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生手术过程中手套破了应如何处理是更换手套还是重新洗手后更换手
一半把原来的脱掉,用碘伏消毒之后,再换新的手套
2. 实验室用过的手套怎么处理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
3. 手套损毁的处理流程
是什么材质的手套呢?不同材质的手套烧着烫破手会有不同的后果,例如丁腈手套恐怕是实验室用得最多的手套了,它可以保护我们可爱的双手。但实际上,很多有害物质也是这种手套招架不住的——比如,发烟硝酸。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聚合而成,高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碳碳双键结构,这种结构不耐强氧化剂。发烟硝酸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剧烈地和丁腈手套反应,很可能源于对碳碳双键结构的迅速氧化。结果就是反应大量放热,直至燃烧。有文献报道过结构与丁腈橡胶相近的丁苯橡胶,在被硝酸氧化后,碳碳双键会断裂形成醛、酸等产物。丁腈手套对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毒溶剂也是不耐受的,溶剂会轻而易举的透过手套,所以不能指望用这种手套防御它们。另外,带着丁腈手套操作发烟硝酸,如果不慎接触,反而可能因为丁腈手套的剧烈反应而受到更大的伤害。因此,如果只有丁腈手套,操作发烟硝酸时不如不戴。
4. 一次性医用手套用完后怎样处理
可分解的就分解了,不可分解的回收重来呗。。
5. 工作人员发生标本污染针穿刺等是应做哪些应急处理
处理方法:
标本污染:1、在采集标本时,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带好手套、帽子和口罩等,实验结束摘除手套、口罩和帽子,放在指定地点,用肥皂和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2、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或其他标本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若皮肤有破损及伤口,应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3、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刻挤出血,直到挤不出为止,然后再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如有必要请专科医生做相关检查,若有感染,对症治疗。4、若标本不慎洒出,沾污衣物或试验台面,应及时清洗和消毒。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 min,然后冲洗干净。实验台面被明显污染时,用1000-2000 mg/L 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 min,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h。针穿刺:1、医务人员刺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液立即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并在伤口旁端以离心方向轻轻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2~3%碘酊、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时,据伤情实施预防用药方案。3、乙肝、丙肝随访6个月,梅毒随访3个月,被HIV阳性患者体液、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在24h 内抽血查 HIV抗体,并报告感控科进行登记,追访。
应急处理是保卫人员的基本技能,在发生突发情况时,保卫人员有责任进行应急处理。保安员在站岗或巡逻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可疑情况,对可疑情况要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在穿刺过程中,护士怀疑手套被污染,正确的处理方法
豪无疑问,更换手套
7. 穿刺过程中手套被污染怎么处理
一般是马上换一个吧 当然专业的护士应该佩戴专业的医用手套,严格消毒,所以马上更换一个能减少感染
8. 使用穿刺术时怎么操作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行腰椎穿刺术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150px(小儿约3-100px)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千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手挽住双下肢胴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150px,儿童则为2-100px。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9. 使用穿刺术时怎么操作
消毒、铺巾,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375px,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B局部麻醉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药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C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
D术后处理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b书写穿刺记录。E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b 一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c 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肠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d 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10. 生物实验室的一次性手套该如何处理
生物实验室的一次性手套用完后捆好再弃于普通的垃圾箱内。
只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一次性丁腈一次性丁腈手套,就可以减少实验室人员每日交叉感染的危险性。
许多相关的因素都应该被引起注意,一旦选择了适当防护功能的一次性丁腈手套,就应该妥善保存,小心使用,生物实验室感染率的增加不仅与一次性丁腈手套防护屏障的破坏有关,还与存在粉尘、化学药品、交叉接触污染和错误的处理一次性丁腈手套有关,正确的选择和使用一次性丁腈手套可以减少染率。
按材质分
按材质一般分为塑料一次性手套、乳胶一次性手套、丁腈一次性手套。
其中塑料薄膜手套一般在非专业场合使用,优点是价格便宜,但是由于塑料一次性手套没有弹性,耐用性和适合性比较差。
乳胶手套,通常在专业场合使用,比如手术室、实验室等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优点是有一定的弹性,并且比较耐用,但是不耐动物油脂腐蚀,接触动物油脂容易被腐蚀,更重要的是根据统计有2%-17%的人会对乳胶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
丁腈手套,除了拥有乳胶手套的特性,并且针对乳胶手套的缺点有所改进,首先能够耐受动物油脂类的腐蚀,并且不会产生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