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戴胶皮手套过敏怎么办
近年来,乳胶手套被广泛使用,不仅医务人员常戴,普通百姓在打扫卫生,或天冷洗衣物时也戴。但有少数人在戴乳胶手套后,手部出现发红、瘙痒、红斑、水疱、干燥,甚至荨麻疹等症状,对此,许多人误认为是乳胶过敏引起的,实际上大多数并不一定是过敏。
临床资料表明,戴乳胶手套出现瘙痒等症状,大致有三种情况,各自的特点及防治原则如下:
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最为常见,通常仅表现为手部皮肤发红、瘙痒、干燥或皲裂。
原因:用肥皂消毒液反复洗手,又未擦干,手套不透气,形成刺激所致;若为干手套,很可能是手套内的滑石粉刺激所致。
处理办法:在戴手套前一定要冲净肥皂液或清洁剂,同时擦干或晾干双手后再戴手套。如果为干手套,内部的滑石粉不宜过多,且每次用完手套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沾附手上的滑石粉洗干净。一旦发生刺激性皮炎,用些止痒剂症状便可很快消失。
2、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较刺激性皮炎少见。其特点是在接触后6~48小时出现手部瘙痒,皮肤干燥或皲裂,常伴红斑和水疱,一般无明显全身过敏症状。
原因:这种皮炎并不是乳胶过敏引起的,而是制造乳胶手套中的某些化学品所致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
处理办法:原则上换一种类型的乳胶手套或每次使用前先将手套洗干净即可,但在实际中,为了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最好少用或不用为宜。一旦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需口服抗组胺药并用皮炎平外搽手部,
症状可迅速消退。
3、乳胶过敏反应:极为少见,多为速发性反应,通常在戴上手套的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即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症状可见于全身,常伴荨麻疹、鼻炎、结膜炎、胸闷、心悸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原因:这些症状是由乳胶过敏引起的。
处理办法: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要立即予以抗过敏药地塞米松等治疗,并迅速脱下手套,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双手。凡乳胶过敏反应者应避免再次接触乳胶手套及其他乳胶制品。
Ⅱ 乳胶手套为什么容易破 橡胶手套破了怎么补
橡胶手套也称乳胶手套,是由橡胶薄片或薄膜制成的安全防护用品。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电池制造业、玻璃钢行业、飞机装配、食品处理、电工等行业领域。
乳胶手套容易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材质。天然橡胶手套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或者在清理油腻后未能及时清洗,会加速老化。此外,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与油相似,容易溶解手套,进一步加剧其破损。
橡胶手套的老化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接触油和热水后变软变粘,另一种是不及时清洗或经常暴晒,导致变硬变脆。因此,使用橡胶手套时应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和油污,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在通风处阴干。
对于破损的橡胶手套,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修补方法。例如,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可以买到瞬干胶,使用时先垫一块胶皮,再用瞬干胶粘牢即可。医用胶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用前需确保手套干燥,贴上胶布后晾干再用。
还有三秒胶、双面胶、补胎胶等,这些方法大同小异。如果手边有特殊胶水,也可以尝试粘合。不过,经常接触水的手套,胶水可能不够结实。对于家庭使用的橡胶手套,建议不要修补,因为胶水中可能含有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修补时如果手套破损严重,可以将漏水的手套扔掉,保留好的部分,以便将来备用。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需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