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为什么二氯甲烷戴手套没感觉
扩展阅读
晚上没有睡衣怎么办 2025-05-15 05:27:14
戴什么样的手套绝缘 2025-05-15 05:18:21
偏开扣旗袍怎么做 2025-05-15 05:16:18

为什么二氯甲烷戴手套没感觉

发布时间: 2023-07-05 14:53:14

A. 二氯甲烷的注意事项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健康危害效应:
急性:1.鼻子及喉咙的轻微刺激。
2.于500~1,000 ppm 1~2小时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如:头晕、头昏眼花、恶心、手脚麻木、疲劳,无法集中精神及协调性减低。
3.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及死亡。
皮肤:1.液体会刺激皮肤。
2.如流入手套内、鞋内或紧的衣内可能会严重刺激。
眼睛:1.液体及高浓度蒸气可能造成刺激。
2.液体可能导致角膜的短暂刺激。
食入:1.于动物实验中,二氯甲烷会被迅速吸收入体内造成中度毒性,症状如吸入。
慢性:1.吸入:于非常高浓度会造成肝及肾的损伤。亦有报告指出一再暴露于500~3,600 ppm会造成脑损伤。
⒉致癌性:三研究指出长期暴露的工人并无癌症增多的迹象,但IARC将其列为疑似致癌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二氯甲烷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200mg/m3。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水质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Ⅱ、Ⅲ类水域) 0.005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7.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mg/L) 地面水:0.002
废水:0.02
土壤浸出液:0.002
嗅觉阈浓度 150ppm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利用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2.不可催吐。
3.给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释胃中物。
4.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反复给水。
5.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
6.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医疗单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死亡。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当患者吸入和吞下毒性物质时,别直接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应使用单向给气式之口袋型面罩和其他医疗器材来执行人工呼吸。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超过120度,其蒸气具可燃性。2.火灾中会分解出毒性气体具危险性。
特殊灭火程序:1.洒水使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冷却,喷水将外泄物冲离暴露区。
2.如此物质起火或陷于火中时: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则不要做灭火的工作。若火势无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时,必须疏散方圆 2500 英尺内的区域。
⒊ 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直到火被熄灭。(erg2002)
4. 不要直接对溢出的物质冲水,可能会发生溅的现象 (erg2002)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1.燃烧后毒性产物:燃烧后产物包括有毒气体和蒸气 (例如氯化氢、光气及一氧化碳)。
2.二氯甲烷的蒸气比空气重,可飘到相当远的距离到点火源再烧回来。 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操作时避免产生雾滴,并穿戴适当之个人防护装备。
2.避免让释出的蒸气和雾滴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3.在通风良好的特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用量。
4.须备随时可用于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备。
5.空的贮存容器内可能仍有具危害性的残留物。
6.于焊接、火焰或热 表面的附近不可操作使用此物。
7.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
8.贮存须远离热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强氧化剂、强酸、硝酸。
9.贮存在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里。
10.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应紧密的盖好。
11.避免容器受损并定期检查贮桶有无缺陷如破损或溢漏等。
12.容器镀锌或有 Phenolic 合成树脂的内衬,可降低二氯甲烷发生分解的可能性。
13.限量贮存。
14.于适当处张贴警示符号。
15.贮存区要与员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16.使用被规定可用于物质的塑胶水管去卸载毒化物。(hazardtext)
17.物质可能会积聚静电可能会造成燃烧。(hazardtext)7.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
包装储运:用镀锌铁桶密闭包装,每桶250kg,火车槽车、汽车均可运输。应贮存在冷暗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注意防潮。
产品指标 项 目 指 标 优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二氯甲烷的质量分数/% ≥ 99.95 99.90 99.80 水的质量分数/% ≤ 0.010 0.020 0.030 酸(以HCl计)的质量分数/% ≤ 0.0004 0.0008 色度/Hazen单位(Pt-Co色号) ≤ 10 蒸发残渣的质量分数/% ≤ 0.0005 0.0010 添加稳定剂的量不计入二氯甲烷的质量分数。 个人应注意事项: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乾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5.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
6.报告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
环境注意事项:
1. 一发生外泄时立即将非相关人员隔离在至少25~50尺外[erg2002]
2.当发生大量外泄时应将人员撤离到逆风处100公尺外。(erg2002)
2.当起火燃烧时应将人员撤离到800公尺外[erg2002]
清理方法:1.不要碰触外泄物。
2.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的空间内。
3.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4.用砂、泥土或其他不与泄漏物质反应之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
5.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之吸收物质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的危害性,须置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溢漏区域。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
6.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7.环境考量:
A.土壤中:
1. 掘一个洼坑, 池塘,泻湖去容纳液态的或固体的物质。
2. 使用聚氨酯,沙包和土壤覆盖表面。
3. 在天空洒灰尽吸收大量液态的物质,使之成粉末。(HSDB)
B.水中:
1. 使用自然的障碍物或油来控物污染范围。
2. 再用水管吸收被控制住的物质。
3. 使用机械挖掘器来将无法控制的范围清除。(HSDB)

B. 乳胶手套防二氯吗

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因为实验中带上手套总比不带更安全一些。但是二氯甲烷渗透性还挺强的,带了乳胶手套也要避免直接接触。否则会看到乳胶手套溶胀起来,同时液体也会接触到手上。

C. 为什么二氯甲烷滴在手上没感觉,滴在戴手套的手上会很

你的手套是PVC或者乳胶手套吧,如果是二氯甲烷会溶剂他们的

D. 长期使用二氯甲烷,请问带哪种手套最好

要做好个人防护。毒性低,代谢解毒快,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
毒 性: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消 防:
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干粉、抗溶泡沫灭火剂、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驱散丙酮蒸气。

人身防护:
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学放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

急 救: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5、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储藏与运输:
将丙酮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160公斤/桶 或槽车

安全与处理:
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护服装和呼吸器。移去热源和火源。应停止或减少泄露。用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千万不要弄进眼睛里。最好在通风的地方操作。

E. 经常与盐酸 二氯甲烷 无水乙醇 氢氧化钠 各别化学试剂接触,现在手上的皮肤很枯燥,

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都是带腐蚀性的,会破坏你的皮肤,使皮肤出现不良反应。诸如干燥变色等症状。

主要原因是因为化学药品让你的细胞产生不适感,重点有可能是产生不良、变异、甚至是皮肤细胞死亡。所以你的皮肤越来越不好。没有光泽和活力。

建议您暂时停止工作。如果不行动话,那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带防护手套。另外,平时要好好保养您的双手。建议经常使用温水泡手。还有就是使用适合您肤质的护手霜等产品。

F. 手上粘有二氯甲烷怎么办

二氯甲烷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氯化氢,可以用纸巾或者抹布擦干净。

二氯甲烷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是不可燃低沸点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二氯甲烷接触手的表皮,表皮会轻微发白(可能与脱脂有关),几滴或者几毫升溅到手上是没有问题。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接触二氯甲烷后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G. 为什么二氯甲烷滴在手上没感觉,滴在戴手套的手上会很痛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分子式CH2Cl2,分子量84.93。无色透明液体,有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是不可燃低沸点溶剂,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二氯甲烷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醚、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二氯甲烷能很快溶解在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甲酰胺、环己胺、乙酰乙酸乙酯中。纯二氯甲烷无闪点,含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汽油、溶剂石脑油或甲苯的溶剂混合物是不易燃的,然而当二氯甲烷与丙酮或甲醇液体以 10 :1 比例混合时,其混合液具有闪点,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2%~15.0%(体积)。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其毒性仅为四氯化碳毒性的 0.11%。如果二氯甲烷直接溅入眼中,有疼痛感并有腐蚀作用。二氯甲烷的蒸汽有麻醉作用。当发生严重的中毒危险时应立即脱离接触并移至新鲜空气处,一些中毒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不会引起持久性的损害。
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大量用于制造安全电影胶片、聚碳酸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聚氨酯发泡剂、脱模剂、脱漆剂。
二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还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石油脱蜡溶剂、气溶胶推进剂、有机合成萃取剂、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产用发泡剂和金属清洗剂等。
二氯甲烷在中国主要用于胶片生产和医药领域。其中用于胶片生产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0%,医药方面占总消费量的20%,清洗剂及化工行业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20%,其他方面占10%。二氯甲烷也用在工业制冷系统中用作载冷剂使用,但危害很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H. 酸性二氯甲烷搞到皮肤上怎么办

二氯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溶剂,沸点39.8°C,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导致经皮肤吸收的中毒,比如带塑胶手套后二氯甲烷进入手套内。短时间接触更多的是对皮肤的刺激性作用,如果酸性不是太强的话。实验室里面如果二氯甲烷弄到皮肤上,会有蛰痛感,但是问题不大,可以马上先用丙酮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