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医务人员防护分为几级
一、级别防护
(一)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科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
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一次性隔离衣,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须进行手卫生。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二级防护:
适用于:
1.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 科收治病人的隔离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
2.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用 后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3.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要求:
1.进入隔离留观室及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穿戴一次性 工作帽、护目镜(屏)、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鞋套。
2.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 防卸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鼻腔黏膜及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
1.应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医用防护口罩 (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 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2.达到二级防护的所有要求。
二、不同岗位人员的防护要求
注意事项:
1.检验人员在给病人采样时一般可选择戴双层手套;消毒人 员在进行消毒时应使用橡胶手套,必要时穿长筒胶鞋。戴手套前 应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
2.戴口罩时应注意检查其佩戴时的严密性。N95 口罩使用6~8 小时应更换。
3.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时可无需戴戴护目 镜或防护面屏和医用防护口罩(N95)。
4.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5.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6.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⑵ 常用的医用手套有哪些种类
医用检查手套是医生能够保持手部卫生,防止病菌传播,从而保护自己、病人和其他身边的接触者的作用,所以也做医疗外观检查手套。
根据手套的材料一般可分为:乳胶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
丁腈手套:它是乳胶手套的理想替代品,非常适合手部皮肤病具有超强的舒适度。 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 操作涉及尖锐物,细胞毒性物质和消毒剂的处理。
根据工作性质可分为:无菌手套和非无菌手套,非无菌手套又分为清洁手套和家政手套。
手术手套:无菌一次性使用。 它主要用于需要高度无菌的手术中。
清洁检查手套:清洁,无菌,一次性。 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粪便和被体液严重污染的物品。
家政手套:清洁且可重复使用。 它主要用于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情况,并且管家手套可用于清洁环境表面。
由于丁腈具有优秀的物理特性和良好舒适度,医用手套逐渐偏向于一次性的、通过CDFA认证的灭菌的医用丁腈手套,市面上符合规格的手套有很多,AClean的一次性医用检查丁腈手套也是不错的选择。
⑶ 医用手套的分类有哪些
医用乳胶手套的种类
按模具品种分:有光面、麻面两种;
按处理方式分:消毒型与不消毒型。
按隔离剂品种分为滑石粉、白炭黑、改性淀粉等三种类型的检查手套。
注:在医学上,根据手套的材料,我们可以分为乳胶手套、丁腈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录乙烯(PVC)手套。丁腈手套是乳胶手套的最理想替代品,高度贴合手部肌肤,具有超强的舒适性。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涉及锐器的操作、处理细胞毒性物质和消毒剂。
⑷ 医务人员常用的防护用品
1、外科手术服
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体的渗透,具有4级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体。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将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
2、隔离衣
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对细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向病人的手术创面的接触性传播(和反向传播)。对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其中携带的病毒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
3、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有危险性的医用化学物品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除了要求服装材料抗化学腐蚀外,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缝型结构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4、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线防护服
用于核放射环境(小剂量、大范围的电离辐射,主要以α、β射线为主),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人体的侵害。它具有防护放射性气溶胶,防护150种以上有毒和腐蚀气体、液体和固体,防护潜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体侵入身体,100%阻挡0.2μm以上的干燥微粒等功能。
6、医用口罩
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
⑸ 医用手套什么牌子好
医用手套只要通过药监局的生产批 文了的,应该就没有多大问题。麦迪斯啊、科邦啊、瑞京啊,都可以。认恒保,准没错。
⑹ 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要穿戴什么
1.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衣、裤、鞋、帽、口罩,注意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手术完毕所用物品按指定地点放置,外出时更换外出衣和外出鞋。
2.手术室各种物品要定量、定位放置,用后放回原处。
⑺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标准要求
法律分析:一、一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适用人群:
1、标本运送送检人员;
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人员;
3、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二、二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适用人群
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观察或确诊病例流调人员;
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人员;
3、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人进行转运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4、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人员。
洁消毒人员。
三、三级防护:
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
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
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
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⑻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医用橡胶手套。
一、手套的分类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复使用手套
1、橡胶耐油手套:符合AQ6101,为接触矿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种溶剂时戴用的手套。
2、耐酸(碱)手套:符合AQ6102,为接触酸碱喾液时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于防水、洗涤剂、脏污及轻微机械等伤害,仅适用于清洁工等类似工种手套。
(8)医务人员都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医用手套加入粉末后形成的风险为可能造成患者伤口感染、形成肉芽肿、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导致医务人员过敏反应等。在有粉医用手套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及对操作工人的伤害。
有粉医用手套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警示信息,提醒医疗机构和使用者合理选择、安全使用。
⑼ 医务人员各种物品时带的手套各有那些
有胶皮手套,做手术是用的。
塑料手套,普通检查是用的。
线手套,后期部门用,太平间等。
棉手套,后勤锅炉房需要这个。
⑽ 外科医生做手术时为啥带手套,外科医生带什么手套
楼上说对一半吧。外科手术前会洗手消毒,然后穿手术衣,戴手套,戴手套基本是两个原因:
1.
保护病人,即使你的手是消毒了,但是不是无菌,而手套是灭菌处理了,是无菌的
2.
保护自己,天知道病人的体液有什么问题,肿瘤细胞还是各种细菌病毒,戴手套就不用直接接触了,就保护了自己。
3.
手套也有分的,手术用的是无菌的手术手套,并没有说拿到医院要消毒,人家都是灭菌处理了,当然不用再消毒了。平时检查用的叫检查手套,那个就不是无菌的,不过也没有说拿来医院要消毒。手套都是人家公司搞好的,很多都有独立包装,你拆开来用就是了,拆开来消毒就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