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接触病列带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怎么去除猪皮衣服的异味 2025-07-14 03:20:15
二毛皮衣怎么打理 2025-07-14 03:20:07

接触病列带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2-12-11 08:01:04

Ⅰ 二级防护适用于什么

二级防护适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二级防护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二级防护注意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Ⅱ 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是否正确

医务人员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开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诊疗活动时要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应当按照标准防护和加强防护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1、个人防护用品通用准则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穿隔离衣。

(3)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4)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后仔细弃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资源有限无法获得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则使用可再利用的装备(如布料的隔离衣或防护服),每次用完后正确消毒。在摘脱及抛弃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后,总是立即执行手卫生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个人防护用品应该包括保护躯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装置。

(1)一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患者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卫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或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洗手。

(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洗手方法: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执行。

手消毒剂:首选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用其他手消毒剂;针对某些对乙醇不敏感的肠道病毒感染时,应选择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4、面部防护

进行有可能造成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或喷出的操作时,应佩戴面部防护装置,包括外科口罩和护眼装置(面罩,护目镜),以保护眼结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喷出,应佩戴护眼装置。注意普通的眼镜不能用于防止液体溅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护。

5、安全注射与防针被刺

操作结束后处理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或设备时防止被刺伤或者划伤,锐器放置在硬质材料的锐器盒中,容器应放置在靠近操作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

Ⅲ 三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三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需要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 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 BIPAP 和 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

④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Ⅳ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标准要求

法律分析:一、一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戴一次性使用手套。

适用人群:

1、标本运送送检人员;

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人员;

3、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二、二级防护

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适用人群

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观察或确诊病例流调人员;

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家庭或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人员;

3、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人进行转运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4、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人员。

洁消毒人员。

三、三级防护:

防护标准: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

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

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

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Ⅳ 分级防护要求

分级防护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防护

适用于3类人群,即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一般呼吸道发热门诊急诊医务人员。

要求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二级防护

适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调查的人员;在疫源地区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进入新冠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需要戴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三级防护

适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要求在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外,将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式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头套)。

Ⅵ 三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三级防护穿戴: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适用人群:

1、对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观察或确诊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人员。

2、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近距离治疗操作医务人员。

3、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穿法:

三级防护服一般是连体的防护服。

先坐在凳子上,穿上裤子,然后穿上防护靴或防护靴套;站起来,穿上防护服上衣,然后拉上拉链,并合上门襟;如果有面罩或口罩,先戴上面罩或口罩,最后戴上手套;脱防护服时,将穿防护服的顺序倒过来即可。

Ⅶ 河北迁安首发病例或捡垃圾被感染,如何防范在户外被感染

河北迁安首例被感染的病例是在捡垃圾时被感染的,通过拾捡矿泉水瓶子等接触到新冠病毒,紧接着与当地人员交流时传给别人。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要对户外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提起重视。那如何防范呢?首先大家熟知的佩戴一次性防疫口罩就不必多说了,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来加强免疫力,在外时少与他人攀谈聊天,回到家立马把外衣外套脱下,对暴露在外的肌肤进行消毒等等。

三、定时洗手消毒

在户外时也要记得多次洗手消毒,只要是有条件就可以多洗手。在接触到一些外在物质时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来减少接触,多准备一些消毒洗手液也是不错的选择。还要注意在户外不要用手接触自己的口、嘴、鼻子,这样容易让病毒直接进入体内。总之,在户外也是有很多的防护手段,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Ⅷ 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护标准

高风险岗位直接接触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的防护标准:
1、发热门诊工作人员: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一次性乳胶手套,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每诊治完一位病人应更换手套,洗手或手消毒。
2、隔离病房、隔离观察室工作人员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3、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人员: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4、新型冠状病毒标本转运人员:穿工作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鞋套,戴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使用专用密闭转运箱。
5、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至少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6、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转运人员: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7、新型冠状病毒尸体处理人员: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
8、隔离区环境清洁消毒人员: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Ⅸ 接触传播的防护办法有 多选题

接触传播的防护办法有:

Ⅹ 进入新冠疑似患者房间,需要带手套吗

最好是带着点,毕竟新冠病毒无处不在更别说是疑似患者了,做好防护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