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行有毒实验的操作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实验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2)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3)防暴沸:加热液体或蒸馏时常在加热的装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4)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5)防腐蚀:强酸、强碱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皮肤上沾有强酸、强碱要用水冲洗,再涂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制取或使用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注意尾气处理。如用CO还原Fe2O3、CuO要处理好尾气.
(7)防炸裂: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 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
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注意防止倒吸。
(8)防堵塞: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9)防污染
(10)防意外:
(1)中毒事故防止和处理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迅速离开所处房间,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误食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银盐等)应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灾处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②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③会用干粉及泡沫火火器;
④拔打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 “120”,也可拨“110”求助; ⑤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
2. “二氟一氯甲烷”是干什么用的
主要用作制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制冷剂、喷雾剂、农药生产原料等。
二氟一氯甲烷又名一氯二氟甲烷(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别名氟里昂-22(freon-22),无色有轻微发甜气味的气体,分子式和结构式均为CHClF2,属于含氢的氟氯代烃,也简称为HCFC-22。性能稳定,不能燃烧,无腐蚀性。
其毒性较低,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作制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制冷剂、喷雾剂、农药生产原料等。
(2)五氟一氯乙烷需要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1、健康危害:
本品毒性低,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大鼠、小鼠吸入0.2%浓度,6小时/天,共10个月,均无毒性反应;1.4%浓度,体重减轻,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剖检肺见肺泡间质增厚、肺水肿,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2、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或燃烧,分解出四氟乙烯、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毒性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浓度裂解气,初期仅有轻咳、恶心、发冷、胸闷及乏力感,但经24-7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期有纤维增生征象。
3. 什么样的化合物是三氟甲烷,二氟甲烷,六氟化硫,三氟化氮,三氟甲基氟甲基醚;三氟甲基乙醚
三氟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22032
CAS号 75-46-7
中文名称 三氟甲烷
英文名称 trifluoromethane;fluoroform
别 名 R23;氟仿
分子式 CHF3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70.01 蒸汽压 2504kPa(20℃)
熔 点 -155℃ 沸点:-84℃ 溶解性 溶于水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52(-80℃);相对密度(空气=1)2.43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主要用途 用作低温致冷剂及作为灭火剂和制造四氟乙烯的原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有麻醉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20%×2小时,存活;豚鼠吸入50~80%(充氧环境连续吸入),存活
危险特性:不燃。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0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料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二氟甲烷:是一种卤代烃(化学式:CH2F2),简称R32,也是卤代甲烷的一种。它是甲烷的四个氢原子中的两个被氟原子代替形成的化合物。
二氟甲烷是一种拥有零臭氧损耗潜势的冷却剂。二氟甲烷与五氟乙烷可生成一种恒沸混合物(称为R-410A),用作新冷却剂系统中氯氟碳化合物(亦称为Freon)的代替物。虽然它是零臭氧损耗潜势,但它有高全球变暖潜能,以每100年时间为基础,其潜能是二氧化碳的550倍。
制作方法
二氯甲烷和氟化氢加热反应,生成二氟甲烷和氯化氢,经过水碱吸收HCL后制取纯R32。
二氟甲烷在常温下为气体,在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油,难溶于水,主要是替代 HCFC-22 ,作复配中低温混合致冷剂。
• 物化性能
分子式 CH2F2 分子量 52.0 沸 点(℃) -51.7
临界温度(℃) 78.25 临界压力( Kpa ) 5808 临界密度( Kg/M 3 ) 430
蒸气压( 25 ℃ ,Kpa )1702 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 ) 390.5
比热(液体, 25 ℃, KJ/Kg, ℃) 2.35 在水中溶解度( 25 ℃,重量 % ) 0.440
燃烧范围 无 ODP 值(破坏臭氧潜能值) 0 GWP 值(温室效应系数值) 0.11
六氟化硫:化学品中文名称: 六氟化硫
化学品英文名称: sulfur hexafluoride
分子结构: S原子以sp3d2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正八面体形分子。
技术说明书编码: 56
CAS No.: 2551-62-4
分子式: SF6
分子量: 146.05
有害物成分 CAS No.
六氟化硫 2551-62-4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纯品基本无毒。但产品中如混杂低氟化硫、氟化氢,特别是十氟化硫时,则毒性增强。
环境危害: 在1997年防止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中,将包括SF6气体在内的6种气体列为温室效应气体,它们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依次为CO2,CH4,N2O,PFC,HFC,SF6。其中CO2气体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最大,占64%,而SF6气体的影响为最小,仅占0.07%。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氟化氢。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000
TLVTN: OSHA 1000ppm,5970mg/m3; ACGIH 1000ppm,5970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51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1.67(-10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11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45.6
临界压力(MPa): 3.3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电子设备和雷达波导的气体绝缘体。
禁配物: 强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货物编号: 22021
UN编号: 108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需经生物试验证明合格,根据合格证托运。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气体;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GB 8777-88),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SF6气体已有百年历史,它是法国两位化学家Moissan和Lebeau于1900年合成的人造惰性气体,1940年前后,美国军方将其用于曼哈顿计划(核军事)。1947年提供商用。当前SF6气体主要用于电力工业中。SF6气体用于4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作为绝缘和/或灭弧;SF6断路器及GIS、SF6负荷开关设备,SF6绝缘输电管线,SF6变压器及SF6绝缘变电站。从用气量讲,80%用于高中压电力设备。 SF6气体之所以适用于电力设备,因它主要有如下特性:
·强电负性,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
·绝缘强度高,在大气压下为空气的3倍;
·热传导性能好且易复合,特别是当SF6气体由于放电或电弧作用出现离解时;
·可在小的气罐内储存,这是因为室温下加高压力易液化。
·供气方便,价格不贵且稳定。
为合理摆放、贮存、正确运输、安全使用六氟化硫气体,特此规定如下:
一:六氟化硫气体贮存、摆放、使用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六氟化硫新气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毒性分解物,在使用六氟化硫新气的过程中,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造厂提供的六氟化硫气体应具有制造厂名称、气体净重、灌装日期、批号及质量检验单,否则不准使用。
2、六氟化硫气体钢瓶储存场所必须通风良好,并应远离热源和油污的地方,防潮、防阳光爆晒,并不得有水份和油污粘在阀门,经常检查气瓶的密封性,拧紧阀门和瓶帽子。
3、六氟化硫气体钢瓶的安全帽、防震圈应齐全,安全帽应旋紧,存放气瓶应竖立在架子上,标志向外,搬运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滑。
4、末经检验的六氟化硫新气气瓶和已检验合格的气体气瓶应分开存放,不得混淆。
5、在新瓶内存放半年以上的六氟化硫气体,使用前应再次进行抽检,符合标准后方准使用。
6、从钢瓶中引出六氟化硫气体时,必须用减压阀降压,并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使用过的六氟化硫气体钢瓶应关紧阀门,戴上瓶帽,防止剩余气体泄露。
7、对接触六氟化硫气体各相关设备运行、检修及气体试验工作人员在正式工作之前,首先要接受安全防护教育和有关培训。
二:六氟化硫气体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
1、六氟化硫气体的操作工作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应有专用防护服、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手套、防护眼镜及防护脂等。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安全防护用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的专用柜中,设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证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3、凡使用氧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的人员要先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要检查心脏和肺功能,功能不正常者不能使用上述用品。
4、工作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进行工作时,要有专门监护在现场监护,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三:六氟化硫气体的组织管理与劳动保健
1、设立六氟化硫安全防护专责任岗,各设备运行、检修及试验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安全防护。
2、各类安全监测仪器要定期标定、校准,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3、对从事六氟化硫气体检修、运行、试验及监督的工作人员,每年应体检1-2次,体检项目应有特殊要求(如血相、呼吸系统、皮肤等),并建立健康档案。
三氟化氮: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氟化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 trifluorid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nitrogen flu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67
CAS No.: 7783-54-2
分子式: NF3
分子量: 7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三氟化氮 7783-54-2
分子结构: 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三角双锥形分子。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尚未见职业性中毒报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氟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10ppm,29mg[F]/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霉味的气体。
pH:
熔点(℃): -208.5
沸点(℃): -129
相对密度(水=1): 1.89(沸点,液体)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39.3℃
临界压力(MPa) :4530k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作高能燃料。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NF3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3NF3+5H2O=9HF+2NO+HNO3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190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5600mg/m3,4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3016
UN编号: 245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须报铁路局进行试运,试运期为两年。试运结束后,写出试运报告,报铁道部正式公布运输条件。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3 类有毒气体。
2008年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三氟化氮被列为温室气体,其制造温室的能力极强,能在大气中维持550年. 主要在生产液晶电视时排放,目前排放量为每年4000吨
三氟化氮拥有导致全球变暖的强大潜力,其存储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
三氟甲基氟甲基醚:结构简式:CF3OCH2F
三氟甲基乙醚:结构简式:CF3OCH2CH3
4. 五氟乙烷的发展前景
一定的五氟乙烷与一氯二氟甲烷的组合物,作为加热或冷却的液体时具有非凡的效率和容量。这种组合物可以包含润滑剂和润滑剂的增溶剂如丙烷。
包含五氟乙烷和二氯二氟甲烷的新颖组合物
五氟乙烷选择性好,工艺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factory list and their proct lines
5. 谁知道五氟氯乙烷的易燃性、稳定性、健康性、特殊性 如:“氧气”的易燃性0、稳定性0、健康性0、特殊性0x
五氟一氯乙烷 (CFC-115): 性状用途: CFC-115,化学名:五氟一氯乙烷,主要用于配制低温致冷工质R502(系F22和F115的恒沸共混物)等。 物化性质: 化学式:CF3CF2Cl 分子量:154.5 沸点 ℃:-38.7 临界温度 ℃:80 临界压力 KPa: 3118.5 临界密度 (kg/m3): 1221.0 Cp/Cv比热比(latm, 25℃): 1.091 蒸发潜热(沸点,KJ/kg. ℃): 0.686 可燃性:无 质量指标: 外观:无色、不浑浊 气味:无异臭 纯度(≥%): 99.8 水份(≤%): 0.002 酸度(≤%, 以HCl计): 0.0001 蒸发残留物(≤%): 0.01 包装和贮存: 钢瓶包装,充装系数不大于0.9kg/L。必须贮存在阴凉、干燥和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
6. r142b是什么
R142b一般指1,1-二氟-1-氯乙烷。
1,1-二氟-1-氯乙烷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2H3ClF2。又称氟里昂-142b。无色透明液体。可燃,低毒。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无湿气存在时,化学性质特别稳定,200℃以下不与金属、酸和氧化剂作用。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易爆。
由不对称二氟乙烷和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而得。用作冷冻剂、分散剂、喷射剂、发泡剂以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大气臭氧层的污染。氟代烃在低层大气中比较稳定,而在上层大气中可被能量更强的紫外线分解。 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
应急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
7. 橡胶制品主要用于什么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1900年~1910年化学家C.D.哈里斯(Harris)测定了天然橡胶的结构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这就为人工合成橡胶开辟了途径。1910年俄国化学家SV列别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属钠为引发剂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钠橡胶,以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合成橡胶品种,如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等。合成橡胶的产量已大大超过天然橡胶,其中产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胶。
1特性编辑
1.橡胶制品成型时,经过大压力压制,其因弹性体所俱备之内聚力无法消除,在成型离模时,往往产生极不稳定的收缩(橡胶的收缩率,因胶种不同而有差异) ,必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和缓稳定。所以,当一橡胶制品设计之初,不论配方或模具,都需谨慎计算配合,若否,则容易产生制品尺寸不稳定,造成制品品质低落。
2.橡胶属热溶热固性之弹性体,塑料则属于热溶冷固性。橡胶因硫化物种类主体不同,其成型固化的温度范围,亦有相当的差距,甚至可因气候改变,室内温湿度所影响。因此橡胶制成品的生产条件,需随时做适度的调整,若无,则可能产生制品品质的差异。
3.橡胶产品是由橡胶原料进行密炼机炼胶后制成的混炼胶作原材料,在炼胶时根据所需橡胶制品的特性而设计配方,并且定下所需要的产品硬度。产品制作成型由橡胶平板硫化机进行模压成型。产品成型后最后进行飞边处理,把产品表面处理光滑无毛刺。
4.橡胶制品老化测试属于老化测试范畴,橡胶老化是指橡胶及制品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性能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表现为龟裂,发粘,硬化,软化,粉化,变色,长霉等。
2发展编辑
2011年,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国际市场反应敏感,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范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橡胶制品行业无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同时,上游三大天然橡胶出口国已组成战略同盟抬高胶价,导致橡胶制品行业因生产成本增加出现减产停产现象;下游汽车制造行业面临政策调控风险,而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仍未见放松。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
据《2013-2017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分析10家重点内外资轮胎企业2013年1月生产经营情况:轮胎产量环比下降0.53%,同比增长32.22%,其中子午胎产量同比增长44.28%;轮胎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30.55%;产成品存货值同比下降-7.46%,实现开门红。
1月份数据好于去年同期,行业回暖态势明显:今年1月份,我国轮胎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出口情况显着改善,产成品货值首次出现负增长。由于去年春节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少,从而造成基数低,增幅大。近几个月的子午胎产量,基本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且产成品货值持续下降,说明我国轮胎需求面持续好转,回暖正当时[1]。
3制品编辑
海绵橡胶是一种多孔性的弹性体材料,通常又称之为泡沫橡胶、发泡橡胶或微孔橡胶,它是具有孔眼结构的各种橡胶的总称。ASTM D1055和ASTM D1056分别对胶乳海绵和干胶海绵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制定了常规物理性能的测定方法。该标准定义这类多孔状材料的孔眼应遍及材料整体,根据孔眼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闭孔(孔眼与孔眼之间互不相通)、开孔(孔眼与孔眼相互之间未被孔壁完全隔开,具有一定程度的连同性)和混合孔(兼有开孔和闭孔两种结构)三种。据此,微孔橡胶主要包括膨胀橡胶和海绵橡胶两类。由于使用习惯的不同,国内的科技文献中“海绵橡胶”的含义并未将泡孔的开孔和闭孔机构区别开。
4分类编辑
海绵橡胶的品种繁多,分类方法多种多样:
泡孔机构类
闭孔微孔橡胶和开孔微孔橡胶;
发泡倍率类
低发泡(视密度≥0.5g/平方厘米)和高发泡(视密度<0.5g/平方厘米);
橡胶基体类
NR橡胶(天然橡胶)、SBR橡胶(丁苯橡胶)、EPDM橡胶(三元乙丙橡胶)、NBR(丁腈橡胶)、硅橡胶海绵、橡胶并用海绵、橡塑并用海绵等;
性能与性能类
软质海绵、硬质海绵、微气泡海绵、导电性海绵、磁性海绵、水膨胀海绵、复合海绵等。
5对比编辑
与实心橡胶相比,海绵橡胶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即多孔性,使它具有很多特殊可贵的性能,如:⑴、视密度小,质轻料省;⑵、富于弹性和柔软性,具有优异的防尘、防水气等密封作用;⑶、提高了隔热性能,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⑷、提高了吸收冲击载荷的能力,有优良的缓冲减震性能;⑸、提高隔音、吸音效果;⑹、改善触感,提高舒适性;⑺、物理性能变化范围大,改变视密度或泡孔结构可得到相应性能的海绵橡胶。因此,海绵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密封、减震、隔热、隔音、印染乃至离子交换等许多方面,在航空、汽车、仪器、仪表、家电和包装工业中都起着广泛的应用。其外形有板状、条状、管状、辊筒、垫圈等,规格繁多,形状各异。不同的使用条件,要求有不同的孔眼结构和孔径尺寸。为此,要求在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上作相应的调整以达到相应的使用性能。
6结构组成编辑
线型结构: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呈细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细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
支链结构: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凝胶。凝胶对橡胶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炼胶时,各种配合剂往往进步了凝胶区,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补强和交联,成为产品的薄弱部位。
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永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
7生产工艺编辑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配合剂有块状的。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 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 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四、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 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五、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1.压延成型
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 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2.压出成型
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3.模压成型
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六、硫化
把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的过程叫做硫化它是将一定量的硫化剂如硫磺、硫化促进剂等加入到由生胶制成的半成品中在硫化罐中进行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生胶的线性分子间通过生成“硫桥”而相互交联成立体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由于交联键主要是由硫磺组成所以称为“硫化”。随着合成橡胶的迅速发展现在硫化剂的品种很多除硫磺外还有有机多硫化物、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因此凡是能使线状结构的塑性橡胶转化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弹性橡胶的工艺过程都叫硫化凡能在橡胶材料中起“搭桥”作用的物质都称为“硫化剂”。 硫化后的弹性橡胶叫硫化橡胶又叫软橡胶俗称“橡胶”。 硫化是橡胶加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工艺过程各种橡胶制品必须经过硫化来获得理想的使用性能。未经硫化的橡胶在使用上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但欠硫硫化程度不够?硫化时间不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和过硫硫化时间超过、性能显着下降都使橡胶性能下降。所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硫化时间?以保证硫化后的橡胶制品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和最长久的使用寿命。
七、辅助措施
为了达到使用性能还应在生产工艺中增加辅助措施
1.增加强度——配用硬质碳黑掺用酚醛树脂
2.增加耐磨性——配用硬质碳黑
3.气密性要求高——少用挥发性高的组分
4.增加耐热性——采用新的硫化工艺
5.增加耐寒性——通过生胶的解枝镶嵌?降低结晶倾向?使用耐低温 的增塑剂
6.增加耐燃性——不用易燃助剂、少用软化剂、使用阻燃剂如三氧化锑
7.增加耐氧性、耐臭氧性——采用对二胺类防护剂
8.提高电绝缘性——配用高结构填充剂或金属粉配用抗静电剂
9.提高磁性——采用锶铁氧粉铝镍铁粉铁钡粉等作填充剂
10.提高耐水性——采用氧化铅或树脂硫化体系配用吸水性较低的填充剂如硫酸钡、陶土
11.提高耐油性——充分交联、少用增塑剂
12.提高耐酸碱度——多用填充剂
13.提高高真空性——配用挥发性小的添加剂
14.降低硬度——大量填充软化剂。
八、橡胶制品硫化的有关问题
1.橡胶制品硫化时产生哪些有毒气体? 橡胶的硫化过程中采用烘箱半封闭式硫化有的橡胶会有微量的有毒气体排出能闻到很重的橡胶味。比如一氧化硫、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硫化氢气体虽剧毒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但对人体肯定有害有的产品硫化会产生致癌的东西或者本身硫化前的橡胶就有致癌成分最好少接触为好。 橡胶硫化所采用的有机试剂或多或少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如二甲基苯等
2. 一般橡胶的硫化温度是多少一般为115度到180度看什么橡胶品种而定。而200度的温度则为高温硫化。
3.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危险性类别--三星级 侵入途径通过呼吸系统,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环境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8优缺点编辑
天然橡胶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粘,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 优点:弹性好,耐酸碱。缺点: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 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丁苯胶SB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丁二烯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与天然胶比较,品质均匀,异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优点: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 以下具良好弹力,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性,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广泛用于轮胎业、鞋业、布业及输送带行业等。
丁基橡胶ⅡR
(Butyl Rubber) 为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聚合而成,因甲基的立体障碍分子的运动比其他聚合物少,故气体透过性较少,对热、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电器绝缘性佳;对极性容剂抵抗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54-110 ℃. 优点:对大部份一般气体具不渗透性,对阳光及臭气具良好的抵抗性可暴露于动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气化的化学物中。缺点:不建议与石油溶剂,胶煤油和芳氢同时使用 用于汽车轮胎的内胎、皮包、橡胶膏纸、窗框橡胶、蒸汽软管、耐热输送带等。
氢化丁晴胶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氢化丁晴胶为丁晴胶中经由氢化后去除部份双链,经氢化后其耐温性、耐候性比一般丁晴橡胶提高很多,耐油性与一般丁晴胶相近。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50 ℃。优点:较丁晴胶拥有较佳的抗磨性,具极佳的抗蚀、抗张、抗撕和压缩性的特性
在臭氧等大气状况下具良好的抵抗性,一般适用于洗衣或洗碗的清洗剂中.缺点:不建议使用于醇类,酯类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之中 空调制冷业,广泛用于环保冷媒 R134a 系统中的密封件。
汽车发动机系统密封件。
乙丙胶EPDM(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 由乙烯及丙烯共聚合而成,因此耐热性、耐老化性、耐臭氧性、安定性均非常优秀,但无法硫磺加硫.为解决此问题,在EP主链上导入少量有双链之第三成份而可加硫即成EPDM,一般使用温度为-50~150 ℃.对极性溶剂如醇、酮等抵抗性极佳 优点:具良好抗候性及抗臭氧性, 具极佳的抗水性及抗化字物 ,可使用醇类及酮类, 耐高温蒸气,对气体具良好的不渗透性。缺点:不建议用于食品用途或是暴露于芳香氢之中。高温水蒸汽环境之密封件卫浴设备密封件或零件。制动(刹车)系统中的橡胶零件。散热器 (汽车水箱) 中的密封件。
丁腈胶 NBR
(Nitrile Rubber) 由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合而成,丙烯腈含量由 18%~50% ,丙烯腈含量越高,对石化油品碳氢燃料油之抵抗性愈好,但低温性能则变差,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00 ℃。丁晴胶为目前油封及 O 型圈最常用之橡胶之一 优点:具良好的抗油,抗水,抗溶剂及抗高压油的特性
具良好的压缩性,抗磨及伸长力。
缺点:不适合用于极性溶剂之中,例如酮类、臭氧、硝基烃,MEK 和氯仿.用于制作燃油箱、润滑油箱以及在石油系液压油、汽油、水、硅油、二酯系润滑油等流体介质中使用的橡胶零件,特别是密封零件.可说是目前用途最广、成本最低的橡胶密封件
氯丁胶CR
(Neoprene 、 Polychloroprene) 由氯丁烯单体聚合而成.硫化后的橡胶弹性耐磨性好,不怕阳光的直接照射,有特别好的耐候性能,不怕激烈的扭曲,不怕制冷剂,,耐稀酸、耐硅酯系润滑油,但不耐磷酸酯系液压油.在低温时易结晶、硬化,贮存稳定性差,在苯胺点低的矿物油中膨胀量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0~150 ℃. 优点:弹性良好及具良好的压缩变形,配方内不含硫磺因此非常容易来制作.具抗动物及植物油的特性,不会因中性化学物,脂肪、油脂、多种油品,溶剂而影响物性,具防燃特性
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硝基烃、酯类、氯仿及酮类的化学物之中 耐 R12 制冷剂的密封件,家电用品上的橡胶零件或密封件。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直接接触大气、阳光、臭氧的零件。适用于各种耐燃、耐化学腐蚀的橡胶品。
氟橡胶FKM
氟橡胶的优缺点及其适用介质
氟橡胶(Fluorocarbon)是由含氟单体经过聚合或缩聚而得到的分子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连有氟原子的弹性聚合物。由于在制造时所用含氟单体的不同,氟橡胶拥有许多品种,大类可分为含氟烯烃类共聚物和亚硝基类共聚物。具体来说,按化学组成可分为含氟烯经类氟橡胶、氟硅橡胶、亚硝基氟橡胶、氟化丙烯酸酯橡胶、氟化磷腈橡胶、含氟醚橡胶等。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的特性,是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汽车工业对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氟橡胶在汽车中的用量也迅速增长。
温度范围:-45℃~204℃
优点:· 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大部分油品及溶剂,尤其是各种酸类,脂族烃芳香烃及动植物油· 优异的耐高温性· 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极佳的真空性能· 优良的机械性能· 良好的电性能· 良好的渗透性
缺点:
· 不建议用于酮类、低分子量的酯类及含硝基的化合物· 低温性能不好· 耐辐射性能较差
适用介质:
· 矿物油,ASTM 1号油 IRM902油及903油
· 不可燃HFD 液压油
· 硅油及硅酯
· 矿物及植物油、脂
· 脂肪烃(丁烷、丙烷、天然气)
· 芳香烃(甲苯、二甲苯)
· 氯代烃(三氯乙烷、四氯化碳)
· 汽油(包括高醇汽油)
· 高真空
不适用介质:
· 乙二醇基刹车油
· 氨气、胺、碱
· 过热水蒸气
· 低分子量有机酸(甲酸及乙酸)
9行业发展编辑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
近几年来,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但同时,橡胶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害、创新等问题。
2004年,全国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量57.33万吨。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41.1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见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风灾害,天然橡胶生产遭受重创。为挖掘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加工的发展潜力,增加自给,中国橡胶行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方针,并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橡胶助剂行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绿色环保型助剂大幅增长,防老剂优良品种产量比例已达80%,促进剂达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废橡胶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再生胶及胶粉后加工利用领域扩大。
2006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发布《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及橡胶行业“十一五”实施名牌战略规划意见。这是首次由协会组织制订的行业规划。规划表明,橡胶工业“十一五”期间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全行业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强国。
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总消耗量将达到230万吨,橡胶工业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扩大,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
据统计,2010年1-5月,中国橡胶制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2205.04亿元,同比增长35.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1.57个百分点。在形势大好的输送胶带及胶管、橡胶密封制品、小型密封件、建筑减震橡胶制品、汽车橡胶制造业的拉动和刺激下,中国橡胶制品行业已经走出了全球金融风暴的逆境,快速向上发展。[2]
橡胶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当一国的橡胶行业成熟后,该行业的景气状况与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将保持很强的相关性:其发展周期的长度与该国经济周期的长度相当,走势同向;但由于橡胶行业属于基础工业,它的周期变化要略提前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另外,同样由于橡胶行业处于国民经济生产链的前端,其周期波动的波幅要小于产业链末端行业的波幅,也小于整个经济的波幅。因此,从产业投资的角度看,成熟的橡胶行业比较接近收益型投资行业。
简介硅橡胶制品是以硅胶和橡胶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各种硅橡胶制品的活动,硅橡胶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遥控器、键盘、pos机、扫描仪、手机、电子词典、手机套等都与硅橡胶制品有关系。
10橡胶制品编辑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
橡胶手套有天然乳胶、氯丁橡胶和PVC的
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1900年~1910年化学家C.D.哈里斯(Harris)测定了天然橡胶的结构是异戊二烯的高聚物,这就为人工合成橡胶开辟了途径。1910年俄国化学家SV列别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属钠为引发剂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钠橡胶,以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合成橡胶品种,如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等。合成橡胶的产量已大大超过天然橡胶,其中产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胶。
通用橡胶
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胶使用的胶种,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和一般工业橡胶制品。通用橡胶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胶的主要品种。
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制得的,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有乳聚丁苯橡胶 、溶聚丁苯橡胶 和热塑性橡胶(SBS)。
顺丁橡胶
是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得的,顺丁橡胶具有特别优异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还具
乙丙橡胶制品
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顺丁橡胶绝大部分用于生产轮胎,少部分用于制造耐寒制品、缓冲材料以及胶带、胶鞋等。顺丁橡胶的缺点是抗撕裂性能交差,抗湿滑性能不好。
异戊橡胶
异戊橡胶是聚异戊二烯橡胶的简称,采用溶液聚合法生产。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优良的耐热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异戊橡胶生胶(未加工前)强度显着低于天然橡胶,但质量均一性、加工性能等优于天然橡胶。异戊橡胶可以代替天然橡胶制造载重轮胎和越野轮胎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橡胶制品。
乙丙橡胶
乙丙橡胶以乙烯和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耐老化、电绝缘性能和耐臭氧性能突出。乙丙橡胶可大量充油和填充碳黑,制品价格较低,乙丙橡胶化学稳定性好,耐磨性、弹性、耐油性和丁苯橡胶接近。乙丙橡胶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作为轮胎胎侧、胶条和内胎以及汽车的零部件,还可以作电线、电缆包皮及高压、超高压绝缘材料。还可制造胶鞋、卫生用品等浅色制品。
氯丁橡胶
它是以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通过均聚或少量其它单体共聚而成的。如抗张强度高,耐热、耐光、耐老化性能优良,耐油性能均优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具有较强的耐燃性和优异的抗延燃性,其化学稳定性较高,耐水性良好。氯丁橡胶的缺点是电绝缘性能,耐寒性能较差,生胶在贮存时不稳定。氯丁橡胶用途广泛,如用来制作运输皮带和传动带, 电线、电缆的包皮材料,制造耐油胶管、垫圈以及耐化学腐蚀的设备衬里。
天津市金升橡胶制品厂-可加工生产各种橡胶制品。
8. 五氟碘乙烷的简介
中文名:五氟碘乙烷
中文别名:全氟乙基碘
英文名:Pentafluoroethyliodide
英文别名:Iodopentafluoroethane分子式:C2F5I
分子结构:I-CF2-CF3 (见右图)
CAS号:354-64-3
分子量:245.92
9. 氯五氟乙烷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氯五氟乙烷
中文别名:氟利昂115;五氟氯乙烷;一氯五氟乙烷
英文名称:chloropentafluoroethane
英文别名:-; Refrigerant R115; Monochloropentafiuoroethane; (mono)chloropentafluoroethane; 1-Chlor-1,1,2,2,2-pentafluorethan; 1-Chloro-1,1,2,2,2-Pentafluoroethane; 1-chloro-1,1,2,2,2-pentafluoro-ethane; 1-chloropentafluoroethane; CF3CF2Cl
CAS:76-15-3
EINECS:200-938-2
分子式:C2ClF5
分子量:154.4664
分子式:
10. 甲焕和已焕是什么呀
甲焕和乙焕 是中国早期的叫法:甲烷和乙烷 相当于别称。
比如 本.拉登 同学现在我们称作 本.拉丹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