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护理戴手套时应注意
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手套尺寸要适当,如果手套太紧,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劳,并且不舒适;如果太松,使用不灵活,而且容易脱落。
在选择手套时除了要具有足够的防护作用外,也要看实际需求,该选用钢丝抗割手套的环境,就不能选用合成纱的抗割手套等。
要保证其防护功能,就必须定期更换手套。如果超过使用期限,则有可能使手或皮肤受到伤害。随时对手套进行检查,检查有无小孔或破损、磨蚀的地方,尤其是指缝。注意手套的使用场合,如果一副手套用在不同的场所,则可能会大大降低手套的使用寿命。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污染的手套任意丢放,避免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暂时不用的手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防止将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质接触到皮肤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最好不要与他人共用手套,因为手套内部是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戴手套前要洗净双手,手套要戴在干净(无菌)的手上,否则容易滋生细菌。摘掉手套后要洗净双手,并擦点护手霜以补充油脂。在戴手套前要罩住伤口,皮肤是抵御外界环境伤害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止细菌和化学物质的进入。不要忽略任何皮肤红斑或痛痒,防止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如果手部出现干燥、刺痒、气泡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一双好手套,更好的保护双手哦!
B. 医用外科手套和检查手套有哪些区别
检查手套一般不分左右手,比较薄,在性能要求上,医用外科手套高于检查手套!
检查手套有聚乙烯检查手套和橡胶检查手套。聚乙烯检查手套是透明的,穿脱方便,用于医疗机构常规临床卫生防护,规格型号有大号、中号、小号。橡胶检查手套由天然橡胶乳胶制成,用于防止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有粉光面/无粉光面 大号、中号、小号。
亚都医疗医用外科手套、橡胶检查手套,由天然橡胶乳胶制成,自主化一体生产,手套柔韧舒适,佩戴活动灵活,方便使用者在操作中的弯曲和伸直。
医用外科手套区分左右手,舒适服帖,更耐拉伸,规格型号有6号、6.5号、7号、7.5号、8号、8.5号。
医用手套按照不同的方式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模具品种分:有光面、麻面两种;
2.按处理方式分:无菌与非无菌。
3.按隔离剂品种分为滑石粉、白炭黑、改性淀粉等三种类型的检查手套。
医用手套在使用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医用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医用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医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医用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医用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医用手套穿戴方法:
1.戴无菌手套洗净擦干双手。核对手套号码及有效期。
2.打开手套袋,可分别或同时取出。双手分别捏住袋口外层,打开,一手 持手套翻转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对准戴上。
3.将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折面(手套外面),取出,同法将另一手套戴好,戴手套时不可强拉。
4.最后将两手套翻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5.注意手套外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手套戴好后,双手置胸前,以免污染。
6.脱手套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
C. 医务人员常用的防护用品
1、外科手术服
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体的渗透,具有4级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体。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将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
2、隔离衣
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对细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向病人的手术创面的接触性传播(和反向传播)。对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其中携带的病毒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
3、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有危险性的医用化学物品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除了要求服装材料抗化学腐蚀外,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缝型结构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4、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线防护服
用于核放射环境(小剂量、大范围的电离辐射,主要以α、β射线为主),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人体的侵害。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6、医用口罩
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
D.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要注意哪些方面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消毒工作防护措施,使用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漏,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避免锐利器械刺、割伤,使用热力灭菌防止发生烧灼伤。
2:预防控制原则,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诊疗操作前明确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感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暴露和锐器损伤的主要基础,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
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必须戴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必须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合,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以防刺伤。
E. 一次性医用手套与民用手套的区别
一次性民用手套,也就是一次性普通手套,与一次性医用手套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用途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日常工作(非医务工作)及生活中进行需要对手进行保护的操作,如工业制造、清洁劳保、试验化学,或某种操作有卫生要求,如食品加工等。
2、一次性医用手套:外科操作如各类手术、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使用;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二、材质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材质种类较多,除了天然橡胶手套、丁腈橡胶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还有布手套、皮手套等。
2、一次性医用手套:医用手套按材质分主要有天然橡胶手套、丁腈橡胶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
三、特性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表面浸有氯丁橡胶;棉衬垫;菱形浮出的外纹。
2、一次性医用手套:表面无明显杂质和污痕,连接处应牢固、无渗漏现象,拉伸强度应≥1.0N,扯断伸长率应≥5%;产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过100cfu/g,经环氧乙烷消毒,不得检出致病菌,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大于10ug/g,皮肤刺激反应不大于I级。
F. 医用一次性手套是什么材料做的
一次性手套材质从专业上说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成;表面无明显杂质和污痕,连接处应牢固、无渗漏现象,拉伸强度应≥1.0N,扯断伸长率应≥5%;产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过100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皮肤刺激反应不大于I级。通俗上称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
一次性手套主要用途:
1、可用于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护理病人和清洁卫生。
2、可用于餐饮业、西饼屋、工业食品加工、厨房调理都能有效地控制病从口入。
3、油漆施工、搬动脏污物品、卫生打扫、清洗物品等。
4、家居清洁,厨房料理,实验室操作,美容美发焗油染发,美甲,个人卫生。
一次性手套材质还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一次性手套的使用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卫生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科力普省心购——中小企业办公用品平台
G. 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如实验室技术员、医生、护士、保洁员等,在从事疾病防治工作及有关工作中,意外地被感染者或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疾病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我院可能接触各类感染性病人以及各种感染性物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技师、药师等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在我院进修学习的学员和保洁员等。
二、预防控制原则
坚持标准预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的基本保证,诊疗操作前明确自身免疫状况和暴露源感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暴露和锐器损伤的主要基础,防护重点是避免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
三、安全操作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必须戴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必须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合,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注射器、输液器等,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H. 医用手套有哪些不同规格和尺寸
1、丁腈手套:是乳胶手套最理想的替代品,高度贴合手部肌肤,具有超强的舒适性。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涉及锐器的操作、处理细胞毒性物质和消毒剂。
根据工作性质可分为:灭菌手套和非灭菌手套,而非灭菌手套又分为清洁检查手套和家政手套。
2、外科灭菌手套: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
3、清洁检查手套:清洁非无菌,一次性使用。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4、家政手套:清洁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环境物表的清洁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8)护理工作操作卫生时用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手套的使用
1、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I. 三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三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需要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二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J. 医务人员在进行哪些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擦手,操作时戴口罩和手套
规范洗手操作 用流水规范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擦手。强化洗手制度落实,反复强调洗手的重要性,督促和教育医务人员加强洗手。严格六步洗手法洗手。在每张床边放置手消毒液和手套,以便医务人员交叉接触、诊疗、护理患者,防止病原的种植和传播。 洗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去除手部的绝大多数细菌,对保持手部清洁,保证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活中普通百姓,对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的很少。为使大家更好的讲究手卫生,现在简要介绍一下规范的六步洗手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洗净手掌。 ②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手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洗净指缝。 ④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指背。 ⑤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大拇指。 ⑥将一手五指掌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洗净指尖。 当然,在六步洗手法前,要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在六步洗手法后,要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关闭,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