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中国台北选手用什么旗袍
扩展阅读
怎么快速了解童装 2025-05-23 22:36:41
皮衣可以用什么插亮 2025-05-23 22:06:38
昆明卖女装去哪里进货 2025-05-23 22:00:59

中国台北选手用什么旗袍

发布时间: 2022-08-27 22:20:15

‘壹’ 兰阴丹士林旗袍是什么东西

阴丹士林蓝是我国出产的一种布料,初产于民国早期,称得上历史悠久。它那单纯的青蓝色,鲜嫩而素雅。解放后,单色的阴丹士林蓝布料渐渐受到冷落。然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物质匮乏,一人全年才发6尺布票,大多数人只穿藏青、深灰、普蓝等几种颜色,甚为单调。对于女性特别是姑娘们来说,买花布做衣裳,不合“革命化”要求,弄不好会被认为是“追求小资情调”。于是,天性爱美的女性又悄悄地喜欢上了阴丹士林蓝。她们喜欢用阴丹士林蓝布裁制成冬季罩棉袄的罩褂,再配上深色呢裤,系条白丝巾或羊毛、兔毛大围巾,给色彩单调又沉闷的城市平添了一些生气。

全面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民国时期的服饰时尚主流全面西化。

民国:摩登男女的服装时尚(1912-1949)

“春江水暖鸭先知”,站在民国服饰大潮前沿的依然是那些时髦新派的男女。自民国政府立后,全面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民国时期的服饰时尚主流全面西化。
“云裳时装”是民国时尚女性最青睐的服装品牌。
1927年,在上海静安寺路一栋三层小洋楼里,云裳服装公司隆重开张了。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为女性开办的服装公司。“云裳”两字,大约出自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吧!
云裳公司的形象代表是红极上海滩的交际花唐瑛和诗人徐志摩的新夫人陆小曼。该公司出品的时装,完全采用西方流行的立体裁剪法,使服装的造型独特、新颖,每一品牌一经上市,立刻一抢而光。穿云裳时装是那时时髦女性的一大时尚。
云裳公司的开山之作是紧跟巴黎时尚、同时具有鲜明东方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时装女大衣。1927年的冬天,上海以及附近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的大街上,凡是有时髦女子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一道道由云裳牌大衣组成的亮丽风景。
很快,云裳牌大衣走向北京和天津等地,成为时尚女性不可缺少的冬日装扮。

第二年,云裳公司又设计、制作了春秋两季的夹大衣、单大衣和仲夏夜所穿的具有装饰作用的绸外衣,并迅速推向市场风靡上海滩……
云裳服装公司的成功带动了上海滩服装的发展与兴旺。一年后,鸿翔时装公司在上海同孚路上开张,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可以与云裳公司分庭抗礼,成为一大时装品牌。
30年代后,在上海的法租界霞飞路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家新的时装公司;这些时装公司与云裳公司和鸿翔时装公司一起,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和其他城市的俊男靓女,提供了许许多多设计非凡、制作精良的时装。
上海于是也成了30年代远东地区、甚至整个亚洲的时装之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印度等国的富商大贾,都会赶到上海,选购时装——有人做过统计,在巴黎流行的某一款时装,10天之后,基本上就会出现在上海街头——
难怪!

30年代流行的高跟鞋

服装模特出现了,并迅速成为服装时尚的象征和代表。1929年天津的“服装跳舞会”,1931年上海的"服装表演会"等,均盛极一时,并成为大小报刊争相报道的焦点新闻。
而那些身穿艳丽时装的服装模特,也很快成为许多时尚女性最心向往之的职业。

皮草大衣新样式
将身体严严实实地包裹住的长袍大袖被一点点抛弃,女性的曲线之美在一点点顽强地绽放。衣袖不断地变窄变短,露出珠腕玉臂;短袄的腰身渐紧渐瘦,将纤纤细腰和优美的曲线完全地展现出来;裙子从长至脚踝逐渐向上伸展,女性洁白的小腿,乃至膝盖,都勇敢地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中;衣领从常常遮住半个脸到矮领、无领,直到袒露出颀长、性感的脖子--民国时期的女性,最终为自己创造了不同凡响的服装时尚。

无袖旗袍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旗袍样式
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1913 年,“奉帮裁缝”运用西式裁剪法做出了第一套中山装——
1915年,一个名叫王财荣的裁缝走进了孙中山在广州的大元帅府。
王财荣,浙江奉化人,在上海南京路上开着一家“冒祥呢绒西服号”,专做各式西装。因为与蒋介石是同乡,经蒋介石引荐,王财荣在1915年初春的一天,见到了孙中山。
那时,在紧张的革命之余,孙中山一直都在琢磨着怎么设计一种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人穿着的、与传统服饰不同的新型服装。在王财荣面前,孙中山讲述了自己心中的服装样式:要与长袍马褂不同;长袍马褂是封建时代的象征,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也不能完全像西装;西装穿起来精神,但太过烦琐,还要穿马甲扎领带,实在是麻烦。应该是穿起来既美观、舒适、大方、庄重又不复杂。要有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也就是礼、义、廉、耻;要有五个纽扣,象征中华民国五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袖口上要有三个纽扣,以代表民族、民权、民生这三民主义……

中山装含义深刻

几天后,根据孙中山的设计思想、由王财荣缝制的第一套中山装问世了。作为一种国民革命的象征,中山装很快就成了极具政治化色彩的时尚装束。那些追随孙中山革命的人,相继穿上了中山装。其中,蒋介石最为着名。在各种正式场合,蒋介石除了军装,就是中山装。而且,又以后者居多。
蒋介石穿的中山装都很考究,裁剪精细、合体,布料则大多是日本进口的,非一般崇尚中山装的人所能享用得起的。
1929年,蒋介石成为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主席,他特别作了规定:中山装是民国政府的制服,在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必须一律穿中山装,以示“奉总理之法”。

蒋介石的侍从官俱穿着中山装
民国时期,西装虽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但国人也开始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上海市市长吴铁成便经常是这么一副行头。

至于大学生和大中学校的老师,则多是上身穿阴丹士林布的长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我们现在在反映民国时期生活的影视作品中,还常能看到。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先生们

民国期间,对旧时旗袍的改造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上海,如旗袍长短、开叉高低、有袖无袖、袖之长短等方面,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都是跟随着西方服装变化的步伐。有人曾将上海妇女旗袍从1925——1940年的长度变化,绘成一个曲线图,今天看看,殊为有趣……
旗袍,顾名思义,当然是“旗人之袍”,也就是满清人所穿长袍;民国初年,旗袍渐渐受到汉族女子的喜爱,从此逐渐盛行。30年代初,有人将原本宽宽大大的旗袍向窄瘦和苗条型发展,以显露女性的自然曲线之美,原本的长及脚踝,开始向上伸展;而开叉也不断拔高,直至大腿裸露。而且,对腰围、胸围、臀围这三围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强调与身体紧贴,务要将人体曲线暴露和刻画至淋漓尽致,令观者一览无余。有一段时间,左右的开叉甚至高过腰际。
这在当时,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了。
矛盾先生在他着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象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不过,旗袍的发展曾遭遇过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封杀。
孙传芳曾多次下令:严禁在他治下的妇女穿旗袍,其理由是“有伤风化”。
“孙大帅”手握重兵,在东南地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威风十足;他既然已经下令,便很少有人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但“孙大帅”的“旗袍禁令”最后却因为自己的老婆而废掉了。他的老婆年轻漂亮,酷爱穿旗袍。有一次,这位爱穿旗袍的“大帅夫人”,前往杭州灵隐寺烧香时,就穿着极为时髦、曲线毕显的旗袍。此后,江、浙和上海一带的报纸上就纷纷登出文章,对“孙大帅”的“旗袍禁令”和禁令的执行冷嘲热讽。不久,北伐军挥师北上,打跑了昔日里威风八面的孙传芳。而这位“孙大帅”和他的“旗袍禁令”,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于是,旗袍继续作为一种服装时尚,灿烂于民国的天空中……

‘贰’ 旗袍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什么地位

旗袍最早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长而宽松的女装。这种服装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开始走俏的,当时它被改造成一种贴身的服装必需品,深受女演员和知识女性青睐,成为女性温柔和优雅的象征。价格更低廉的量产服装最终削弱了旗袍的吸引力。
据法新社9月27日报道,在台北一个安静的作坊里,三个年轻女子在一位有着几十年制造经典旗袍经验的裁缝师傅的监督下,一丝不苟地进行缝纫和熨烫。
74岁的林锦德(音)是台湾仅剩的几个仍然专门制作这种高领、紧身服装的手艺人之一。这种服装曾经是许多妇女日常服装的一部分。

报道称,他的作坊里挂着琳琅满目的各式女装,从精致的长款绣花红色真丝旗袍,到采用更耐穿的布料制作的短款裙装,不一而足。与各式成衣相比,定制的旗袍被认为日益不切实际和价格不菲,人们现在主要在婚礼和特殊场合才穿着它们。林锦德担心服装制作工不再愿意学习他的技能,于是就招募学徒以传承自己的技艺。37岁的洪楚祖(音)是林锦德的三个30多岁的女学徒之一。身上穿了一套自己做的及膝蓝色花旗袍的她说:“师傅很有耐心。我们是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练习的,一针一针地学习。”
洪楚祖说,她觉得旗袍很漂亮,是在生完孩子后辞掉了护士的工作来学做裁缝的。她打算开一家自己的裁缝铺,销售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改良的手工旗袍。
报道称,林锦德脸上常常挂着微笑,身上穿着老式吊带裤。他说希望确保自己60年的缝纫经验不会浪费。他说:“我竭尽所能把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们,希望她们今后能够独当一面。”

‘叁’ 2007CCTV模特电视大赛15号选手穿什么款式旗袍

中式东方旗袍

‘肆’ 伊万卡挺着沙漏身材,满世界展现旗袍的火辣风,明明不适合旗袍为何她还热衷于穿旗袍

美国有一位非常着名的女人,就是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在特朗普上台之初,多亏他的女儿到美国各处演讲,为特朗普抢票,为特朗普成为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伊万卡的身材沙漏型的,但是伊万卡却偏爱穿旗袍,而且尤其喜欢扮演旗袍火辣风格,但是许多人认为伊万卡的身材并不适合穿旗袍,但是伊万卡为什么总穿旗袍呢?


虽然伊万卡的身材在中国女人的眼中不是最适合穿旗袍的那一种身材,但是旗袍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去让女性去展现自己的美。所以大家不要纠结伊万卡穿旗袍是否美丽这个问题,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自己。如果你喜欢我这篇文章,欢迎给我点赞评论哦!如果你有很多好意见,欢迎向我提出来呀!

‘伍’ 哪些人适合穿旗袍,旗袍怎样穿好看

最重要的保留中国文化

‘陆’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国服是旗袍而非汉服,原因是什么

旗人袍:满族旗人穿的长袍。这种袍子是直的,男女通用,但款式和面料不同。旗女袍:八旗女袍。两边不要开叉,袖子八尺到一寸长。辛亥革命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改良为直领、右斜开襟、开叉及膝的服装。民国旗袍:民国时期女性的长袍发展成熟。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在重要节日穿上民族服装,展示民族文化。如今,旗袍被视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女性的国服。

甚至在美感上,很多人更喜欢古雅的风格,只能说审美不同,品味不同。旗袍适合女性,无论她是胖是高,是年轻还是成熟。不过汉服是古装,偶尔可以穿一次。但如果戴久了,明显会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不协调。况且汉服更像汉服,而旗袍适合中国各族女性朋友。除了旗袍和汉服,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服饰,包括民族服饰,但影响力都不如旗袍和汉服。旗袍已经100年了,来的正是时候。它承载了很少一部分传统文化,我们不需要过多解读。

‘柒’ 旗袍品牌,谁能说出中国旗袍的品牌

唐囍

‘捌’ 穿旗袍的女星,像仙女一样好看,你觉得谁最美

汉服和旗袍,是中国的标志性服装,每当想起汉服,人们总会仙气满满,而每当想起旗袍,人们总会想起妩媚撩人。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女生都爱穿旗袍,不知有多少女生,无比向往着旗袍的打扮。当现代女星穿上旗袍,究竟谁才是最美的那一位?

巩俐

巩俐是华语电影女明星中在国际性影视界较早最有知名度的,也是被外国观众和媒体评定的看起来最具东方女人风韵和魅力的,较早在国际上露面巩俐便是穿的旗袍,虽然那时的外形还太过干枯传统式,但国际范的巩俐很好的用旗袍诠释了东方女人的丰满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