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实验室操作丙酮时,能佩戴丁腈手套吗
晚上好,实验室条件下滴定一般溶剂时选择NBR或者CR这两种合成橡胶都行,丙酮并不是对人体危害很大的一种极性溶剂和丁酮相近它们对酮类有较好防护能力不会被迅速溶解,在正常摩擦皮肤时也不会产生静电火花。通常佩戴这种防护手套是为了增加手指部位捏东西时的摩擦力顺便保护手腕以上部位只要不是特别毒的强溶剂问题不大。
② ab胶和丙酮的 危害
要看你选用的什么类型的AB胶,AB胶的种类很多,有环氧的、有机硅的、丙烯酸的等等,一般环氧或有机硅的相对来说环保些,我们世林公司生产的都是环氧类型的,气味很低,透明度不错。
丙酮对人体的损伤是有的,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建议在厂房里增加通风设备,尤其是要将抽风的风道设置在一米左右的高度,因为溶剂容易挥发,但是一般比空气重,所以一般会沉在厂房的地表等地方,如果通风位置过高,溶剂排除不及时,会被人体吸收,担任皮肤接触也是可以吸收的,所以操作时最好带上塑料手套进行保护。
只有引起重视才不会出现损伤人体的事件。
③ 经常接触丙酮,甲醇,强碱这些化学品有什么危害啊!每没都带着口罩和手套呢但是也能闻到丙酮的味道。
尽量少接触吧 还是有毒的 手套一定要带 口罩最好是带活性炭吸附的 化学专业学生 正在受其荼毒中 伤不起啊
④ 丙酮对医用手套有腐蚀吗
这要看手套的材质。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的手套是顶不住丙酮的,一旦沾了丙酮会很快溶胀,然后变脆。天然乳胶材质的手套则要好得多,即使丙酮淋在上面也没事。
⑤ 丙酮有什么危害
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1、吸入: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 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2、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3、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
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4、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每天3小时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消 防:
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干粉、抗溶泡沫灭火剂、卤素灭火剂或二氧化碳来灭火。用水来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并驱散丙酮蒸气。
人身防护:
1、吸入:如蒸气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极限时,应佩带合适的呼吸器。
2、皮肤:如果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丁基橡胶。在直接工作的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3、眼睛:戴化学放溅眼镜,必要时可佩带面罩。
急 救:
1、吸入:脱离丙酮产生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眼睛接触: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10分钟。
3、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10分钟。
4、口服:用水充分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饮水约250ml。
5、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
⑥ 为什么乳胶手套防不住有机溶剂
可能是因为乳胶手套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吧,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乳胶手套戴上以后一般就是贴在手上的,弹性比较好,很多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乳胶手套。
这种手套就是非常贴合人的皮肤,可以看到它的弹性非常好,但是质量不好的手套也有些缺点,就是它可能会掉渣,而且就是因为它的贴合性和弹性,所以他做的是非常的薄的,所以戴在手上的时候应该也能感觉到它的材质,非常柔软。
总结
进行不同的操作的时候,用不同的防护手套,这句话是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同的公理,手套要做到轻薄便捷,又有防护性,还是很不容易的。
⑦ 长期使用丙酮戴皮手套做业还丙酮还会渗透到身体内吗
会的
⑧ 丙酮和皮肤接触有什么危害吗
丙酮对人体没有特殊的毒性,但是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还可能失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