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套被烧着了烫破了手怎么处理
是什么材质的手套呢?不同材质的手套烧着烫破手会有不同的后果,例如丁腈手套恐怕是实验室用得最多的手套了,它可以保护我们可爱的双手。但实际上,很多有害物质也是这种手套招架不住的——比如,发烟硝酸。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聚合而成,高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碳碳双键结构,这种结构不耐强氧化剂。发烟硝酸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剧烈地和丁腈手套反应,很可能源于对碳碳双键结构的迅速氧化。结果就是反应大量放热,直至燃烧。有文献报道过结构与丁腈橡胶相近的丁苯橡胶,在被硝酸氧化后,碳碳双键会断裂形成醛、酸等产物。丁腈手套对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毒溶剂也是不耐受的,溶剂会轻而易举的透过手套,所以不能指望用这种手套防御它们。另外,带着丁腈手套操作发烟硝酸,如果不慎接触,反而可能因为丁腈手套的剧烈反应而受到更大的伤害。因此,如果只有丁腈手套,操作发烟硝酸时不如不戴。更多详情你可以来商城看看
㈡ 长期使用二氯甲烷,请问带哪种手套最好
要做好个人防护。毒性低,代谢解毒快,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
毒 性: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消 防:
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干粉、抗溶泡沫灭火剂、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驱散丙酮蒸气。
人身防护:
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学放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
急 救: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5、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储藏与运输:
将丙酮储藏于密封的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优良好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和有禁忌的物质。所有容器都应放在地面上。160公斤/桶 或槽车
安全与处理:
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护服装和呼吸器。移去热源和火源。应停止或减少泄露。用黄沙或其他吸收物吸收液体。废料可在被批准的溶剂焚炉中烧掉或在被指定的地方作深埋处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千万不要弄进眼睛里。最好在通风的地方操作。
㈢ 乳胶手套防二氯吗
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因为实验中带上手套总比不带更安全一些。但是二氯甲烷渗透性还挺强的,带了乳胶手套也要避免直接接触。否则会看到乳胶手套溶胀起来,同时液体也会接触到手上。
㈣ 戴什么手套能防止84消毒液腐蚀手
1、84消毒液刺激性很强,建议使用时带乳胶手套。
2、84消毒液早期仅在医院内使用,用于多种医疗器械、布类、墙壁、地面、便器等的消毒。
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4、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5、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6、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7、要区分消毒与解毒的概念,如果有其他食物或药物中毒时切记不可把84消毒液当作解毒药来使用,应该及时就医。
8、84消毒液应该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误服。
9、蔬菜、水果等食物最好不要用84消毒液消毒。
10、84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我们在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
11、如果浅色衣服染色,也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漂白。本品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
12、毛、麻、尼龙、皮革、丝织品禁用。
13、本品宜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
14、本品需25°以下避光保存。
㈤ 我从事于油漆制造业 要接触有机溶剂(汽油 二甲苯 丁醇 苯等)有什么手套可以做到有效防护吗
材质采用进口强力耐溶剂耐腐蚀型的PU特种合成树脂,强力推荐使用于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等强溶剂作业环境!主要防有机溶剂类防强有机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及各种油脂或混合溶剂如香蕉水(又称天王水,天那水)、三氯乙烯等,该产品使用进口PU材质,全浸,直桶袖,纯毛内衬,可以反复清洗使用,易脱戴,质地柔软,耐磨性强。耐溶剂性及使用寿命远远超过丁腈或氯丁橡胶手套,在有机溶剂中作业完全呈惰性,是独一无二的首选佳品.
抗溶剂性 ★★★★★
耐油性能 ★★★★★
柔软性能 ★★★★★
耐磨性 能 ★★★★★
规格尺寸:厚度0.8mm, 表面光滑, 精棉内衬。
尺码M码长度32±5cm,L码长度33±5cm,XL码长度34±5cm, 颜色白色, 包装50双/盒。
㈥ 二氯甲烷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
沸点低,易挥发,使用时最好在通风橱里面,室内的话,保持良好通风。二氯甲烷在普通氯代烃类溶剂里算是毒性小的了,但是还是比较毒的,当然平时溅到手上点也没什么。使用时最好带个手套(丁腈手套+PE手套),但是依然是防不住的,二氯甲烷渗透性很好,所以还是要防止撒到手上。
㈦ 化学实验时带什么手套最好要那种防强酸碱的
一般就是耐酸碱手套。也就是橡胶手套。
当然也可以使用化学防护手套,防切割手套,一次无菌手套,热防护手套等等。
㈧ 二氯甲烷等危险化学品发生泄露应该怎么做
二氯甲烷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一、二氯甲烷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二、二氯甲烷泄漏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2.不可催吐。
3.给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释胃中物。
4.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反复给水。
5.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
6.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医疗单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二氯甲烷中毒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死亡。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当患者吸入和吞下毒性物质时,别直接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应使用单向给气式之口袋型面罩和其他医疗器材来执行人 工呼吸。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超过120度,其蒸气钜可燃性。2.火灾中会分解出毒性气体具危险性。
特殊灭火程序:1.洒水使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冷却,喷水将外泄物冲离暴露区。
2.如此物质起火或陷于火中时: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则不要做灭火的工作。若火势无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时,必须疏散方圆 2500 英尺内的区域。
⒊ 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直到火被熄灭。(erg2002)
4. 不要直接对溢出的物质冲水,可能会发生溅的现像 (erg2002)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1.燃烧后毒性产物燃烧后产物包括有毒气体和蒸气 (例如氯化氢、光气及一氧化碳)。
2.二氯乙烷的蒸气比空气重,可飘到相当远的距离到点火源再烧回来。
㈨ 接触二氯乙烷用什么防护手套
二氯乙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能防二氯乙烷的防护手套属于防化学品手套,材质包括氯丁橡胶、丁腈等。
防化手套www.dehsm.com/category-115.html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破损,防护手套用后应冲洗干净、晾干,保存时避免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