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拿手套怎么练习扎针
扩展阅读
旗袍品牌什么绣 2025-07-14 04:38:55

拿手套怎么练习扎针

发布时间: 2025-07-13 21:38:45

❶ 在急诊工作中遇见急危重症的病人血管不好要扎静脉留置针该不好扎怎么办!请高手给予指点!

急诊进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是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必备技能之一。通常危急重症患者的外周静脉是塌陷的,同时又需要急救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建立可进行大量快速补液及输血的静脉通道。目前临床上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节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是指接近有心房的大静脉,其中包括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指通过外周较大静脉将穿刺导管植入血管,而使导管的开口位于或接近中心静脉的操作技术。常用的穿刺血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
适用范围:
快速静脉输液,特别是大量输注低渗、高渗或刺激性溶液;
维持较长时间的静脉通路;中心静脉压监测;
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
解决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需要多次静脉采血。
禁忌证: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静脉通路上存在损伤或梗阻;穿刺部位存在感染。
穿刺方法
1、准备物品 无菌手套,碘酒、酒精等局部消毒物品,无菌洞巾,镊子,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带有长针头的麻醉用注射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套装,缝合包。
2、体位 如果允许,通常病人取仰卧。行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可在病人肩下放置一个小枕头,并采取头低脚高位,病人头转向穿刺对侧,穿刺侧手臂靠紧身体侧面。股静脉穿刺时病人穿刺下肢稍屈曲外展。
3、进针点及方向
A、颈内静脉 推荐的颈内静脉穿刺的穿刺点为胸锁乳肌锁骨头内侧缘中点,相当于胸
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与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平行穿刺,针尖对准乳头.针轴与额平面呈45°角。
B、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成功率较高的穿刺点位于病人
锁骨中点下方1-1.5cm,穿刺方向为对准喉结的方向,和皮肤成角以能通过锁骨的最小角度为宜。进针深度以见到通畅的回血为准,通常为3-5cm。
C、股静脉 股静脉穿刺需要在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在其内侧0.5-1cm腹股沟韧带下方1.5-2.5cm处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平行动脉走行向头端进针。
置管方法
1.在已经选定的穿刺点上,先做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的准备。麻醉时,应当使用较长
的针头。小心进针,每次向前进针后先回吸,如果没有回血,再推入少量麻醉药物。大量注入后因为局部肿胀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回吸见到血液后,应当立即停止进针,并判断回血的通畅程度,以确定血管的大小和针头的位置。当确定已经进入较大血管,并且针头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时,应当记住进针的方向、角度、深度。然后撤出麻醉针。
2.取出穿刺用空针,抽吸1ml生理盐水在其中,按麻醉针探及的角度、方向及深度进
针。见到回血即停止。如果见不到回血,则小心地进出试探。如果仍没有回血,应当撤出穿刺针,使用麻醉针重新定位。然后重复上述工作。
3.在穿刺针见到回血后,大多数状况下可以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动脉血为鲜红色,静脉血为暗红色)来确认穿刺针尖是否在静脉内。某些状况下(如:低氧血症、贫血)不能用颜色区分动静脉。此时,可以将注射器和针头分开,观察出血情况判断血管压力来确定是动脉还是静脉。
4.确认针尖在静脉中后,要植入金属导丝。首先将“J”尖端退回呈直形,然后将支架尖端插入蓝空针尾端,轻轻用拇指推送导丝并观察刻度和感受进入是否通畅,使导引钢丝通畅进入至30cm(即在导引钢丝上的三道黑线到达蓝空针尾端的小孔处)。
5.轻柔退出穿刺针。在开始退出时,针尖尚未离开皮肤,为防止针将导丝带出,拇指应当稍用力顶住导丝,针尖离开皮肤后,另一只手捏住导丝的皮肤端,将穿刺针完全退离导丝
6.使用皮肤扩张器将皮肤和皮下组织扩张。当将要插入的导管较粗时(如7E以上),需要用刀片将穿刺点的皮肤切开部分,然后再使用扩张器扩皮肤和皮下组织,以防置管时阻力太大。方法是将扩张器沿导丝置入到穿刺点,旋转进入皮肤及皮下组织,以扩张未来的导管途径,扩张后将该扩张器退回。
7.从包装盒中取出导管,用生理盐水湿润管腔后沿导丝旋转送入病人静脉内。在导管进入皮肤前,必须将导丝撤至露出导管尾端的位置。并用手指捏住导丝然后向体内送导管,以防导丝和导管同时进入血管内。颈内静脉途径的导管送入14-15cm深度,锁骨下静脉途径的导管送人15-16cm深度,股静脉途径的导管送入25-30cm深度。然后撤出导丝。撤出导丝后应当立即用手指、肝家帽或者输液管封住导管口,以防气体进入体内或出血。
8.导管置人后,用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尾端并抽吸,应当回血通畅,证明导管尖端在静
脉血管中。然后,将不会立即使用的管腔中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以防止凝血堵管。
9. 缝合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并用一次性敷贴封闭穿刺点。

第二节 肘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经肘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因其穿刺点在肘部静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术高。
适用范围及禁忌症:同中心静脉置管术。
穿刺前准备
1 导管选择 PICC是一种极柔软的高弹性硅胶导管,不受酸碱药物影响,组织相容性好,对血管壁无刺激。导管规格一般为1.9 Fr、2.8 Fr、3 Fr、4 Fr、5 Fr,根据病人输液要求和局部血管条件选择合适型号。
2 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点选肘窝下两指处为宜,如果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血液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壁发生磨擦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或神经系统。
3 物品准备:PICC穿刺包(包内有外包装可撕裂的套管针、导管、洞巾、治疗巾、5 ml注射器、皮肤消毒剂、敷料、3M透明敷贴、止血带、纸尺、纱布及镊子)、手套、肝素帽、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
置管步骤
A、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上臂外展90°,确定穿刺点,由穿刺点到同侧胸骨柄再垂直向下到第三肋间隙的长度。
B、严格无菌操作原则肘关节下垫一治疗巾,穿刺部位用0.5%碘伏消毒3次,范围10cm以上。
C、术者戴无菌手套,进针角度为20°,在血管上方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1~2mm,松止血带,将外套管向前缓推,压迫导管尖端上1cm处之血管,撤出金属导针,用镊子将PICC导管送入预定长度(送管时要注意,遇阻力时勿强行置入,可向后撤管少许,轻微旋转或调整方向继续送管),拔出外套管,掰开并去掉外套管,拔出导丝,回抽血液,用配好的稀释肝素液20ml冲洗导管,观察是否畅通,接上肝素帽、固定导管连接输液器。

第三节 静脉切开术
通常采用是内踝前的大隐静脉,此外腹股沟下沿的大隐静脉主干,上肢的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和腕部的浅静脉等也可采用。
适用范围:
作为周围静脉输液的替代通路,凡能通过周围静脉输注的液体均可通过该通路输入;
多次采取静脉血的途径;
抗休克快速补液的通路。
禁忌症:同中心静脉置管术。
静脉切开包内容物:刀片,刀柄,纱布,蚊式血管钳,三角针,丝线,持针器,尖头小剪刀
方法步骤:
1、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
2、切口:在内踝尖前缘上方约1cm处沿静脉垂直方向作一长约0.8cm的横切口;
3、用蚊式血管钳将皮下组织分开,找到静脉,并紧靠静脉做钝性分离,将静脉游离长约1厘米;
4、用血管钳挑起静脉.并在其下面穿过两根丝线,一根将静脉远端结扎,另一根备用。准备好输液装置,检查静脉插管的塑料管或硅胶管是否合适,用注射液少许,冲洗塑料管,将消毒液冲洗干净,并将空气排尽;
5、提起结扎线,用尖头小剪刀将近心端静脉壁斜形剪一小口,约占静脉周径的三分之一,注意不可剪得过多,造成静脉断裂;
6、准确地从静脉切开处插入塑料管或硅胶管,约5-6cm即可.注意勿插入静脉夹层;
7、插入后立即用备用丝线将静脉和导管结扎一起,注意松紧适当,过松则可能导致脱管、渗血,过紧可能压迫管道不通畅;
8、缝合皮肤,将管固定在皮肤缝线上,再用辅料及胶布固定。

第四节 骨髓腔穿刺输液术
骨内中空的未塌陷的静脉丛,能起到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经静脉应用的药物、液体,也同样可以经骨髓腔输液途径应用。但是骨髓腔输液也有其并发症,如脂肪栓塞、骨髓炎等。如果急诊静脉通道无法建立,可以进行骨髓输液。在骨髓输液的同时应该积极建立静脉通道,一旦静脉通道建立成功,就应该停止骨髓输液,并拔出穿刺针,包扎穿刺点。
适应症
非常规输液通道,仅在紧急情况下替代静脉通路。
禁忌症
1、穿刺部位存在感染
2、穿刺位置怀疑或存在骨折;
3、怀疑或存在骨硬化症或成骨不全。
操作方法
部位选择: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胸骨(适用于年长患儿和成人患者),髂骨髂嵴,股骨大转子
器械准备
骨髓穿刺针,带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利多卡因,肝素生理盐水注射液(5-50U/mL)备冲洗导管抗凝,敷料及固定夹板,普通静脉输液导管。
操作步骤
以胫骨为例介绍穿刺方法,其它部位可根据此原理类推。
1、局部消毒及准备,在胫骨结节中下方骨面较平坦处进针。
2、进针时针尖略向胫骨近侧,注意避开骨端的骨质生长板。
3、进针时来回旋转向前推进,直至有落空感,用注射器回抽见骨髓血液(少数可抽不出)。
4、用注射器向髓腔内快速注入5-10ml生理盐水,冲洗清除骨髓针中的凝块和骨碎片。
5、接上普通输液条后即可开始输液和输注药物。
6、固定。

❷ 射频探针台MPI TS3000SE操作

射频探针台MPI TS3000SE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阶段

    准备本次测试的DUT(被测器件)和相应的探针与电缆。

    将探针摆放完毕,并佩戴手套、防静电手环等防护装备。

  2. 开机与预热

    确认压缩空气、真空、电源等已打开。

    按下白色电源键开机,待主机启动完毕后预热1-2分钟。

    按下蓝色的reset按钮进行重置。

  3. 软件操作

    打开软件,进入操作界面。

  4. 初始化

    选择一种模式进行初始化操作。

  5. 放置晶圆

    打开探针台屏蔽室的舱门。

    将晶圆放在chuck上,点击真空开关或“start”按钮自动选择吸附晶圆的尺寸。

  6. 设置扎针高度

    长按ENABLE Z-AXIS,然后按Z-up将chuck升到一定高度(防止撞针)。

    调节camera的Z轴和显微镜倍率,使图像清晰。

    点击“set contact”设置最高点,然后点击“separation”进行分离。

  7. 快捷设置

    如经常使用同一种厚度晶圆,可设置“Goto”参数值,点击“Goto”直接到达设定的Z轴值。

  8. 晶圆角度调节

    使用manual align、auto align或quick三种模式进行晶圆对齐。

    如选择auto align,需先进行camera calibration,选择校准参考图。

  9. 建立MAP图及尺寸

    点击“Auto”按键,通过移动XY找到特征图形并记录。

    选择自动校正模式,基于DIE尺寸是否已知进行编辑或更新。

  10. 设置“SET Grid Home”和“Set Home”

    确认显微镜观察到的芯片位置,点击“SET Grid Home”。

    通过鼠标选择小房子的位置来确定实际位置。

    点击“set home”进行对应。

  11. 移动与定位

    双击MAP图上的位置实现移动,或使用软件自带的“Next”功能。

    选择移动模式“INDEX”,用摇杆进行移动。

  12. 设置subdie

    点击“set die reference”,按照提示移动光标到die的左下角并设置。

    在影像界面下点击“train subsites”,选择需要测试的点添加subdie。

  13. 扎针与测试

    点击“contact”,调节针的位置进行扎针。

    使用探针座或卡尔文探针进行测试。

    如仪表有控制命令,可进行auto测试。

  14. 结束与清理

    测试结束后,将晶圆unload并取出。

    关闭软件,完成操作。

请注意,以上操作步骤需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准确。

❸ 美女小护士门诊输液打针流程是怎样的

美女小护士门诊输液打针流程如下

  1. 准备阶段

    • 选择药品:根据医嘱,选择适合病人的输液药品。
    • 准备工具:准备好针头、碘酒、胶带、棉签等必要的医疗工具。
  2. 核对与检查

    • 核对病人信息: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确保与医嘱一致,无误后开始操作。
    • 检查药品与工具:再次检查所准备的药品和工具是否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
    • 穿戴手套:为了保护自己和病人,护士需要穿戴干净的手套。
    • 排空输液管:排空输液管中的多余空气,确保输液安全。
  3. 打针输液

    • 让病人握拳:指导病人握拳,以便更容易找到适合扎针的位置。
    • 消毒:使用棉签蘸取碘酒,对扎针部位进行消毒。
    • 扎针:将针头迅速而准确地插入病人皮肤,确保输液通畅。
    • 固定针头:使用胶带将针头固定在病人皮肤上,避免针头移位。
  4. 输液过程监控

    • 观察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时刻留意病人的动态,包括表情、体征等。
    • 及时处理不适:如果发现病人有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以便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通过以上流程,美女小护士能够确保门诊输液打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