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马伊琍,没那么简单
1976年,马伊琍出生于上海石库门弄堂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知青,初中还未毕业就去了江西,后来回到上海做了普通职工。
作为家中的独女,马伊琍从小就被父母呵护在手心里。
因为女儿喜欢艺术团的演出,爸爸便天天从报纸上找广告,只要看见有艺术团在招生,一定会骑着自行车送女儿去参加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伊琍终于考上了上海电视台的舞蹈队。
为此,爸爸又不辞辛苦,不论刮风下雨都骑着自行车送女儿去上课,然后在教室外面等待两个小时,直到女儿下课,再骑自行车带着儿女回家。
爸爸并没有因为马伊琍是独女就过度溺爱,反而经常教育女儿: “女孩子一定要做到不比男孩子差”。
爸爸妈妈从小就培养她的独立自主能力,并给予她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妈妈就跟马伊琍说: “我什么都教不了你了,以后学习就要靠你自己”。
一年级时,老师跟爸爸反馈马伊琍在学校早恋,但爸爸很平静地对老师说: “我的女儿我最了解,我不跟你说,我去找校长”。
听到这句话的马伊琍当场就哭了起来,一方面内心十分委屈,另一方面感动于爸爸的对自己的信任。
到了读大学的时候,爸爸又告诉她: “跟男同学出去吃饭,不能让男生买单”。
并经常提醒她出门有没有带够钱。
正是因为在马伊琍的孩童时期,父母给了她爱得满足,所以让马伊琍往后的人生非常有安全感。
这也为她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奠定了基础。
马伊琍自15岁开始,就经常参加上海电视台舞蹈队的演出,演出的费用都存在来给自己做学费。
高中时,还曾给郭富城当过《对你爱不完》的伴舞。
1993年,17岁的马伊琍有了自己的荧屏处女作《刘海粟》,并拿到了800块钱的片酬。
当时的800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相当于半年的生活费了,也因此让马伊琍有了当演员的梦想。
次年,她就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94级表演系本科, 和保剑锋、杨明娜成了同学。
这一年, 管虎已经凭借处女作《 头发乱了 》在中外电影节上初露锋芒。
彼时,十岁的文章,还在院里跟着一帮男孩子上窜下跳地撒着野。
进入大学后的马伊琍,文化课成绩一直处于班级末尾,她一度压力很大。
直到大三这一年,因为 谷亦安老师的推荐,马伊琍 与保剑峰、 陈龙 共同出演了电视剧《 真空爱情记录 》。
虽然她在其中只是一个配角,但这部剧在当时还是 收获了不错的收视率。
马伊琍也算是正式出道了。
这一年的管虎在导演圈也算是崭露头角,一连拍了两部影片 《浪漫街头》和《再见,我们的1948》。
此时,距离他们相遇还有3年的时间。
1998年,从上戏毕业的马伊琍开始了演艺圈的打拼,也陆续出演了几部影视作品。
正是因为她的事业心和演戏潜质,让年轻导演管虎注意到了。
2000年,管虎拍摄电视剧《黑洞》时,邀请了马伊琍,在拍 摄过程中,两人相爱 。
这部剧集齐了后来演艺圈的老戏骨:陈道明、丁嘉丽、陶虹、袁立,还有梁静。
马伊琍在这部剧中不止收获了男友管虎,还交了一个要好的闺蜜梁静。
梁静心里一直爱慕着管虎,在知道他跟马伊琍是一对时,只好将爱放在了心底。
因为马伊琍在这部剧中的表现, 管虎又给她量身打造了另一部影视剧《西施眼》。
这部剧虽然在国内岌岌无名,但荣获了 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中获评审团大奖,及亚洲最佳电影。
这对恋人也因此在 娱乐 圈逐渐地有了名气。
这一年,18岁的文章不顾父母的阻拦,考入了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与白百合、唐嫣做了同班同学。
文章的资源和天赋显然是高于马伊琍的,大二时期就开始不断接戏。直到大四这一年接了 第一部古装剧《 锦衣卫 》。
也是因为这部剧,他认识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马伊琍。
彼时的马伊琍刚跟前男友管虎分手一年多,因对方牵手了闺蜜梁静,马伊琍在失恋的同时也失去了一段友谊。
有人说是因为梁静第三者插足,但后来管虎对外提起跟马伊利分手的原因: 她是一个事业心很重,也很强势的女人。
有一次,家里满地的脏衣服,管虎看了不耐烦地说 “家里乱成这样,你也不知道收拾一下,衣服就不能洗洗嘛?”
谁知马伊琍说 “我又不是保姆,凭什么让我洗,你是有毛病吧!”
失恋后的马伊琍并没有消沉太久,就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拍摄《锦衣卫》过程中,马伊利作为过来人,总是有耐心地给文章讲戏,久而久之,文章就对这个大自己9岁的姐姐产生了好感。
拍摄结束,两人正式牵手,开始了地下恋情。
(4)
2006年,刚从中戏毕业的文章接到了赵宝刚导演的邀请,出演青春偶像剧《奋斗》。
与此同时,男主佟大为给赵宝刚推荐了女主马伊利。
在进入剧组之前,佟大为警告他俩: 千万别让导演知道你们在谈恋爱。
直到《奋斗》拍摄结束,赵宝刚导演看到文章和马伊琍带着情侣项链,才知道他俩原来是一对恋人。
当时他很生气地说:“ 如果我早知道他们俩在谈恋爱,我不会让他们一起拍戏,这肯定会影响角色的情绪。 ”
2008年,32岁的马伊琍和24岁的文章官宣结婚,没有婚纱,没有婚礼。
同年生下了大女儿“文爱马”。
虽然外界并不看好这段相差8岁的姐弟恋,但马伊琍却说:
“ 文章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如约而至,一点都不像80后的男生。”
“结婚是我们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觉得文章的勇气非常非常大。如果没有他的勇气,我想我们也走不到今天,他已经把一切都考虑好了。”
婚后,马伊琍减少了工作,在家专心相夫教子。
而文章的事业在婚后也步入正轨。
《蜗居》、《雪豹》、《失恋33天》、《裸婚时代》、《海洋天堂》等作品让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这一年,姚笛凭借《南京!南京!》和《红楼梦》在演艺圈扎稳了脚跟,好戏一部接着一步。
2012,文章成立自己影视工作室—北京君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女儿名字命名。
并参与投资制作第一部影视作品《 小爸爸 》,妻子马伊琍也参与其中。
这时,外界对于这对“女大男”的夫妻组合从不看好转变为了羡慕,网友纷纷称赞文章的才华和马伊琍的优秀。
爱马逐渐长大,马伊琍变得越来越柔软,不拍戏的时间,她都会在家陪伴女儿,见证女儿所有的第一次。
女儿八岁之前,她只接北京当地的戏,除了工作不参与任何应酬,无论拍戏到多晚,都要回家看望女儿。
马伊利说: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才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越发懂得感恩。
2013年,文章和马伊琍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
就在网友的祝福热度还未冷却时,火遍全网的“周一见”实锤了文章出轨姚笛。
因他们出轨的时间恰好是马伊琍坐月子期间,网上铺天盖地的全是谩骂姚笛和文章的声音。
彼时,马伊琍以一句: “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原谅了文章。
“出轨门”后,文章的事业一落千丈,而马伊琍却姿态高昂地复出拍戏。
从《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到《我的前半生》,42岁荣获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马伊琍再一次向大众展现了她的实力。
(6)
就像她在《前半生》中说的: “与其让别人撑伞,不如自己打伞”。
马伊琍展现给外界的一直都是理性、清醒和自知。
这也是网友为何会给她起一个绰号:马司令。
2019年, 俩人通过个人微博对外官宣了离婚的消息。
这一次,网友并没有表现出惊讶,仿佛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离婚后的马伊琍,有一段时间状态非常糟糕,整日恍恍惚惚,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但马司令不愧是马司令,她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
如果婚姻给不到自己想要的,离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与高伟光搭档的《旗袍美探》中,44岁的马伊琍在剧中的表现被网友称为“行走的衣柜”。
整个人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如今,45岁的马伊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换一种方式生活:
“我稍缓点脚步,顺应下自然,服帖着阳光,热情而好哈地生活,以待生生不息”。
而说到未来的生活,她则希望家人 健康 平安,女儿顺其自然地成长,自己能够每年接拍两部戏,剩余的时间用来放空自己,陪伴家人。
现在的她早已褪去了之前的刚劲,变得更加有韧性。
这才是她当下最舒适的状态。
㈡ 看年代探案剧《旗袍美探》,浅谈民国女子服饰之美
近期,由邓科执导,马伊琍、高伟光领衔主演的年代探案剧《旗袍美探》正在播出。
《旗袍美探》翻拍自澳大利亚剧集《费雪小姐探案集》,在中国属于小众侦探剧,但口碑很好。该剧讲述了从法国巴黎回国的女侦探苏雯丽(马伊琍 饰)与法租界警务局中央巡捕房探长罗秋恒(高伟光 饰)一同破解悬案的故事。
我国习惯上把民国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段时期称为民国时期。因为中华民国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采用国号纪年法,该年称民国元年。
在史学界,“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1922年民国政府分裂为北京、广州两个政府,有所谓北洋军阀,史学界通称这一阶段为军阀混战。经北伐战争,1927年民国还都南京,史称民国南京政府,直至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这个时期,女性的服饰变化在这个时期尤为显着,其中西结合的特点尤为明显,而在这一时期,民国时期最常见的服饰大致分为旗袍、学生装、洋装等风格服饰。
首先 ,根据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改良的旗袍风靡民国,是当时不少女生的日常服装。旗袍其实是在20年代末,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受到欧美服饰的影响,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以女子更加注重了对身材的“曲线美”,旗袍设计偏向修身,一般量身定做,而且色调力求淡雅。
苏雯丽几乎每一集都要换上不同的旗袍和洋装,修身的旗袍将角色的婀娜与风韵,体现得一览无余;马伊琍本身就是上海人,苏雯丽偶尔说上几句软糯婉转的上海话,也极衬这个角色的软糯娇媚。
其次
是民国风——学生装,继承了汉服中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样式,但是到了民国初期,裙长逐渐缩短并且缩减腰身,而且有了倒喇叭的设计,也就是五四装的前身。北伐后,学生装才真正成形,而学生装主要是以淡蓝色的布上衣为主,还有旗袍式领口,衣长一般不会过臀。那么下身则是搭配深蓝色裙装或者黑色百褶裙,一般不带花纹修饰,以朴素为主。
虽然民国时期大多以旗袍为主,但是同样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少西式服装,我们从不少民国电视剧中也能时常见到,女子穿着带有西方元素的裙装和帽子等,这些足以说明当时西式服饰已经成为了女子的 时尚 服饰了。除了裙装,西式的大衣在当时也受到了不少追逐 时尚 的名媛女子所追捧,无论是高贵风的皮草还是其他西式大衣,在民国时期已成为 时尚 的代名词。
总之,中国服饰在民国时期就开始向西式服装过渡了,无论是旗袍还是西式服饰,无不呈现出国际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多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