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用什么衣服改成旗袍
扩展阅读
女装摩托车怎么换喇叭 2025-05-17 04:53:08
长睡衣男士外套怎么搭配 2025-05-17 04:46:58

用什么衣服改成旗袍

发布时间: 2023-07-09 14:36:08

⑴ 做旗袍用什么布料

做旗袍的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棉布料不适合做旗袍。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现代旗袍是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1)用什么衣服改成旗袍扩展阅读: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

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

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⑵ 如何将用ps将原有的衣服换成旗袍

1.打开人物和衣料图片。
2.把衣料复制(或拖)到人物图片上,调整好位置。
3.在人物层用选取工具选择衣服区域。
4.保留选区,在人物层,对衣服区域进行
图象/调整/去色。
5.保留选区,再进入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
亮度选100%,对比度选50。这样就把深色衣服变成白色的了!(这是个关键。目的是把衣服变白,并尽量保留衣服上的褶皱阴影。)
6.保留选区,选择衣料层,反选,删除不需要的部分。将衣料层图层模式设为“正片叠底”。这样衣服基本换好了:
感觉衣服还有点不够鲜亮。还可再处理一下
7.反选选区(选中衣服),进入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
将饱和度调整到50%--60%之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来调)。

⑶ 何为改良旗袍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旗袍,旗就是满人的称谓,旗装是满清传统服饰。改良旗袍是孙中山先生为适应新时代设计的,为体现女性美将宽大旗装的袖口和身体部分收紧,形成一种新型的裙装,就是旗袍。

⑷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的清王朝正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在中国学生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始。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⑸ 八片大摆裙能不能改成旗袍裙

八片大摆裙是能改成旗袍的,你把它送到裁缝师傅那里,只要在能改的范围内,什么样式都会给你改出来的。

⑹ 真丝丝巾怎么改成旗袍

真丝丝巾这么改成旗袍:
1、将围巾竖直拿着,先将一段卷起来一部分,将卷起来的部分绕在脖子上面,在脖子后面打个结。
2、将垂在腰间部分围巾向后固定一下位置,用腰带固定好,再穿上一件搭配的外套,就能将围巾改成裙子了。

⑺ 旗袍由什么材料制作

对于旗袍来说,真丝、缎面、丝绒、棉麻、香云纱都是旗袍最常用的面料。

真丝旗袍夏天最为常见:顺滑吸湿透气都是真丝旗袍的优点

⑻ 旗袍马褂也是汉族的不是满族的清朝是抄袭我们汉族。。

其实清朝服饰就是明末的民装汉服,圆领长衫是明末圆领袍为了方便系扣位置从肩膀移动在胸前形成厂字襟圆领长衫,(受厂字襟弧形立领布扣女装影响加上了立领形成厂字襟弧形立领长衫),明末女装立领长衫,斜襟方立领金属扣是贵族穿的,厂字襟弧形立领布扣是民女穿的。男女款还有短款的圆领对襟立领对襟圆领厂襟立领厂襟是罩甲比甲和圆领袍改的,方立领金属扣是贵族女子穿的,弧形立领布扣是民众穿的,也就是马褂。当时交领已经不流行了细带位置在腰间,弯腰很麻烦,因为厂襟确实很方便系扣位置在胸右,高立领卡脖子不舒服,低立领不好看又不暖和,领子改成弧形很舒服好看。在明末当时所有民装都这么穿,包括满族自己。到了清朝中期贵族女性才开始流行弧形立领,厂襟,布扣。清朝中期后逐渐被民间款式取代。清初剃发令和易服是两件事,易服就是让所有官员穿满族设计的朝服和常服,旗人包括汉旗穿满族服饰罢了,民间该穿什么穿什么。满人当时是没什么服饰特点,满族特点就是马蹄袖披领旗头套着其它民族的服饰穿,他们直接照搬汉人改制的样式上保留了一些细节,马蹄袖,披领,旗头就是所谓的满族服饰了。清朝汉人满人其它少数民族穿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细节不同罢了。明朝之前56个民族大部分民族他们的服饰都是交领都汉化了但是保留了一些细节,到了明末又是一次汉化。所以汉服并没有满化,反而是满族服饰汉化了不光是满族,其它一些民族也是穿着清朝流行的服饰戴着自己民族的头饰和帽子,清朝流行的长衫少个袖子就是藏袍了。旗袍是立领汉女装去掉琵琶袖改为直袖,腰部收腰,高开衩,立体裁剪形成旗袍。汉女装就是明朝弧形立领厂字襟的女长袄女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