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国内的麦当劳厨房要求员工戴手套而国外都是徒手。
卫生部规定。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但出事有法律
⑵ 麦当劳是怎样来的
提起麦当劳,可是家喻户晓。那个金黄色的“M”字遍布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一个醒目的标志。但是说到克罗克,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然而如果没有克罗克,麦当劳也许至今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快餐公司,而不是麦当劳王国了。人们常说,麦当劳兄弟创造了麦当劳,而克罗克创造了世界名牌。任何一个世界品牌的路程都不是简单的,而克罗克打造麦当劳品牌的过程尤其艰辛。
从推销纸杯起步的精明人
1902年10月,雷蒙德·克罗克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少年时的克罗克是个很平常的少年,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经常胡思乱想,编织各种各样的梦想,冷不丁地冒出几个发财的小点子。
17岁,克罗克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当时的他对读书没有兴趣,很早就辍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在佛罗里达帮人推销过房地产,后到美国中西部卖过纸杯。作为推销员,他几经周折,屡尝失败的滋味。克罗克后来回忆道:“在佛罗里达推销房地产失败之后,我彻底破产,身无分文。那时,我没有大衣,没有风雨衣,甚至连一双手套都没有。我开车进入芝加哥穿过寒冷的街道回到家时,简直要冻僵了。”
但辛苦总是有回报的,因为销售纸杯业绩突出,他被提升为纽约百合纸杯公司西部分公司的部门经理。在含辛茹苦了15个年头之后,克罗克的事业有了一点成就,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个普林斯的机械师,普林斯发明了新式多功能奶昔机,一次可同时灌装5杯奶昔,而旧式的只能灌一杯。克罗克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辞去苦心经营的纸杯推销工作,专门推销这种奶昔机。为此,他的负债将会达到10万元,这在当时,不啻于一个疯子的作为,妻子也极力反对。
但是克罗克并不害怕,自己认定的事情是有市场潜力的,为什么不去做呢?一辈子做个纸杯推销员,庸庸碌碌,这是多么可怕,事物是前进的,如果停滞不动,那自己也将行将就木了。繁忙紧张的推销工作,他每天只睡4~6小时,他似乎又回到了原先创业的时候。但是凭借冒险和拼搏,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富有的中产阶级。这时他已经52岁了,身患关节炎、糖尿病,还割去了胆囊,按说,已经该安享晚年了。但是他并不满足。
新的起步——麦当劳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作为经销奶昔机的老板,发现圣伯丁诺市一家普通餐馆一下子就定购了8台奶昔机。以往可从没有人一次就要买这么多机器呀。出于生意上的需要,他认为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特地赶到了圣伯丁诺。
这就是麦当劳兄弟开的餐厅,1937年,这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来到美国开了这个汽车餐厅。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后来麦当劳兄弟开始建立了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色双拱门的招牌。到1954年,拥有10家连锁店的麦当劳汉堡包餐厅,全年营业额竟达20万美元。尽管如此,目光短浅的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潜力。
但是,麦当劳却以其特别的方式震撼了克罗克。当时正是中午,小小停车场里挤满了人,足有150人之多,在麦当劳餐厅前排起了长队。麦当劳的服务员快速作业,竟然可以在15秒之内交出客人所点的食品。这种作业方式,克罗克可从未见过。
“我从未为买一个汉堡包而排队。”克罗克故意大声说,以期引起顾客的注意。
“哦,”客人中立刻有人搭话说,“您也许不知道这里的食品价格低、品质好,餐厅干净,服务又周到。何况速度这么快,别看排队人多,一会儿就能买到。我可是这里的常客。先生,您不妨也试一试?”
听了顾客这番话,克罗克马上察觉到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金矿”。他立刻进店找到这两个犹太人,问他们生意这么好,为何不多开几家餐厅?当时,他心里盘算的还只是奶昔机,如果每家麦当劳餐厅都买他8台机器的话,他就会发财了。但是,迪克·麦当劳却摇了摇头,指着附近的山坡说:“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那就是我们的家。我喜欢那块地方,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我们就忙得甭想回家了。”
很显然,麦氏兄弟身在“金矿”不识“金”。】
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准了麦当劳,决心开办连锁餐馆。第二天,他就与麦氏兄弟进行协商。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在全国各地开连锁分店的经销权,但条件相当苛刻,规定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克罗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克罗克在芝加哥东北部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麦当劳特许经营店。虽然在此之前麦当劳兄弟也特许他人经营,但管理上都是极为混乱,严重影响了麦当劳的声誉。而该店体现了克罗克对快餐店的理解,那就是重视品质、服务、卫生和经济实惠。当时一位在场的人说:“餐馆这么干净,明亮,色彩缤纷。食品的烹调过程像是在做示范一样,向顾客公开展示。那些不锈钢装置闪闪发光,员工的制服整齐洁白。”克罗克对餐馆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店铺开张早期,他天天都要到餐馆去,见到地上有肮脏的东西就捡起来。
在一开始,克罗克就打算把该店作为未来加盟店的样板,所以他创建了一套极其严格的经营制度。以后建立特许经营系统时,克罗克也严格执行这一制度。这就是着名的以QSCV(Quality——汉堡包质优味美、营养全面;Service——服务快速敏捷、热情周到;Cleanness——店堂清洁卫生、环境宜人;Value——价格合理、优质方便)为核心的统一经营系统。所有以后要加盟的连锁店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否则就关掉。
当时的克罗克极为辛苦,像一个年轻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在麦当劳失败,我就走投无路了,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而这家连锁店一炮打响,创造了年收入15.8万元的好成绩。
到1960年,麦当劳公司5周年之际,其连锁店已发展到228家,销售总额突破3800万美元。麦当劳成功了,这可以说完全是克罗克的功劳!
打造一个帝国
虽然克罗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但他还是很忧虑,因为他不是麦当劳真正的拥有者,他想成为真正的主人,把麦当劳发展成一个王国。巧的是,麦氏兄弟并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们说:“我们有那么多的卡迪莱克,有那么多的房子,再有钱,有什么用?”于是,他们提出了270万美元的天价,克罗克简直气疯了,但是人在屋檐下,又能怎样?他只好向银行贷款,签下这个不平等契约。
1961年,签完契约的克罗克终于成为了麦当劳的老板,他可以大展拳脚了。
他更加严格的执行QSCV标准。在质量上,凡是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0分钟未售出,一律扔掉。为了保持地方清洁,克罗克规定他的员工必须做到:男人每天要刮胡子,修指甲,不留长发。妇女不准涂指甲油,不可化妆过度,头上要戴发网。顾客一走,服务人员便要清理桌面,凡是丢落在地面的纸片,马上要捡起来。餐馆内还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在这一系列规定的保证下,麦当劳餐厅的店面总是保持窗明、地洁、桌面净。由此,麦当劳闻名全美国。
克罗克的经营之术,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公司的形象也因经营有方树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注重广告宣传,也是克罗克大获成功的一个因素。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宣传上的费用高达几个亿。1981年,公司的广告费为3.2亿美元,占全年营业额的4.5%。1963年,公司还创造了“麦当劳叔叔”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来做广告。“麦当劳叔叔”头上顶着一只装有汉堡包、麦乳精和薯仔条的托盘,鼻子上装有一对麦当劳杯子,脚上的鞋子像两块
大面包,其形象相当商业化。这个小丑般的形象,给顾客留下可亲可爱的感觉,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麦当劳叔叔”成了全美电视广告上为麦当劳做宣传的代言人。
任何一个企业成功之后,都不免将它的事业从国内转到国外,麦当劳也不例外。
1970年麦当劳决定向海外市场进军时,几乎无先例可循。因为那时美国服务业到海外投资的先例并不多,范围也仅局限于美洲。麦当劳欲开发其事业的国家都没有快餐厅。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觉得到外面去吃饭是件大事,需要的是华丽、整洁的衣冠,白桌布,以及一道道的大菜。因此,麦当劳准备输出的不仅是汉堡包一类的食品,而且是一种饮食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
麦当劳最初尝试在加勒比地区以及加拿大、荷兰等国发展连锁店时,曾遭到失败,但后来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麦当劳总裁藤田针对日本的国情采取了独特的办法。在日本的麦当劳公司从老板到员工,必须百分之百的日本化,使麦当劳的食品从外表看不出是进口的美国货。如果坚持这是美国货,顾客会因为不喜欢美国而不买此食品。1971年,克罗克同意了藤田的方案,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美日双方各出资一半。藤田以富有戏剧性的行销手段,展开宣传攻势,使麦当劳在一夜之间便名扬全日本。
克罗克在总结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便以一个与日本相同的模式在全球开发市场:找一个合伙人,给予他相当股份和自主权,让他自由发挥。
就这样,一座座麦当劳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国安家落户了。
如今麦当劳已经和万宝路、可口可乐成为了美国众人皆知的三大名牌。麦当劳是美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而克罗克依然带着有病之躯,奋斗不止,1984年1月14日,这位84岁的高龄老人依然不知疲倦,在加州圣迭戈巡视,他手拿望远镜仔细观察麦当劳的经营情况,还发现了几个缺点,当他准备写出来的时候,笔滑落了,他倒了下去,再也没能够站起来,克罗克为麦当劳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麦当劳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还悬挂着克罗克生前喜爱的座右铭:
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
“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也许,这就是克罗克赢得事业巨大成功的诀窍之一。
by. 圈圈叉叉丶灿烂
⑶ 麦当劳蓝色手套正确用法
正确用法如下:
1.先用一只手,比如左手抓住右手蓝手套的指尖,脱下右手蓝手套。
2.然后用戴着白手套的右手从与左手掌心相对的方向插进左手蓝手套里。
3.最后向外取出蓝手套。
整个过程可以杜绝白手套沾染蓝手套的外侧,从而杜绝交叉污染。
麦当劳:
麦当劳(McDonald's)是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1955年创立于美国芝加哥,在世界上大约拥有3万间分店。主要售卖汉堡包,以及薯条、炸鸡、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
麦当劳餐厅在中国大陆早期译名是“麦克唐纳快餐”,直到后期才统一采用现今的港式译名。而在民间,因为麦当劳和“牡丹楼”的音近,牡丹楼也被当作是麦当劳的一个昵称,但并不普遍。
2017年8月23日,麦当劳宣布要求全球的肉鸡供应商2018年开始逐步停止使用人类抗生素,以防止出现更多的超级细菌。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麦当劳排名第10位。 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排名第九位。
⑷ 麦当劳餐厅的员工制作食品的时需要佩带手套吗
麦当劳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流程规范,要求员工在接触食材时必须戴有手套,并以蓝白颜色区分接触生熟食材所戴手套,防止食材的二次污染。
⑸ 求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的成功经历和怎么创办麦当劳
1902 年10月5日,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在美国伊利诺思州芝加哥诞生。 1903 美国人熟识的汉堡包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安那采购展览会上面世。 1940 理乍得.麦当劳与莫里斯.麦当劳兄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贝纳迪诺创建了 “Dick and Mac McDonald” 餐厅, 是今日麦当劳餐厅的原型。 1948 餐厅引入“快速度服务系统”原则。 简称“快餐厅” 1955 行政总裁雷.克洛克在伊利诺伊州的德斯普兰斯以经销权开设了首个麦当劳餐厅,也是公司的第九个分店。第一天的营业额是366.12美元。 1960 雷.克洛克正式将“Dick and Mac McDonald”餐厅更名为“McDonald's” 1961 雷.克罗克以270万美元收购麦当劳兄弟的餐厅。 汉堡包大学在伊利诺斯州的埃尔克格罗夫村成立,为全世界的麦当劳经理提供专门训练。 1962 麦当劳售出第10亿个汉堡包,罗纳德麦当劳叔叔在华盛顿市首度亮相 1967 麦当劳在加拿大开设第一家国际餐厅 1968 “巨无霸”面世,麦当劳成立国际业务部 1972 麦当劳资产值达到10亿美元 1973 第一间麦当劳叔叔之家在宾夕法尼亚洲费城设立。麦当劳叔叔之家专门为下在接受癌病或其他致命疾病治疗的儿童的家人而设立。 1977 麦当劳正式在全国餐厅中增加多款套餐 1980 麦当劳成立25周年,麦当劳在香港开设第1000家国际餐厅,国际营业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1984 售出第500亿个汉堡包;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病逝,享年81岁;为了纪念雷.克罗克,公司成立了麦当劳叔叔儿童慈善基金,旨在资助各类儿童计划,范围遍及医疗保健、医疗研究、教育艺术、公民与社会服务。 1988 第10,000家麦当劳餐厅成立 1989 麦当劳在中国(深圳)及苏联(莫斯科)开设第一家餐厅 1992 麦当劳在中国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 1993 麦当劳在中国广州开设第一家餐厅 1994 麦当劳在中国福州开设第一家餐厅 1998 麦当劳在中国湖南长沙开设第一家餐厅
⑹ 为什么有 麦当劳 的地方 就有 肯德基
这是肯德基的经营策略。麦当在一个地方开店的策略是:先市场考察,建基地种薯仔等,然后准备齐全后再开店
在这以后,肯德基喜欢跟着麦当劳开店,这样就省去了他很多的前期资金,这是肯德基的经营策略
1、因为麦当劳和肯德基在选择开店地址上非常慎重,通常都会对当地以及开店区域进行调查,基本上他们都会选择在人口密集、具有消费潜力、优势地段和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开店,所以从选址上他们是有共同性的。
2、其次做餐饮基本上都比较喜欢集中,因为很多城市都有餐饮一条街,这和餐饮行业自身消费习惯有关。
3、基本上喜欢吃快餐的人,如果看到肯德基人满了,就会选择麦当劳,两家店离的近,也容易获得目标群的认可。
⑺ 麦当劳什么时候佩戴蓝色一次性手套
麦当劳这个时候佩戴蓝色一次性手套:在触碰生肉时。
麦当劳的负责加工的员工,一上班按照流程清洁卫生之后,会带上白手套。在需要处理生肉,以及需要开展清洁工作等有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情境下,要及时在白手套外面加上一副蓝手套,完事之后要立即脱下,丢进指定的垃圾桶。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杜绝交叉污染,先用一只手,麦当劳对脱蓝手套有规定的流程:左手抓住右手蓝手套的指尖,脱下右手蓝手套,然后用戴着白手套的右手从与左手掌心相对的方向插进左手蓝手套里,向外取出蓝手套,整个过程可以杜绝白手套沾染蓝手套的外侧。
麦当劳卫生标准
麦当劳给顾客创造了一个卫生状况值得信赖的空间,麦当劳具有所谓的“Q、S、C+ V”精神,“C+ V”中的“C”表示环境清洁,它的环境清洁主要包括: 店铺必须做到窗明几净,环境装饰舒适、优雅,严格的制造与服务的卫生标准,良好的店员精神面貌。
就拿其卫生标准来说,规定得十分严格: 工作人员不能留长发,女职工必须要戴上发网,店铺内不允许出售香烟与报纸,器具必须全部用不锈钢制作。要求一旦顾客在店铺内丢落纸,必须马上捡起来。关于职工的仪态举止,则制定了一整套的行为规范,比如统一服饰、说话方式、不能同顾客发生口角等,甚至规定: 与其背靠着墙休息,不如走起身打扫等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 麦当劳
⑻ 世界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哪
世界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加州的圣贝纳迪诺。
1940年,莫里斯和理乍得跟随他们的父亲从蒙罗维亚迁往加州的圣贝纳迪诺,他们开了一家快餐店。提供大约40种烧烤菜肴。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两兄弟发现,餐厅的收入几乎都来自于他们出售的汉堡包。于是他们便简化了菜单,专注于出售汉堡包,薯条,奶昔,饮料以及苹果派。
1948年以后,他们进一步简化了自己的菜单,并正式更名为“麦当劳”。于是,一个世界快餐连锁的奇迹便这样诞生了。
这家餐厅拥有500个座位,是麦当劳(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共投资4000万港元。在开幕仪式上,麦当劳(深圳)有限公司给深圳社会福利中心捐款15万元。
麦当劳由此揭开了抢占内地快餐市场的大幕。
几年下来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恐怕连麦当劳公司都始料未及。如今黄色的“M”标志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随处可见。而满怀新奇自豪地排队购买麦当劳的景象至少是不复见了。
⑼ 麦当劳详细制度
衣着整齐 帽子带好,前面不能有头发。不能留指甲,不许带戒指。
每小时用杀菌洗手液洗手,产区员工每小时更换手套。
大堂员工半小时巡视厕所,捣垃圾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