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橡胶手套及其橡胶制品的消毒采用什么方法
扩展阅读
旗袍带什么颜色的镯子 2025-09-20 10:49:16
做实体店童装引流怎么拍 2025-09-20 10:39:06

橡胶手套及其橡胶制品的消毒采用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7-21 09:20:47

橡胶手套该怎么清洗

橡胶手套清洗很简单,我们用洗洁精泡一下,用软一点的刷子就刷掉。建议洗橡胶手套的水温不要太高。其他污迹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除去。

使用机胶水边往里刷胶边揭开,胶水能软化中间的胶层,会比较容易分离,这样就不容易把胶皮撕坏了。乳胶手套实际上属于天然橡胶制品,橡胶的耐油性跟耐热性都不是很强。如果每天都在高温的情况下使用,再加上清理完油腻之后又不立即把手套清洗干净,时间一长就会加速手套的老化。

泡水里面捞出用淀粉揉搓一会。洗净晾干后放进冰箱冷藏,第二天用时取出即可。如果是长时间不用,待晾干后放进塑料袋内收在柜子里即可保持很长时间不会裂口和起沾。

使用注意
一、购买手套时,尽量选择较为厚、有些弹性的橡胶手套。
二、尽量减少尖锐物品对手套的摩擦,会延长使用期。
三、使用后要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油污和洗涤剂等腐蚀老化 。
四、洗好的手套避免阳光暴晒,晾阴凉通风处,长时间暴晒容易使手套裂开。
五、晾晒时用夹子夹住袖口,使手套舒展,避免粘在一起。

②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物理灭菌)

使用热力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包括: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高压蒸汽灭菌法④流通蒸汽灭菌法⑤煮沸灭菌法。

2、过滤灭菌法(物理灭菌)

过滤灭菌法是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能受热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3、照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

①放射线灭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内,利用从放射源产生射线进行照射,是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水或医药品等。

4、气体灭菌法 (化学灭菌)

气体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灭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或粉末状的医药品等。使用气体灭菌时,其被灭菌的物品以未变质为前提条件。

5、药液灭菌法 (化学灭菌)

通常使用的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物品,还可用于手指、无菌箱或无菌设备等。

③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使用前怎么灭菌

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检查手套是灭菌产品,打开直接使用,用后即抛弃,不允许消毒后再使用。

④ 一次性手套的灭菌方法是什么

在一次性医用手套中,利用环氧乙烷灭菌是常见的医用手套消毒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是成熟的工艺,适合在大规模的医用手套生产中使用。

⑤ 橡胶手套怎么消毒啊

橡胶手套消毒,可以用不含腐蚀性的液体,用滴露试试吧,84最好不要用,会腐蚀橡胶表面的。

⑥ 消毒灭菌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
1.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干热灭菌法有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灯。湿热消毒灭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2.辐射法:紫外线灯
3.超声波
4.滤过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根据化学结构与性质不同分类 可以消毒剂分成酶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染料、酸碱类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卤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和灭菌剂,用于水、食品、设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于皮肤的除菌。
3.酚类化合物是强效杀菌剂,通常用于物品消毒,温和类酚复合剂也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除菌。
4.醇类溶解细胞膜脂质和破坏细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过氧化氢起杀菌效能,用于伤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有杀灭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剂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细胞破裂,既有清洁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类破坏微生物酶系统,有潜在灭菌作用。烷化剂具高效的杀菌性能,是高效杀菌剂,但具有对组织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

⑦ 医用手套是采用什么办法消毒的

医用手套通常是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和伽马射线等杀菌方法来消毒,经过此步骤消毒过的是灭菌手套,未经过消毒的就是非灭菌手套,麦迪斯医用灭菌手套有十余款产品

⑧ 消毒方法有哪些

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火烧 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煮沸 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碳酸钠或0.5%软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棉织物加1%肥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高压蒸气灭菌(湿热灭菌) 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 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需160~170℃,1~2小时才能灭菌。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见附表。

3、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线波长范围2100~3280A,杀灭微生物的波长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强。对紫外线耐受力以真菌孢子最强,细菌芽胞次之,细菌繁殖体最弱,仅少数例外。

紫外线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过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气中尘埃及相对湿度可降低其杀菌效果。对水的穿透力随深度和浊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故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但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可达地面,故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须较长时间曝晒。

此外过滤除菌除实验室应用外,仅换气的建筑中,可采用空气过滤,故一般消毒工作难以应用。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 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1)酚类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苯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为细胞原浆毒,对细菌繁殖型1:80~1:110溶液,20℃30分钟可杀死,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

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促进其渗透,加强消毒效应,但毒性较大,对皮肤有刺激性,具有恶臭,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来苏(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酚强2~5倍。常用为2~5%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试、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

六氯酚(hexochlorophane):为双酚化合物,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醚,加碱或肥皂可促进溶解,毒性和刺激性较少,但杀菌力较强。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以2.5~3%六氯酚肥皂洗手可减少皮肤细菌80~90%,有报告可产生神经损害,故不宜长期使用。

(2)酸类 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l/kg加热30℃浸泡40小时。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100m3空间用10g乳酸熏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3)醇类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

因不能杀灭芽胞,故不能用于手术器械浸泡消毒。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对细菌杀灭能力大于乙醇,经肺吸收可导致麻醉,但对皮肤无损害,可代替乙醇应用。

2、溶解蛋白消毒剂 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1)氢氧化钠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杀菌力强,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

(2)石灰(CaO)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20%石灰乳用于消毒炭疽菌污染场所,每4~6小时喷洒一次,连续2~3次。刷墙2次可杀灭结核芽胞杆菌。因性质不稳定,故应用时应新鲜配制。

(8)橡胶手套及其橡胶制品的消毒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使用加热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因灭菌物品的性质、灭菌容器的容积大小各异,所以,灭菌时间是从容器内全部达到规定的温度时开始计算。

1、火焰灭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与金属制口及在火焰中不会破损的物品。加热时间通常在喷灯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热秒以上。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干热空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主,用于磁制、金属制若干物品,纤维制物品,矿物油、脂肪、脂肪油、试验药物、固态的医药品等耐高温的物品;利用燃气和电能直接加热空气,将加热的空气进行循环,保持干燥与高温状态。通常,在以下几种条件下进行灭菌。

135℃~145℃ 3~5小时;160℃~170℃ 2~4小时;180℃~200℃ 0.5~1小时;200℃以上0.5小时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装入医药品、水溶液等,这些物品属耐高温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热空气,加热3分钟以上进行灭菌。

3、高压蒸气灭菌法,是利用适当温度和压力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本办法以燃气为热源,用于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纸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体和液态医药品等的灭菌,总之,用于耐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物品。

为确实达到灭菌,灭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气在操作中要从排气中排除,进行灭菌时,高压蒸气必须饱满。通常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灭菌。

115℃(0.7kg/cm2;)30分钟;121℃(1.0kg/cm2;)20分钟;126℃(1.4kg/cm2;)15分钟。

4、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直接加热的流通水蒸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作为热源,对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和液状的医药品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或高压蒸气灭菌法,物品有变质的危险,所以在100℃流通水蒸气中灭菌需30~60分钟。

5、煮沸灭菌法,利用沉没在沸腾水中加热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本办法以燃气为能源,对磁制、金属制、橡胶制、纤维制的物品、水、培养基、试验药品、试验液体、液状的医药品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气灭菌法进行灭菌的物品有变质的危险。所以为增加杀菌效果,可以在沸腾水中加入1—2%的碳酸氢钠。将物品沉入沸腾水中进行灭菌时,煮沸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

6、间歇灭菌法,是利用80℃~100℃水或流通水蒸气,24小时为一周期,每隔30~60分钟反复加热3—5回;用来杀灭微生物的一种主法。用60℃~80℃的水反复加温也是一种间歇式低温灭菌方法。本办法主要用于以橡胶为主的制品,培养基、试验用药品、液体和液态状的医药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灭菌

⑨ 煮沸消毒法一开始为什么不能放入橡胶制品

因为煮沸法是我们最常用到也是最简便,宜行的灭菌方法。橡胶制品不耐高温,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容易变形,失去弹性,韧性,从而使物品损坏。但是因为煮沸法是我们最常用最简便宜行的消毒方法,其他方法消毒橡胶制品无论成本还是简便程度不可同一而语。所以只能短时间让橡胶制品放到高温沸水中消毒,即所谓煮沸后才消毒。在使用成本以及可用条件下(在煮沸法消毒框架下),这样做,只是尽量延长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罢了。

⑩ 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灭菌方法都有哪些

一次性手套就是。这就是一次就是一次性用的需要在消就是一次性用的需要在消毒重复就是一次性用的,不需要再消毒,重复利用,那样就不卫生就是一次性用的,不需要再消毒,重复利用,那样就不卫生了用一就是一次性用的,不需要再消毒,重复利用,那样就不卫生了用一个扔一就是一次性用的,不需要再消毒,重复利用,那样就不卫生了,用一个扔一个,这是最安全的,如果要是确实想消毒,把它放到消毒柜里最保险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