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輸送皮帶有載時跑偏,無載的時候不跑偏是什麼原因怎樣消除
輸送皮帶在有載時跑偏,無載時不跑偏的現象,主要是由於物料放置不均勻導致的。具體來說,當皮帶上的物料分布不均時,皮帶會因為一側承受的壓力更大而產生扭曲,這種扭曲狀態無法自動恢復,從而引發跑偏問題。此外,這種扭曲還會加劇輸送機的機械磨損,進一步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調整物料放置的方式,盡量使物料均勻分布。可以通過改進喂料設備,比如使用旋轉喂料器或振動喂料機,來確保物料能夠均勻地落入皮帶上。此外,還可以在皮帶上安裝導向裝置,如導向板或導向滾筒,以幫助皮帶保持正確的運行軌跡。
另外,定期檢查和維護輸送機也是必要的。檢查皮帶是否有損傷,調整張緊裝置,確保皮帶的張力適中。如果發現皮帶磨損嚴重,應及時更換。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由於物料放置不均導致的皮帶跑偏問題,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總之,解決輸送皮帶在有載時跑偏的問題,關鍵在於改善物料的放置方式和加強設備的維護。通過合理的物料分配和定期的設備檢查,可以有效防止皮帶的扭曲和磨損,確保輸送系統的穩定運行。
2. 皮帶輸送機皮帶跑偏調整方法
1、當承載托輥組的帶式輸送機的皮帶在整個帶式輸送機中間發生跑偏時,調整托輥組的位置以調整跑偏;製造時,將惰輪組兩側的安裝孔加工成長孔進行調整。具體調整方法(見圖1),具體方法是皮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哪一側沿皮帶前進方向前移,或者另一側後移。如圖1所示,如果皮帶向上偏移,惰輪組的下部位置應該向左移動,惰輪組的上部位置應該向右移動。2、安裝調心托輥組調心托輥組有多種類型,如中間轉軸式、四桿式、立式滾輪式等。其原理是通過阻擋或阻止惰輪在水平面內旋轉或產生側向推力,使皮帶自動對中。一般在帶式輸送機總長度較短或帶式輸送機雙向運行時,采派睜用這種方式比較合理,因為較短的帶式輸送機更容易跑偏,且不容易調整。對於長帶式輸送機最好不要使用這種方法,因為使用調心托輥組會對皮帶的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3、調整主動輥和換向輥的位置主動輥和換向輥的調整是皮帶跑偏調整的重要環節。因為一台帶式輸送機至少有2至5個滾筒,所以所有滾筒的安裝位置必須垂直於帶式輸送機長度方向的中心線,撓度過大必然會產生偏差。調整方法類似於調整惰輪組的方法。對於磁頭鼓,如果皮帶偏向鼓的右邊,右軸承座要前移,如果皮帶偏向鼓的左邊,左軸承座要前移,相應的,左軸承座可以後移,右軸承座也可以後移。尾鼓的調整方法與頭鼓正好相反。調整方法(見圖2)經過反復調整,皮帶調整到理想位置。在調整如羨衫驅動或轉向之前,最好准確安裝滾輪的位置。4、皮帶張緊位置的調整是帶式輸送機調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重錘張緊位置上部的兩個換向滾輪除了皮帶長度方向外,還應垂直於重力垂線,即保證水平軸中心線。使用螺桿張緊或液壓缸張緊時,張緊輥的兩個軸承座應同時平移,以確保輥軸垂直於皮帶的縱向。皮帶偏差的具體調整方法類似於滾筒處的調整。5、轉移點下料位置對皮帶跑偏的影響。物料在轉載點的下料位置對皮帶跑偏影響很大,特別是當兩條皮帶輸送機在水平面上的渣腔投影垂直時。通常,應考慮轉運點處上下帶式輸送機的相對高度。相對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對下帶的側向沖擊越大,物料難以居中。皮帶橫截面上的材料發生偏轉,最終導致皮帶跑偏。如果物料向右偏移,皮帶向左偏移,反之亦然。在設計過程中,應盡可能增加兩條帶式輸送機的相對高度。受空間限制的移動式散裝物料輸送機械的上下漏斗、導向槽等部件的形式和尺寸應認真考慮。一般情況下,導料槽的寬度應為皮帶寬度的三分之二左右。為了減少或避免皮帶跑偏,可以增加擋料板來阻擋物料,改變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6、雙向帶式輸送機跑偏的調整雙向帶式輸送機的跑偏調整比單向帶式輸送機要困難得多。具體調整時,先調整一個方向,再調整另一個方向。調整時,要仔細觀察皮帶運動方向和跑偏趨勢的關系,逐一調整。重點是驅動輥和換向輥的調整,其次是托輥的調整和落料點的調整。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帶束硫化時帶束段在長度方向上的受力要均勻,用導鏈牽引時兩側受力要盡可能相等。
3. 帶式輸送機的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帶式輸送機也就是皮帶輸送機,基本組成部分有機架、輸送帶、傳動滾筒、改下滾筒、托輥、驅動裝置等。
有些重型帶式輸送機或比較長的輸送機可能還會安裝有清掃器、防跑偏裝置、進料裝置、卸料裝置、制動裝置、逆止器等。
(3)皮帶輸送機導向怎麼接線擴展閱讀:
1、水平拐彎帶式輸送機
水平拐彎帶式輸送機可以繞開建築物或不利地形, 減少甚至不設中間轉載站,集中系統供電和控制,減少物料溢出或堵塞的危險,減少粉塵飛揚、雜訊,以及不必要的能耗。
2、氣墊式帶輸送機
其輸送帶在空氣膜(氣墊)上運行,用不動的帶有氣孔的氣室盤形槽和氣室取代了運行的托輥,運動部件的減少,總的等效質量減少,阻力減小,效率提高,並且運行平穩,可提高帶速。但一般其運送物料的塊度不超過300mm。
4. 皮帶輸送機皮帶跑偏調整方法
皮帶輸送機皮帶跑偏調整方法<!--
皮帶輸送機運行時遇到皮帶跑偏的情況,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如皮帶鬆弛或機架傾斜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採取一系列調整措施。
張緊輪架地腳墊片法<!--
當皮帶向內偏離時,可在上部兩側添加相同厚度的墊片,如馬口鐵或鍍鋅白鐵皮等,調整厚度應根據實際需求。這種方法有效解決了皮帶鬆弛和機架歪斜導致的跑偏問題。
導向輪架地腳墊片法<!--
類似滾筒調整,此方法是通過在導向輪架地腳上加墊片來糾正皮帶跑偏現象。
調整承載托輥組<!--
當皮帶在整個輸送機中部發生跑偏,應考慮調整托輥組的位置。製造時,托輥組的兩側安裝孔應設計成長孔以方便調整。
對於承載托輥組的帶式輸送機,當皮帶在中間區域跑偏時,同樣可以調整托輥組的位置。初始設計時,兩側的安裝孔應為長孔以供調整。
以上方法是針對皮帶輸送機皮帶跑偏問題的實用對策,通過這些調整,可以有效防止跑偏,提升輸送機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
5. 皮帶流水線的跑偏故障解決
皮帶輸送機運行時皮帶跑偏是最常見的故障。為解決這類故障重點是要注意安裝的尺寸精度與日常的維護保養。跑偏的原因有多種,需根據不同的原因區別處理:
1、調整承載托輥組。皮帶線的皮帶在整個皮帶輸送機的中部跑偏時可調整托輥組的位置來調整跑偏;在製造時托輥組的兩側安裝孔都加工成長孔,以便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皮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朝皮帶前進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後移。皮帶向上方向跑偏則托輥組的下位處應當向左移動,托輥組的上位處向右移動。
2、安裝調心托輥組。調心托輥組有多種類型如中間轉軸式、四連桿式、立輥式等其原理是採用阻擋或托輥在水平面內方向轉動阻擋或產生橫向推力使皮帶自動向心達到調整皮帶跑偏的目的。一般在皮帶輸送機總長度較短時或皮帶線雙向運行時採用此方法比較合理,原因是較短皮帶輸送機更容易跑偏並且不容易調整。而長皮帶輸送機最好不採用此方法,因為調心托輥組的使用會對皮帶的使用壽命產生一定的影響。
3、調整驅動滾筒與改向滾筒位置。驅動滾筒與改向滾筒的調整是皮帶跑偏調整的重要環節。因為一條皮帶輸送機至少有2到5個滾筒,所有滾筒的安裝位置必須垂直於皮帶輸送機長度方向的中心線,若偏斜過大必然發生跑偏。其調整方法與調整托輥組類似。對於頭部滾筒如皮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輸送機的皮帶向滾筒的左側跑偏,則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相對應的也可將左側軸承座後移或右側軸承座後移。尾部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滾筒剛好相反。經過反復調整直到皮帶調到較理想的位置,在調整驅動或改向滾筒前最好准確安裝其位置。
4、張緊處的調整。皮帶張緊處的調整是皮帶輸送機跑偏調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重錘張緊處上部的兩個改向滾筒除應垂直於皮帶長度方向以外還應垂直於重力垂線,即保證其軸中心線水平。使用螺旋張緊或液壓油缸張緊時,張緊滾筒的兩個軸承座應當同時平移,以保證滾筒軸線與皮帶縱向方向垂直。具體的皮帶跑偏的調整方法與滾筒處的調整類似。
5、雙向運行的皮帶輸送機皮帶跑偏的調整比單向皮帶線跑偏的調整相對要困難許多,在具體調整時應先調整某一個方向,然後調整另外一個方向。調整時要仔細觀察皮帶運動方向與跑偏趨勢的關系,逐個進行調整。重點應放在驅動滾筒和改向滾筒的調整上,其次是托輥的調整與物料的落料點的調整。同時應注意皮帶在硫化接頭時應使皮帶斷面長度方向上的受力均勻,在採用導鏈牽引時兩側的受力盡可能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