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文物为什么戴手套
扩展阅读
蔡徐坤怎么总穿情侣睡衣 2025-08-27 16:48:51
睡衣戴帽子怎么拍照 2025-08-27 16:45:40

文物为什么戴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9-20 00:37:04

A. 看古书为什么要戴白手套

怕给书翻坏了,留下手印,汗渍什么的。
有很多都是善本,全世界仅此一本,当然要小心了。

B. 不同的藏品是不是有不同的保管方法

文物藏品的存放首先要根据质地的不同分类存放,因为不同质地的文物对于存放环境、保护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对于文物藏品的存放一定要严格分类存放。

书画文物的存放和保护

  1. 在文物藏品中,书画藏品是最为娇贵的一类,一些名人字画更是稀世珍宝,假若存放不当,使字画受到潮湿、光、热等情况时,会发生霉变、虫蛀、褪色、发脆到毁坏,所以存放书画藏品的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应在30℃以下,但低于0℃也对藏品不利,书画藏品存放的适宜温度应在14℃—18℃。

  2. 湿度对书画的影响也很大,湿度过高会使藏品发生粘连、变色等,过于干燥会使字画干裂或变形,所以字画适宜的相对湿度在50%—60%。

  3. 对于书画藏品的存放,最好是用丝织品做一锦囊,放置于木盒内。因为丝织品和木质对于调解温度、湿度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再放置一些用纱布包裹的樟脑球以避免虫蛀。

  4. 在打开或观赏书画藏品时要戴手套和口罩,以减少对藏品的污染。

瓷器的存放和保护

  1. 瓷器的存放应一器一盒,最好是按每件器物定做的盒子,盒子里垫海绵或泡沫,尽量不要把两件放在一起,即使放在一起也要用海绵或泡沫隔开,以避免碰撞。

  2. 观赏古玩瓷器时,双手应保持洁净干燥,最好不要戴戒指,以免划伤釉面,应一手拿器物的上部,一手托底,有耳的器物不能仅提耳,以免折断或损坏,带盖或带座的器物应先将盖、座分开再拿,以免在移动时脱落打碎。遇到多人鉴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欣赏完毕放置在桌上后,下一个再来欣赏,不要两人传递,以防万一脱手。

  3. 一般瓷器可用湿布擦洗,粉彩和金彩的器物要用干布,以免伤彩。

玉器的存放和保护

  1. 玉器应避免与硬物接触,以免碰撞,清洗时要用白布,布要干净、柔软,必要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存放玉器的环境要有一定的湿度,以保护玉内的水分,不要在太干燥的地方存放玉器,要避免阳光直射。

  3. 许多玉器爱好者喜欢把自己钟爱的玉器藏品常在手中把玩,使玉器温润可爱,但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长期接触汗液,会使表层受损,影响色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玉等更忌汗和油脂,奶羊脂白玉若过多地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是白奶羊脂了。所以,把玩玉器虽然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爱好,但不科学。

C. 博物馆里的文物,该怎么摆才好

引言:博物馆里的文物都代表着一段历史,这些东西能够保存这么久,都是为了向大家展现当时那个时代的繁荣昌盛,大家再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博物馆里的文物一般都是在玻璃橱窗内部的,所以很难有人能够近距离触摸到文物。工作人员会根据文物的材质来选择马百文物的方式,有的文物需要大家用双手捧拿,轻拿轻放。

三、结束语

这些文物都是无价之宝,都是考古工作人员在各个地方找到的,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通过这些文物的外观,大家也可以了解时代的历史故事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D. 考古就像开盲盒,考古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考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比较多,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一些古墓之中都是有设置机关的,这一点我们在那些相关类型的网络小说中也可以看出。虽说网络小说确实描述的有点太骇人了,但是实际的情况其实也相差不多。考古的第一要义就是需要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有许多墓地都是垂直向下的,因此这个高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说不小心摔下去的话,那么安全就很难再保障好。在考古的时候最需要注重的就是人员安全,考古虽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安危是更重要的。考古这件行为在近期比较火,因为三星堆的出土,使得考古的热度再一次喷薄。

E. 为什么考古学家清理陪葬品不戴手套

戴手套会降低手的灵敏性,有可能破坏文物,但是搬拿文物的时候要带手套。

F. 你好 为什么美术作品布展 要带白手套

在正规美术馆布展 美术作品时都有明确规定的:名贵的画拿起来的时候都是要戴手套才能拿的,这是美术作品销售、鉴赏、鉴定最最基本的常识,是因为防止汗渍,油腻,脏东西之类的附着到作品上,以免影响效果。

美术作品布展,首先,根据作品的类型或者风格布置对美术馆进行整体的艺术设计包装,然后可根据情况将馆区分成若干不同区域,也可进行不同的风格布置。

接着可将不同作品规划设计布置到不同的位置区域,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布展的墙面,或者悬挂,放置作品的工具进行布置,接下来将作品按照规划开始摆放,然后就是调整修改。

(6)文物为什么戴手套扩展阅读:

白手套的其他含义:

1、拍卖师的最高荣誉

拍卖师的最高荣誉拍卖师这一职业的最高荣誉是获得“白手套”。被授予白手套是拍卖师获得的最高荣誉,它意味着一场拍卖专场达到100%的成交率,代表着对拍卖师最高度的认可。

在中国,第一位获得“白手套”的人是,嘉德的首席拍卖师——高德明。目前“白手套”拍卖行佳绩是香港苏富比在近期包括洋酒拍卖创下连续16 场“白手套”,成绩斐然。

2、西方传统象征

欧洲曾用手套象征权威和圣洁,所以早年的欧洲骑士,将白手套戴上,表示执行神圣公务;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潇洒闲暇;把手套扔在对方面前,表示挑战决斗,被挑战的骑士拾起手套,宣示应战。

G. 文玩 为什么要戴手套盘

首先不是所有文玩都要带手套盘,比如核桃金刚等,需要用手油手汗盘完的一般不带手套。戴手套的是怕汗的和需要前期打底的,不如木头类需要终生手套盘,而凤眼需要前期打底。

H. 在提取文物时为何要带手套

手上的体液及汗水会腐蚀文物

I. 考古人员发掘时要不要戴手套

发掘时可以不要,但搬拿时一定要戴手套。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中规定文物采集的 — 般步骤是:
(一)记录

记录要随时进行.这个过程应该贯穿考古现场保护的始终.不仅包括对文物进行所有的操作程序和步骤的文字记录和照相、录像等音像资料。还包括每天的工作日记,档案记录是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一手资料,记录和保存好档案,能为后人进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采样

所采集样品包括环境样品和文物样品。环境样品是指从考古现场环境中的土质,水质,墓室内气体等获得的样品。文物样品是指从文物上采集的颜色,漆片,纺织品,金属饰品,粮食颗粒,器物中的残留物等样品。对获得的样品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是考古和实验室保护研究的重要依据。

采样的基本原则是:

1、所取样品能够尽量满足研究的需要。

2、要明确样品的层位以及共存的遗物。

3、尽量选择残器或破损器物不被注意的部位采样,不要对器物纹饰和重要部位造成损伤。

4、科学保管样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使之失去科学研究价值。

(三)搬拿

地下文物经过多年的地下埋藏和不断的土壤腐蚀过程,文物本身发生很多的变化,不再是入藏时那样的结实,虽然看起来很完好,其实却很脆弱。所以搬拿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 、 必须戴上手套,目的是保护文物不受污染。

2 、拿文物时要小心谨慎,轻而稳。

3 、 小件器物应该双手捧着,大件器物应该一只手托底,另一只手扶持,或者双手捧着器物的中下部分,不要提它的口沿和耳部。

4 、 纺织品和纤维制品不要折叠,应放在一个托板上搬拿。

(四)提取

“提取” 是指将文物从土里剥离出来的过程,它是文物出土后的第一次移动,提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保护修复工作,所以,它是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技术的重要环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提取文物,首先必须考虑提取是否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或影响。其次必须了解所提取文物的强度。在一般情况下,最好能采取一些措施,对文物进行必要的补强处理,尽可能地保证文物的安全。此外,整个提取过程要做好记录工作。

整体提取主要用在非常脆弱或复杂迹象文物的提取,整体提取一般有箱取法、插板法和托网法。使用的插板示意箱取法: 箱取法又称“套箱法”,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将需要提取的遗存同周围的土分割开来,然后套上木箱,再将底部掏空,使遗存剥离出来的方法。 图 3.8 是箱取法的箱体示意图提取方法可分为背衬法和整体提取法。背衬法主要用于大的片状的文物提取。例如壁画的揭取。整体提取主要用在非常脆弱或复杂迹象文物的提取。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是根据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的原则所制订的,并于1984年发布实施。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总则,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单位和领队职责,考古发掘,发掘资料整理,发掘成果刊布,发掘资料管理,附则。另有附录和表格样式两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