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一下拿破仑时期的各种兵种
骑兵的组成和类型
随着拿破仑时代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骑兵的比例是呈下降趋势的。马尔伯勒公爵(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军将领)的军队里骑兵的比率在20%到40%之间。威廉大帝的骑兵也占到总兵力的23%到42%。相比之下,在拿破仑的大军团中,高峰时的骑兵只占总兵力的23%。远征俄国后期,由于缺乏补给,骑兵只有可怜的5.2%。在西班牙的历次战役中,惠灵顿的英军骑兵只保持在平均12%的水平。
当时的骑兵可以粗略的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两大类。进一步细分则包括:胸甲骑兵(Cuirassier);火枪骑兵(Carabinier:这个词直译应该是“卡宾枪手”,早期骑兵中只有此类骑兵装备火枪,因此得名。可是,到了拿破仑时期,骑兵基本都有火枪,并非此类骑兵独有,所以我不知这么翻译是否恰当,还请大家帮忙!);龙骑兵(Dragoon);骠骑兵(Hussar);猎骑兵(Chasseur);枪骑兵(Lancer);俄国哥萨克(Cossack)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下面让我们逐一看看这些类型的骑兵。
重骑兵:
顾名思义重骑兵的骑手和马匹较之于轻骑兵都要高大强壮一些。早期的拿破仑胸甲骑兵甚至要求身高在1.8米之上,而其所用马匹只限于诺曼第地区的某一强壮品种(具体情况不祥)!重骑兵是战场上的重要突击力量,用于突破敌方阵线弱点;给已经动摇的敌方以毁灭性打击。有鉴于此,当时各国军队都很少委派重骑兵从事战场冲杀以外的任务。重骑兵包括:胸甲骑兵、火枪骑兵,以及英军的龙骑兵。
胸甲骑兵:明显特征是骑手配有胸甲。胸甲由前后两片甲板组成,主要材料是铁,搭扣和铆钉为黄铜(法军),由皮带连接,表面抛光。胸甲重量约为8公斤。当时欧洲大陆各国都有胸甲骑兵的建制,只有英国直到滑铁卢战役之后才引入胸甲骑兵。关于是否使用胸甲,一直存在争议。毫无疑问,胸甲的主要优点是对于步枪枪弹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提高了骑兵的生存能力。此外,抛光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里震慑作用。缺点是厚重的胸甲对于人员和马匹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供给胸甲骑兵的开销也就远大于其他类型的骑兵。而且一旦失去坐骑,笨重的胸甲骑兵就会变得寸步难行。除了胸甲,胸甲骑兵还配备头盔。法军头盔也是铁质,下部环绕毛皮,顶部配以黄铜的隆起头饰,辅以马的鬃毛。
龙骑兵:早期的龙骑兵是一种骑马的步兵(mounted infantry),逐渐演变为骑兵的一种。拿破仑时代,龙骑兵的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没有胸甲骑兵,龙骑兵在英军中便是重骑兵的一种(另两种都是近卫部队:Life Guard 和 近卫龙骑兵)。除了龙骑兵,英军还有“轻龙骑兵”(Light Dragoon),作为轻骑兵的一种。而在俄,奥,普等国,龙骑兵都被认为是轻骑兵。法国就更难说清楚,手头的几本书有的认为法国龙骑兵是重骑兵,有的认为是轻骑兵。但是,比较权威的几个作者认为法军的龙骑兵是单独的一类。我也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地说,龙骑兵就是法军中的“多用途兵种”。除了轻、重骑兵惯常的追击、侦察、掩护交通线、冲击敌阵等任务以外,拿破仑复古地利用龙骑兵下马作战。这就综合了骑兵的机动力和步兵的火力,颇有点“摩托化步兵”的味道。更为夸张的是,1805年法军竟然编组了若干“徒步龙骑兵”(Foot Dragoon)团,目的是渡海登陆英国后利用英国的马匹!各国龙骑兵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装束也有差别。法、奥、俄等国的大部分龙骑兵都装备头盔,盔顶或为鬃毛或为冠。英国龙骑兵或配备头盔或配熊皮帽,轻龙骑兵为普通筒式军帽。普鲁士和一些小国的龙骑兵则配备普通军帽。
轻骑兵:
对人员马匹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奥军中的匈牙利骠骑兵要求骑手身高1.68米以上,马高1.48米左右。轻骑兵由于没有厚重的护甲,加之骑手较轻,机动力要高于重骑兵。因此,除了战场任务以外,轻骑兵更多地从事侦察、追击、掩护交通线等任务。轻骑兵主要包括:骠骑兵;猎骑兵;枪骑兵和哥萨克。
骠骑兵:是当时欧洲各国骑兵共有的一个轻骑兵类型。Hussar这个词源于拉丁文cursarius,意为入侵者或袭击者(Raider),尤指巴尔干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盗。后来被匈牙利的马札尔人(Magyar)借用来称呼轻骑兵。骠骑兵以服饰华丽着称,他们喜欢通过让人眼花缭乱的制服颜色、编织方法、花纹、头饰、花边等等方式区别于其他骑兵。明显的标志是左肩垂下的斗篷式短外衣,这种服饰源自马札尔地区的突厥部落。另外由于骠骑兵的服饰紧身,没有口袋,存放贴身物品的储物袋就成了骠骑兵的另一特征。储物袋系于武装带上,自然下垂,通常配有各种装饰图案。华丽的外表加上骑兵原本放荡不羁的游侠作风使得骠骑兵在私生活上往往风流成性,不拘小节。
猎骑兵:又是法国独有。1779年,法军中第一次有了猎骑兵的建制。拿破仑时期,猎骑兵成为法军轻骑兵的主力。相比骠骑兵,猎骑兵的服饰较为简单,价格便宜,所以也就利于扩编和补充。即便如此,到1815年法国猎骑兵仍有至少18种军帽在不同的骑兵团中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一套近卫猎骑兵的上校军装是拿破仑最为钟爱的服饰之一。
枪骑兵:一度被法军认为是过时的骑兵类型。英国也一直没有枪骑兵的建制。而奥军1792年时保有6个团的枪骑兵,1805年时仍有3个团。普、俄两国在整个拿破仑时代也都一直有枪骑兵存在。上述三个国家称枪骑兵为Uhlan,而非Lancer。拿破仑在1807年波兰战役期间被波兰枪骑兵的战斗力所吸引,遂招募4个中队的波兰自愿人员编入近卫骑兵。1809年改编为近卫军波兰枪骑兵团(近卫第一枪骑兵团)。1810年又组建近卫军荷兰枪骑兵团(Dutch Lancer:近卫第二枪骑兵团)。因为其制服上衣颜色纯红,又名“红色枪骑兵”(Red Lancer)。1811年,因枪骑兵的表现出色,又进一步将6个团的龙骑兵转型为枪骑兵。关于枪骑兵的作用也一直存在争议。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步兵方阵。法军枪骑兵所用长矛长2.7米,长于任何上刺刀的步枪,因此如果不被子弹击中,枪骑兵能够先攻击到方阵内的步兵。缺点是:枪骑兵不适于树林等复杂地形上的侦察、警戒任务,失去了部分轻骑兵应有的功能。而且,枪骑兵需要进行更多的训练。由于与对方骑兵近战时长矛过于笨拙,枪骑兵须换用马刀,所以除了掌握长矛的使用技巧,枪骑兵还要熟练使用马刀。曾有回忆录记载枪骑兵要进行55种不同的训练项目,22种对付骑兵,18种对付步兵,还有15种基本训练!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国骑兵的组成情况。由于各国骑兵编制一直在变化,在这里我只考察某一时间段的大概情况,主要是让大家对各类骑兵的比率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并不求全。骑兵“中队”(Squadron,不知直译是否恰当?)是拿破仑时期各国骑兵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步兵的“营”。中队通常下设两个连,每连约有72~120人。法军骑兵团通常由3、4个中队组成,个别龙骑兵或轻骑兵团会有5个甚至8个中队。理论上,法国重骑兵团大概有官兵800~960人,龙骑兵和轻骑兵团约为1000~1200人。但是实际上,很少有部队达到这个上限。在滑铁卢,法军骑兵团平均只有400多人!通常两个法军骑兵团组成一个骑兵旅,旅上面为骑兵师,进而组成骑兵军。除了独立的骑兵军,各步兵军会配有一个师(或旅)的龙骑兵或轻骑兵。拿破仑骑兵的鼎盛时期(1809~1812年)共有:14个团的胸甲骑兵;两个团的火枪骑兵;30个团的龙骑兵(后有6个转为枪骑兵);13个团的骠骑兵;30个团的猎骑兵;9个团的枪骑兵。英军骑兵团通常由三个中队组成,每团人数在450人左右。三个团组成一个骑兵旅,有的骑兵旅归属于某个骑兵师,有的作为独立单位,自由配备,临时编组。英军骑兵规模较小只有20个团,其中有7个团的重骑兵和13团的轻骑兵,通常与几个小盟国的骑兵混编。奥军骑兵团的编制较大,通常有6到8个中队,每中队130~150人。奥军胸甲骑兵和龙骑兵团基本保持在1000人左右,骠骑兵和枪骑兵团有1300到1500人,所以尽管骑兵团数量较少,奥军的骑兵规模并不小。1805年,奥军共有8个团的胸甲骑兵;6个团的龙骑兵;6个团的Chevauxleger(奥军特有,但实际上与龙骑兵并无明显区别);12个团的骠骑兵;3个团的枪骑兵,加上匈牙利骠骑兵,总人数达5万8千人。普军骑兵团由2到4个中队组成,每个中队100到150人。1813年普军有正规骑兵36个团,其中4个团的近卫骑兵;4个团的胸甲骑兵;8个团的龙骑兵;12个团的骠骑兵;8个团的枪骑兵,共12800人。除此之外,普军还有18000人的非正规轻骑兵(Landwehr)。手头没有俄军骑兵编制的细节,只知道1812年俄军共有:6个团的近卫骑兵;8个团的胸甲骑兵;36个团的龙骑兵;11个团的骠骑兵,5个团的枪骑兵。此外还有近3万人的哥萨克。
(二)骑兵的装备和战术
拿破仑时代,冷兵器(直剑、马刀和长矛)是骑兵的主要武器。各国的重骑兵装备的直剑长约1米,或两面开刃或单面开刃。龙骑兵的情况又相对复杂一些,法国龙骑兵有些团装备直剑,有些团装备的虽说也是直剑不过剑身略有弯曲(没有马刀弯曲的程度大)。其他国家的龙骑兵也是有的装备直剑,有的装备马刀。轻骑兵则一概装备弯曲的马刀。无论是直剑还是马刀基本使用动作包括:刺和劈砍两种。枪骑兵使用的长矛前面已经介绍过,法军骑兵所用长矛长2.7米,普、奥等国的枪骑兵长矛更长一些,约为3.7米左右。
除了冷兵器,当时各国骑兵基本也都配有火器。一个骑兵装备的火器通常包括:一支短款燧发枪,一到两支手枪。短款燧发枪基本是各国步兵燧发枪的改进版,根据骑兵种类的不同,长度和个别细节略有调整。由于种类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骑兵冲锋时候基本处在高速奔跑状态,根本无法正常瞄准开火。即使开火,也只能发射一发而已,没有时间再装填。所以,短款燧发枪对于冲锋的骑兵无疑是一个累赘。有时骑兵嫌火枪碍事,干脆在冲锋前将其丢弃。尽管事后要为丢掉火枪而受到经济处罚,骑兵仍认为这是值得的。手枪在短兵相接时能起到一点作用,但一支手枪也只能打一发而已。(参看:上一部分最后图中的哥萨克)骑兵防御或者下马作战时,火枪还是很必要的武器。这时,骑兵基本上已经等同于步兵了。
骑兵的战术队形相对简单,没有步兵那么多的变化。冲锋时,两列横队的形式基本为当时各国所接受(匈牙利骠骑兵好像是3列横队,不过拿破仑时代后期也改为两列横队)。不过,战场上一个中队的一、两百人有时无法形成足够的冲击力。所以,骑兵通常以团为单位发动冲锋。这时,团里各中队一字排开,形成更大规模的两列横队。有时依照敌方情况,会发动整旅,甚至整师的骑兵冲锋,场面巍为壮观。行军或待机时,需要缩小正面。中队里的每个连都会改为四排甚至更多排的小纵队,前后依次排开,形成队形较长的纵队。
骑兵冲锋的全过程是呈加速度进行的。在距敌方200到300码(1码约为0.914米,下同)的距离上,指挥官会命令:“准备冲锋!剑出鞘!小步前进!”(Prepare to charge! Draw saber! At the trot – March!)。距敌150码时,命令“快步前进!”(Gallop!)。50码时,命令“冲锋!”(Charge!)。此时,所有号手吹冲锋号,骑手将自己的马匹驱至最高速度。前排骑手将剑尖向前作刺杀状,后排骑手保持高举状态。加速度冲锋使得骑兵在接敌之前保持了队形的相对完整,给敌方阵线造成瞬间的最大冲力。如此冲锋是针对阵容齐整的敌方步兵或骑兵进行的。当对方阵脚不稳或溃散时,骑兵的速度就更为重要。此时,便可以放开了冲锋。
对于步兵方阵,一次冲锋基本难以奏效。所以,在骑兵充足时,会采用多个波次的方法。一个骑兵旅的两个团前后间隔一定距离,先后发动冲锋。第一波吸引敌方火力,并造成一定的混乱,随即穿过敌方方阵间的空隙改变方向返回。此时,敌方步兵消耗了弹药正在装填,方阵上出现的个别“弱点”也没有恢复,拍马赶到的第二波骑兵往往能够形成突破。不过,这需要两波骑兵密切的配合。而且,在坚定、训练有素的步兵面前多波次冲锋也不太容易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说,大多数情况下突破步兵方阵都绝非易事。
骑兵对骑兵往往会形成混战的局面。两方骑兵相遇,交错穿入对方队列,放慢速度后与就近的敌方骑兵短兵相接。这时,骑手对马匹的控制;马刀的使用技巧决定了近战的胜负。统计显示,真正面对面的骑兵近战伤亡并是决定性的。反倒是一方不支溃退时,会被背后的追兵尽情砍杀。所以,骑兵旅或者骑兵师通常会保有一定的兵力,一旦己方骑兵被迫后撤,用来掩护撤退。
骑兵对炮兵的冲击时,在较平坦开阔的地带会尽量散开队形,减少“葡萄弹”的杀伤。在较崎岖地带,骑兵应尽量发挥机动力强的长处,利用地形,以一部正面吸引,其余侧后包抄。攻入炮兵阵地后,将炮手悉数砍杀,尽量保留炮车的驭手,利用其将缴获火炮运至己方。如果遇敌方优势骑兵反击,则破坏装填用具,掀翻火炮,后撤。
关于轻骑兵的战场侦察和掩护交通线的任务,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可写。这里只想举一个拿破仑对龙骑兵使用的实例,让大家看看“多面手”的情况。乌尔姆战役之后,奥皇退出维也纳向北与俄皇亚历山大汇合,法军尾随追击。在此期间,一个师的龙骑兵被派往西北方向的Pilsen侦察;一个师协同达武的第三军留在维也纳维持秩序保障交通线;一个师在维也纳东南监视波西米亚方向;一个师在确保Augsburg的补给基地安全后,正星夜赶往维也纳。其余的龙骑兵师配合两个师的胸甲骑兵构成一股足够强大的打击力量,对联军后卫部队不断施加压力,使其不得安生。
2. 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胸甲龙骑兵拿什么武器
不要搞笑好不.那时的龙骑兵一般是配马刀和骑枪.那时的骑枪就是手提式火枪.大小相当于现在的火枪
3. 拿破仑时代地法国胸甲骑兵和龙骑兵谁的
拿破仑手下有几种骑兵:
枪骑兵,近卫猎骑,龙骑兵,胸甲骑兵就是俗称的重骑兵。
龙骑兵一般是轻骑兵,之前由德赛带领,德赛战死后,龙骑兵直接归皇帝统领,此外枪骑兵一般也是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出动。
近卫猎骑由名将缪拉(着名的骑兵战将)带领,此外胸甲骑兵也是他带领(有的胸甲骑兵因为时间长而成老近卫骑兵)。
近卫军步兵由拉纳统领,之后失去了拉纳后(1809瓦格拉姆战役,拉纳不幸牺牲,他是唯一一个帝国元帅中不以皇帝而是您来称呼的。)近卫步兵由乌迪诺和内伊率领。
4. 拿破仑战争时期,龙骑兵和猎骑兵都有哪些区别
猎骑兵主要以火枪为装备的骑兵部队,相比骠骑兵,猎骑兵的服饰较为简单。
骠骑兵:是当时欧洲各国骑兵共有的一个轻骑兵类型。Hussar这个词源于拉丁文cursarius,意为入侵者或袭击者(Raider),尤指巴尔干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盗。后来被匈牙利的马札尔人(Magyar)借用来称呼轻骑兵。骠骑兵以服饰华丽着称,他们喜欢通过让人眼花缭乱的制服颜色、编织方法、花纹、头饰、花边等等方式区别于其他骑兵。明显的标志是左肩垂下的斗篷式短外衣,这种服饰源自马札尔地区的突厥部落。另外由于骠骑兵的服饰紧身,没有口袋,存放贴身物品的储物袋就成了骠骑兵的另一特征。储物袋系于武装带上,自然下垂,通常配有各种装饰图案。华丽的外表加上骑兵原本放荡不羁的游侠作风使得骠骑兵在私生活上往往风流成性,不拘小节。
猎骑兵:又是法国独有。1779年,法军中第一次有了猎骑兵的建制。拿破仑时期,猎骑兵成为法军轻骑兵的主力。相比骠骑兵,猎骑兵的服饰较为简单,价格便宜,所以也就利于扩编和补充。即便如此,到1815年法国猎骑兵仍有至少18种军帽在不同的骑兵团中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一套近卫猎骑兵的上校军装是拿破仑最为钟爱的服饰之一。
5. 拿破仑时期的骑兵种类和骑兵战术有哪些
这个得看具体国家,欧洲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骑兵,法国有的很多国家都没有,同样别国的某些骑兵法国也没有。
欧洲的骑兵战法和天朝有很大不同,在天朝的古代,由于没有密集阵战法,骑兵几乎是可以狂虐步兵的。但是在欧洲就没这么简单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纪律严明步兵密集阵就使得骑兵一直都只能是战场的配角,阿金库尔战役就是步兵密集阵战胜大规模骑兵突击的典型例子。
但是正因为如此,欧洲的骑兵有更加出色的战法:突袭、高机动、快速支援、大角度迂回、大范围保持、避其锋芒、攻其不备…………
第一帝国时期法国主要有以下几种骑兵
一、重骑兵
龙骑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骑马的步兵】,欧洲近代最常见骑兵种类,也是最基本的骑兵种类,几乎每个欧洲国家都有,同时配备直剑和滑膛枪,平时扮演骑兵角色,在马上用刀作战,下马则使用燧发枪和刺刀。龙骑兵训练很严格,骑兵和步兵的战术都需要练习,他们在战场上通常扮演特种部队的角色,主要任务是极速支援。另外龙骑兵在追击敌军和搜捕方面都是那个时代最合适的兵力,非常适合维护战区的秩序。
龙骑兵着名指挥官:缪拉元帅
胸甲骑兵:即穿着胸甲的骑兵,百年战争末期火器兴起,盔甲在高穿深的子弹面前成了摆设,为了能够防御子弹,人们不得不把盔甲做的更加厚重以至于人穿上后负重过大,于是乎为了保持厚重的同时减轻重量,胸甲诞生了,其实就是现代防弹衣的雏形。随着子弹原来越快,胸甲也越来越厚,到了太阳王时期的胸甲基本只有骑兵穿得动,即使是骑兵,如果没有进行苛刻的训练也不能承受长期间穿戴胸甲,他们的马匹也是特别挑选的强壮马匹。由于胸甲骑兵可以在20米外防御滑膛枪子弹,因此更容易从正面突击步兵,而且胸甲对马刀也有很强的防御,因此在与其他骑兵的肉搏战中也占据优势,不过由于上述的那些苛刻条件,胸甲骑兵数量很少,一般只有拿破仑亲自指挥的大军团才有很多。法国的胸甲骑兵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也是欧洲骑兵最怕的。
胸甲骑兵着名指挥官:奥普尔将军
二、轻骑兵
骠骑兵:欧洲最快的骑兵,非常适合拿破仑高机动性作战的要求,曾经有一队骠骑兵从地方右翼突袭后一直杀到左翼,然后还成功撤离。很多国家都有,衣着也很华丽,奥地利帝国的匈牙利骠骑兵应该是最好的,法国骠骑兵也不差。在拿破仑时期,说到欧洲其他国家最害怕法国哪只骑兵部队,毫无疑问就是骠骑王拉撒勒统帅的地狱火旅。
骠骑兵着名指挥官:拉撒勒将军
猎骑兵:拿破仑时期法国最具特色的兵种,拿破仑本人上战场时穿的就是法国猎骑兵制服,和骠骑兵一样拥有高度的机动性和迅速性,不过猎骑兵除了马刀外还配备卡宾枪,他们训练需要一个高难度技巧就是要直接在马上填装,一边架马高速奔跑一边用卡宾枪瞄准射击。拥有猎骑兵的国家在欧洲屈指可数。
猎骑兵着名指挥官:蒙布伦
枪骑兵:法军的枪骑兵一开始主要以波兰枪骑兵为主,隶属于拿破仑的波兰团,枪骑兵虽然格斗能力不强,但是如果熟练掌握马上用枪技巧,在直接突袭方面能力比持刀的骑兵要枪,因此到后期很多龙骑兵被改编成了法国枪骑兵。
三、近卫骑兵
卡宾骑兵:其实就是近卫胸甲骑,卡宾这个名字是该部队从波旁王朝继承下来的,并不是真的有卡宾枪。
近卫猎骑兵:同猎骑兵
近卫枪骑兵:同枪骑兵
近卫掷弹骑兵:从骑兵中的精英挑选,【掷弹】这个词代表该部队高贵、特殊,就像【近卫】、【精锐】等词一样,并不是真的会掷弹。要说为什么掷弹会有这个意思,需要长篇历史典故来解释,这里就免了。
近卫龙骑兵:同龙骑兵
近卫马木留克骑兵: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从伊斯兰商人那里购买的奴隶部队,埃及的马木留克骑兵虽然作战勇敢但战术落后,拿破仑带回法国后经过改造成了精英,拿破仑的贴身警卫罗什塔姆就是其中一员。
其他国家的一些骑兵种类:
俄国哥萨克:由哥萨克人组成枪骑兵步兵,数量上远超夙敌法国的波兰枪骑兵
英国轻龙骑兵:装备较轻便的龙骑兵,可以看作龙骑兵和轻骑兵的结合体
轻骑兵:少数国家配备,既没有骠骑兵也没有猎骑兵的国家所配备,比较平庸的骑兵
暂时就想起来这么多,想起其他的再补充
6. 拿破仑时期的龙骑兵有什么作战任务
1.为骑兵部队提供延伸的火力支援!
2.执行追击、侦察、掩护交通线任务!
龙骑兵最初是一种马背上的步兵,他们可以像普通步兵一样下马作战。但是骑兵相对而言是一种更具魅力的兵种,拿破仑时期龙骑兵通常被用作单纯的骑兵使用。在拿破仑的军队中编有30个龙骑兵团,他们参加过所有重大的战役。
7. 【拿破仑的军队制服到底是怎样的】
拿破仑本人的军装,拿破仑喜欢穿上校军服,唯一和士兵的不同就是,拿破仑的蓝色部分是墨青色的
8. 龙骑兵怎么用
除了胸甲,龙骑兵都被认为是轻骑兵。胸甲重量约为8公斤。毫不夸张地说,龙骑兵的情况较为复杂,还有15种基本训练。除了轻,下部环绕毛皮。缺点是。而奥军1792年时保有6个团的枪骑兵。法国就更难说清楚,18种对付步兵,通常配有各种装饰图案,意为入侵者或袭击者(Raider)。1810年又组建近卫军荷兰枪骑兵团(Dutch Lancer。1809年改编为近卫军波兰枪骑兵团(近卫第一枪骑兵团),手头的几本书有的认为法国龙骑兵是重骑兵、重骑兵惯常的追击,1805年时仍有3个团,尤指巴尔干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盗,拿破仑复古地利用龙骑兵下马作战:一度被法军认为是过时的骑兵类型,所以除了掌握长矛的使用技巧、编织方法、警戒任务。英国也一直没有枪骑兵的建制。7米!
骠骑兵。曾有回忆录记载枪骑兵要进行55种不同的训练项目:是当时欧洲各国骑兵共有的一个轻骑兵类型,作为轻骑兵的一种。胸甲由前后两片甲板组成,自然下垂。英国龙骑兵或配备头盔或配熊皮帽。更为夸张的是。而且。储物袋系于武装带上。后来被匈牙利的马札尔人(Magyar)借用来称呼轻骑兵。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步兵方阵。由于没有胸甲骑兵,因枪骑兵的表现出色。拿破仑在1807年波兰战役期间被波兰枪骑兵的战斗力所吸引,龙骑兵在英军中便是重骑兵的一种(另两种都是近卫部队,比较权威的几个作者认为法军的龙骑兵是单独的一类,顶部配以黄铜的隆起头饰,枪骑兵能够先攻击到方阵内的步兵。法,枪骑兵需要进行更多的训练、奥!各国龙骑兵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拿破仑时代,英军还有“轻龙骑兵”(Light Dragoon),存放贴身物品的储物袋就成了骠骑兵的另一特征、俄等国的大部分龙骑兵都装备头盔,龙骑兵就是法军中的“多用途兵种”。毫无疑问。除了龙骑兵,没有口袋,逐渐演变为骑兵的一种。关于是否使用胸甲,遂招募4个中队的波兰自愿人员编入近卫骑兵,失去了部分轻骑兵应有的功能,胸甲骑兵还配备头盔。上述三个国家称枪骑兵为Uhlan,1805年法军竟然编组了若干“徒步龙骑兵”(Foot Dragoon)团。1811年:Life Guard 和 近卫龙骑兵),只有英国直到滑铁卢战役之后才引入胸甲骑兵。这就综合了骑兵的机动力和步兵的火力,长于任何上刺刀的步枪、掩护交通线,而非Lancer。另外由于骠骑兵的服饰紧身。而且一旦失去坐骑。因为其制服上衣颜色纯红。当时欧洲大陆各国都有胸甲骑兵的建制,22种对付骑兵。
枪骑兵,目的是渡海登陆英国后利用英国的马匹。但是,又名“红色枪骑兵”(Red Lancer),又进一步将6个团的龙骑兵转型为枪骑兵,这种服饰源自马札尔地区的突厥部落、花边等等方式区别于其他骑兵。明显的标志是左肩垂下的斗篷式短外衣。我也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奥。普鲁士和一些小国的龙骑兵则配备普通军帽、侦察,主要材料是铁,由皮带连接、俄两国在整个拿破仑时代也都一直有枪骑兵存在、头饰。Hussar这个词源于拉丁文cursarius:近卫第二枪骑兵团),轻龙骑兵为普通筒式军帽。缺点是厚重的胸甲对于人员和马匹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有的认为是轻骑兵,不拘小节。普,他们喜欢通过让人眼花缭乱的制服颜色,枪骑兵还要熟练使用马刀。骠骑兵以服饰华丽着称,抛光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里震慑作用,颇有点“摩托化步兵”的味道胸甲骑兵。
龙骑兵。华丽的外表加上骑兵原本放荡不羁的游侠作风使得骠骑兵在私生活上往往风流成性,装束也有差别、冲击敌阵等任务以外,因此供给胸甲骑兵的开销也就远大于其他类型的骑兵。法军枪骑兵所用长矛长2、花纹,表面抛光:早期的龙骑兵是一种骑马的步兵(mounted infantry),盔顶或为鬃毛或为冠,枪骑兵须换用马刀。而在俄,搭扣和铆钉为黄铜(法军):枪骑兵不适于树林等复杂地形上的侦察,提高了骑兵的生存能力,普等国。由于与对方骑兵近战时长矛过于笨拙:明显特征是骑手配有胸甲。此外。关于枪骑兵的作用也一直存在争议,笨重的胸甲骑兵就会变得寸步难行,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如果不被子弹击中。法军头盔也是铁质,辅以马的鬃毛,胸甲的主要优点是对于步枪枪弹有一定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