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为什么主要是短袖
扩展阅读
沙河童装哪里比较流行 2025-07-05 17:26:05
什么是民用丁腈手套 2025-07-05 16:08:06

旗袍为什么主要是短袖

发布时间: 2023-01-08 16:03:16

① 旗袍是汉服吗理由是什么呢

首先看一下汉服的定义:“汉服,作为整个汉民族服饰的统称,是汉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通过不断演化与民族融合所产生的代表性服饰。它随着汉民族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来源中国知网,《汉服论》, 李晰。简而言之,汉服是随着汉民族历史演化而演化的汉民族的服饰。好,接下来来看看旗袍。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最主要的服饰形式三种,“弃服”、“深衣”和“袍”。旗袍可以说是袍服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旗袍的本意为旗人之袍。所谓旗人,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后,将其统治下的人户分为八旗,满族人均在旗,称“旗人”。他们所穿的袍服便成为旗袍。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要求八旗命妇,一律着旗装长袍,不得效仿汉人着裙衫。因此,清代满族妇女的主要服饰就是满族的旗袍。虽然这样,但是经200余年,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清代的旗袍在造型与装饰手法上也随之有了一些变化。旗袍的款式变化:领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且形似元宝;袖口平而宽大。并一改清初之简朴风格,极尽奢华,领口、袖口、襟侧等处处镶边,并以多镶为美。其次,刺绣极为盛兴,精美华丽,总面积甚至达到了70%。但其造型外观,仍采用平直线条,衣身宽松,只是在下摆左右两侧出现了开衩。到了辛亥革命后,生产力发展,西风东渐,此时旗袍产生了更多的变化。首先,长度缩短到小腿,后来又缩到膝盖。袖子也变紧,变短。受欧美服饰和西方裁缝的影响,旗袍开始收腰身。到30年代旗袍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宣传画、电影等娱乐业的发展和国外衣料的大量涌入推动了旗袍的普及和发展。上海成了旧中国的服装中心。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从1930年到1931年首先是袖子趋向于贴身,然后整体款式向苗条线形发展。1937年以后,一改20年代衣长至膝下的款式,恢复了衣长至足、吸腰、矮领,袖子发展成短袖。到80、90年代的改良旗袍,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高潮,虽然出现了“制服旗袍”这样一个奇怪而应时而生的产物。到现在,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可以看到,旗袍的发展一直与汉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整个的旗袍演变史也能看到汉民族的历史。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个人认为旗袍属于汉服。

② 关于旗袍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关于旗袍的知识,自从民国初期,旗袍服饰则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服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服饰已经渐渐的淹没了旗袍的存在,但是近年来随着一些人的返璞归真的思绪,渐渐的旗袍服装则重现天日,慢慢的演变为一种时尚装束,尤其在中国婚礼上,旗袍则是一种兼具复古与时尚气质的最佳结婚礼服,所以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一下关于旗袍的知识。

关于旗袍的知识1、旗袍的襟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没有太多,而通常选择的有七种。包括单襟、双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没有襟。

关于旗袍的知识2、旗袍的领

旗袍的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企领和小凤仙领。其中企领又分为圆和方领。企领是较为传统,而小凤仙领则是比较新潮,犹如现今的恤衫领一样反下来。旗袍的领是硬身的,以前师傅将白布用浆糊浆硬,然后放入领内,而现在则改用尼龙。

在制作方面,双襟比单襟复杂,师傅先在旗袍上开了两边的襟,然后把其中一个襟缝合。这个襟只作装饰,所以穿双襟的旗袍与单襟的一样,只不过双襟的旗袍在视觉上较为美观和高贵。直襟就比较少,至于斜襟以前通常会配衬大花钮,但现在都会改用较细的花钮。曲襟的形状仿如有角的“S”型,因为其开口较大,所以比较容易穿着。

关于旗袍的知识3、旗袍的钮

花钮是旗袍所规定的钮,其作用与现今恤衫的钮是相同,但花钮比较花巧,而且要师傅用布亲自织成。花钮的款式有百几种,如蝴蝶款、钻石款、大花型款等。花钮所用布的颜色一定与绲边的布相同,主要会令到旗袍更加高贵。

关于旗袍的知识4、旗袍的袖

袖大致上可分为无袖,短袖,中袖和长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气变化而决定旗袍的袖的类别。但现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会等场合,较年轻的女性多选择前三种,而年老的则选择长袖。通常短袖长四吋,中袖约有十六吋,而长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③ 旗袍是长袖还是短袖好看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其实如果新娘手臂如果匀称的话短袖绝对是首选择,毕竟如果想把旗袍穿出效果来,对女性的身材各部位要求满高的,结婚时女人应该是最美的一天,所以还是尽量去根据身材打造一套适合她的嫁衣!

恭喜你们,你的老婆会是最漂亮的~~~~你合理的选择会让她更加迷人~~~

④ 男旗袍里面穿什么

男旗袍里面穿的是短袖,正常情况下男生穿旗袍里面都有短袖,因为旗袍和外套是一样的类型!

⑤ 旗袍的特点

旗袍的特点是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多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的脸型穿着。

旗袍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服饰,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代也是众多女性推崇的对象。它不但轻便适体,而且能充分的体现女性优美的身姿和流畅的线条。

⑥ 旗袍的特色

旗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与社会环境下完成的,对旗袍的这种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们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我们改良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现代服饰)的基础。
其中旗袍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服饰,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代也是众多女性推崇的对象。它不但轻便适体,而且能充分的体现女性优美的身姿和流畅的线条.作为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旗袍的设计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情趣爱好的演变而变化的,在个过程中,强调民族因素成了人们首先要把握的重点。 旗袍穿着特色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穿着特色
旗袍的特征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多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旗袍样式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⑦ 旗袍是长袖还是短袖好看

其实,旗袍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在婚礼上流行,只不过那个时候基本上是红色当道,款式也欠多样.十多年来,婚礼旗袍早已从色彩、款式、质地等方面丰富了起来,成为东方新娘永远的爱。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婚礼婚装专业委员会会长,着名婚礼文化专家陈富美女士就见证了旗袍作为婚服的变迁,并一直倡导优雅着装的理念。对于今天要出嫁的新娘子如何穿出旗袍,一定要从色彩、款式、面料和个人的身材、气质等方面仔细斟酌,并且不可忽视发饰、配饰、鞋子、化妆等细节因素,更要有创新意识。
一、旗袍的色彩
■大红色:适合年龄稍大的新娘,因为大红色可以显出新娘的稳重大方。
■玫瑰红:适合年纪较轻的新娘,因为本身皮肤的肤质很好,衬以玫瑰红色,可以使新娘显得青春俏丽。
■深红色:适合稳重有涵养的知识女性。
■白色:适合比较讲究生活质量而又收入颇丰的新娘,局部可以滚红色的边,或大面积镶银光亮片,会显得非常的雍容华贵。
■黄色与橘黄色:也是不因循守旧的新娘可考虑使用的颜色。
二、旗袍的款式与新娘的身材
■身材瘦小的新娘从严格意义上说不适合穿旗袍。
■身材粗大型适合穿x型旗袍,这种款式可以对过于丰满的臀部起到遮掩效果。
■性格活泼好动型新娘也适合穿X型,这样新娘的站立行坐可以更自如一些。
■般人都认定,尽显玲珑身材的旗袍,只属高个女人的专利。当然不是这样了!新派旗袍由长变短,例如及膝旗袍,就算是最个子矮小的新娘子,一样可以穿出古典美。身材匀称腿型较好的新娘穿上两边开岔的旗袍更能显出形体的优势。
另一个新派旗袍的重要元素,是七彩鲜艳的颜色,代表喜气洋洋,尤其适合肤色黝黑的新娘子,令她们看上去更加醒目,艳光四射
三、旗袍的领口与新娘的脸型
■气质高雅而脖子较长的新娘非常适合穿高领旗袍。
■脖子较短的新娘适合穿无领的。
四、旗袍的面料
尽量不考虑人造丝和纯涤面料,因为非常容易起静电。春夏秋季节结婚应考虑用清薄的料子比如真丝,颜色也不要太凝重;冬天举办婚礼最好选用织锦缎,这种面料可以衬托婚礼的豪华。
五、发型与发饰
■新娘可以盘头,但也可以考虑不盘头,长发自然垂顺或烫发其实都行的通的。
■不管梳什么样的发型,都应考虑用些发饰,发饰的颜色应是旗袍颜色的同类色,或能呼应上,这样新娘从整体着装上才会有统一感。
■头发稀少的应把发型做的夸张一点。
六、旗袍与鞋子的搭配
■尽量不穿黑颜色的鞋子,如果有条件应该穿真丝绣花或丝绒缎面鞋,其次可以穿红皮鞋,但亮光皮鞋应放在最后考虑。
■旗袍的长度最好垂至脚面。
七、旗袍与珠宝配饰
中式服装最适合配戴的珠宝首饰是耳饰,特别是有悬垂感的,珍珠、钻石、红宝石和金饰都可以成为新娘的明智选择。如果婚礼来宾中有不少外国朋友,可以考虑珍珠和钻石耳饰;如果来宾以长辈为主,可以考虑佩带金饰;如今有条件的女性也非常喜欢翡翠耳饰,就是因为它独有的“东方风情”。
■脸盘大的新娘适合佩带耳坠。
■方脸盘的新娘适合佩带耳钉。
八、旗袍与妆容
新娘妆切忌浓妆艳涂,除了睫毛和眉毛稍做夸张以外,其他化妆都应以追求自然干净和有质感为第一准则,口红的颜色更要与旗袍的颜色有呼应。
九、旗袍的它用
旗袍最好是后边开口,不仅方便新娘穿脱,更重要的一点是方便以后的修改,比如在结婚后,可以考虑把旗袍改短,在每年的结婚纪念日或其他场合穿一穿;如果新娘以后胖了一点点,把旗袍拿到裁缝店稍做改动也是可行的,如果是两边开口的,改起来的余地就不太多了。
十、旗袍的创新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有自信穿自己的服装,但不应一味复古,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的开放的心态对待服饰、对待旗袍的创新,比如中国的水袖就完全可以吸收进来,领口的开口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自由和喜好而定。如果觉得旗袍太正式,可以考虑外边罩一层薄纱,让旗袍变成衬里。至于颜色的运用上,也可以再大胆点,上下不一定用一种颜色。现在,服饰风格的深变讲求融合Fushion和搭配Mix&Match,旗袍的创新也不离左右。
PS:我找了一个有新派旗袍新娘图的网页,你可以参考一下.愿你是最幸福快乐美丽的新娘.呵呵....

⑧ 旗袍的特点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特色是把女性婉媚的特点张显出来

⑨ 旗袍的分类以及特点有哪些

旗袍袖子主要可以分为:宽袖形、窄袖形;无袖、连肩袖。小盖袖、四分袖、七分袖、九分袖或长袖等等。其中长袖在满族居多,现在主要以短袖或无袖常见,秋冬常见的为七分袖九分袖,长袖。通常短袖长四吋,中袖约有十六吋,而长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1.无袖款。无袖的款式是通用款,无论胖瘦高矮还是老少,都可以驾驭的款式。张曼玉在影视作品《花样年华》中身穿的无袖旗袍特别经典。无袖的旗袍,最大的特点就是清凉舒适,露出一整条手臂,所以最适合夏天的穿着。

(9)旗袍为什么主要是短袖扩展阅读:

旗袍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传统旗袍和现代旗袍,也可以成为改良旗袍。相对于现代的一些花样百出的旗袍来说,拥有传统技艺的旗袍,相对来说会将女性的曲线完全遮掩起来。而现代女性追求的是开放和融合美,对现代旗袍的会更加青睐。这也可以说是旗袍文化的一种传承。

旗袍文化从开端到现在,已经流传近百年了。虽然已经不是众多女性的日常服装,但是,依然具有其蓬勃的生命力。毕竟现代的旗袍文化,主要以超流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为主。

⑩ 旗袍袖子历史的演变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