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怎么折盔甲手套
扩展阅读
女装有个品牌叫菲什么 2025-09-19 01:34:37
女式秋冬季睡衣怎么裁的 2025-09-19 01:34:26
旗袍肩宽怎么变窄 2025-09-19 01:06:55

怎么折盔甲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7-30 00:59:36

1. 除了铁和皮,古人用纸来做铠甲,“纸甲”如何御敌的

通过穿戴在身上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这些纸甲做成的铠甲只能够对身体的表面起一点简单的防护作用,如果是遇到了一些比较重型的武器或者是一些大火,那么也是没有办法来对抗的,毕竟这种盔甲他是非常的脆弱的,他的外表只是一层简单的布,只是在布匹的中间放着很多层的纸巾。但是这种纸甲他也有着自己的优点,那就是他制作这个过程是比较方便的,并且制作的原料也是比较多,成本也比较低,并且这些士兵在打仗的过程之中,体力也不会被身上的铠甲消耗了这么快,因此在唐代开始就有很多的军队开始装备这种纸甲,但是一直到后来清朝结束,这种铠甲才被废除。

因此人们为了能够防止这种现象来发生,便发明出来了,用纸做成的盔甲,虽然说这种盔甲它对人体的防护程度大大的缩小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保护人们的重要部位的,但是这种盔甲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非常的怕火,如果敌人放火烧,那么所有的士兵将会弃甲而逃,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特殊的盔甲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代表吧。

2. 古代人们怎么制造盔甲

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膝盔甲、铜
(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
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
钢盔等取代。
[镜甲]
一种护劈的防护甲。形似衬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用丝绒覆盖,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门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铠甲所代替。在俄罗斯,铠甲是用小环通常是小铁环紧密连接起来的长衫。
[锁子甲]
古代作战时保护身体的防护装具。一般用铁锻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铁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穿起来柔和轻便。盛行于中国唐代。
[叶片甲]
一种防备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防护装具。最初使用的是结实的麻布衣或皮衣,随着金属的出魏,装上了铜片、背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东方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金金属叶片甲就产生于那里,后来为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
(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胸甲]
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古代胸甲用密实的毡片外包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铁制胸甲,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或镀镀,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国军队申,胸甲于1731年装备重骑兵,经短时停用 (180a一!812年)之后,作为护具一直沿用到19世纪60年代,后仅在近卫骑兵第一师各团用作礼服。御林军骑兵团的士兵、军官及其他人员的胸甲茬结构和饰物多寡方面各不相同,御林军的胸甲表面光滑带有铜制饰物。俄军胸甲骑兵仅茬乘马队形申穿胸甲。由于火器的不断改进,胸甲变成了近卫骑兵的仪仗装具 (至1917年)。
[铠甲手套]
古代铠甲中护手配件。古代镜甲开始没有手套,后用度革、毡片等护住手背。精致的金属锁子甲、锻甲出现后,在护臂甲的下端蹿出一块叶片护住手背。欧洲是在13世纪初翻成了锁子甲连指手套,后又制出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
[中国铁铠甲]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铁甲。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申已普避装备铁甲。河北满城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绵甲]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申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国头盔。胄,战国以后称兜黎,宋代以后称盔。中国传说最早的胄由造尤创造。人们用兽角、藤条兽皮制成头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铜胄为商代青铜胄,皆用青铜整体范铸,饰有兽纹。铜盔也称胄,古代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盛行于商周时期。周代铜胄也是整块范铸,左有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周边宽带上凸出一羊排圆泡钉。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实。战国出现铁兜鉴,用铁甲片层层编压而成。此后至宋代,头盔一般为整块范铸,铁甲片编缀,或二者结合制成。"明代夫盔大体承袭宋制,有所改进。明朝御林军用锁子盔,铁钵象一顶便帽,下沿装锁子钢丝网,盔高八寸许,网长一尺左右,网环极为细密。士兵的铁盔较简单,装饰不多,铁钵高大,肩庇较宽,整个盔面上宽下窄,形如尖塔形。军官用的铁盔雕刻有龙虎图纹,有的用金银镶嵌,盔上有赏,可插貉缨。及至火器广泛应用后,铁盔的形制趋向轻体化。清中叶以后,甲胄成为仪仗、校阅时着用的装饰品,实战中较少应用。清朝末年,西式钢盔传人中国,成为步兵通用的防护器具。皮条编缀而成。甲均涂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鳖鱼皮、水牛皮等为主。几乎每个武士均装备甲,有的马匹也着甲。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出现后,皮甲不能抵御锋利兵器的打击,逐步让位于铁铠甲,但皮革作为轻便防护装具仍沿用达千年之久。
[鞨]
中国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轻罪人兰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兰,即所谓兰拾,兵架也。拾革,重革,当心着之,可以御矢。"
[中国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战中人马防护装具。中国传说堂尤发明甲,在夏代常备军已装备甲。早期的甲以藤条·木片、皮革等原料制成,以皮革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护驴干,四肢不着甲。由于整片皮裹身不便于作战,至迟到春秋末期已出现由小块皮革联缀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块、甲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由小块革以丝带连接。

3. 谁知道明朝将军服饰盔甲的制作材料和有关流程啊!特别是盔甲!

[盔甲]
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膝盔甲、铜
(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
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
钢盔等取代。
[镜甲]
一种护劈的防护甲。形似衬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用丝绒覆盖,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门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铠甲所代替。在俄罗斯,铠甲是用小环通常是小铁环紧密连接起来的长衫。
[锁子甲]
古代作战时保护身体的防护装具。一般用铁锻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铁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穿起来柔和轻便。盛行于中国唐代。
[叶片甲]
一种防备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防护装具。最初使用的是结实的麻布衣或皮衣,随着金属的出魏,装上了铜片、背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东方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金金属叶片甲就产生于那里,后来为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
(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胸甲]
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古代胸甲用密实的毡片外包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铁制胸甲,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或镀镀,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国军队申,胸甲于1731年装备重骑兵,经短时停用 (180a一!812年)之后,作为护具一直沿用到19世纪60年代,后仅在近卫骑兵第一师各团用作礼服。御林军骑兵团的士兵、军官及其他人员的胸甲茬结构和饰物多寡方面各不相同,御林军的胸甲表面光滑带有铜制饰物。俄军胸甲骑兵仅茬乘马队形申穿胸甲。由于火器的不断改进,胸甲变成了近卫骑兵的仪仗装具 (至1917年)。
[铠甲手套]
古代铠甲中护手配件。古代镜甲开始没有手套,后用度革、毡片等护住手背。精致的金属锁子甲、锻甲出现后,在护臂甲的下端蹿出一块叶片护住手背。欧洲是在13世纪初翻成了锁子甲连指手套,后又制出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
[中国铁铠甲]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铁甲。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申已普避装备铁甲。河北满城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绵甲]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申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国头盔。胄,战国以后称兜黎,宋代以后称盔。中国传说最早的胄由造尤创造。人们用兽角、藤条兽皮制成头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铜胄为商代青铜胄,皆用青铜整体范铸,饰有兽纹。铜盔也称胄,古代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盛行于商周时期。周代铜胄也是整块范铸,左有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周边宽带上凸出一羊排圆泡钉。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实。战国出现铁兜鉴,用铁甲片层层编压而成。此后至宋代,头盔一般为整块范铸,铁甲片编缀,或二者结合制成。"明代夫盔大体承袭宋制,有所改进。明朝御林军用锁子盔,铁钵象一顶便帽,下沿装锁子钢丝网,盔高八寸许,网长一尺左右,网环极为细密。士兵的铁盔较简单,装饰不多,铁钵高大,肩庇较宽,整个盔面上宽下窄,形如尖塔形。军官用的铁盔雕刻有龙虎图纹,有的用金银镶嵌,盔上有赏,可插貉缨。及至火器广泛应用后,铁盔的形制趋向轻体化。清中叶以后,甲胄成为仪仗、校阅时着用的装饰品,实战中较少应用。清朝末年,西式钢盔传人中国,成为步兵通用的防护器具。皮条编缀而成。甲均涂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鳖鱼皮、水牛皮等为主。几乎每个武士均装备甲,有的马匹也着甲。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出现后,皮甲不能抵御锋利兵器的打击,逐步让位于铁铠甲,但皮革作为轻便防护装具仍沿用达千年之久。
[鞨]
中国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轻罪人兰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兰,即所谓兰拾,兵架也。拾革,重革,当心着之,可以御矢。"
[中国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战中人马防护装具。中国传说堂尤发明甲,在夏代常备军已装备甲。早期的甲以藤条·木片、皮革等原料制成,以皮革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护驴干,四肢不着甲。由于整片皮裹身不便于作战,至迟到春秋末期已出现由小块皮革联缀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块、甲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由小块革以丝带连接。

4. 如何做钢铁侠手套

首先,分纸模型和EVA模型。贴吧有图纸。做好了大概形状,固化,喷漆,OK!本人正在全身盔甲制作中。

5. cosplay钢铁侠盔甲模形设计图及制作方法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3d建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7&zdhhr-11y17r-561507792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3dmodel?type=2&zdhhr-11y17r-561507792

在“3d建模”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6. 暗黑破坏神合成手工艺品的公式

1、3 完美的宝石 + 1 魔法物品 = 随机属性魔法物品

2、⒍完美的骷髅 + 1 黄金物品 = 低等级黄金物品

3、⒈完美的骷髅 + 1 黄金物品 +乔丹之石= 高等级金物品

4、⒊完美的骷髅 + 1 黄金物品 + 乔丹之石 = 给黄金物品打1个孔

5、符文07 + 符文10 + 1 完美的黄宝石 + 普通盔甲 = 有孔的盔甲

6、符文08 + 符文11 + 1 完美的紫宝石 + 普通武器 = 有孔的武器

7、符文08 + 符文10 + 1 完美的蓝宝石 + 普通头盔 = 有孔的头盔

8、符文07 + 符文11 + 1 完美的红宝石 + 普通盾牌 = 有孔的盾牌

9、6个不同的完美宝石 + 1 项链 = 多彩的(加4抗) 项链

10、⒈戒指 + 1 完美的红宝石 + 1 爆炸药剂 = 深红的戒指(+抗火)

11、⒈戒指 + 1 完美的蓝宝石 + 1 融解药剂 = 深蓝的戒指(+抗冰)

12、⒈戒指 + 1 完美的黄宝石 + 1 耐力药剂 = 珊瑚的戒指(+抗电)

13、⒈戒指 + 1完美的绿宝石 + 1 解毒药剂 = 碧玉的戒指(+抗毒)

14、⒈斧头 + 1 匕首 = 投掷斧

(6)怎么折盔甲手套扩展阅读:

《暗黑破坏神》

游戏画面以六十度倾斜的方式表现出来,游戏所有的场景全以即时的立体投影方式表现出来,除了有明暗的效果外,人物的移动效果也极为流畅,魔法的表现亦是一绝。游戏中还有数量极多的武器、防具和道具。

《暗黑破坏神》1996年暴雪公司推出的一款动作RPG经典游戏系列,英文名Diablo,源于西班牙语,意为魔王、恶魔的意思。2000年《暗黑破坏神2》上市,2012年5月《暗黑破坏神3》上市(除中国大陆),2015年4月《暗黑破坏神3》进入中国大陆。

7. 上古卷轴5怎么打磨,怎么做极品装备|(武器,盔甲,头盔,手套,项链,戒指)还有,怎么附魔

你先把附魔,炼金锻造技能点满然后把技能点也点进去,然后在控制台输入player.coc qasmoke 按回车键进入1个所有东西有的房间那你所需要的东西其中炼金加成和锻造加成的装备必须拿,拿什么都可以只要有你喜欢加成的就可以然后会附魔台分解装备,然后输入player.coc riverwood,随后随便3套无任何属性的手套,头冠,雪精灵头盔{在黑降和祖伏特有},项链,戒指,这样附魔工作就开始了首先和上一瓶附魔灵药{player.additem 00039D12}然后将1件手套,头冠,雪精灵头盔,戒指,项链附魔炼金属性,然后穿上在去炼金台做附魔药水{拥有附魔效果的材料白浆果 树精的树液 蓝蝶翅膀}做出来后的药水应该比你用代码的药水加成高,随后喝掉自己做的药水继续按上面方法附魔当附魔药水的加成不变的时候,做强化复原剂药水喝掉后把炼金装备脱掉然后在穿上在做强化复原剂如此循环下去附魔加成能到上w你觉得差不多了在喝加成上w的附魔药水附魔锻造装备{1件手套,项链,戒指,盔甲}然后不要脱掉炼金装备在到炼金台做锻造药水{气泡草 树精的树液 荧光菇},然后穿上锻造装备和自己做的锻造药水去打造装备吧打造好了回附魔台喝自己做的上w加成附魔药水附魔自己喜欢的属性吧我敢说这样的装备能秒杀一切包括大师级的奥杜因这样也有没意思了所以楼主造装备不要太过了哦,纯打手往采纳

8. 途铠手套箱怎么拆

副驾驶储物盒是属于卡扣式固定的,直接手工拆卸打开了。
拆解副驾驶储物盒之前务必将车辆熄火并停止安全区,储物盒在副驾驶的正前方下面位置,拆解的时候打开副驾驶门进行操作,打开副驾驶储物盒开关把手。

9. 怎么做西洋武士盔甲

一、长矛和剑
长矛是骑士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骑士在战场上与敌人交战,最先使用的武器就是长矛。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长矛在战争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步兵用,骑兵也用。长矛由铁质矛头和木质矛杆组成,比较轻便。
早期法兰克人的长矛主要为满足步兵作战需要,有些矛头带有倒钩,矛杆的大部分用铁皮包住,这种矛刺入人体后,由于有倒钩,造成的伤害很大。如果刺中对方盾牌,持盾牌者很难把长矛拔掉,也很难迅速砍断矛杆,此时,持矛者可使矛另一端搭地,并迅速冲上,用脚踏住拖地的矛杆,压下敌人的盾牌,当敌人的头和胸部暴露的瞬间,用手中的其它武器直取对方要害。 中世纪骑士制度产生之初,骑士们使用的长矛大多延续古罗马和日耳曼式的长矛,但也有一定的改进。由于马蹬的广泛使用,骑士的作战方式发生变化,他们可单手持长矛与敌人厮杀,矛杆的长度和粗度都有增加,矛头已无倒钩,矛尖也变成平缓的菱形或柳叶形,有的矛头下端两边有横凸出来的小“矛翼”。这一系列变化都有利于骑士在马上冲刺敌人时,长矛不至于戳得太深而不易拔出。
12世纪以前,矛杆的前后粗细基本一致,在战场上如需要,长矛仍可被抛出刺杀敌人。1066年的哈斯丁斯战役,法国骑士们正是用这种方式打乱了英国军队城墙似的盾牌阵容。12世纪早期,在某些骑士长矛的矛杆手握处前面有一小圆环,这可能是持矛者在进攻时,为防止冲击的反作用力易使长矛脱手所设。 13世纪以后,出现前细后粗矛杆,手握处刻有手握槽柄。这种长矛由于矛杆前端比后面细许多,使长矛大部分重量移至手柄处,易于骑士控制和掌握平衡,槽柄使骑士在冲刺时长矛不易脱手。14世纪,矛杆手握处前面出现一圆形金属挡盘,对持矛的手起保护作用。同时,矛头出现锥形。 中世纪骑士长矛矛杆很长,在12世纪,矛杆长度不少于8英尺。14世纪末,有矛杆长达15英尺。矛杆以梣木最为普遍,也有用苹果木、锇耳枥木、松木等质地比较坚硬且具一定韧性的木材为宜。
行军途中,长矛通常被斜扛在右肩上(如果是右手持矛)。发现情况准备进攻时,长矛被垂直竖起,底端垫在右马蹬边,或置于右手鞍褥特制的凹槽上。进入进攻距离后,骑士持平长矛,用踢马刺催马向前冲去,矛头稳稳地对准敌人。持矛方式大体有两种:一种为手握矛柄,矛杆底端抵住右侧大腿;另一种是手持矛柄,用臂膀和腋窝稳住矛杆后端。这两种方式都使长矛从马脖上方的左侧伸出,指向敌人。
剑,是骑士另一重要武器,在战场上它往往被用于长矛折断后与敌人近距离的白刃战中。长矛杆容易折断,甚至在一次战斗中会折断几支。而一把好剑往往伴随一个骑士的终生。因此,骑士对自己的剑十分珍视。
剑由双刃剑身、剑柄、剑柄前面的横挡以及剑柄底端的柄锤组成。中世纪早期的剑,与上古时代的剑区别不大,上古时期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是步兵,剑主要由步兵使用。当时的剑剑身较宽,两刃间的距离从上到下宽度一致,剑身带有血槽,主要用来劈砍,必要时还可抛出。骑士军队成为欧洲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后,剑与长矛一样成为骑士必备的武器。随着剑被骑士广泛使用,一度曾被法兰克人非常喜爱使用的刃部宽阔呈月牙状弯曲的战斧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单刃长刀也被淘汰,这两种武器更适合步兵双手挥舞。
大约公元900年左右,剑的形状出现新的变化,剑身从柄部到顶端逐渐变窄,这种剑的重量大多集中在柄部,使骑士单手持剑时感到轻便,易于劈砍和刺杀。中世纪剑的长度,大约为94厘米,其中10厘米左右为柄部,柄部宽55厘米左右。 剑柄前部的横挡与剑身和剑柄呈十字形,11世纪时,横挡的长度有些增加。
12世纪,横档与剑身、剑柄垂直相交的形式最为普遍,但也有些剑,两边的横挡呈锐角状向剑身方向弯曲,也有剑的横挡只是向剑身方向微有倾斜。有一把从12世纪保存下来的剑,其横挡两端头,向剑身方向呈直角弯曲,上面雕铸着动物小头像。剑柄下方的柄锤大多为圆球形、半球形。11世纪出现有一定厚度的圆片形柄锤。
12世纪这种形状的柄锤变得普遍。柄锤的重量与剑身重量成一定比例,使持剑者易于掌握平衡。剑柄与剑身由钢铁质材料通体煅造而成。有的剑的柄部用两个夹片与柄芯铆在一起。剑的横挡、柄与柄锤部分往往镶嵌各种宝石,并且有的把圣人的遗骨、遗血、遗发、遗物等铸进柄部和柄锤里面,以求保佑。从《罗兰之歌》对罗兰的宝剑杜论达的描写中可见到:

二、盔甲和盾牌

盔甲是骑士的重要装备。中世纪早期,法兰克军人的铠甲很简单,他们往往把圆形、菱形或小方形的金属片缝在皮子或厚布上,护住从脖子到大腿的身体。当时最好的铠甲是锁子甲,这种铠甲在公元前20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已出现。锁子甲由数千个小铁环相互穿套在一起,制成长至膝盖,袖子到臂肘的铁衣衫,其下摆前后开叉或前后左右开叉便于骑马。
中世纪早期,由于锁子甲工艺精细,价格昂贵,只有大贵族和国王们才能置办得起。查理大帝曾下令大力发展铠甲生产,并严格禁止铠甲出口外卖,使锁子甲逐渐成为骑士普遍穿用的铠甲。 到12世纪,锁子甲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发展,长袖锁子甲普遍出现,而且大约在1200年左右,出现了与锁子甲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手套,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铁手套的掌心部分用布或皮革制成。与锁子甲分开的铁手套随后也出现。另外,许多锁子甲带有与之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护帽,把骑士的头部,包括前额和下颊都护在里面。有些骑士只戴这种护帽,外面不戴头盔。 尽管许多骑士在战斗中没有腿甲,但在中世纪,仍有两种类型的腿甲,一种是锁甲长袜,穿在腿上,用带子系于腰带上,在膝盖下绕腿扎上带子,以防铁锁袜下坠;另一种是长方形锁甲片,其幅度可护住腿的前部,用带子在腿后系住,上面与腰带相系。骑士的脚也被锁子甲护住,是在13世纪。
12世纪期间,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锁子甲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一些上好的锁子甲做工仔细、精美,重要部位,像前后胸等处由两层甚至三层甲组成。骑士大多喜欢取锁子甲铁的自然颜色,但也有人喜欢染成其它颜色。有些大贵族在其锁子甲上镀上一层银,或罩上一件银锁子甲以示华贵。12世纪,骑士们大都在铠甲外面套上宽松布质无袖长袍。为什么要穿这种外套,西方学术界说法不一,有说防铠甲潮湿生锈;有说十字军东征期间气候燥热,防铠甲大量吸收太阳幅射热;也有说防止铠甲反光,暴露行踪;还有说是模仿阿拉伯人习惯。
到13世纪中期,铠甲出现新的变化迹象,从此时的雕塑和绘画中看到:在锁子甲外的胸部、臂肘、膝盖、小腿处加厚防护,其材料有的是皮革,有的是铁片,另外也出现鱼鳞甲。 14世纪,由金属板组成的铁叶甲逐渐代替锁子甲,铁叶甲是用一定厚度的铁板,根据骑士身体每个部位形状打造而成,前后胸处都以大块甲片护住。铁甲之间由铆钉或铁绞链合成一体,身体的全部,包括手和脚都罩在铠甲之中,各部关节可活动。此类铠甲甲片坚硬,表面光滑,富于流线,可更好地防御弓箭和长矛的攻击。但铁叶甲的重量超过50镑(锁子甲为30镑左右)。
随着新型长弓的使用日益普遍,在14世纪,铁叶甲取代锁子甲的速度较快。 头盔是骑士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早期的头盔比较简单,大多为圆形和锥形,有的头盔前沿处伸下一条铁以保护鼻子。这类头盔通常戴在锁子甲护帽上,锁子甲护帽内垫有柔软的棉布或麻布。12世纪的圆顶头盔,除前面双眼处有条缝隙,整个头部和脸部都被罩住,面板处被凿出许多小孔,借以呼吸。
13世纪,出现平顶圆筒形和罐形头盔,头、脸和颈部都被护住,由于此类头盔很重,有的重量超过20镑。如此的重量,骑士不是用头顶着,而是用双肩支撑,在双肩处用皮带或铁纽与铠甲连接。 随铁叶甲的出现,头盔也相应发生变化,与铁叶甲所用材料一致,颈部以上除眼睛外,都被罩住,面部的鼻、嘴处呈鸡嘴状或狼嘴状凸出。后来,面部护甲被制成能转到盔顶或旁边样式,需要时可转过来护住面部。
盾牌是骑士重要护卫工具。中世纪早期的盾牌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到10世纪末,盾牌出现站立鸢的形状,即上宽下窄,上边为半圆形。盾顶部最宽度约2英尺,盾牌约4英尺6英寸,厚15毫米左右,可护住马上骑士从肩到腿的一侧身体。此类盾从上到下中部隆起,材料多为质地坚硬的木板,用铁条、铆钉牢牢固定在一起。
12世纪中期,鸢形盾牌的形状有些变化,上边的半圆变成平直形,这种改变也许是因为在不改变护卫功能的同时,开阔使用者在盾牌上方的视野。此类三角形盾牌比鸢形盾牌面积小,重量轻。 持盾牌的方式不尽相同,最普遍的有两种方式。一是盾后面平衡处固定两条交叉带子。在带子交叉处设手握环套,用左手握住环套;另一种是左小臂穿过盾牌背面一固定环套,左手握另一固定环套。通常,左手除持盾牌外还要操纵马缰绳。
有些盾牌设有一条可调长度的皮带,骑士在作战中,如需双手使用武器时,这条带子可使盾牌挎在脖子上移至身体后面或左侧。骑士受伤,盾牌可作为担架。
盾牌正面或涂各种颜色的油漆,或蒙兽皮,11世纪以后,骑士们更注重盾牌的图案。图案有狮子、鹰、十字架、对角线、花纹等等,种类繁多。家族的徽章图案也由此产生。
三、战马

战马是骑士的战斗伙伴,也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没有战马也谈不上骑士。西方上古时期,尽管步兵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军事力量,但也不乏使用骑兵作战的记载。亚历山大大帝、迦太基的汉尼拔等,都曾杰出地使用过骑兵部队夺取某次战役的胜利。在日耳曼各“蛮族”部落中,西哥特人和伦巴德人也都善于使用骑兵作战。但是,总的来看,马蹬传入西欧并推广使用之前,骑兵主要是配合步兵作战。马在战争中的地位并不明显。 中世纪早期,马匹价格非常昂贵,到公元9世纪时,“一匹马的价格是一头牛的六倍。能得到一匹优秀的战马并非易事,有些马只适于拉车、耕田;也有些马看似健美,但只可用于一般性骑乘和旅行,不宜在复杂多变、混乱厮杀的战场上使用。优良的战马在外观上,胸部宽厚,背至臀部宽且平实。头骨前面窄,侧面骨骼棱角分明,腭骨削瘦。耳朵小,鼻孔大,鼻翼扩张幅度宽阔。眼睛清亮,有神,眼睛与眼窝的大小与整个头部的比例匀称。脖子像“弯弓”一样昂起。四腿要健壮,长短适中,膝盖处平直。马蹄边缘整齐清晰且呈圆形,马蹄大小与腿的粗细和长短,以及马的重量,都要比例适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骑士极为看重战马的载重能力和奔跑速度,能同时驮载四名全副武装的骑士的战马被誉为“铁背”。中世纪有关于两名骑士同骑一匹战马作战的传说。中等速度的奔跑能力,不能被选为战马。战马还应具备腾越一定高度的障碍和跨越一定宽度沟渠的能力,优秀战马的跨越宽度,不应少于13英尺。 战马的颜色也是决定骑士是否喜欢该马的依据之一。在中世纪早期,纯白色的马声誉最高。其次是白色与其它颜色相杂的战马,面门或四蹄为白色的战马也受到喜爱。而实际上,中世纪历史上留下英名的战马大多为枣黄色、栗色、黑灰色、红褐色等等。无论什么颜色,其毛皮应亮泽、细腻。 许多骑士愿意选择未经阉割的雄性马,这类马通常性情活跃,暴发力强,特别是在紧要关头,往往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力量。但也有骑士喜欢牝马,这类马少喧闹和嘶鸣,宜于偷袭和夜间行动。战马的品种和家族,受到极高的重视。
中世纪西欧声誉最高的是西班牙种战马,其次是加斯科尼战马,随后是匈牙利、叙利亚和罗斯马。优秀的战马,性情不一定温顺,有的甚至很暴烈,除其主人和经常喂养它的扈从外,其他人很难靠近。 对马的装备也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世纪早期的马鞍很简单,有些人甚至用衣物当马鞍。到12世纪,马鞍的前后桥都有增高,坐在上面不仅稳固也加强了骑士在使用长矛冲击时的后坐力。
12世纪以后,马的护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战马不仅从头到臀被穿上布质宽松的马衣,而且,头戴面甲,前胸和后臀处都护有锁子甲。 中世纪骑士与战马之间的关系和情谊,曾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骑士与战马有如战友或伙伴的关系。马有主人为其起的名子,平日骑士经常与战马一起磨合交流。行军途中,有的骑士只骑其它马,用其它马驮装备,只在作战时才舍得骑战马。作战时骑士与战马要相互配合默契。战马奋勇救助主人的事在西方中世纪历史上屡见不鲜。

中世纪骑士使用的武器主要是长矛和剑,但也有骑士喜欢使用其它武器,或在矛和剑之外预备其他武器。例如,适合单手使用的战斧、铁头锤、铁棍、狼牙锤、短剑等等。尽管传统形的弓箭和十字驽受到骑士的蔑视而不屑使用,教会也三令五申,禁止在基督教徒间的战争中使用这类武器,但弓箭不能不被认为是中世纪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并得到步兵的广泛使用。
综上,我们可看到,西欧中世纪全副武装骑士的大体形象是:骑战马,戴头盔,着铠甲,挎长剑,左手操盾御马,右手持长矛。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士,在中世纪欧洲战场上曾声威赫赫,势不可挡,被后来研究者们谓为“人体枪弹”。“一个骑在马上的法兰克人能把巴比伦城墙冲个窟窿”。

至14世纪末,骑士的防护装备达到顶点,铁叶甲、头盔,再加上武器以及马的铠甲,使骑士的作战显得非常笨重、机械,战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也大打折扣。铁叶甲的普及和发展尽管使骑士的生命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但它也预示了以战争为职业的骑士集团的命运已步入穷途末路。

咋穿看这网站有详细的图解和说明http://bbs.cqzg.cn/thread-34122-1-1.html

10. 魔弦传说的盔甲怎么折

完成基础关卡获取,我们在游戏中完成了叙事的关卡可以获取奖励,一般情况下奖励都是折纸的人物。

特殊关卡获取,游戏中有折纸的标注,我们可以完成折纸的关卡拿到折纸的奖励,这个也是很简单的。

开宝箱获取,我们在游戏中购买盒子然后利用时间来打开盒子一般可以开到好的英雄。

直接的购买获取,我们在游戏中每个关卡都会有金币,玩家可以直接的用金币来购买比较炫酷的英雄,一定要要注意属性克制和自己已经有的英雄,选择合适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