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捕手手套用报纸怎么做
扩展阅读
闺蜜沙发睡衣照怎么拍 2025-10-01 02:35:46
旗袍配什么灯笼 2025-10-01 02:35:35

捕手手套用报纸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22-05-02 07:11:56

1. 棒球运动中,捕手戴的手套有什么特点

熟悉棒球的人都知道,防守队员和投手都是要戴手套的,其实在19世纪中叶,在棒球的初级阶段,队员们是赤手空拳参加比赛,而球的速度过快,接球手每一击都要处理来球,因此击球手后面的接球手成为第一个寻求保护措施的队员,棒球手套就开始应运而生了。

现在棒球运动中,棒球手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球棒一样重要。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些手套哦。

1.捕手手套

捕手手套是最常见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制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场员使用。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其主要功能有:1.缓冲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

棒球手套在场上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形状。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为特殊。其相对于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点为: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是连在一起的,为了缓冲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里面的海绵内衬也相对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棒球手套尺寸:

棒球手套的尺寸与身高无关,一般是按场地或位置划分的。内野一般是11.5~12英寸,外野一般是12.5~13英寸。捕手和一垒有自己专门的手套,投手手套一般是11.5~12英寸。手套的松紧可以用手套上的绑绳来调节。

棒球手套就跟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2. 棒球怎么打

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组成。

(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

(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投传后要把前送和跟进动作做完。传球姿势有3种,即肩上传球,肩侧传球,肩下或低手传球。

(3)击球:有3中方法;挥棒击,执棒触击,执棒推击。挥击时,双手靠拢,前肘离身,小臂拉平,后肘不宜过于贴身,双足稍分立,挥棒时前脚伸踏不要过大,以免影响挥棒的准确性,甚至妨碍下一步的起跑。挥棒力量主要靠后蹬,转体,拉臂,甩腕。力量大的多用直臂挥击姿势,争取打出"本垒打"。另一种为了安全上垒,采用转体甩腕,双臂稍曲的动作,做到下棒快,棒轨短,打出迅猛而平直的安打球。触击法是双手轻执棒,平放身前,棒头稍高。

(4)跑垒:击球后要利用挥棒的力量迅速迈出第一步,沿跑垒线冲向1垒。安全到达1垒后可以冲过垒位,但应立即返回。有可能更进一垒时,应按照跑垒指导员的手势,及早作好拐小弯的动作,用左脚踏触1垒垒包内侧后,奔向2垒。

(5)滑垒:是为了避免守方的触杀,避免冲撞守队队员。滑垒共有4种姿势:单脚冲前坐势滑进;双脚冲前,单脚钩垒;双脚冲前从垒侧滑过后,翻身用手抓垒;双手冲前,用腹部滑进触垒。在滑垒中,双方均应注意避免互相冲撞和钉鞋伤人。

(6)接杀:当击球者击出高飞球时,积极跑动,将手套张大,尽量靠近球的落点,使其落入自己手套,在跑动时,应该时刻注意是否有其他球员也要来接球,以免引起碰撞。在跑动时应该先跑到预定位置在张开手套。

比赛设施

1、本垒板

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图2)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

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

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投手板周围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逐渐 倾斜并与之齐平。(图3)

4、队员席

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5、球

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圆周围22.9厘米至23.5厘米。

6、球棒

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握棒部分的棒帽末端可以制成直径为2.4_5厘米,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为便于握棒,从握棒的一端起至45.7厘米的长度内,可用布条、胶布带或橡胶包缠。

7、服装

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服装上不得有闪光的纽扣或附饰物,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米的明显的号码,上衣和裤子的号码要一致。队员穿着与同队队员不一样的服装不得参加比赛。每队应有深浅不同的两套服装,先攻队穿深色,后攻队穿浅色。

队员可穿有平扁铁钉或橡皮头的棒球鞋,但不得是园尖的金属钉。长扁铁钉长不得超过1.5厘米。

队员须穿着袜蹬,在职业比赛的规定中选手上场穿袜蹬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种硬性规定。

注:教练员、跑垒指导员均应穿着与本队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

8、捕手手套

捕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9、一垒手手套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10、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图9)。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11、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12、护具

捕手必须戴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及袜蹬。击球员和跑垒员都要戴带有护耳的护帽。

注:裁判员如果发现队员有违反以上各条规定时应即令其改正,如经劝告后一分钟内仍未见队员改正时,裁判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

(2)捕手手套用报纸怎么做扩展阅读:

1、基本规则

两队比赛,每队各有9人,两队轮流攻守。攻队队员在本垒依次用棒击打守队投手投来的球,并乘机跑垒,能依次踏过1、2、3垒并安全回到本垒者得一分。

守队截接攻队击出之球后可以持续碰触攻队跑垒员或持球踏垒以“封杀”跑垒员,当球落地之前防守队员如果接住球,则称之为跑垒员被“截杀”,如果投手对击球者投出三个“好”球,则跑垒者被“三振出局”。

攻队3人被“杀”出局时,双方即互换攻守。两队各攻守一次为一局,正式比赛为9局,以得分多者获胜。守队队员按其防守位置及职责规定名称如下:投手,捕手,1垒手,2垒手,3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中坚手,右外野手。

攻队入场击球的队员叫击球员。合法击出界内球且没有被场上防守人员截杀时,该击球员应即跑垒,称为“击跑员”,当投手投出四个坏球或者让球接触到跑者身体,则跑者“保送”上一垒(“好”球即为投手将球投入好球区且击球者没有击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挥棒挥空也属于“好”球范畴,“坏”则指投手将球投在好球区外,且击球者没有挥棒)。 击跑员安全进入1垒后,即称为“跑垒员”。

2、裁判规定

正式比赛需4名裁判员(当季后赛时,裁判会增加到六位,多了两个边线裁判),1人为主审(又称为司球裁判),其余3人为司垒裁判。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

3、比赛规则

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作;

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4、场地规定

棒球比赛的球场呈直角扇形,有四个垒位,本垒板用橡胶、软塑料和木板制成。要求固定在地上与地面平。1、2、3垒垒包为38.10厘米见方,用帆布缝制,内装棕、毛等软物,应按规定固定在场上。球棒用木或铝制,球用明线缝球皮。防守队员均应戴手套。捕手及1垒手可戴连指手套。捕手要有面罩、护胸、护腿等护具。击球员要戴护帽。球鞋用皮革制,前后掌各有扁形钉3枚。

3. 求捕手手套的接球方法~~~!!!

刚上手就用捕手手套?你妥妥的买错了。。。

而且你握不动是因为你买的是硬式的手套,不经过上油定型没有球窝

另接球方法如下图。。。

4. 投手手套与其他手套的区别

一般手套有分捕手.投手在野手部份只有一垒手的较大,与其它野手不同,而外野手因为要掌握球的方向所以都会有一个洞来方便掌握球,比较大的有美津侬、威尔司、dl、斯博丁、zeet等都是一般常用的厂牌

5. 垒球手套

手套是为了帮助你在球场上有更杰出!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尺寸关键便是你在球场上的位置。
投手
投手由于要投球前手都会在手套中抓球,因此手套接球的口袋就会做成完全遮住的方式,以避免不小心真的有人可以看出投手要投那一种球,而手套也会比较大,除了减少被看到的机会外,还有就是防御时比较有机会把球拦下。
捕手
捕手可说是接强球最多的一个了,因此手套也做得特别厚,相对的也就比较重,灵活度会比其它的手套差一点,但是这是为保护球员,不得不牺牲一点灵活度,因为捕手是以接到球为第一目的,灵活度可以少一点没关系,不过好的捕手手套就会很注意灵活度的部份。
无指手套(完全无单一手指孔)
强力的护垫以便降低投手球速的压力
须有经过强化的皮革帮助捕手全程比赛
一垒手
由于一垒关系到出局的次数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还是人先到,因此一垒手手套都会做得长且大,有一点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为够大才能把传不好的球接的好一点,够长就会比较先接到球,而且会给一种错觉好像球先进去了。
和捕手手套类似,但护垫比较捕手手套较为减少
手套尺寸较常方面一垒手接内野的球
浅虎口方便一垒手能快速由浅虎口取球
内野手
内野其它的手套都会比较小,以方便拿球及接球时的灵活度,而且也比较能掌控接到球的感觉。
五只手指手套配合浅型虎口
青少男尺寸大约介于9 - 11 inches
成人棒球手套尺寸介于 10 1/2 to 11 1/2 inch
垒球内野手套碗型虎口较深以便接垒球
二垒手须较小型手套,像缩小版的投手手套,如此一来能有最佳的控制和快速投球
游击手使较中型的手套便于接滚地球与快球,性质正好介于二垒跟三垒之间,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两者之间,是为‘工’字型的为多。
三垒手则须较大型手套,多会做成十字型的,口袋会比较深,因为打向三垒的球都相当的强劲,做深一点可以稳当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外野手
通常成人尺寸介于12 to12 1/2-inches,青少年手套则大约11 inches
一个较深的碗型虎口容易接高飞球
手套的长尺寸方便接球
如果你计画能够在球场上守不同的位置,找一个最容易控制的外野手套
由于外野防区极大,因此手套也跟着做得比较大,一般都会做成双十字型的,可以方便接高飞球时不会因手套挡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捞到球
垒球手套
通常比一般棒球手套尺寸大方便控制垒球
如果你同时打棒球和垒球,而只能买一个手套,选择垒球手套将会是最合适的选择
最适合你的战器
现今的手套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帮助球员在球场上将潜力极大化。这里几项主要手套结构与功能能够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战器。
结构
虎口
虎口的尺寸是依据你球场上的位置选择
浅型虎口能够让中内野手快速接球与丢球
较深的虎口帮助外野手接高飞球
垒球选手则需要选择较大虎口以便接取垒球
球档
不同形式的球挡可以帮助不同球场位置的球员或是适合个人本身的喜好
封闭式球挡适合投手可以将球遮盖住防止被打击者看见
外野手和三垒手辄需要比较强劲的球挡
开放式球挡适合内野手能轻易取球与快速丢球
外背
两种外背选择:封闭式与开放式
外背选择依照个人喜好,但是有些形式则较适合特定球场位置球员
开方式外背让手套有多余的空间
许多内野手偏好此款式的原因是有多余的空间可伸展也较有弹性
外野手多数偏向封闭式外背有着指握口可以提供多些支撑
手腕调整带
通常手套有一个手腕调整带,但不是每一个手套都有这样的功能
D圈调整带让你可以拉紧或放松
粘黏式调整带较快速方便
绑带式调整带通常是皮制绑带
暗扣式调整带如同一般帽子后的调整带方式
护垫
手套护垫依据各种不同位置也有所不同
捕手手套有较多的护垫方便接取投手的各类球力
手套护垫是为了帮助球员防止接球时的刺痛与震力
有时手套手腕部分也有护垫以加强舒适感
材质
手套有各种不同材质,相同的也提供不同的感觉与耐用性
皮革
手套的最佳选择
皮革给予最多的舒适感,绝佳控制与触感
皮革越好,手套也相对的越好
处理过的皮革
处理过的皮革可增长使用时间
经过处理的皮革可以减少未来保养所需花下的功夫
合成皮
较轻,使用时间较短
便宜,适合青少年
适合你手型的手套
尽管年龄也是主要的因素,但是你在球场上的位置却应是你决定买哪一款手套的重要因素
孩童/初学者
孩童型号都比较小方便孩童控制
防止买大号手套,孩童容易接球时候受伤
8岁以下的孩童应该使用9-11 inches的手套
8岁以上则须考虑11-inch的手套
初学者也应选择较小型手套有利控制
青少年/ 成人
外野手需要12- 1/2 inch深型虎口的手套
外野手需要较小的浅型虎口手套 (10 1/2-1 1/2 inch) 方便控制球与快速释球
投手应该选择比内野手稍大的手套但是仍是属于较小型手套方便快速释球
垒球球员应该选择长深型虎口方便接垒球
尺寸表
年 龄 位 置 手 套 尺 寸
8岁以下内野9 inches
外野11 inches
9-13岁内野9-10 inches
外野 11-12 inches
青少年/成人内野 10 1/2-11 1/2 inches
外野 12-12 1/2 inches

6. 用报纸和胶布怎么做拱桥

不知道怎么回答,帮你网上找了一个答案,不知对不:

做成桁架结构吧,纸张承受弯矩能力不行,把纸张卷成条,受拉压能力较好
桁架结构的杆件都是二力杆,所以比较合理
我不知道你要设计的桥的跨度多大,通过跨度选择合适的桁架高度,杆件长度(杆件太细长的话会失稳,所以要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长度)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纸张在捆扎时可以中间留空,这样有较大的回转半径,不容易失稳。
最重要的是节点一定要弄结实,大部分的模型都是因为节点问题而破坏的
这只是我的建议,具体的要你和你队友一起去商量解决 祝你成功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5-12 09:33 记得很久以前参加结构创新设计大赛时,有两个方案记忆由新:
1、是清华大学代表队的一个纸桥模型,用了两车报纸,他们是请专门的加工厂,把报纸卷成筒状,就跟硫酸纸里面那个纸卷筒差不多硬,直径大概10cm,将几十个筒捆起来作为桥墩,做的一个梁式桥,最后能桥上能通过一辆汽车。
2、还有一个是不要桥墩的,我忘了是哪个学校的代表队,他们是将报纸编成绳子,很粗的绳子,直径也差不多有10公分,然后将大量的绳子直接锚固在两端,就像吊桥似的,买的报纸还没有用完,不过最后他们的吊桥没有成功,绳子没断,但汽车通过的时候,桥的变形(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5-12 09:35 找到一篇关于搭建纸桥的文章——《大力士纸桥》,是繁体字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下载,如有下载困难,可通过网络HI联系。
tw.classf0001.urlifelinks.com/...93.doc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5-12 09:37 形状垂直摆放,力学性质很稳定,因为它们各个条间互相支撑.而拱形因为纸是软的,所以放了重物中间会下凹,不稳定,中国的拱桥稳定是因为材料是坚硬的石头,把这个原理用于纸就不可把纸裁剪成小块 做成一个个小纸桶

几个纸筒粘合在一起做成捆绑 立住当桥墩

并排纸筒粘合在一起 成子弹带装 做桥面
如果桥面承重不到标准 可以在上面多铺一层

讲究点的可以用纸捻成很细的纸绳做出拉索(看看金门大桥那样)

这样是最节约纸张就最大受力的状态以了.那你可以给桥加上桥墩的啊,卷成圆柱体来做桥墩然后在涂上胶水,在用线缝起来可以承载

7. 棒球捕手的暗号教学

在大联盟的规则的里面,跑者是可以去冲撞捕手的,如果捕手手套中的球因为冲撞而掉了的话,则跑者得分,但是如果捕手抓紧了球,则跑者出局。但是如果守备本垒的不是捕手的话,则跑者不能冲撞。但在青棒和少棒的规则中,跑者是不能冲撞捕手的。

8. 什么是垒手手套、内野手套、外野手套本垒,一垒,二垒,三垒所用手套有什么区别

垒手手套就接手手套,内野手套就内场用的手套,外野手套就是外场用的,,,本垒的手套是圆形,周围有厚垫。一垒用的手套就是投手用的手套,因为一般打一垒的人都是投手,这样一垒和投手可以互换。。二垒,游击,三类手套都是一样的,是十字形的。

9. 棒球的捕手手套尺寸问题

棒球手套 尺寸单位 英寸(通常成人用11.5英寸-13英寸)
你的捕手手套 32英寸 指的是捕手手套的周长 (只有捕手手套 也用周长定尺寸)
捕手手套常规2个尺寸 少年(12英寸左右) 成人(13英寸左右)
你看到的偶尔13英寸就是通常的成人(只不过通常不标13英寸而是周长33英寸)
非常容易分辨 三十几英寸就是专指捕手手套的周长(只有捕手手套才会有用周长这样特殊方法)
你会怀疑 不对啊 32英寸-33英寸是周长尺寸也计算不出12英寸13英寸啊?是的、那是因为 棒球手套尺寸计量方法并不是直径出来的尺寸 而是按照棒球手套特有的结构 从手套食指尖开始贴着凹面经过掌心直到手腕入口末,出来手套的尺寸。
推荐手套的话 淘宝上店名 棒球世家 有320元 太阳鸟牌子的成人捕手手套很不错 牛皮的
以上内容有误之处请高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