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解除血液应佩戴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旗袍机构介绍怎么写 2025-08-03 06:00:49
穿旗袍怎么拍粉黛好看 2025-08-03 06:00:14
废弃的医用手套怎么处理 2025-08-03 05:49:58

解除血液应佩戴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2-10-31 03:06:07

Ⅰ 标准预防的措施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Ⅱ 一次性医用手套种类有哪些

一次性医用手套分:医用检查手套和医用外科手套。医护人员会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类型的手套,像我们医院用的麦迪斯外科手套种类就有AQL1.0高标医用手套、抗病毒手套、双层双色手套、骨科手套、显微手套、特舒肤手套、妇科手套、脱蛋白手套等十余款产品。

Ⅲ 血液净化无菌操作10大原则

摘要 1.环境清洁

Ⅳ 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是否正确

医务人员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开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诊疗活动时要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应当按照标准防护和加强防护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1、个人防护用品通用准则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穿隔离衣。

(3)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4)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后仔细弃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资源有限无法获得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则使用可再利用的装备(如布料的隔离衣或防护服),每次用完后正确消毒。在摘脱及抛弃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后,总是立即执行手卫生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个人防护用品应该包括保护躯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装置。

(1)一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患者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卫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或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洗手。

(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洗手方法: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执行。

手消毒剂:首选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用其他手消毒剂;针对某些对乙醇不敏感的肠道病毒感染时,应选择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4、面部防护

进行有可能造成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或喷出的操作时,应佩戴面部防护装置,包括外科口罩和护眼装置(面罩,护目镜),以保护眼结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喷出,应佩戴护眼装置。注意普通的眼镜不能用于防止液体溅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护。

5、安全注射与防针被刺

操作结束后处理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或设备时防止被刺伤或者划伤,锐器放置在硬质材料的锐器盒中,容器应放置在靠近操作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

Ⅳ 丁腈手套的特点和使用环境

丁睛手套能够有效的防有机溶剂,其主要优点为高强度、高弹性。常用于手部长期接触液体化学品的工位,如化学品仓、酒精清洗等。因丁腈橡胶主要功能是防止有机溶剂,但并不耐剌穿,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勿大力拉扯和强力磨损。要求在佩戴丁睛手套操作时另在外部要加戴面纱手套,以降低丁睛手套的磨损度,延长使用寿命。

Ⅵ 三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三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需要做好诊区、病区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二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Ⅶ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需戴手套,二前三后是什么时候

你好,正常情况下肯定建议手套,比较安全啊!但是偶尔一次接触体液和分泌物,肯定不会感染艾滋病啊!放心吧。

Ⅷ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标本分为全血、血浆、血清等。全血标本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查,例如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形态学检查等;血浆标本适合内分泌激素、血栓和止血检测血清标本多适合于临床化学和免疫学的检测。按照血标本采集部位的不同,分为静脉血、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三种。绝大多数检查采用静脉血,少数检查如血气分析、乳酸和丙酮酸测定等需要采集动脉血,毛细血管血主要用于各种微量法检查或大规模普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方法,欢迎阅读。

一、静脉血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和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

1、止血带或压脉器: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40秒为宜,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值降低、K+、Ca2+、肌酸激酶升高等。

2、采血时间与部位:大多数化验检查要求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应尽可能避免在输液同时取血,输液不仅使血液稀释,而且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生严重干扰,特别是血糖和电解质。

3、避免溶血、杂质污染:采血器具必须无菌、干燥、洁净.避免特别用力抽吸和推注、避免化学污染和细菌污染引起的溶血。因为红细胞的某些成分与血清(浆)不同,样本溶血可使红细胞某些成分释放,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4、血样的采集:血样要求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采集,理想的时间是早晨7:00到8:00,尤其是监测为目的时,更要保证标本采集时间的统一。最后一次食物和液体摄入应在前一天下午6:00到7:00(急诊检验例外)。血样采集应在不服药期间,如在早晨服前。血样采集时,患者应仰卧位,采血点应在同一静脉区,通常为手臂静脉。

5、标本采集后须立即送检,放置过久影响检验结果。当取血不顺利时,切忌在同一处反复穿刺,易导致标本溶血或有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

6、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先注射厌氧瓶,尽量减少接触空气时间。

7、微量元素测定采集标本的注射器和容器不能含游离金属。

8、采集样品所用材料的安全处置:使用后的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锐器物应当直接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内或毁型器内进行安全处置,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物;注射器针筒、棉签等其他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放。消毒毁形后的医疗废物必须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厂,不得擅自废弃。

二、临床化学/免疫检验标本

临床化学/免疫检验多用非抗凝血标本,最好使用真空负压采血管。

标本采集主要注意事项有:

1、化学项目大多数需要空腹采静脉血,多个单项化学检测项目组合检验时一般可采管血;

2、采血量视检查项目多少不同而异,通常为4.0~5.0ml;

3、多个组合检测项目同时采血时应按下列顺序采血:

血培养——无添加剂管凝血管——有添加剂管。

有添加剂管的顺序为:橼酸盐管——肝素管——EDTA管——草酸盐/氟化钠管。

4、不论是抗凝血还是非抗凝血,为了缩短血清或血浆与血细胞的接触时间,血液标本收集后,须尽可能早地将血清或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避免由此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血液标本采集开始,必须在2h内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

1)血清(非抗凝血):采血后标本于22~25℃(室温)15~30min后可自行(自发)完全凝固,禁用木棍和玻棒等剥离凝块;冷藏标本凝集较慢,加促凝剂者凝集加快。

2)血浆(抗凝血):应采用抗凝管采血,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合5~10次,采血后数分钟内可离心分离血浆。

3)冷藏标本:用于稳定血液中温度依赖性成分(抑制细胞代谢)的检测项目,标本于2~8℃冷藏(标本采集后立即置于冰箱中,冷藏必须充分);标本需冷藏的测定项目有:儿茶酚胺、胃泌素、甲旁素、PH/血气、NH3、乳酸、丙酮酸等。全血标本一般不冷藏,血钾测定标本冷藏不得>2h。全血标本切忌冷冻。

4)代谢抑制剂和防腐剂的应用:用于抑制细胞代谢。血标本中加入氟化钠后,血细胞未分离情况下血标本中Glu,22~25℃稳定24h.2~8℃稳定48h;氟化钠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儿童的Glu测定(因儿童PCV高,细胞糖酵解难以控制);氟化钠一麝香草酚混合剂不适合酶学检测(因氟化钠一麝香草酚混合剂抑制酶活性));甲醛草酸钾抗凝保存剂不适用于血糖测定。

三、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测标本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黑帽管。

采血注意事项:

1、单独采1管血,准备采血至2ml刻度线(抗凝剂:全血=1:4);

2、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10次;

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必须2h内检测)。

四、血常规(全血细胞分析)检验标本

一般用EDTA1.5~2.2mg/ml抗凝(EDTA抗凝采血管-紫帽管)。

采血注意事项:

1、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力震荡;

2、应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ml,可不用空腹;

3、采血后应尽快送检(需显微镜观察形态的标本采血后应及时推片固定,因为超过2小时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4、血型与血常规可采1管血。

五、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

1、病人准备:试验前3日,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量不低于250-300克,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如:咖啡因、口服避孕药、水杨酸盐等)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

2、标本采集:临床上常用方法是清晨抽空腹血后,口服75克葡萄糖,再于给糖后0.5、1、2、3小时各采血2ml/1次(共5次)。

3、标本保存:采血后1小时内分离血清并及时冷藏送检或采用血糖专用抗凝管采血,于2~8℃保存。

4、注意事项:胰岛素测定受溶血影响较大,采血时应避免溶血。

六、高血压系列检验标本

1、高血压三项(肾素、血管紧张素I、II)

1)病人准备:β-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甘草等影响体内肾素水平,一般要在停药后2周测定肾素活性(PRA),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停药3周测定。不宜停药的.病人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钠摄入量影响机体PRA水平,故病人测定PRA前3天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最好同时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PRA结果时参考;

2)标本采集:静脉取血4~5ml,拔除针头后缓慢注入到专用抗凝管中,盖好管塞后上

下颠倒5次,混匀后2500转/分,离心5~10分钟,分离血浆,将血浆装入专用血浆管后低温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尽快冰冻保存(-15℃)。溶血标本不能检测;

3)标本类型、标本量:专用抗凝管采血,分离血浆,取2ml送检;

4)标本保存:低温冰箱保存(-15℃以下),可保存2个月;

5)注意事项:申请单上应注明抽血时的体位(卧位:病人在早上6-8时起床前,取静脉血;立位:病人起床后活动3小时,取静脉血。)和饮食情况(普食饮食、低钠饮食);标本未及时分离血浆、反复冻融、溶血、保存不当、使用过期抗凝管等均可使结果受到影响。

2、醛固酮

1)病人准备:留样前应停服利尿剂至少3周,停服抗高血压药物1周;

2)标本采集:血浆醛固酮测定应采用肝素抗凝,采集后立即分离血浆,置-20℃保存

待测;尿液标本则留取24小时尿量,用10~15mL浓盐酸防腐;

3)申请单上注明:抽血时的体位(卧位、立位)和饮食情况(普食饮食、低钠饮食);

尿液标本要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七、皮质醇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常人皮质醇的分泌存在昼夜节律,一般为早上8点或下午4点采血,送检时请务必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时间。

八、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的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1、淋巴细胞亚群系列

标本要求:EDTA或肝素抗凝全血2ml(推荐EDTA抗凝)

注意事项:该系列项目在不同年龄段的细胞数参考值不尽相同,所以送检时请务必在申请单上注明病人年龄。

2、白血病免疫分型

标本要求:肝素抗凝骨髓或全血2ml

注意事项:请使用白血病免疫分型专用申请单

3、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检测(HLA-B2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检

测标本要求:EDTA或肝素抗凝全血2ml备注:保证新鲜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需要24小时内送检;

九、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所有采血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并熟悉采血过程,知晓操作技术对微量元素(尤其是铅和锌)检测质量的影响。

2、采血人员应戴乳胶或聚乙烯手套,若手套涂粉,需用静脉采血皮肤清洁法处理手套后进行操作。

3、血铅检测采血时按顺序用0.2%硝酸、纯水、碘酒、酒精清洁采血区皮肤,防止环境对血铅检测的污染。

4、橡皮塞对锌有污染,故普通采血管不可使用,请使用本中心提供的专用管。

5、采集方法:采集静脉血0.5-1.0mL,采集后马上轻轻颠倒混匀,粘上条形码,装入自封袋送检。

6、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置2-8℃冰箱保存。

7、标本凝固或含凝块,不能检测。

十、遗传学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标本采集:外周血标本可使用中心配送的肝素抗凝管(遗传专用)和采血针进行采集,采集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混匀,以免凝血;脐带血标本、骨髓标本可以在穿刺成功后,打开中心配送的肝素抗凝管盖,将脐带血或骨髓注入采集管中,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混匀,以免凝血,请注意无菌操作,不要污染管盖。请避免使用注射器采集标本后直接注入采集管的方式进行标本采集,以免引起溶血;请勿使用EDTA等抗凝管采集标本。

2、标本量:外周血、脐带血、骨髓各4ml;

3、标本送检:合格标本须于采血后当天送至遗传实验室,故请于标本采集后及时通知艾迪康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标本有溶血、凝血现象,也视为不合格标本。骨髓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

4、标本保存:标本采集后置于18~25℃保存,不可冷冻,不可放置于高温环境中。

5、申请单填写:请完整填写申请单,尤其是标本采集时间、性别、病史、临床诊断等。

十一、基因检测标本采集要求

1、所有用于基因诊断的标本必须用无菌试管或容器留取,严禁使用肝素抗凝管,采集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

2、为避免污染,送检基因诊断标本项目需单人单项目单管。

3、采集方法:

1)血液标本

抽取病人静脉血,置无菌试管中室温自然凝固或2000转/分离心,取分离出的EDTA抗凝血浆/血清送检;

2)女性分泌物标本

(1)分泌物标本采样应在非月经期进行;采样前3天内不使用阴道内药物,不冲洗阴道;24小时内不应有性行为;

(2)采集时先用棉签将宫颈口或尿道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擦去,更换棉拭子,将棉拭子伸入宫颈,通过上皮交界处,旋转3~5周,以保证取得较多的柱状上皮标本,对于怀疑HPV感染的患者,尽量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可提高HPV的检出率。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配套的软管中,旋紧管盖;

(3)男性分泌物标本先清洁尿道口,将棉拭子伸入男性尿道1cm,旋转3~5次获得标本,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配套的软管中,旋紧管盖;

(4)疱疹液或疣体标本:对于生殖器或肛周有疣状体增生,怀疑为尖锐湿疣者,宜直接采集疣体组织置于标本管中送检。备注:疣体标本时,需要在申请单上的标本类型栏处写上“疣体”。

4、标本保存:检测靶核酸为DNA的标本,可在2~8℃下保存3天;检测靶核酸为RNA

的标本,应保存在-20℃下。

十二、骨髓检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涂片要求:二张血片,六张骨髓片,怀疑白血病则需八张骨髓片。骨髓血片注明“B”,骨髓片注明“M”,以示区别。

2、申请单注意事项:

1)病例摘要:应填写全面,尤其是肝、脾、淋巴结、出血状况等与血液病相关的症状以及药物的应用等均应填写清楚;

2)化验结果:血常规结果一定不能缺,如果可能,MCV、MCH、MCHC及分类也一并填上;

3)采取骨髓部位也应填上,如果采取骨髓时不顺,应重抽,以免耽误病人;

4)写上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如科室电话、手机号码等(以便与临床密切联系)。

如何让血液健康干净?

鱼肉

鱼肉尤其是深海鱼类,其含有Ω-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管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能够降低血脂并预防高血脂引起的其他疾病。高脂血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粥样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脂肪肝等疾病。鱼肉除了能降低血脂,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营养又不容易引起肥胖。

芹菜

从中医角度来看,芹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调理肝火旺盛、积食、头痛、失眠头痛和心烦。

从芹菜所含有的成分来看,其含有的维生素P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可帮助血管恢复弹性,舒张血管,降血压。防治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对皮肤上的紫癜也有作用。同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的升高和降低胆固醇。

荞麦

荞麦含有的膳食纤维是精制大米的10倍,食用之后能够降血压、血糖和血脂。同时,其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中医角度来看荞麦还助消化、止泻、解酒、健脾胃。

猕猴桃

猕猴桃又被称为水果之王,含有的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提高血管的韧性,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的合成、免疫力的提高、铁的吸收、清除自由基、抗癌和抗衰老。还对重金属起到解毒作用。

大蒜

大蒜可以防止血液中的血脂沉淀形成的血栓,并且促进身体内部的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让血管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的形成。

另外,大蒜还可以预防感冒、防癌、抗衰老、护肝、健脾胃。

黑木耳

黑木耳中含有多糖类物质,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降低胆固醇、疏通血管和提高免疫力,是不折不扣的血管“清道夫。

另外,木耳中的胶质物还可以吸附肠道中毒素,促进肠道和血液健康。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食用木耳可以健脾润肤,消除黑斑。

红薯

红薯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抑制毒素被肠道二次吸收,进入血液。另外,肠道干净,可以抑制毒素被肝脏吸收,肝主藏血,肝脏好自然血液干净。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90%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66%是亚油酸,亚油酸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血压,并且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中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同时,葵花籽油含有的维生素E是油类中最高的,可以抗氧化,抑制黄褐斑和黑色素的形成。

绿茶

绿茶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帮助人体防癌、抗衰老。同时,起到降脂和减肥的作用,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已经提到多喝绿茶可以“令人瘦。

另外,多喝茶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高血压、血管堵塞、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

所以,想要美丽,想要健康长寿,血液必须干净,了解这么多能清理血液的食物,今天就吃起来!

;

Ⅸ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手套

患者的血液体液。体液分泌物。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物品应该用一次性的橡胶手套。因为这种手套密封性好。防感染,防细菌的。

Ⅹ 二级防护应穿戴哪些防护用品

二级防护穿戴标准为: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

二级防护适用于:

1、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

2、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3、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0)解除血液应佩戴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防护标准制度: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