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怎么缝旗袍开叉
扩展阅读
皮衣look什么时候上映 2025-07-04 02:23:52
sadicarnot皮带怎么样 2025-07-04 02:16:47
做中高端女装怎么拿货 2025-07-04 02:14:13

怎么缝旗袍开叉

发布时间: 2023-01-20 01:50:20

① 旗袍的制作过程

传统旗袍的缝制工艺设计

一、旗袍简介

旗袍量体方法

旗袍长度标准:

种类

衣长

袖长

长袖旗袍礼服

齐脚踝骨

腕骨

短袖旗袍便服

齐膝或膝下10~15cm

肘上5~10 cm

中袖旗袍

肘腕之间

旗袍围度加放法(cm)

种类

胸围

腰围

臀围

领围

可体型旗袍

5

3

6

2

松身型旗袍

6~8

5~7

8~10

2

直筒型旗袍

10

2

旗袍用料表:

幅宽

用料

74

2个衣长+1个袖长+10

90

2个衣长+12

二、旗袍款式造型变化

造型方法的区别

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三、旗袍的装饰工艺设计

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

古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一) 旗袍衣边装饰手法及工艺处理

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是旗袍装饰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

1、 单色镶边

2、 单色滚边(方角滚边工艺处理图示)

3、 滚嵌滚(方角嵌滚工艺处理图示)

4、 嵌边(圆角嵌边工艺处理图示)

5、 混合滚(嵌镶滚)

6、 三色镶边

二) 旗袍的花钮装饰

旗袍花钮具有其它服装上钮扣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钮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花钮设于旗袍领部、襟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采用的图案,多为古色古乡的龙、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

三) 其它装饰

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我国传统的绣花工艺及国画艺术,用国汇点缀国服,可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各种质地的披肩也是旗袍最好的装饰,精美的旗袍配上披肩,更显示高贵、典雅。

四、旗袍排料裁剪注意事项

一)确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二)确定衣料的对折线——因旗袍前后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三)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

四) 裁剪丝绒面料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五) 裁剪时,要在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六)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无错裁)

五、旗袍的缝制工艺

一)款式简介

二)衣片归拔

1、 前衣片归拔——把前片从中心线处折叠,正面相对,摆平置于烫床上,把侧缝中腰处拔开,臀部归直,使衣片的曲线与人体型曲线相符。

2、 后衣处归拔——把后衣正面相对在中心线处折叠,放在案扳上,把侧腰中腰处拔开,后中腰处归缩,侧缝臀部的凸势进行归缩处理,余量推到臀部,再把后袖笼略归一下,把凸势推向背处,推出肩胛凸势。

3、 衣袖片归拔——把袖片按正面对折,由侧缝向袖中归烫,把凸势推向手臂处。

三)贴牵条

牵条的作用:牵条起牵制作用,防止拉伸变形。对于一些轻薄面料,牵条还起着减少缝口起皱的作用。

牵条的用途:服装中凡是容易拉伸变形的部位都应敷上牵条,如袋口、驳口线、领口线、袖窿、门襟止口等。敷牵条时,一般要略拉紧一点敷上,特别是易拉伸的部位。

1、 侧缝贴牵条

衣片归拔后,为了保证侧缝曲线的稳定性,需在前后衣片侧缝沿缝份粘贴直纱牵条。

2、 襟边贴牵条

旗袍圆襟、方襟、直襟三种大襟粘牵条的制作工艺:

1)圆襟

首先裁好1~1.2cm宽的直纹牵条,然后将牵条粘于大襟边的缝份上,当粘贴到下半弯处时,将牵条稍拉紧使大襟边容缩约1cm,烫平服。大襟外形即固定不会走样,容缩后的大襟完成后效果较贴体。如图1所示。

2)方襟

将已裁剪好的直纹牵条粘于大襟边缝份处,粘至转角位剪断牵条。然后再继续粘贴弯曲的部分,并在下半部份容缩1cm,再把长出的1cm牵条剪齐。如图2所示。

注意:牵条粘贴至弯曲部位时需剪若干个剪口,以便转弯处粘贴平服。

3)直襟

牵条粘贴至大襟1/3处开始拉紧牵条容缩大襟边约1cm。

http://bbs.51fashion.com/dispbbs.asp?boardid=4&ID=59975&replyID=456972&skin=1

旗袍裙怎样剪 旗袍剪裁的七大步骤

1、折料:先把两边的布边面朝里对折,左边预留贴边3厘米,然后按衣长尺寸+2厘米画一条衣长线,即折肩线。

2、偏襟:将上边一层布料的左右两端(连折肩线边)向下偏出2.5厘米,使上层布料往下移动,这样底边两端的上层比下层布料多出5厘米左右,而折肩线底边的上层布料比下层布料则多出2.5厘米左右。

3、折肩:按衣长尺寸+2厘米,从折肩线处将布料向下层折好,即变为4层。上两层为前身,下两层为后身。在折肩线的直布边处,内层要比外层退进2厘米才够里襟搭进量,通过拨襟后就能进一步使搭进量增多。

4、设省道:先从腋下下量6--8厘米,省道为3厘米,见A点。再由领口深线至胸围线取中点定为省道斜度线位置,折叠量为1厘米,见B点。画两道斜直线,然后捏起上边一道向下折叠,A点双层为1.5厘米,B点双层为0.5厘米。

由于这两道线的宽度不同,折叠后上边前两层与下边后两层的在C点对齐,B点会凸出去,前中心不成为直线,这正好是前胸部位需要的凸出量。然后从A点取省道的长度(11.4cm),胸围尺寸的10分之1+2厘米。

最后把折肩线上层高出的量放下与内层对齐,重新画袖根肥和袖口尺寸。袖窿弯度也要重新画,与腰部、臀部及袖口处画顺。大襟的画法:根据折叠好的布料确定领口深:从折肩线往下量(8.4cm)领大尺寸10分之2+1厘米。前胸围:(23.5cm)胸围尺寸的4分之1。

袖根肥:(19.5cm)胸围尺寸的10分之1.5+5.4厘米。画大襟:从领口深线至胸围线画一条斜直线,去此线的2分之1-1.5厘米处为画弧线的交点,上段凸出2厘米、下段凹进1.5厘米。

5、挖大襟和拨襟:按已画好的大襟线,掀起最上一层布料,用剪刀沿着大襟弧线剪至领口深处,再沿前中心线剪至折肩线止。剪好后将里襟掀起折到右边,再从里襟领口内剪两个弧型刀口,不要超过3.5厘米。然后将里襟领口用手握住A处用熨斗向上抻拔开,注意不要抻破领口。

6、折回里襟:把已抻拔好的里襟对齐里层折肩线,把里襟折回还原铺平,使里襟领口深处与大襟重叠1.3—1.5厘米,胸围处重叠3—5厘米。

7、画裁:按以上拔好的里襟和还原铺平后的衣身核对衣长尺寸,进行画裁。

1.按衣长尺寸另加胸省量2厘米,捏省后摆平再裁,后衣长不另加,摆缝的长度与前片捏好省道后的长度一样。

2.袖根肥,胸围尺寸的10分之1.5+5.4厘米。

3.腰节高,按总身高的4分之1—1厘米。

4.胸围,胸围尺寸的4分之1。

5.腰围,腰围尺寸的4分之1。正常体型腰围的成品尺寸比胸围约少8厘米(无腰省)。

6.臀围,臀围尺寸的4分之1。正常体型臀围的成品尺寸比胸围约多8厘米。

7.袖长,(俗称出手)量袖长时从后脖根中央,通过肩部外端往下量至手腕处,或量至需要的长度。

8.袖口,胸围尺寸的 10分之1.5—0.6厘米。

9.领口深,领大尺寸的10分之2+1厘米。不包括后领口的0.6厘米。

10.领口宽,领大尺寸的10分之2—2厘米。为了开大襟的方便,领口一圈为毛缝裁剪,开襟时也不用放缝,沿开襟线剪至领口深线处。

11.腋下省,根据各部位画好的线条,把折好的省道和衣身整理平顺,用大头针别好省道,省道的长度为11—11.5厘米,上下画顺可裁剪。领口为原大尺寸,为了开襟的方便,领口一周为毛粉裁剪,开襟时不用放缝,领口内已包括0.7厘米。

③ 旗袍的制作工艺 旗袍是怎么裁剪缝制的

旗袍的裁剪与缝制一、裁剪:
(1)确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叠在里面,将粉线画在反面,浅色衣料勿用过深色的画粉;
(2)确定衣料的对折线——因旗袍前后中心都没设缝,所以排料时可以把面料独边对折,折够身肥为止。
(3)确定衣料图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领片上的图案方向一致;(4)裁剪丝绒面料时,注意使各衣片毛绒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5)裁剪时,要在轮廓线外加适当的缝份和贴边。 如装缝普通拉链,止口需1.5cm,隐形拉链,止口需1cm,包边和嵌边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6)检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数量和质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无错裁)
二、缝制:
(1)衣片归拔
(2)侧缝贴牵条

④ 旗袍扣子缝哪边,左右两边各有什么什么讲究

传统的旗袍一律是右衽开襟,所以扣子也是全部缝在右边的(右边开襟的衣服不是旗袍)。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叉的细节布置,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

⑤ 旗袍叉的做法

旗袍真正的前身,我以为是从清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旗袍真正的流行是在30、40年代的上海,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端口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30年代后期的旗袍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径而走,全国效仿。

"旗袍"顾名思义是由清朝时期女性所穿着的服饰演变而来,19世纪中叶,许多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因华洋杂居受西风影响更甚,旗袍便是当时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式服装裁剪方法不断改进而定型的。旗袍中所蕴含着中国文化、花鸟、图绘、手工刺绣,可谓是艺术的结合产物。 所以只要看到旗袍、听到旗袍,都会令人联想起高贵典雅、温柔婉约的中国女性特质。并且在世界服装时尚潮流不断的创新变换当中,旗袍依然有其独特的品味,尤其在近年来,旗袍服饰在时装世界的舞台上,也成为中国女性文化特质的代言

⑥ 大家知道旗袍为什么要开叉吗,旗袍开叉太高了还能修改吗

旗袍开叉主要是希望能够露出女生的腿,这样会让女性更加的好看,如果开叉太高的话,可以缝补一下,或者直接换一件。

⑦ 裙子下摆开叉的做法

给裙子开叉的位置取决于裙子原来的缝线位置,如果是侧边缝合的裙子,就做成侧开叉,后中线缝合的裙子就做成后开叉。

用拆线器或小剪刀把裙子缝线从下往上拆开10厘米长度。缝线拆除后,在裙子叉口顶端烫贴1厘米的用针线缝合,对顶端起加固作用。用针线(或缝纫机)从裙子叉口顶端上面2厘米开始对叉口锁边缝。有了这个叉口后,穿着裙子又可以轻松走路了。

裙子开叉就如同旗袍一般,开叉裙的美在于她的若有似无,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总是让人不断侧目。在炎炎的夏日里,做一个神秘妩媚的美人。

⑧ 旗袍的扣子怎么缝

1、首先两根扣袢合并,用线先固定一下。偷懒的话,直接卷。

2、往内卷,针从扣袢腰中间以及偏下部分来回穿几下固定。每一步都要注意尽量不要露出线迹。

3、弯折第一个花瓣。弯折的时候,针从花瓣根部穿过,直抵花心中间同色布的地方,再拉回花瓣根部。这样一直做完想要的花瓣数量。

4、从花瓣侧面绕花心来回拉一圈线,根据需要放松紧,目的是使花瓣更加紧密牢固。

5、做完之后就可以做纽头了。另一边则直接折回来缝好,以便做扣子套。注意把扣袢头藏好。这是背面,尽量把线头藏到背面。如果在打结之后,再把线穿到别的地方拉出,再剪断,就不会有线头出现。

6、如果需要做点花样,比如把花瓣弄尖,这样缝一针就行。线头还是藏在背面。

⑨ 旗袍开叉包边做法 这样做很好看

1、裁剪包边条,包边条可自行裁剪或购买裁剪好的。裁剪宽度为2.5~4cm的包边条,长度按照所要包边部位的长度来设定。

2、梭织面料的包边条需要45°斜丝方向裁剪(面料的斜丝方向有弹力),有弹力的包边条在包裹弧线形边缘或圆角时,包边条不会扭曲变形。针织面料的包边条不用考虑纱向,可以平行于面料边裁剪。

3、包边条的提前对接,包边条长度不够时需要提前缝合对接,对接方法如下图优点是接缝部位不会太厚。

4、将珠针扎入烫台,包边条从中穿过,扣烫0.5cm。

5、将包边条的正面与面料反面相对,按照烫迹线缝合0.5cm缝份。

6、包边条折向面料的正面,车0.1cm线迹。包边条要正好盖住下面的线迹,不能一会盖得多一会又漏出。这一步如果缝得精确,包边条的正反两面应该都是0.1cm的线迹。或者正面为0.1cm,反面是灌缝线(线迹缝入包条与面料的交界线处)。

⑩ 旗袍开叉太高了能缝合吗

旗袍因能很好的凸显人的身材和气质深受当下人们的喜爱,不过由于目前市面上大多售卖的旗袍开叉很高,所以对于初次穿该衣物的友友来讲旗袍开叉太高了能缝合吗成了大家最为好奇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旗袍开叉太高了能缝合吗

视情况来看。

旗袍开叉太高了能不能缝合主要看你衣服的样式,一般来讲是不能够缝合的。日常着装的旗袍开叉是很适度的,不会过高暴露过多。如果开叉位不是太高没必要将叉位缝合,因为旗袍着穿主要讲求贴合身材,三围的尺寸应该是穿下之后再阔余2-3cm最恰当。现在的旗袍一般是肢胳位到腰身处有侧拉链的,再配合下摆的开叉才能够穿上,若是将下摆开叉缝合,就很难穿上身了。

要是叉位开到大腿根部过于暴露的话,那最好还是拿到专业的裁缝店由师傅去修改,旗袍是精致的,自行修改过于粗糙,有损衣服的优雅。

旗袍开叉过高怎么改

旗袍开叉过高怎么改是很多初次穿旗袍的人都有的疑问,一般来讲旗袍开叉本来就比较高啊,缝上的话整个衣服的型就破坏掉了不好看,开衩只要不是过高的话就没有必要缝起来,其实旗袍高开衩挺美的,不过你若是实在想改的话建议大家最好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为什么旗袍要开叉

旗袍开衩是因为传统式旗袍腰身设计与身体完全贴合,不开衩迈不了步。现代新款式旗袍有不开衩的一个是短款,膝盖以上款,一个是胸部以下逐渐宽松,可以自由行走!最显女性婀娜形态美感的还是传统开衩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