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手套样感觉减退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看守所女人穿什么睡衣 2025-09-28 20:41:02
皮衣服袖头烂了怎么办 2025-09-28 20:40:17
姜潮买什么睡衣好 2025-09-28 20:40:12

手套样感觉减退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23 07:19:34

⑴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一个是溃疡,第二个是合并有感染,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脚趾头变紫,出现坏疽,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足部严重的变形,这都是糖尿病足的表现。对于最早期的患者如何去尽早的发现?早期表现可能是一个肢端的,称之为手套、袜套一样的感觉减退,就好像你明明没有穿袜子或者带手套,但是你摸到东西,感觉你像戴了一层手套或者戴了袜子触碰别的东西一样,这种感觉减退,是从肢体的最末梢开始的,这是早期的周围血管的病变的表现;我们发现肢体的皮肤变得菲薄,皮肤的纹理会消失,会变得很光亮很薄,毛发也会稀疏,这种情况也是早期的表现。到了后期会慢慢出现继发血管的堵塞,会引起肢体肢端的缺血,脚趾头发紫,甚至有的人会脚趾头发黑,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出现破口怎么都长不上;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畸形,大部分畸形表现的是严重的平足,脚前足的外展,脚往外撇,脚底会出现这种大的鼓包,鼓包的部位有可能会出现溃疡,这都是糖尿病足的表现。

⑵ 什么是袜套式的感觉障碍什么是手套式的感觉障碍

手套、袜套式感觉障碍,是末稍神经炎的症状,说明整个手足的皮肤感觉缺失。

⑶ 感觉减退和情感衰退区别,有案例更好

  • 与感觉过敏症状相反,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对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症状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较多见于入睡前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或在某些意识障碍时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感觉消失较多见于癔症。

    感觉减退及消失常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但是,在心理障碍患者中,其特点在于,这类症状可不存在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的特征。如癔症病人所表现的感觉消退或消失,不符合神经系统的生理解剖。又如,病人的手或脚呈现手套或袜套式的感觉缺失,或出现以躯体中线为界限的某一侧皮肤感觉的减退或消失,但是神经组织的分布范围不符;同时,这类感觉障碍的部位以及范围大小或界限,常常可以通过暗示作用而改变。

  • 情感衰退:患者的情感变得极幼稚或衰败称为情感退化。

病因病理病机

1.情感幼稚: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情感活动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觉的影响,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2.情感衰败: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临床表现

1.情感幼稚(emotional infantility):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激则嚎啕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啼为笑。

2.情感衰败(emotional deterioration):是指患者对各种事物逐渐丧失自己的内心体验,带着傻笑的面容或毫无表情,一般外界刺激很难引起情绪反应,对于重外界干扰可有些愤怒或回避反应。



⑷ 手脚套袜感常见什么疾病

袜套样的感觉障碍,常见的就是末梢神经炎。

特点是四肢远端对称性的感觉的障碍,可以表现为袜套样,或者是蚁行感,同时还可能有麻木、疼痛等症状。还有就是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以浅感觉减退或者是消失多见,表现为双手或者是双足呈对称性的袜套样的改变,还有一些其它的异常感觉,比如说有针刺样的痛、烧灼痛或者是蚁走感、麻木感。

(4)手套样感觉减退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末梢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温、痛、触觉和深感觉),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等。

治疗上主要是要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治疗,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1、B6、B12,或者是甲钴胺、腺苷钴胺片来营养神经,也可以通过口服依帕司他营养神经治疗。患者还同时需要针对原发疾病来进行治疗,比如说是糖尿病导致的,还需要控制血糖能减少对神经的损害。

⑸ 感觉障碍呈手套和袜套状是什么感觉

当我们戴上手套或袜子时,被手套和袜子所覆盖的部位发生的感觉障碍称手套、袜套感觉障碍。一般是指感觉功能减退

⑹ 手感觉麻木似的像是戴了一个手套,感觉力减退。是什么情况

导致手指麻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上肢神经卡压: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后活动可好转。

还可能是颈椎病: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颈椎病,总之,手麻症状的确诊,还需参考颈椎片、肌电图等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论断。

⑺ 脱髓鞘的表现

1.多发性硬化
起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多以亚急性方式起病,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病变部位多发,病程呈缓解-复发特征。
(1)肢体无力最多见,大约50%患者首发症状为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
(2)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躯干或面部针刺麻木感,肢体发冷、蚁走感等。
(3)眼部症状急性单眼视力下降、眼肌麻痹。
(4)共济失调部分患者可见眼球震颤、意向性震颤和吟诗样语言。
(5)发作性症状持续时间短暂、可被特殊因素诱发的感觉或运动异常。
(6)精神症状多表现为抑郁、易怒和脾气暴躁。
(7)其他症状包括膀胱功能障碍,男性患者还可出现性功能障碍等。
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散发病例多见。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脑脊髓炎多在皮疹后2~4天出现,常表现为斑疹正在消退,症状正在改善时突然再次出现高热、并伴有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严重时出现抽搐和意识障碍。偏瘫、偏盲、视力障碍和共济失调也较为常见。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可发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相似。多数患者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无力,很快加重并向近端发展。严重可致呼吸麻痹。弛缓性瘫痪。感觉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肌肉可有压痛。双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
4.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任何年龄均发病,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前驱感染史,主要表现为感觉和运动均有累及的周围神经病。体检可见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降低,减反射消失,四肢末梢型感觉减退。

⑻ 什么是手套感、袜套感,如果这种感觉消失了,会是什么病引起的

患者出现手或足麻木,而麻木的范围是从手指、足趾向上恰好到我们平时手套、袜子所 在的部位,因此就在医学上用手套样、袜套样感觉来形容患者的这种感觉。

如果这种感觉消失了,说明你的神经系统可能损坏。导致你触觉消失。

主要表现为手足或四肢麻木,可伴有疼痛,无力感。轻者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

感觉麻木困胀、屈伸不利、运动不灵活,蚂蚁爬一样或针刺样感觉,部分患者有袜子袖套型异常感觉,自觉皮肤变厚一样,感觉迟钝。不少患者常于夜间睡眠时发作,以至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后双手困胀,麻木不适僵硬感,稍作活动后可缓解。

以上症状在受寒,劳累后往往加重。伴有神疲乏力,手脚怕凉等表现。个别患者还有一些复杂的异常感觉,脚底如踩棉花或鹅卵石样异常感、或者触物刺痛感、烧灼感、触电感。

病程严重可有肌肉萎缩。但多数患者病情初期肢体运动功能可以正常,一般不影响工作生活,化验检查神经系统也无明显损害蹭(个别患者肌电图异常)。

本病呈慢性进展过程,可延续数年至十余年。常见原因;①糖尿病,②某些西药副作用如痢特灵、甲硝唑、利福平,链霉素等抗菌素以及术后化疗药等;③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症等;④风湿受寒,关节劳损;5:炎症感染,创伤,各类中毒等。

(8)手套样感觉减退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诊断

1、病史及症状

多有重金属(砷、汞、铅)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2、体检

(1)可有肢体远端为着的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3、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尿毒症等)改善营养,纠正维生素缺乏,避免有害金属及药物接触。

(2)对症选用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B1、B6、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神经生长因子等。

(3)改善末梢循环可用地巴唑、川芎嗪注射液,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⑼ 神经炎典型的症状: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指/趾端烧灼,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主

神经炎典型的临床症状:1.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指/趾端烧灼,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主。逐渐出现感觉减退或者感觉消失。2.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紧密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退或消失。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指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干变薄,变嫰或粗糙。指甲失去正常的光泽,角化增强等。

⑽ 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多见于什么病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acute
infective
polyneuritis)病因尚未明了,常于各种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后发生,其特征是多数周围神经受损,呈现对称性分布,近端重于远端,迅速由下及上发展,严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感觉障碍较运动障碍轻,常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肌肉压痛,有些患者有自发性疼痛和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
(二)末梢神经炎(terminal
neuritis)为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虽病因不同,但有共同的临床表现: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障碍。肢体远端轻瘫或全瘫、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或有垂腕、垂足。受累肢体首先出现感觉异常,有蚁走、针刺、烧灼感或刺痛,与此同时或稍后出现肢体远端对称性深浅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呈或长或短的手套、袜子样分布。
(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polyneuritis
in
diabetes)
感觉障碍以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为多,也可表现为感觉过敏,常伴有各种感觉异常如针刺样痛、烧灼痛或冷痛、蚁走感和麻木感。
(四)维生素B1缺乏性周围神经炎(polyneuritis
in
vitamine
B1
deficency)
可因长期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和新陈代谢需要过多引起,表现为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偶有感觉过敏,呈手套和袜子样分布或区域性分布,四肢常有麻木、灼痛、蚁走感、夜间尤甚。肌肉和神经干有压痛,可伴有神经损害。症状多严重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