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为什么面粉一定要揉出手套膜
扩展阅读
男女穿旗袍有什么区别 2025-05-14 22:15:21
皮衣淋雨起皱怎么平整 2025-05-14 22:06:16

为什么面粉一定要揉出手套膜

发布时间: 2023-07-07 12:08:17

1. 请问为什么做面包要揉出手套膜呢

没有薄膜的话,那就是不是面包,是烤馒头

其实按照物理和化学的解释来说,出膜是为了让面包中黏性最高的部分(就是面筋的部分)揉出来,具有很强的拉力和黏性。这样放入的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才会被包裹在黏性很大的面包的气孔中而逐渐长大,体积变到2倍以上。如果不出膜,黏性没达到,就很难包裹住而二氧化碳,也就体积难以膨胀,就会做出一团死面,就成了馒头了

只要出筋了,即使不出手套膜也照样可以做出不错的面包,手套膜会效果更好一些罢了

膜好像是叫植物蛋白,主要是为了更有弹力和为了发酵,据说如果再不停的揉,能把面揉成透明的,像胶一样,而且能拉出很长的丝。

每次也能揉出那种大面积的薄膜,手工揉或者面包机揉或者二者结合,但是很不结实,总是很容易扯断的那种,我感觉做出来的面包不松软

要把面团多摔打下,薄膜固然重要,有筋度更重要。

只要出筋了,做出来的面包真不错,自己做的,材料真实,通常我是用打蛋器揉面,把材料按比例配好,先用筷子拌匀,再用打,低速档,十分钟就行了。

手揉的一般20多分钟,做吐司从来没有揉到过那种很大片的手套 但是口感还行 主要发酵也是面包松软与否的关键 只要揉到扩展阶段了 不一定要完全扩展也能做出好面包~ 而且我以前试过5分钟面包 不揉但是在发酵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出筋了的 也能很好的包裹空气在面团内 做出来的面包也是松软的~

2. 如何揉出手套膜

如何揉面能揉出手套膜
使用凯膳怡厨师机想揉出手套膜可以按照这个步骤: 以350克面粉为例,您可以先用2档先搅拌面粉,可以防止面粉喷溅,等液体混合面粉,有颗粒后,再用4-5档搅拌。一般7分钟左右,手套膜基本上就成型了。尽量不要超过15分钟,如果过度搅拌,面团的中心温度过热,反而会影响面团的口感。接着静置一段时间发酵,就可以用来做面包了哦。注意以上的搅拌面粉的时间按您具体的情况适当可以调整,面团揉出手套膜,同配方相关。如果是欧式面团、法棍等面团,它们的手套膜就没有甜面包的面团那么明显。通常中点馒头等的面团就不太会出手套膜,因为面粉用的是中筋粉,溼度也不够。因此成品就不会像面包那样口感松软。
请问怎么用手能揉出面包手套膜吗
一、畅法

1

将面粉、奶粉、糖、盐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搅均,直到没有干面粉。盖上保鲜膜或溼纱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内,醒15-20分钟。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温水后放入,前面的水减量即可)稍微揉成团就将面团移到案板上揉。一两分钟面团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来的容易成团,越揉也会越沾)这时可以摔打面团了(摔面团也是有方法的,不会的一定要去搜视频看。其实就是把面团摔长了,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较省力,又不会觉得很粘手,当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钟就可以出膜了,这时的膜还容易破,这时可以加黄油了(黄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内软化,最好是直接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黄油揉进面团,因为它很硬,容易跑出来,跑出来又塞进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钟,黄油基本全揉进去了,这时切一小块面团,旋转着扯开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断面也很光滑,做面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继续摔打吧!最多半小时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贴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会促使酵母发酵,会影响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着揉着就觉得面团膨胀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团越是发酵的厉害,所以彻底失败。

2、黄油最好先放到冷冻室冻成硬块,这样加黄油到面团的时候会让面团降温,不用担心天气太热揉着揉着发酵起来; 其次,这样黄油就是一点点的融入到面团,等黄油完全融入时,膜已经出来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样摔的,就去看看《保罗教你做面包》第一集。其实就是把面团摔两下,它就变长了,然后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4、希望爱面包的厨友们都能把面团套手上……加油,亲爱的们,只有自己总结了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请问面包师傅要怎么才可以揉出手套膜,这个程度是怎样的?
这个程度是可以扔掉了。要手动揉,现在基本上没有师傅懂得怎么揉,都用机器。
怎么才能保证不管什么配方都能揉出手套膜
你要做这个配方吗?
请问为什么做面包要揉出手套膜
不出膜做出来就不是面包了,甜面团都要出膜。
如何揉出膜的面团
这是我从别人那看到,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揉面最最关键的问题是----干溼原料的配比!干性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少许奶粉,可可粉之类的;而溼性原料主要是水、牛奶(含88%的水),包括蛋液(含73%的水)。为叙述简单,下面分别以面粉和水代表干、溼原料。如果干溼原料配比合适,面团最初是很粘手的,但是经过数分钟的揉搓之后就会慢慢变的光滑。如果你采取正确的手法揉了半个多小时还是很粘手,那绝对是水多了,这时只能加面粉了,虽说各种原材料都是以面粉为标准配备的,最好不要轻易加面粉,但是这种水多的情况下,不加面粉揉到天黑也出不了膜。我曾有两次水加多了,揉了四十分钟面团一点变化也没有,后来只能一点点加面粉,一共揉了一个半小时才差不多。而另一种情况,面团虽然成团但是很干的话,也是揉不膜的。因为面筋的形成是靠面粉和水的结合,如果水分不足,也是不行的。文中提到的出膜都是能拉出大片薄膜且破洞边缘光滑的膜,即完全阶段。)我这里想说的是,面团宁干不溼!加水过多的面团就像一场噩梦,手都黏在里面出不来就甭提揉了。所以不要一次把水全加进去。[/b[b]](因为你很少那么幸运的和配方的作者的原料、作业环境完全相同,面粉吸溼性不尽相同等各种原因会造成即使配方一样,面团也不一样。)那水加到什么程度呢?加到能把面盆里的面粉攒成一个面团的程度就好了,不要有剩余的干面粉就成。然后就可以把面团拿出来放到大理石台面上开揉(记得把面盆用刮板刮干净噢)。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往里加水,但是每次只加一点点。我管这个过程叫“揣水”,可以这么操作:每次把面团中间按出一个小坑,用手沾一点点水进来。然后像包包子似的把中间的水包进去,边包边揉,这时台面上可能会粘连粘面,那是因为水还未全部被吸收。可以尽量用面团干的部分去把台面上的粘面粘起来,大概半分钟左右水就会慢慢地被面团吸收进去,这时就是三光(手光、面光、台面光)了。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做法,按个坑,沾点水进去继续揉。直到面团越来越柔软,手掌按下去时感觉内部也越来越有弹性,甚至有点气体的感觉时,不用检验,膜肯定出来了。当然这时,你如果想让成品更溼润绵软的话,还可以这样再揣几次水。这样一点点揣水的好处是不会加多,你能随时感受到面团的状态。这时面团会非常柔软溼润,手接触和按压上去的感觉很是享受,就像在和它打太极一样。你可以继续享受一会这样的状态,然后差不多就可以收工了,虽然不至于把面筋揉断,但是我们可以把力气留给下一个面包哈。整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每次只需一点点水,然后揉到三光以后再加下一次水。我上次做孟老师书里的鲜奶油面包,所有原料(包括全部水)都加进去之后,居然还有好多干面粉(所以即使是书上的配方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灵活使用),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加了大概十多次共计40多克水。这个过程千万要有耐心,其实每次如果只加一点点水,半分钟就能三光。即使加20次也只需十分钟。而这时,基本上已经能出薄膜了。假设这40g水一次或者比如5次加入,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出不了膜,你的手都会黏在面团里出不来。所以,欲速则不达。只要遵循这个原则,揉500g左右的面团半个小时之内完全能搞定,而且整个过程手和台面会很干净。网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试过,比如泡面法,还有酵母提前溶解至有大泡泡时再加入面粉等等,个人认为效果不是很明显。泡面法可能是和温度有关,北京这里室温20度可能不适合。而酵母是要提前溶解的,我一般将酵母配方中的一部分水里静置一会,根据时间长短和酵母的不同,有时有大泡有时没有,我都一样加到面粉中用揣水的方法揉面,一样是20多分钟完成。其实,在揉面的过程中,面团......>>
请高手指点,做面包时揉出手套膜开始醒发,醒发后面团粘手啊,怎么没有手套膜了?
发过头了,面筋已经开始崩溃,原来吸收的水份,开始反析出来了,
为什么我的面团揉不出手套膜
面团的水分不够,软硬度应该是把面团放在料理台上马上就会塌下去的状态。足够的黄油,黄油加进去时应该是软化的。
做面包非得要把面揉出手套膜吗
我一般都是揉到均匀,就是没有结块的地方,然后分成块让它发酵。
厨师机揉面团,怎么才能揉出手套膜
好面,加正确的时间选择,看看说明书。

3. 面包和面怎么揉出薄膜

问题一:面包和面怎么揉出薄膜 首先,面粉要使用高筋粉,或面包专用粉。
然后,要有足够的水,作为溶粘剂。
适量的加盐,有助于面筋的更早形成。
温度控制,面团在揉制过程中的温度要低于20度,揉好时的温度在25-26度左右。避免面团太热,自身先发大了,面筋就无法完全扩展,就出不了膜了。
打面的过程:
以甜面包的配方为例:
面粉、水、糖、酵母、盐、鸡蛋、奶粉、黄油。
1、面粉+奶粉+冰水+糖+鸡蛋+酵母+水++++盐,混合均匀。(现在天气热盐也可以一起加入,盐对酵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夏天能防止面团过早发酵。冬天的晚加为宜,而且冬天酵母要用温水化开后加入。)
2、若是机器揉面,那么现在开始慢速,揉至干粉颗粒都已经收起。再可以换成快速,打到面团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用手扯面团,不能一下子扯断,加入黄油。
如果,手揉,那就不停的揉到没有干粉,然后,用手用力摔打面团,直到表面有些光滑,面团不容易扯断。
3、加入黄油,也是先慢速,让面团吸收黄油,然后快速打至面团光滑,用手拍不粘手。这样,用手拉一块小面团出来,撑出膜很容易了。
手工的话,面团包入黄油,拍开,折起,再拍开,再折起重复五六次,又是用力的摔打面团,直到面团光滑不粘手,就可以试着撑膜看看了。没有到位就继续摔打到出膜为止。

问题二:怎么可以把面团揉出膜 这是我从别人那看到,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揉面最最关键的问题是----干湿原料的配比!干性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少许奶粉,可可粉之类的;而湿性原料主要是水、牛奶(含88%的水),包括蛋液(含73%的水)。为叙述简单,下面分别以面粉和水代表干、湿原料。如果干湿原料配比合适,面团最初是很粘手的,但是经过数分钟的揉搓之后就会慢慢变的光滑。如果你采取正确的手法揉了半个多小时还是很粘手,那绝对是水多了,这时只能加面粉了,虽说各种原材料都是以面粉为标准配备的,最好不要轻易加面粉,但是这种水多的情况下,不加面粉揉到天黑也出不了膜。我曾有两次水加多了,揉了四十分钟面团一点变化也没有,后来只能一点点加面粉,一共揉了一个半小时才差不多。而另一种情况,面团虽然成团但是很干的话,也是揉不膜的。因为面筋的形成是靠面粉和水的结合,如果水分不足,也是不行的。如何判断水分是否充足?如果面团很干,摸起来会较硬,用手掌根部揉面时,感觉到面团内部是偏硬且没有弹性的,那就是面团偏干了。干湿配比得当且最后揉出膜的面团的特点是用手掌按下去时能感觉到面团内部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文中提到的出膜都是能拉出大片薄膜且破洞边缘光滑的膜,即完全阶段。)
我这里想说的是,面团宁干不湿!加水过多的面团就像一场噩梦,手都黏在里面出不来就甭提揉了。所以不要一次把水全加进去。[/b[b]](因为你很少那么幸运的和配方的作者的原料、作业环境完全相同,面粉吸湿性不尽相同等各种原因会造成即使配方一样,面团也不一样。)那水加到什么程度呢?加到能把面盆里的面粉攒成一个面团的程度就好了,不要有剩余的干面粉就成。然后就可以把面团拿出来放到大理石台面上开揉(记得把面盆用刮板刮干净噢)。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往里加水,但是每次只加一点点。我管这个过程叫“揣水”,可以这么操作:每次把面团中间按出一个小坑,用手沾一点点水进来。然后像包包子似的把中间的水包进去,边包边揉,这时台面上可能会粘连粘面,那是因为水还未全部被吸收。可以尽量用面团干的部分去把台面上的粘面粘起来,大概半分钟左右水就会慢慢地被面团吸收进去,这时就是三光(手光、面光、台面光)了。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做法,按个坑,沾点水进去继续揉。直到面团越来越柔软,手掌按下去时感觉内部也越来越有弹性,甚至有点气体的感觉时,不用检验,膜肯定出来了。当然这时,你如果想让成品更湿润绵软的话,还可以这样再揣几次水。这样一点点揣水的好处是不会加多,你能随时感受到面团的状态。这时面团会非常柔软湿润,手接触和按压上去的感觉很是享受,就像在和它打太极一样。你可以继续享受一会这样的状态,然后差不多就可以收工了,虽然不至于把面筋揉断,但是我们可以把力气留给下一个面包哈。
整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每次只需一点点水,然后揉到三光以后再加下一次水。我上次做孟老师书里的鲜奶油面包,所有原料(包括全部水)都加进去之后,居然还有好多干面粉(所以即使是书上的配方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灵活使用),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加了大概十多次共计40多克水。这个过程千万要有耐心,其实每次如果只加一点点水,半分钟就能三光。即使加20次也只需十分钟。而这时,基本上已经能出薄膜了。假设这40g水一次或者比如5次加入,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出不了膜,你的手都会黏在面团里出不来。所以,欲速则不达。只要遵循这个原则,揉500g左右的面团半个小时之内完全能搞定,而且整个过程手和台面会很干净。网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试过,比如泡面法,还有酵母提前溶解至有大泡泡时再加入面粉等等,个人认为效果不是很明显。泡面法可能是和温度有关,北京这里室温20度可能不适合......>>

问题三:请问怎么用手能揉出面包手套膜吗 一、畅法
1
将面粉、奶粉、糖、盐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搅均,直到没有干面粉。盖上保鲜膜或湿纱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内,醒15-20分钟。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温水后放入,前面的水减量即可)稍微揉成团就将面团移到案板上揉。一两分钟面团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来的容易成团,越揉也会越沾)这时可以摔打面团了(摔面团也是有方法的,不会的一定要去搜视频看。其实就是把面团摔长了,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较省力,又不会觉得很粘手,当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钟就可以出膜了,这时的膜还容易破,这时可以加黄油了(黄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内软化,最好是直接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黄油揉进面团,因为它很硬,容易跑出来,跑出来又塞进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钟,黄油基本全揉进去了,这时切一小块面团,旋转着扯开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断面也很光滑,做面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继续摔打吧!最多半小时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贴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会促使酵母发酵,会影响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着揉着就觉得面团膨胀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团越是发酵的厉害,所以彻底失败。
2、黄油最好先放到冷冻室冻成硬块,这样加黄油到面团的时候会让面团降温,不用担心天气太热揉着揉着发酵起来; 其次,这样黄油就是一点点的融入到面团,等黄油完全融入时,膜已经出来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样摔的,就去看看《保罗教你做面包》第一集。其实就是把面团摔两下,它就变长了,然后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4、希望爱面包的厨友们都能把面团套手上……加油,亲爱的们,只有自己总结了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问题四:做面包时,手工揉面要揉多长时间? 这个要看你一次揉多少面,还有你揉面的速度。 一般我自己做面包就家里三个人吃一次最多300克面粉,揉十几分钟就可以了。面是否揉好不是看时间,而是看面团的状态,可以把面团拉开,如果能拉成半透明的膜而不容易破,或者破裂的口成圆形,面团就揉好了。
希望采纳

问题五:面包揉面包出膜技巧 面包揉面包出膜方法
材料:高粉230g,低粉70g,一个蛋+牛奶=210g,糖50g,盐3g,酵母3g,黄油30g。
1.按照说明书上的投料顺序:先放液体(蛋+奶),糖盐分置两角,加入面粉,上面挖一坑,填入酵母覆盖好。放好桶,插电源,选择菜单10发面团,按启动键。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顺序应该是为了定时启动时用的,需要保持酵母的干燥啊,以及酵母不能和盐接触这样的问题。如果直接开始做,怎么放料并不是太重要,盐是会降低酵母的效力没错,但也不至于一定要挖坑放酵母的。但用面包机揉面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揉面过程一般很长,普通甜面包也得30分钟,而吐司则需要40-50分装,面包机本身工作过程中发热很厉害,夏天温度较高,揉面时一定要使用冰水和冰蛋来帮助降温,否则中途面还没有揉好就发酵,很影响最后成品的口感。揉面过程中也可以开着盖帮助散热,或者使用电风扇,吹空调等办法。)

2.为了防止面粉外扑,系统会自动慢转2分钟,之后搅拌刀会连续运转。面包机与厨师机的揉面原理不太一样,它没有厨师机那么强大,只是底部有个搅拌刀来搅动面团以达到需要的程度。所以,面团柔软是出膜的关键,太硬的面团,很难用面包机揉到想要的效果。怎么来界定面团软硬合适呢?如图倒计时1:55,也就是转了5分钟时,如果桶中基本没有干粉,而面团也恰好成团,刀能在面团里带动面团转动,而不是面团被刀拨来拨去的样子,也不会湿软成一滩,这样就正合适。

3.转了10分钟,也就是倒计时1:50时,检视面团情况,勉强能拉出薄膜,但不均匀,且易破。

4.揉面20分钟,也就是倒计时1:40时,检视面团情况,拉出的薄膜稍微有点筋度,但还是易破。面包机会有几秒中短暂的停顿,这时可以投入黄油。

5.放入切小块的黄油,夏天不需软化。这时长按关闭程序3秒钟。再从新启动。还是发面团程序,倒计时又从2:00开始。

6.这是转动5分钟,6分钟,7分钟的样子。可以看到,面团已经光滑了。

7.继续揉至倒计时1:50,也就是总共揉了30分钟时,检视面团,可以拉出较大片的薄膜,有一定的筋度。破洞的边缘有小锯齿样,不光滑。这个程度,就可以做甜面包了。如果要放入干果或者果泥等做各种口味的甜面团,也可以这时投放,继续揉个两三分钟的样子,稍微均匀即可。揉入杂料后若再揉太长时间,会破坏面团筋度。

8.如果继续揉,倒计时1:40时,检视面团,可以拉出很有筋度的薄膜,用手指捅也不轻易破,破了的话,破洞的边缘很光滑,这个程度就可以做吐司了。当然,只用面包机很难揉出那种可以套在整只手上的手套膜。而揉到这个程度,尤其是夏天,面团就会有稍微的发酵现象了,继续揉下去只会破坏面包的口感。而这个程度做出的吐司一样可以拉丝,口感细腻,甚至要比买的吐司都柔软。

9.做小排包。图中是用了8寸方模和6寸圆模。面团根据自己想要的程度揉好后,拿出来滚圆,放入抹了黄油的盆中,盖保鲜膜,室温发酵1-1.5小时至两倍大。可以手指粘面粉插一下,不回缩,不塌陷即成。

问题六:为什么做面包和面要揉出膜而做包子却不用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

问题七:如何揉面包用的面团,死活做不了手套膜 面包可以说成两种, 一种就是能食用的面包,另一种就是指的物质上的东西,或者食物,或者是金钱,这就是更深层次的意义。 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种。
所谓面包,就是以黑麦、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盐、酵母等和面并制成面团坯料,然后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热制成的食品。
通常,我们提到面包,大都会想到欧美面包或日式的夹馅面包、甜面包等。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特殊种类的面包。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制作面包的原料除了黑麦粉、小麦粉以外,还有荞麦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面包经酵母发酵,在烘烤过程中变得更加蓬松柔软;还有许多面包恰恰相反,用不着发酵。尽管原料和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它们都被称为面包。
面包又被称为人造果实,品种繁多,各具风味。
面包是高热量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容易肥胖。
温度高时较为松软好吃,低温的状态下会变硬,风味口感都会差很多。

问题八:做面包的面团为什么要揉出膜 揉出膜,表示面筋完全扩展,有利于下一步成形,醒发和烘烤,面包会有更好的感官性状,吃起来也会更加韧,有嚼劲~

问题九:做面包,为什么要能拉出薄薄的膜?揉面排出空气?二次发酵? 那是因为面里面的面筋在你和面的时候已经形成,我们和面就是为了让他形成面筋,而醒面就是为了让面筋能有一个舒缓的过程,让本来被我们和在一起的面筋慢慢舒展开,舒展完之后,面团中间会有气,那是因为面团在醒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就像是呼吸一样,我们要将那些空气揉没再次让面筋聚拢也就是让他更加结实,也是为了让面筋更加均匀,其实那薄薄的膜就像是织好的布,面筋就像是布里面那一根根线一样,纵横交错,我们通过二次发酵会让面筋更加紧密结实,就形成了膜一样的感觉,这也是为了使我们做出的面包口感更有层次,更加能发挥面团中神奇的力量,做出更加或蓬松或紧实的面包,只要掌握好面团的呼吸,让他们得到很好的舒展,相信你一定能做出好吃的面包!

4. 做面包,为什么要能拉出薄薄的膜

二次发酵会让面筋更加紧密结实。

5. 为什么面团揉不出手套膜 揉面揉不出手套膜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做面食的时候都会进行揉面,揉面是很重要的一步,会有很多的讲究和技巧,很多人做面包的时候都需要将面团揉出手套膜,那么为什么有些人揉面揉不出膜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面团揉不出手套膜

1、用的低筋面粉

用高筋面粉才能揉出膜。面粉本身就是一个影响面团出膜的重要因素,制作面包当然最好选择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别,选购面粉时需注意,而且面粉最好买新鲜的,放置太久的面粉,进行会降低。

2、配料问题

和面没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时根据配方加入鸡蛋或者食盐,既可以丰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面粉的筋性,让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适

配方的含水量对出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只做面包的面团湿度在60%~70%之间,比较容易出膜,这种状态下的面团有些粘手,但是面团能拿得起来,如果湿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点是难以操作,会特别粘手。(因为面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具体和面时,要预留10%的水,视情况增减。)

含油量指的是黄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会对面团出膜有影响,按照原来的方子,油量减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出膜。

4、搅拌力度太小

一般,搅拌力度越大,面筋形成越快,这就是和面需要厨师机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当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什么面粉可以揉出手套膜

一般建议用高筋面粉。

国标中,面粉按湿面筋含量分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面包等烘焙类产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颂类产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面粉,纯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适合做烘焙类产品。

面粉的筋度强弱取决于面粉中-S-H-转化成 -S-S-键的数量,数量越多,面粉筋力越强,面团弹性越大,延伸性也会相对好。

所以究其根本,面粉筋力的强弱是其本身的基因决定的,目前美国高筋小麦(DNS、NS等)磨出的面粉品质较好,非常适合做高端烘焙产品。

我以前有用中筋粉做睁态纤过面包,得出的结论是:中筋粉一样可以拉出“手套膜”,但是面团的弹性远不如高筋粉,所以做出来的面包急涨就很小。

面团揉出手套膜要揉多久

一般需要二十分钟左右。

面包的特别是蓬松柔软,想要做出好吃的面包,必须要把面团揉出手套膜,其实揉手套膜是有技巧的,就是面团在加黄油揉成团以后,先在盆里醒发半个小时。然后再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搓,像搓衣服一样这样推拉揉搓,大约需要20分钟就会出膜啦。

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

如果用和面机就很简单了,步骤如下:

1、除了黄油,一般把面粉、糖、盐等食材都先放进和面机,电动搅拌。也可以悉仿用手搅拌,能掌握水量的多少。

2、选择和面档位,开始和面,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3、这时候的面团已经成半扩展状态,加入黄油,可以把黄油放到面团的中间去,包裹起来。继续揉面半个小时。

4、这个时候可闭扮以看一下面团是否可以成膜,如果效果还不是很好,可以继续一段时间。

6. 面团可以拉出“手套膜”是不是面团的筋度就很高呢

如果了解烘焙的朋友就应该非常熟悉,面团拉出手套膜了,面团拉着手套膜主要是用在制作面包上面,那么我们在制作面包的时候拉出手套膜,就说明面团已经有一定的筋性,做出来的面包才会更好吃。

面团可以拉出手套膜,是不是面团的筋度就很高的?

面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手套膜,还在于用到的面粉,面粉由于本身的特性分为三种,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这三种面粉决定了,面条是否能够拉出手套膜,如果面团已经拉出了手套膜,说明面团中的面筋已经形成了,筋度自然比一般面团要高很多。


结语。

面团之所以能够拉出手套膜,是因为用到的面粉本身就具有筋性的,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都能够拉出手套膜,在揉制面团的时候,面团中已经形成了筋度。这个面团的筋度是比一般的面团筋度要高很多,不过在制作面包的时候用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差别也不是特别大。

7. 面粉如何成膜

用料

高筋粉

手工揉面快速出膜方法的做法

  • 原料一定要准确称量,
    在这事儿上没的商量,所有材料都要用电子秤准确称量。不能凭感觉和直觉,更不能抱着“差不多就行”的心理,往往就是你这会儿的“差不多”,造成了结果“差很多”。面粉称好,放入盆中,一角放糖粉,盐,中间放酵母,打入鸡蛋。

  • 新手建议:1、从普通小面包开始学习,不要一开始就做土司。2、使用人家菜谱的配方,请自行预留20ml液体,后面视情况再慢慢加入。 将A材料混合【夏天建议酵母使用2—2.5克左右,当糖的添加量在面团中超过7%(以面粉计),请使用耐高糖高活性酵母;并使用冰牛奶、冰鸡蛋和面来减慢发酵速度】,进行手套膜第一阶段揉面,面团刚开始是软软、粘粘的,但是揉了之后就会变得光滑柔韧。揉面时,一定要使用手腕的力量,手腕用力将面团向外推开,然后将推出去的面拉回来放在上面,像搓衣服一样反复重复以上动作,直到面团手感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大约10分钟左右。然后进行面团的湿度判断。

  • 面团湿度判断图1:面团压在手心,倒扣不会掉落。请重视面团湿度,如果干了请加水或者牛奶继续揉面,直到湿度达标,各家面粉吸水性不一样,大家可以少量多次添加液体,同时记住自家所需的水量。手套膜出来的快慢与成功都由湿度说了算!如果你的湿度没有达到菜谱图片标准,即使你努力一个小时手套膜也会很不客气地与你无缘。亲们不要与干面团为伍,做那些事倍功半甚至无功的傻事儿!

  • 面团湿度判断图2:扯掉面团手上有面糊残留,但是用面团在这个手上转动几圈,手又回到干净的状态。请一定一定要进行面团湿度判断,湿度不够,加水或者牛奶继续揉,揉好了再进行一次判断,只有湿度达标了,才能继续下面的步骤。

  • 面团湿度判断达标以后,将面团放进保鲜膜里,然后放进冰箱冷藏20-30分钟,手套膜第一阶段完成。很多亲们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冰箱冷藏,冷藏是为了改变和破坏面团组织原来的结构,使我们更容易出手套膜,这个步骤不是为了发酵哦!查阅了很多资料说后盐法更加科学,所以将盐放到进入扩展阶段(见步骤15)才加入。亲们要仔细看菜谱哦!

  • 将黄油切成薄片,备用。面团冷藏20分钟以后,就准备进入手套膜第二阶段。以下为第二阶段的总括说明:快速摔或打面团至面筋网络形成,操作熟练者一般10-15分钟即可出手套膜。亲们注意体会那种特别绵软的手感,有这样的手感时说明面团已经进入扩展阶段。没有经验者一般摔打时间最好控制在30-40分钟之内,不要过度摔打导致适得其反。

  • 将冷藏20分钟的面团从冰箱中取出,压成扁圆形,把一半的黄油铺在面团的一半边,对折成半圆形,然后再把剩下的一半黄油铺在半圆上,再对折成四分之一圆形。有亲问,怎么不是用后油法?其实这时候添加黄油也是属于后油法的范畴。面团中油脂的添加一般应该在面团形成之后,但面筋还未扩展时加入。这样油脂与面筋与淀粉之间形成一层薄膜,而使面筋更为柔软,且能保持面团中的气体。

  • 然后开始揉面,将黄油充分揉进面团里,请大力揉面5分钟。温馨提示:很多亲湿度够了,但是没有充分揉出面的韧性,也会导致摔打的时候面团容易断裂。

  • 准备10克橄榄油和刷子。接下来这十分钟的重点动作就是摔(6~10次)→涂油→对折→摔(6~10次)→涂油→对折……橄榄油涂完以后就重复摔(6~10次)→对折步骤。

  • 一手握住面团的一头,另一手将面团另一头往台子上摔1次,拿起台子上摔出去的面团摔第2次,反复摔面团动作3次、4次、5次、6次(一般连续摔6~10次),面团会被摔打得越来越长。如果面一摔就断,请加水或者牛奶,如果面越摔越干,请加水或者牛奶。

  • 给摔长的面上面涂一层橄榄油。

  • 将刷了油的面团对折。

  • 继续重复前面的摔面团步骤。很多亲们没有注意摔面的细节,摔一次就对折了!再次强调摔面技巧:把面摔出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再对折摔长的面,继续再反复这个摔面步骤!有的亲摔3~5次面已经摔得很长了,也可以就摔3~5次对折。

  • 涂油,对折。橄榄油没多久就涂完了,接着重复摔→对折步骤即可。

  • 小贴士

    手工揉面结束。总结一下重要的几点~~~
    1、液体量不要全部都加入面粉里,最好留10--20克,在揉面的过程中,可以观察面团的干湿情况,随时补充。
    2、面粉搅拌成面絮状以后,盖上保鲜膜静止20分钟左右,可以使面粉充分吸收水份,变得很滋润,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揉面的时间。夏季温度高,要放入冰箱冷藏室,以免酵母发酵。
    3、揉面的主要动作就是——搓,搓出去,收回来折叠一下,再搓出去,重复此动作,直至出膜。
    4、揉面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面团变干,不好搓了,就用手沾水拍在面团上,不要直接倒水,可以多次用手沾水补充水分。面团太干的话,也是不容易拉出薄膜的。
    5、检查出膜情况的时候,要慢慢向四周拉开,就是转着圈的拉,不要一直朝两边拉。也不用非得套在手上弄成手套膜,自己感觉薄膜有韧性、撑破的地方边缘很光滑就可以了。
    6、做普通的甜面包的面团只需要面团有延展性、能拉出膜。
    厨师机揉面时,为什么要把2速变4速呢?

    基本面团形成后,可以把速度提高到4速或中高速,因为速度越高,面筋形成的越快。但要注意随时停机清理下面钩儿,不能放过每一块儿“掉队”的面,要都揉到了才行哦,别忘了随时判断面团儿的状态哈。

8. 做面包不用黄油,可以出膜吗为何

这是我用玉米油做的吐司面包,没用黄油一样出膜了,配方如下,高筋面包粉 230克

鸡蛋1个加纯奶或者水 140克

白砂糖 60克

玉米油 30克

酵母 3克

盐 2克

将称好的材料放进面包桶,先放固态再放液体,把盐和酵母不放一头分开放,启动揉面程序,至出手套膜即可,每家的机器脾气不太一样,我家的揉40分钟,拿出来手揉5分钟才出膜

把揉好的面团称重放到吐司盒里

现在开始发酵,烤箱有发酵功能的直接加一碗水吐司盒盖上保鲜膜拿去发酵。

烤箱没有发酵功能的加一碗水烤箱调制35度,吐司盒盖保鲜膜直接发酵,夏天可以直接发酵但是需要盖上保鲜膜,面团发酵至9分满即可,烤箱一般90分钟就9分满,室温视情况而定

预热烤箱上下管160度35分钟,时间到直接取出,烤箱温度可以根据自己家烤箱的脾气来设定一个更合适的温度,做好的面包口感和拉丝都很不错,喜欢可以试试

不是这样的。主要是你的力度的问题,如果你力量不够,可以不停的摔打面团直到出膜。

黄油、玉空尺米油都能出膜。关键在面粉的质量和你揉面的温度、力度、时间控制。

下面我就教大家做肠仔包

原料:高筋面粉130g,全蛋液25g,黑米粥65g,玉米油斗举高10g,细砂糖15g,酵母粉2g,盐1g

辅料:玉米油5g,鲜肉香肠4根

做法:1、将制作面包的食材(原料)都放入面包机内胆,启动“和面”程序;

2、程序结束后,检查面团能否拉出薄膜(不是手套膜);

3、揉好的面团,放在揉面垫上,覆盖上保鲜膜,松弛片刻;将面团均分成6份;再覆盖上保鲜膜,防止面团变干;

4、备好不粘面包管;

5、取一份面团,搓成长条,将面团绕在不粘面包管上,头尾要藏好;

6、覆盖上答毕保鲜膜,将面包放置在温暖湿润处,发酵至2倍大;

7、烤箱上下火170度预热后,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烘烤15分钟;面包烤好后,取出面包管,让面包冷却;

8、备好鲜肉香肠;

9、不粘锅倒入适量油,放入香肠煎熟;

10、将香肠塞入面包里,【肠仔包】就做好啦。

可以出的

黄油、玉米油都能出膜。关键在面粉的质量和你揉面的温度、力度、时间控制

如果没成功,可以用力的将面团拍打出摸

力度要大,发酵时间12小时左右。

加一点食用油就行了

不是的。主要是你的力度的问题,如果你力量不够,可以不停的摔打面团直到出膜。黄油、玉米油都能出膜。关键在面粉的质量和你揉面的温度、力度、时间控制。

做面包不用黄油可以出膜,因为有面筋

9. 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 面团揉出手套膜要多久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做面食的时候都会揉面,揉面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揉面的程度。有些面点对揉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让面团揉出膜。那么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面团能拉膜

做面包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手套膜,这一步难倒了很多人,像制作吐司、小餐包、甜甜圈、可颂等这些需要用到高筋面粉的西式糕点,面团都需要多多搅拌,直到面团拉开可以出现薄膜,只是所需的状态略有不同。

一般面粉能拉开膜,说明筋性很好,而面粉起筋的程度主要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小麦粉在加水之后,它的蛋白质在搅拌下能形细致、充满弹性的结构,所以面粉能拉出膜,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在高、中、低筋三种面粉中,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最容易拉出膜。

如果没有揉到位,面团拉不出膜,即使面团发酵成功,烤出来的面包吃起来就像馒头,口感不蓬松也不细腻,没有面包独特的口感,也不能拉丝,这就是面团需要搅拌的原因。

面团怎么揉出膜

1、后油法

后油法指的是黄油不要一开始就加,等面团揉好,醒面一段时间,等面筋形成后,再把黄油加进去开始搅拌,这样更容易出膜,这是因为黄油会阻断面筋的形成。

2、后酵母法

后酵母法指的是和面时,酵母和黄油先不要添加,其他食材混合揉好面团,盖好放入冰箱冷藏醒发,最好是放置一晚,这样面筋形成,再把酵母用少量水融化后揉进面团中,黄油也加进去,一起揉搓,更容易出膜。

3、搅拌的手法

想要轻松揉出手套膜,当然最好有厨师机,如果没有厨师机,手工揉就比较费力,可以像搓衣服一样,一只手按压一端的面团,另一只手把面团反复往前搓,如果面团粘案板上,可以用刮刀整型,等面团不那么粘手了,可以时不时摔打面团,后继续揉搓出膜。

手工揉面是非常费力的,最好找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来揉,因为在揉面团的过程中,面团因为反复摩擦,温度会升高,面团可能在这过程中已经发酵起来了,也不容易出膜,最好的方法是大力、短时间出膜。

面团揉出膜要多久

一般至少需要半小时左右。

1、我们揉面的方法要正确,类似于我们平时在搓衣板去洗衣服的一个手法,按住面团的一端,想洗衣服一样在案板上搓面团,要用巧劲

2、面团一开始是硬的,揉一会你会发现越来越粘手,不仅粘手还黏案板,黏在上面掉不下来的那种,没关系我们准备一个刮板,黏在案板上我们给他刮下来,重新揉,手法不要变,坚持揉10分钟左右情况会稍微好点

3、这时候我们拿起面团捏住一端,在案板上摔打,摔打几下你会发现面不怎么黏了

4、就这样揉一会摔打几次,大概持续20分钟,你会发现面团不粘手了,变得很有弹性

5、再接着揉几分钟,手套膜就出来了

6、这就是一整套揉手套膜的一个过程,大概估算一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7、用手揉还是很累人的,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选择机器揉面

手工揉面技巧

1、面粉的选择很重要,做面包首先要用高筋面粉或做面包的专用面粉。

2、揉面的过程中,要把面团尽可能的抻长,如果面团水分过少,是不容易拉抻的,所以这里的技巧是要掌握好面团的水分。

3、和面前加入适量的盐,有助于面筋更早形成。

4、揉出了面筋后就可以加入黄油了,先慢慢揉,重复折叠面团,也可以适当摔打面团直到面团光滑不沾手。

正常情况这几个步骤做完10来分钟左右,可以尝试着用手掌撑膜,如果撑膜效果不佳,可以继续揉面,摔打,直至成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