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气割的劳保用品有哪些
一般的劳保商店都有,如果工作环境不复杂(没有吊装,高空作业,头上没其他作业)安全帽就没太大的必要了,一顶普通的帽子就可以防止火星崩到头上。工作服厚实点的就行火星不会轻易的烫破,如果是手把切割,因为要经常蹲着,所以裤子要宽松些的,不然就会出糗!手套是那种手心全是厚皮子的就行,一定要厚的不然几天就坏了。鞋就那种翻毛鞋就行,便宜又实惠,但一定要鞋尖有钢头的,鞋底是那种车轮胎底的,很耐烫,因为底很厚,不过要垫鞋垫因为有钉子会冒出来!眼镜,最重要的就是它了,什么都可以不戴但干气割不戴眼镜就不行,如果在光线暗的地方就买黑镜片的,因为在黑的地方干时间长了眼会花,光线好的地方白镜片就行,
⑵ 电焊气焊的安全防护应做到哪些
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且持证上岗。
2.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消防安全知识,能熟练使用消防灭火器材。
3. 作业时跟班领导一定要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在现场将措施落实到位,并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 焊、割等设备的运输执行有关运输安全措施。氧气瓶、乙炔瓶在装卸、运输时不得同油脂、易燃、易爆物品同车,必须轻装轻放、绑扎牢固,防止滚动。氧气瓶上应装设防震胶圈,搬运前检查安全帽是否拧紧。
5. 工作场所必须选择在安全地点,顶板鳞皮、片帮必须处理彻底,必要时设临时支护,在综采工作面作业必须将护帮打出去。
6. 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不能有液压油、机油、棉纱、风筒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上述工作地点应至少备有2个干粉灭火器和0.2m3灭火砂。
7. 作业之前利用清水对作业地点10米内煤尘、浮煤进行冲洗清理,气割、焊接结束后再次冲洗。
8. 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9. 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作业过程中要求安监员和瓦检员在现场监督检查,并且瓦检员每隔一小时测一次瓦斯浓度,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0.5%时不得作业。
10. 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11. 电焊和气割操作人员必须佩带专用手套、焊帽或专用防护眼镜,衣领袖口必须全部扎紧。
12. 所有使用电焊设备必须完好,接线符合完好标准。气割用具必须完好,气带接头连接处使用专用卡子固定可靠,不得用铁丝代替。
13. 气割使用的氧气、乙炔瓶,间距必须保持在5米以上,。
14. 使用电焊、气割时一定注意不得损坏设备其它部分,电缆管线等易燃物品,要用不燃性材料保护好。
15. 在设备上焊接时,必须小心注意,防止损坏轴承、衬套、齿轮箱、铰接点和电机等。
16. 在设备、开关等物体上焊接时必须停电后方可焊接。
17. 在皮带机上方焊接时,带面必须用不燃性材料进行保护。
18. 焊接时一定要把接地点设在尽量靠近焊接的地点,这样可以防止这些地方的润滑剂在焊接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并防止轴承过热。同时防止电流通过轴承或齿轮在焊接中产生电弧,从而点在一起。
19. 焊机接地点绝对不要接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上,因为电弧会在活塞杆上造成点蚀坑。
20. 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21. 电焊、气割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相关设备、工具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现场,必须全部回收。
⑶ 气割需不需要戴电焊手套
的话是需要带电焊手套,带上比较安全
⑷ 焊接与气割操作时的安全用电知识
焊工一般安全操作规程
1焊接场地必要时配备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2在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全技术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
3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
4在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及有易燃易爆物品及其挥发性气体的环境,设备、容器应经事先置换、通风,并经监测合格。
5对压力容器、密封容器、燃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须事先泄压、敞开,置换清除掉有毒有害物质后再施焊。潮湿环境,容器内作业还应采取相应电气隔离或绝缘等措施,并设人监护。
6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7电焊机接零(地)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路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回路应独立或隔离。
8电焊机的屏护装置必须完善(包括一次侧、二次侧接线),电焊钳把与导线连接处不得裸露。二次线接头应牢固。2米及其以上的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程。作业时不准将工作回路线缠在身上。高处作业应设人监护。
9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如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永久气体气瓶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0.5%—1.0%规定冲装量的剩余气体。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10工作完毕,应检查焊接工作地(包括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确认无异常状态后切断电源,灭绝火种。
焊工“十不准”
1禁火区没有动火证不焊。
2密闭容器不焊。
3进入贮罐无人监护不焊。
4搭铁线路不畅通不焊。
5焊件来路不明不焊。
6带压设备不焊。
7有毒物和易燃物未清除不焊。
8火星飞溅物去向不明不焊。
9防爆车间无可靠措施不焊。
10回火防止器有问题不焊。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应该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若线路横越车行道时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电焊钳把绝缘必须良好。焊接回路线接头不宜超过三个。
3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4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 、更换熔丝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5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要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开关。
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接电缆接头移动后应进行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挡住弧光。无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他导电物件上。敲渣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9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0修理压力管道、易燃易爆气(液)体管道或在有易燃易爆物泄漏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有关部门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液)源,加强通风,把积余气(液)排除干净。修理机械设备,应将其保护零(地)线暂时拆开,焊完后再行连接。
11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情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手工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溶解乙炔气瓶、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工作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以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和泥垢。
3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情况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
4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开启氧气或乙炔阀门。
7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不高于40℃的温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
8焊接场地应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气瓶上。
9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
10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
【橡胶软管】
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兆帕;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兆帕。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3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连接时不可错乱。
4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5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若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氧气瓶】
1每个气瓶必须在定期检验的周期内使用(三年),色标明显,瓶帽齐全。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贮存、使用气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2氧气瓶附件有缺陷时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安放在固定支架上,防止倾倒。
3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4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气瓶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
5开启氧气瓶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
6当氧气瓶在电焊同一工作地点,瓶底应垫绝缘物,防止被串入电焊机二次回路。
7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暴晒,应尽可能垂直立放。
【乙炔气瓶】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必须直立固定,严禁卧放或倾倒;避免剧烈震动、碰撞;运输时应使用专用小车,不得用吊车吊运/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乙炔气瓶使用时,一把焊割炬配置一个减压器。
3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测后方,轻缓开启。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圈。
4瓶内气体不能用光,必须留有一定余压。当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余压为0.05兆帕;0~15℃,余压为0.1兆帕;15~25℃时,余压为0.2兆帕;25~40℃时,余压为0.3兆帕。
5焊接工作地乙炔气瓶存量不得超过5只。超过时,车间内应有专用的贮存间。若超过20只,应置放在乙炔瓶库。
6乙炔气瓶严禁与氧气瓶、明火相互间距至少10米。
【焊割炬】
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签,禁止用铁丝。
2使用前检查焊炬、割炬的射吸能力。办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与焊炬、割炬应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焊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管时,应先检查乙炔气流正常后接上。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3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焊、割炬射吸检查正常后,进行接头连接时必须与氧气胶皮管连接牢固,而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胶皮管不应连接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皮管不准使用。
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加热而发出“噼啪”的炸鸣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
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器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并停止供水,然后收拾软管和工具。
7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
7.1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气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
7.2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
7.3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乙炔阀,然后送刀灯心或火柴上点燃,当出现冒黑烟时,立即打开氧气手轮调节火焰。发现焊割炬不正常,点火并开始送氧后一旦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氧气,防止回火爆炸或点火时鸣爆现象;
7.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
8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和预热氧气阀门。当回火发生后,若胶管火回火防止器上出现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9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火割炬)的火焰来照明。
10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11气源管路通过人行道时,应加罩盖,注意与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12气焊(割)场地必须通风良好,容器内焊(割)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⑸ 气焊时需要戴口罩吗,各种焊接需要佩戴什么防护工具 有经验的说。
铁匠工厂经验之谈,没有依据,仅供参考:
气焊、气割、手工等离子切割防护装备:工作服、皮革手套、护脚布,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提倡戴口罩但不是必须)。
电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防护装备:工作服、皮革手套、护脚布,防护面罩。
氩弧焊防护装备:工作服、皮革手套、防护面罩。
以上仅针对地面操作。
⑹ 气割气焊的正确使用方法
金属的气割过程,就是预热、燃烧、吹渣的连续过程,其实质是金属在纯氧中燃烧的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用预热火焰加热开始点(此时高压氧气阀是关闭的),预热时间应视金属温度情况而定,加热到工件表面接近熔化(表面呈橘红色)。这时轻轻打开高压氧气阀门,开始气割。
如果预热的地方切割不掉,说明预热温度太低,应关闭高压氧继续预热,预热火焰的焰芯前端应离工件表面2 ~ 4mm,同时要注意割炬与工件间应有一定的角度,当气割5~30mm厚的工件时,割炬应垂直于工件;当厚度小于5mm时,割炬可向后倾斜5~10°。
若厚度超过30mm,在气割开始时割炬可向前倾斜5~10°,待割透时,割炬可垂直于工件,直到气割完毕。如果预热的地方被切割掉,则继续加大高压氧气量,使切口深度加大,直至全部切透。
气焊操作时,右手持焊矩,将拇指位于乙炔开关处,食指位于氧气开关处,以便于随时调节气体流量。用其它三指握住焊矩柄,右手拿焊丝气焊的基本操作有:点火、调节火焰、施焊和熄火。
(6)气割操作戴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割不同厚度的钢时,割嘴的选择和氧气工作压力调整,对气割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使用太小的割嘴来割厚钢,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燃烧和喷射能力,切割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即使勉强一次又一次地割下来,质量既坏,工作效率也低。
反之,如果使用太大的割嘴来割薄钢,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氧气和乙炔,而且气割的质量也不好。因此要选择好割嘴的大小。
切割氧的压力与金属厚度的关系:压力不足,不但切割速度缓慢,而且熔渣不易吹掉,切口不平,甚至有时会切不透;压力过大时,除了氧气消耗量增加外,金属也容易冷却,从而使切割速度降低,切口加宽,表面也粗糙。
⑺ 热处理工工作时需要穿戴什么防护用品
热处理工应该穿戴纯棉布的工作服,戴防护手套,佩戴防护眼镜,口罩,防烫伤工作鞋。
⑻ 气焊、气割的安全操作规程有什么要求
一般规定
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乙炔站应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
3、工作前或乙炔站停工时间较长再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化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7、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纳热水溶液解冻,保温。
8、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
9、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检查、调整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篮,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
10、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篮。
(8)气割操作戴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每个气瓶必须在定期检验的周期内使用(三年),色标明显,瓶帽齐全。氧气瓶应与其它易燃气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准同车运输。运送贮存,使用气瓶需有瓶帽。禁止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氧气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均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着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发生事故。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并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⑼ 使用气割时必须佩戴什么,工作现场清理干净()
气割时必须佩带手套,护目镜,安全帽,还有护鞋罩。由于气割时有火花飞灭必须将现场清理干净,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⑽ 手持切割机操作规范必须滴带手套吗
因为手持式切割机的砂轮工作的时候是高速回转的,为了防止手套的纤维被卷入砂轮导致人身受伤,应该是不戴手套操作的,特别是不能戴棉纱手套操作。但是切割金属时,很多时候火花会溅到手上,引起烫伤。所以,我认为穿戴不易打滑的长袖二层皮手套来操作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