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戴什么手套开氧气阀门

戴什么手套开氧气阀门

发布时间: 2022-11-26 22:56:32

㈠ 氧气瓶使用安全规定

法律分析:1.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

2.存储高压气瓶时应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加以固定。

3.气瓶库房应与高温、明火地点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4.氧气瓶在运输时应平放,并加以固定,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槽帮。

5.严禁用自行车、叉车或起重设备吊运高压钢瓶。

6.氧气瓶应设有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和使用时严禁撞击。

7.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灰土。不得用带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作服接触氧气瓶阀。

8.氧气瓶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夏季露天工作时,应搭设防晒罩、棚。

9.氧气瓶与焊炬、割炬、炉子和其他明火的距离应不小于10m。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

10.开启氧气瓶阀门时,操作人员不得面对减压器,应用专用工具。开启动作要缓慢,压力表指针应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必须保持不小于49kPa的压强。

11.严禁使用无减压器的氧气瓶作业。

12.安装减压器时,应首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阀门清除油垢,然后安装减压器。作业人员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出气口。关闭氧气阀门时,必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

13.作业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待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14.检查瓶口是否漏气时,应使用肥皂水涂在瓶口上观察,不得用明火试。冬季阀门被冻结时,可用温水或蒸汽加热,严禁用火烤。

法律依据:《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检查规程》第五十条 乙炔瓶使用规定: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9:在使用时具明火点的距离是大于10米。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552条规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552条规定: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

㈡ 氧气阀门为什么要禁油··

因为氧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当你管道或阀门中有油脂类的东西时, 加上管道是有压力的 当你在开启阀门时,管道的压力导致介质流速很快,从而产生摩擦。产生高热,要是有油的话那就是一个助燃。极易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这类阀门清洗时都要用紫外线灯照检查,要求很严格!连纤维都不可以有一点点,是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
禁油脱脂进口氧气阀门清洗步骤及检验标准
一、脱脂前的准备:
1、脱脂前的准备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了解阀门脱脂和无水处理的重要性,阀门内部的清理一旦不符合要求,将会造成设备或人身伤害的严重后果。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规范的全部内容。
2 、脱脂现场必须加强管理和保卫。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操作现场必须严禁烟火和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要保持通风、洁净和干燥,要配备消防设施。
二、清洗步骤:
禁油脱脂氧气阀门的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经过以下过程处理:
1、根据加工要求,部分零部件需要做抛光处理,表面不能有加工毛刺等;
2、所有零部件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用丙酮、酒精或其他无机非可燃清洗剂等脱脂溶剂去除零件表面油污的处理过程)
3、脱脂完成后进行酸洗钝化(清洗剂不含磷);
4、逐个零部件用无纺布进行擦干,不能有线毛等留存部件表面,或者用洁净的氮气进行吹干;
5、用LUYOR-2130紫外线灯(黑光灯)照射阀门表面,无荧光为合格。
三、进口氧气阀门装配要求:(参照威盾VTON的氧气阀门工序)
清洗干净的部件必须密封保存,以供安装。对安装过程要求如下:
1、安装车间必须保证洁净,或者搭建临时的洁净区域(例如用新购的彩条布或者塑料薄膜等),防止在安装过程中有灰尘进入。
2、装配工人必须身着洁净的纯棉工作服,头戴纯棉帽,头发不能外漏,脚穿干净鞋子,手戴塑胶手套(脱脂)。
3、装配用工具必须在装配前进行脱脂清洗,保证洁净。
四、.其他要求:
1、装配完成的阀门用氮气至少吹扫1分钟。
2、气密试验必须是用纯净的氮气。
3、气密试验合格后进行包封,用干净聚乙烯帽密封,聚乙烯帽使用前应用有机溶剂浸泡,擦拭干净。
4、然后用真空袋进行密封。
5、ZUI后装箱。
6、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证包封不破损。
五、验收要求:
1、用无油干燥的白色滤纸擦拭脱脂件表面、纸上无油脂痕迹为合格
2、收遵循HG 20202-2000《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装配前每个零部件均用干净的精密 滤纸进行擦拭(选择部件死角),滤纸不变颜色为合格。
3、如果是威盾VTON的氧气阀门,除了满足国家的标准外,还通过的威盾VTON内部高于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标准。
只有严格按照以上步骤,才能让氧气专用阀门出厂,才能安全的使用!

㈢ 送氧气瓶安全吗

9、室内不设电器装置,电灯排风必须选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

10、仓库要设有避雷装置,室内不得有接地线穿过;

11、仓库上下气瓶的平台应有缓冲设施(如橡胶垫等);

12、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

13、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4、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5、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16、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二、气瓶堆放安全管理

1、氧气瓶可卧放,乙炔瓶严禁卧放;

2、气瓶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防止倾倒或滚动,禁止利用气瓶的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同时应保护气瓶的底部免受腐蚀;

3、气瓶(包括空瓶)存储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

4、整齐排放头部要朝同一方面;

5、堆叠高度不超过3层,竖放一堆不超过9瓶;

6、禁止将气瓶放置在可能导电的地方;

7、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8、乙炔存放场所严禁与氯气、氧气及易燃物品存放;

9、乙炔瓶严禁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10、盛装容易发生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必须规定存储期限(一般为三年);

11、单个单位内乙炔气的储存量不能超过240 m³(相当40瓶)。

三、气瓶运输安全管理

1、移动前要检查气瓶两个防震圈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

2、气瓶要轻起轻放,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3、瓶阀不得对准人;

4、氧气不得用沾有油污的车辆运输气瓶,不得穿沾有油污的衣服、手套装卸气瓶,气瓶沾有油污可用四氯化碳揩拭干净;

5、不得同一车运送氧气、乙炔瓶,如作业中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

6、禁止用不稳定车辆如自行车、吊车运送气瓶。



四、库管

1、应定期对存储场所的用电设备、通风设备、气瓶搬运工具和栅栏、防火和防毒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经常注意储存点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如果浓度超标,应强制换气或通风,并查明危险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3、夏季,应定期测试存储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记录。氧气存储场所最高允许温度30℃,乙炔存储场所最高允许温度40℃,储存场所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高温天气应进行洒水降温措施(不能溅到瓶体);

4、保证每个气瓶瓶帽齐全,安全附件齐全;

5、保证气瓶(包括空瓶)阀门紧闭,定期用肥皂水检测是否漏气。

五、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的安全管理

1、氧气和乙炔的保管和使用要设专人负责,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需要作业时必须得到责任人的确认,不得私自拉离气瓶房存放地;

2、操作人员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软管与焊接的连接处是否牢固,软管是否有破损;

3、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 开启瓶阀要缓慢要用专用的开启工具,不得敲打、快速开启阀门;

4、严禁超压使用和人为加热气瓶,严禁用带油污的手套开启氧气瓶阀门;

5、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

6、使用乙炔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得超过30m3(相当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

7、不得将瓶内气体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0.2Mpa余压;

8、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9、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10、夏季室外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11、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气瓶工作;

12、当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地点工作时,应在瓶底加垫绝缘物,防止被串入电焊机二次回路;

13、气瓶泄漏应搬到室外空地进行处理,处理现场周围严禁烟火,不懂处理可找焊工协助。

六、相关方安全管理

公司采购部门必须跟供货商签署安全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安全责任,其中必须包括条款

1、供货商资质;

2、供货商供应的各种气瓶必须符合国家最新行业标准;

3、因供货商提供的气瓶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划分;

4、气瓶必须定期监测的周期内使用(三年),气瓶身份凭证齐全;

5、瓶帽齐全,安全附件齐全。

氧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运输

(1)氧气瓶是贮存高压氧气的容器,其容积为40L,工作压力为15Mpa。按照规定,氧气瓶外表漆成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字样。

(2)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3)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

(4)同车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5)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2、氧气瓶保管与存放

(1)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3、氧气瓶使用规定

(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检验是否堵塞,并检验氧气质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2)使用氧气时,不得将瓶内氧气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Mpa。以便在再装氧气时吹除灰尘和避免混进其他气体。

(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㈣ 便携式氧气瓶使用方法是什么

便携式氧气瓶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吗?
一、使用方法:
1、缓慢打开气瓶阀,压力指示在正常范围(13.3—15MP),此时调节阀为关闭状态。湿化瓶装入纯净水,凉白开水或蒸馏水,至规定刻度。
2、接好吸氧管,打开调节阀,调节流量在正常值(1.5升—2升/分钟),急需时请遵医嘱。
3、待气流平稳后,将吸管鼻头轻轻插入鼻孔开始吸氧。
4、当要结束吸氧时,先将气瓶阀门关闭,待流量计小浮球回到零位时关闭调节阀,将吸管鼻头从鼻孔中取出。
二、注意事项:
1、氧气瓶及附件应保持清洁,吸管鼻头应定期用酒精擦洗备用。
2、氧气不用时应将气瓶阀门关紧,置于安全位置。
3、氧气在正常温度下储存,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60度。气瓶不要放在阳台上暴晒,冬天离暖气1米以外。
4、氧气为助燃气体,应远离明火。气瓶及瓶阀要远离各类油品(油和氧气会发生化学反应)。
5、氧气瓶禁止强烈撞击。

㈤ 如何安全使用氧气瓶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目前在氧气瓶使用与管理上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隐患:
1.超检验期充装。根据原劳动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太阳曝晒。《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运输,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安全距离不够。《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野蛮装卸。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超装。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二、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 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 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4.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使用安全距离应在10米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不少于3米,并不能同室存放。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气解冻,禁止明火烘烤。
6.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应用尽,要求保留0.1MPa以上的余压以防止其它气体倒流进入瓶内。
7.与电焊工同在一处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与气瓶接触的管道设备应设接地装置,防止因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和爆炸。在同一场地进行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要保证绝缘,气瓶不可导电。
8.安装减压器前,应先开启瓶阀吹掉瓶嘴处污物,开启瓶阀动作要轻缓,人要站在侧后面。
9.夏季露天作业和运输时,氧气瓶要遮阳防止曝晒,避免气体膨胀造成超压。
10.应随时检查氧气瓶的状态,防震胶圈要完好无损。为保护瓶阀,运输和储存时必须装配瓶帽。

㈥ 佩戴有油污的手套开启氧气乙炔阀有安全隐患吗

气瓶运输: 1、移动前要检查气瓶两个防震圈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 2、气瓶要轻起轻放,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3、瓶阀不得对准人; 4、氧气不得用沾有油污的车辆运输气瓶,不得穿沾有油污

㈦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是什么

安全使用要求如下:

1、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圆柱形。应用于医院、急救站、疗养院。

(7)戴什么手套开氧气阀门扩展阅读

使用注意事项:

1、氧气瓶与明火距离应该不小于10米、不得靠近热源、不得受日光暴晒。

2、宜存放在干燥阴凉处,气瓶不得撞击。 氧气瓶嘴、吸入器、压力表、及接口螺纹严禁沾有(染)油脂。

3、氧气瓶在运输和装卸时,要关紧瓶阀,拧紧帽盖,轻移轻放,不得碰撞滑滚,抛甩坠落。

4、供氧器在移动、停放、使用过程中,请注意瓶体和阀门的保护,防止气瓶倾倒,以免造成附件的损坏。

5、使用中如发现漏气,请立即关闭气瓶阀门。

6、请不要自行修理等。

㈧ 氧气瓶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哪些

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1)出厂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使用氧气瓶时,应稍打开瓶阀,吹出瓶阀上粘附的细屑或脏污后立即关闭,然后接上减压表再使用。

(3)开启瓶阀,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并缓慢开启。避免氧气流朝向人体、易燃气体或水源喷出。

(4)禁止用在带压力的氧气瓶上拧紧瓶阀和垫圆螺母的方法消除泄漏。

(5)防震: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尤其是严寒季节,在低温情况下,金属材料易发生碎裂从而造成气体瓶爆炸。

搬运气瓶时,应有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不得肩背手扛,禁止直接使用钢绳、链条、电磁吸盘等吊运氧气瓶,要轻装轻卸,严禁从高处滑下或在地面滚动。运输时,气瓶必须有护圈和戴好瓶帽。

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拦杆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气瓶突然倾倒。

(6)防热:要防止氧气瓶直接受热,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等10m 以上。

(7)防静电火花和绝热压缩:主要发生于开启瓶阀和减压器的操作,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的摩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即绝缘压缩)等,都可能成为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的因素。因气瓶里的氧气一般均含有部分水和锈皮等,当瓶阀或液压器开过时,则氧气高速流动的水滴和固体微粒,就会与管壁产生摩擦而出现火花。关于绝缘压缩的危险是:高压气流的冲击,将使减压器内局部(高压室或低压室)的气体突然压缩,瞬间产生的热量会使温度剧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胶软隔膜、衬垫等材料着火,甚至会使铜和钢等金属燃烧,造成减压器完全烧坏,还会导致氧气瓶着火爆炸。

(8)留有余气并关紧阀门:留有余气的目的是使气阀保持正压,可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瓶内,同时便于瓶内气体成分化验。

(9)氧气瓶必须做定期技术检验,按照安全规程的规定,每三年检验一次。超过检验期限的气瓶不得使用。

(10)当瓶阀或减压器发生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进行解冻,绝对不能用火焰烤或烧红金属去烫。

(11)防油:氧气瓶不得沾有油脂,同时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阀门或减压器等。

(12)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3m。

(13)禁止使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吹净工作服、乙炔管道,或用作试压和气功工具的气源。

(14)禁止用氧气对局部焊接部位换气。

㈨ 氧气瓶乙炔瓶安全使用规范

氧气瓶、乙炔瓶安全使用规范如下:

1、氧气瓶和乙炔瓶的使用安全距离不得小于8m,未使用时距离不得小于5m,氧气瓶禁止卧放使用。

2、同时使用氧气瓶和乙炔瓶时,放置时不得小于安全距离,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m。

3、氧气瓶不得将瓶内气体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Mpa余压,以便再次充装时吹除灰尘和避免混进其他气体。乙炔瓶内气体也不得用尽,剩余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当环境温度<0℃时,压力应不低于0.05MPa;当环境温度为25~40℃时,应不低于0.3MPa。氧气瓶、乙炔气瓶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4、不得穿沾有油污的衣服、手套装卸气瓶,严禁用带油污的手套开启氧气瓶阀门,气瓶沾有油污可用四氯化碳揩拭干净。

5、氧气和乙炔的保管和使用要设专人负责,搬运氧气瓶要轻起轻放,严禁碰撞、抛掷、滚滑,瓶阀不得对准人。

6、操作人员作业前必须先检查软管与焊接的连接处是否牢固,软管是否有打结。

7、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不得乱涂乱画,并且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8、开启瓶阀要用专用的开启工具,不得敲打、击打阀门。

氧气瓶、乙炔瓶存放规范

1、氧气瓶、乙炔瓶应分开和垂直放置,并有防倒措施。

2、气瓶仓库周围10m距离内不准堆置可燃物,不准进行焊接等明火作业,不准吸烟。

3、气瓶存放场所要符合防火安全规范要求,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避免阳光曝晒,存放场所应干燥,防止雨淋、水浸;氧气瓶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气瓶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

4、气瓶存放场所要有安全管理制度,有危害性质及应急处置告示,有危险标志及严禁烟火标志。

5、气瓶存放场所应有干粉灭火器,有条件的可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6、气瓶存放场所不得堆放其它物品,严禁与氯气、氧气及易燃物品存放;乙炔瓶必须竖立放置,严禁卧睡,避免丙酮溢出发生事故,放置要固定牢固,防止倾倒。

㈩ 为什么 气瓶更换人员禁止戴手套作业

你好,作业人员不能戴沾有油污的手套,搬运及开关气瓶作业。由于静电作用,油脂类的手套和可燃性气体相接触,诱发火灾事故。
预防控制措施:
氧气瓶口、减压阀不得沾有油污。作业人员禁止使用油污手套、棉纱及沾有油脂的工具开关气瓶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