾

亲朋好友的参与、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及性质;2、幻灯片、音响等出现故障问题,需由主持人来贯穿活动头尾。

十三、其他内容

关于来宾的车辆停放、临时服务等应对。活动结束后的会场收尾工作。

❻ 河南一高校运动会开幕式女生穿旗袍亮相,此举有助于推广我国旗袍文化吗

旗袍文化一直是我国很多女生们所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化,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些博主们身穿旗袍,同时做出一些非常漂亮而又妩媚的动作,在展示自己完美身材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旗袍文化做了宣传。

那么河南洛阳的这些高校在运动会当中展示旗袍这一行为可以称得上是对于我国旗袍文化的一种高调展示了。希望我国的旗袍文化能在这一次良好的开端当中继续向前发展,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并能广泛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其应有的时代光芒和服饰的魅力,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还有旗袍文化这一非常优秀而又美丽的文化。

❼ 作内中国人,你如何做好旗袍的传承和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❽ 怎样推广汉服

汉服行业如何吸引精准客户?学会这几个招,让你成为行业赢家
受消费升级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而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也能表现出更高的溢价能力。对于汉服市场而言,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对定制汉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也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更加柔性的生产来应对市场为导向的
1. 何时何地
汉服作为一种服装,购买的时间限制不大但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一:春夏秋季购买汉服的数量比冬季多,因为较厚的冬季汉服难以体现飘逸美且价格更为昂贵,不受大多女性的追捧;差异二:传统节日前比普通时候购买数量多,因为在传统节日期间,各地的汉服爱好者会聚集在一起,举办一些祭祖纪念活动,这时候汉服需求较平时多。该市场何地购买?汉服不像日常服装一样产量大,且价格较贵,各种销售渠道还不成熟,消费者更多的是选择在网上定做,如今各大城市实体店也出现了,因此,对汉服裁制、布料等要求高的人也会选择在实体店定做。除此以外,汉服的二手市场也比较活跃。广大同袍们通过在贴吧发帖进出汉服,再通过淘宝二手进行交易。
2. 影响因素
汉服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受其个人喜好的影响,比如消费者对汉服裁制以及现代服装的偏好、对网店各种网店的信任程度,特别是受其所经历的教育程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个性等的影响。心理因素,喜爱汉服的绝大部分是汉族人,具有“寻根”的心理,普遍认为汉服代表着汉族人自皇帝以来的服饰文化,宣扬汉服,是对自己文化的肯定,因此,汉族人从古至今都有的追本溯源的传统深扎心底。
3. 购买过程
①确认需要
引起购买者对汉服的购买需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商家有新的款式上架并且购买者十分喜欢;商家进行促销打折活动;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朋友的刺激、古装剧的热播等;传统节日举办盛典需要汉服。
②收集消息
汉服消费者信息的来源有五种:个人来源,包括家人、朋友等;商业来源:互联网上汉服商家的广告、实体店服装的陈列等;公共来源:大众媒体的传播;经验来源:自己试穿汉服或以前购买汉服的经验;组织来源,汉服社团、各地同袍的意见。
4. 售后
消费者在购买汉服之后,就进入买后阶段。在这一阶段璃,营销人员应该特别注意,收集和整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很多时候消费者满意不满意是根据在购买之前的期望是否与得到该汉服相等来评价的。因此,同一件汉服,对不同的人来说,满意程度都有可能是不相同的。总的来说,汉服营销人员不宜把个人的商品太过美化,这样会让消费者在购买前产生过高的期望,从而很难让顾客满意,不利于留住老顾客和招揽新顾客。
传统文化的升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传统文化类的影视节目将会越来越多,这对汉服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❾ 中国旗袍

旗袍,这一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女装”的代表,如今不仅受到我国广大汉族妇女的爱戴,而且也受到西方欧美妇女的青睐。其实,提起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后来,她被选进宫中封为“黑娘娘”,因过不惯官廷生活,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拌长衫。皇上认为她擅自改变官廷服饰有罪,就赶她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而死去。关东满人听到黑娘娘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方便,穿的人多了,就叫它为“旗袍”。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俊美,据说那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晴中帮助她们打扮哩。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汉族妇女为啥喜爱穿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起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要、爱好,可长可短,可做单旗袍、夹旗袍;也可做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因此,当中国旗袍在日本、法国等地展销对,很受当地妇女人士欢迎,她们不借重金,争购旗袍,特别是黑丝绒夹金花、篓金花的高档旗袍,最为抢手。总之,旗袍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不仅成为我国女装的代表,同时也公认为东方传统女装的象征

旗袍的大概起源——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宽袍大袖,三百年来没有改变。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说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尤其很受上海女性的欢迎。加上这一时期外国的面料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有服装专栏,还有当时流行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推动时装的产生与流行。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时装表演及展览。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国的时装中心,因为当时欧美的追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这也就要求服装更美观、和体。加上30年代欧美流行收腰就更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

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后来,还出现一种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近代上海的开端口,没有“中体西用”,“西学东渐”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无所谓“海派旗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