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风靡上海的旗袍为什么不流行了
扩展阅读
女装衣服怎么防止撞衫 2025-05-25 23:05:19
泉州市区哪里有童装店 2025-05-25 23:04:30

风靡上海的旗袍为什么不流行了

发布时间: 2022-08-23 21:16:01

A. 为什么现在穿旗袍的人少了

旗袍为什么现在流行不起来?那看完圈子里面的规矩,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惹不起。旗袍是中国最代表性的传统服饰,那现在为什么就行不起来呢?你那小编会给大家一一做解释。在当下旗袍只是一小众服饰,很多姑娘也是都比较喜欢穿旗袍的,但是在平时的场合,穿旗袍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打开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在民国的时候,旗袍还是比较流行的,它代表着东方文化,那时候最新潮都是,在上海流行起来,再扩散到全国。在那个年代旗袍无论是,有钱人家的贵妇,还是平时平常家女士都会穿些旗袍,只是说他的面料和款式有点不一样。那现在呢?我们穿旗袍的人呢,是越来越少了,当我们见得最多的也就是一些,名门古迹的旅游景点,才会有一些人去穿旗袍,留作纪念。
现在也有一些爱美的女生,比较喜欢穿旗袍,一般要是想穿的话,也只有到一些专门定制的地方,才能够买到。如果要是想要穿旗袍,你必须要有一些自信还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毕竟现在穿旗袍的人是比较少的,你穿出来别人会对你从头到脚议论一番。
有的人则表示,穿一件旗袍还需要这么多的规矩吗?它不过就只是一件衣服而已。现在有一些人呢,打着推广旗袍文化的口号,支持我们穿旗袍,但是你一旦穿上旗袍,就会说你不懂规矩。小编只想说,穿衣搭配只是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无论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只要我高兴就好,没必要去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觉得穿旗袍,也没有必要像以前似的把头发盘起来,或者说去刻意去做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只要自己穿出来感觉好就OK了。为什么现在穿旗袍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完圈子的规矩,明白了!

B. 我们国家的传统服饰有汉服和旗袍,为何现在很少有人穿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会穿的衣服,也就是旗袍和汉服,旗袍和汉服,也就是我们古代的服装,在古代的时候古代人都很喜欢穿,是一种非常美的衣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为什么非常不喜欢穿的旗中有非常重要的原因,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都知道随着历史的发展。

这样生活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为了自己的生活方便和便利,也不给大家带来相互的麻烦,我觉得穿一些简便的服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在人们对服装的追求是越来越高了,服装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样了,我们没有必要只追求单一的服装品种,如果可以追逐更好的服装品种的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必要去追逐单一的服装产品,只要穿的漂亮,穿的美,穿的舒服,我觉得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好的,没必要去纠结于穿汉服和旗袍。

C. 为什么旗袍在中国流行不起来,而和服却在日本那么流行

首先 和服在日本不是流行 而是传统 而日本恰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的国家

中国虽然也重视传统 但是没有到日本那种程度 和服在日本由来已久 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 而旗袍只是上个世纪20年代才流行的服装 自然无可相比
说到底 这只不过是民族性格的原因罢了 少数民族另说 但是汉人基本不在乎这些

D. 《朝花夕拾》中上海旗袍为什么被称为伤风败俗

当时盘踞江浙等地的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认为妇女穿了旗袍,
与男子就没有多大区别(那时男子通行穿长袍),是伤风败俗的,曾下令禁止。

E. 从旗袍的兴衰分析世界时尚流行趋势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自己总结的~~~全旗袍发展过程 是最简短版的 不能再简了~~

有五个历史阶段了
一,清初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封建文化特色代表)
二,清末至民国初 也就是20年代及其以前 旗袍已变得宽大繁褥(封建文化特色
代表)
三,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的 时期。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辛亥革命 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代表新生中国)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社会主义,文化反对资本化,旗袍被视为资本文化代表 被禁)
五,改革开放后,再次流行。(思想解放,旗袍作为中国文化代表,被重新推向世界)

下面是民国至今旗袍发展历程 与文化流行 比较长 给你参考参考~~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作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F. 为什么如今年轻女性都不爱穿旗袍了

因为旗袍不流行啊,没这个习惯和传统。我们崇洋媚外太明显有什么办法。
这点是真的要学习一下日本,他们至少祭典穿和服,也是以前留下的传统。

G. 旗袍会过时吗

不会。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H. 为什么旗袍在中国流行不起来和服却在日本这么流行

和服主要是因为历史长远,在日本古代,人都穿这个,但现在也没有那么流行,因为太贵了,稍微好点的都要上万。
而旗袍,实际上是满人服饰,只是在民国时期在上流社会流行过,后来在文革的时候被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被毁了许多,所以流行不起来。

I. 上海最后的“手工裁缝”,坚持86年只做旗袍,为什么如今技艺却面临失传

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衣柜里面没有一件旗袍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诚然,女性的身份也好,行为也罢,不需要通过一件衣服去定义,但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旗袍对于中华女性来说,的确有着不一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