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防抓脸手套”危害大,要想新生儿不挠脸,两个方法可尝试
护理新生儿期间,很多爸妈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宝宝特别喜欢挠脸,稍不留神,就会挠的一脸伤,让爸妈非常心疼。
有位网友说,他家宝宝出生第5天就把脸挠的“伤痕累累”,看的他们心疼不已,赶紧给宝宝戴上了“防抓脸手套”,为了预防宝宝把手套蹭下来,还用皮筋在手腕处缠了几道。结果当天就被姥姥训斥了一顿,嫌他们不会带娃。
为什么给新生儿戴手套防挠脸就是不会带娃呢?
这位宝妈说,姥姥特地找了几个 新生儿戴手套出问题的案例 给她看,吓得她跟老公一身冷汗。
一个新生儿出生后经常挠脸,把小脸挠的“伤痕累累”,奶奶看了很心疼。在邻居的介绍下,赶紧给宝宝买了副“防抓脸手套”戴上,为了防止手套被蹭下来,还在手腕处打了个结。
戴上以后,果真不挠脸了,奶奶看了很满意。
谁知,3天后奶奶把手套摘下来竟然发现, 宝宝有一节中指变得黑乎乎的 ,看起来特别可怕。吓得奶奶赶紧带娃去医院,医生却说: 小指头被线头缠住,长时间血液不流通,已经坏死了,只能切除。
还没满月的宝宝,因为一副小小的“防抓脸手套”竟然要被“截肢”,奶奶听了后悔不已!
其实类似的案例网上还有很多,有的是 手指被线头缠绕 ,有的是 手腕被勒的太紧 ,面临的问题几乎相同: 长时间血液不流通,已经坏死 。
所以说,不要随便给宝宝戴手套,也不要太紧太勒。
除了案例中的危险,给新生儿戴手套,还有很多远比挠脸严重的影响,比如:
1.影响宝宝的感知觉发育
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宝宝会 通过感知觉 探索 周围的一切,如果感知觉发育良好,将会为 宝宝后期的认知发展 奠定良好基础。
出生后,他们最先 通过手和嘴巴 探索 世界 ,促进感知觉的良好发育,如果爸妈给宝宝戴上手套,抑制手的 探索 ,感知觉发育必然受到影响,后期的认知发展也会被影响。
因此,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不仅不能给宝宝长时间戴手套,还应该 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宝宝的感知觉发展 , 引导宝宝认识、 探索 周围的世界 。
比如:不戴手套,让他用手 探索 世界;让宝宝聆听不同的声音;让宝宝看看黑白卡片……
2.抑制孩子的 情感 发育
宝宝不仅挠脸,还喜欢吃手。出生没多久,就能把小手塞到嘴巴里,这种行为,既可以 探索 世界,认识自己的身体,还可以获得满足和安慰。
如果给宝宝戴上手套,宝宝不能随时随刻的吃手,无法自我安慰,不能获得满足,他们的 情感 发育很可能会被抑制。
而且,如果 手套不经常清洗 ,或者 质量不达标 ,或者 有很多线头 ,宝宝吃手时,都会跟着一起进入口腔和身体,危害宝宝的 健康 。
既然不能戴“防抓脸手套”,面对新生儿挠脸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总不能让宝宝把小脸挠的“伤痕累累”还不管不顾吧?
首先要知道, 新生儿为什么挠脸,是闲的没事儿做?还是小脸不舒服?
然后再 根据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 。
其实,新生儿挠脸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 皮肤缺水干燥 。
众所周知,胎儿在宫内被羊水包围,温暖潮湿,根本不存在缺水干燥的问题;但是出生后,没有了羊水的滋润,在冷空气的刺激下,皮肤常常会非常干燥。一旦干燥,宝宝就会发痒不舒服,然后开始频繁挠脸。
同时,还跟 角质层的发育 有关。
胎儿时期,不存在角质层;出生后,角质层逐渐发育,在成熟之前,屏障功能还不完善。这就导致宝宝的皮肤 吸收不到空气中的水分 ,角质层水分含量太低,进而出现 干燥、紧绷、粗燥、脱屑 等问题。
新生儿不能开口说话,无法告诉爸妈“妈妈,我的脸又干又紧,特别不舒服”,只能通过抓挠来缓解。
为了缓解小脸的干燥不适,妈妈可以给宝宝勤洗脸,洗脸后擦点滋润皮肤的护肤品。
PS:必须 使用宝宝专用的 ,而且是 不含香料、酒精、无刺激、能够保护皮肤水分平衡的护肤品。
新生儿挠脸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把小脸挠的“伤痕累累”,不仅宝宝不舒服,爸妈也会非常心疼。
遇到这种问题,可以试试这几个办法:
1、避免挠伤——剪指甲
宝宝指甲虽然软软的,但是却非常锋利,常常把娇嫩的皮肤挠伤。
因此,爸妈应该 经常给宝宝剪指甲 。
具体可以按照这几个步骤:
①工具:选择宝宝专用指甲刀 ,千万不要用大人的。
②剪指甲: 宝宝睡着后,选个光线好的位置,一只手握住宝宝小手,分开五指,捏住需要剪指甲的手指,一只手用指甲刀挨个慢慢剪。不管是剪指甲的手,还是握着宝宝手指的手,都要稳当些,别乱晃。
③注意问题:先剪中间后修两边 ,不要让边角太短,否则指甲很容易长进去;指甲毛边修干净,不要有尖锐的地方,剪完后可以 用手指沿指甲边摸/摸看,发现毛边及时清理。
④剪指甲频率: 宝宝指甲长得很快,可以一周一次,也可以看情况而定,只要长了随时修剪。
2.避免抓挠——玩具帮忙
有的宝宝即使剪了指甲,还会把小脸挠伤,这个时候可以试试这位博主的办法。
为了防止宝宝挠脸受伤,这位博主 把两个毛绒玩具一左一右放在宝宝臂弯里。 这样可以限制宝宝的胳膊活动,减少挠脸的发生。
不过有网友表示,毛绒玩具比较危险,毛绒容易滋生细菌,还容易堵塞口鼻,很可能会危害宝宝的生命 健康 。
对此,建议大家试试其它物品,比如光滑的早教玩具,或者海洋球。
如果外出,担心寒冷,可以戴手套,但是必须选择选择宽松、舒适、线毛少的,还可以把手套翻过来戴;也可以衣服稍微大一些,把小手盖在里面。
除了 戴手套防抓挠 ,还有绑腿、蜡烛包、挤压RU头,这些都是错误的,必须禁止的行为,爸妈一个都别做!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❷ 有防止老人抓伤手套吗
老人预防抓伤手套也叫约束手套、防拔管手套,老人如果情绪不稳或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意识抓伤自己,那么老人抓伤自己是老人有抓握动作,那么可以佩戴约束手套,约束手套因为手心处有胶版,不利于抓握,所以避免抓伤。
❸ 手套怎么做手工简单方法
手工制作手套的工具/原料
羊毛混纺毛毡布(1/3 码或者4张9*12大小)
棉套(与毛毡布等量)
装饰布条(大概12英寸)
与装饰布条搭配的丝绒线
方法/步骤
将毛毡布和棉套布分别按照连指手套模板的剪下四个同样大小的手套形状,将民族风装饰条剪下与手套同样宽度的一条,用针按图固定好,再将其风在毛毡布上。若用丝绒线缝在外表就很难看到缝纫的痕迹。
同样的步骤重复在第二张毛毡布上,但需注意布条的图案要相反,这样才有一双手套的效果。手套的一面有布条就可以了,但也可以四面都缝上。
将每一片毛毡布与一片棉布用针固定在一起,用普通细线沿边将两块布缝起来,在底部用黑线缝一个小边。将两块缝好的手套布翻着放在一起,用针固定好,再用缝纫机将边缘缝好,缝的宽度要离开边缘一点,大概1/4英寸。
缝好后将边缘修剪整齐并且去掉四周的毛线。将手套翻折过来,如果尺寸有点大你可以重新翻过来再往里缝一圈,但一定要给手套口留够空间,要不然手套就带不进去了。
❹ 最简单棉手套做法
棉手套制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手放在硬纸片上,画出比手大三厘米左右的形状。
❺ 如何做布手套
原料:彩棉T恤、剪刀、针、线、水性笔
步骤:
1、设计手套:这是工作的首步,在自己选择好布料后,上下两面一定要叠整齐对应,将布料摊平,然后将自己的余键手掌或者之前的合适手套拿出来,然后顺着手或者原有的手套版本画需要制作的手套轮廓。
2、裁剪出手套形状:在上下两片布料对齐整平的基础上,将一只手按照布料的一边,另一只手拿着剪刀,顺着自己所祥滚画的手套轮廓线,然后慢慢地进行裁剪。
3、缝制手套:裁剪完成之后,将已经重叠的上下两面再躺平,放在桌子上,自己用手来回压下,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有的话,竖宴巧及时进行修改。
4、点缀成型:添加自己喜欢的配饰。
❻ 防吃手手套的做法
宝宝成长到一定年龄,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吃手现象,虽然很多妈妈们会非常频繁的给宝宝擦洗双手,保持双手的清洁,但宝宝吃手还是容易给自身带来很多卫生和健康的隐患,所以很多妈妈会给宝宝带上手套,那么,宝宝戒吃手手套怎么做呢?
1、纱网。给习惯吃手的宝宝制作的手套一定要需要选择安全健康的材质,食用柔软的医用纱网就是一种方式,纱网可以消毒、杀菌以后使用,所制作出来的手套给宝宝带上以后,即便被宝宝偶尔含在嘴里,也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不会产生过多的不良影响。
2、大拇指型手套。大部分习惯吃手的宝宝,都会喜欢将大拇指塞进嘴巴里,所以可以使用安全的材质制作一个套住大拇指的手套,但同时要固定在宝宝的手腕上,这样宝宝每次将大拇指塞进嘴巴里的时候,就不再是自己皮肤的味道,会减少吃手的动作。
3、套住大拇指和食指。对于习惯吃手的宝宝,大拇指和食指是最喜欢被塞进嘴巴里的,所以,使用纱网材质制作出来的手套可以将大拇指和食指套住,这样可以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其他动作,而且安全材质的手套还可以缓解宝宝吃手的习惯。
❼ 手套如何制作
你想做什么样的手套?能具体点吗?如果用布做比较简单,先把手放在一张纸上,手按上去用笔画手的样子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这个手样,然后拿这个样铺在布上,剪出两块这样的手样缝合到一起就是手套了,你试试
❽ 做手套的教程
1、将旧毛衣片平铺在桌上,对折成双层上下片,对折时将面料正面相对着朝内。
2、然后用手比对大小把多余的剪掉,注意剪的时候要留出缝合的宽度。手套长度可以按照自己想留的长度。
5、用剪掉多余的毛衣片做个蝴蝶结做装饰,剪两个长方形(放在两只手套上的),然后对折用针线缝合好,在翻过来,在中间用线缠绕扎紧,蝴蝶结做好
6、用针线把蝴蝶结缝制手套上。这样实用暖和而漂亮的手套就可以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