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核酸采集管发生破损、渗漏后,需使用吸水纸覆盖后使用什么进行消毒处理
核酸采集管发生破损、渗漏后需使用吸水纸覆盖后使用有效氯含量为 0.55%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同时避免将头伸入安全柜内、面部直接面对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进行操作。
使用一次性滤纸完全覆盖并吸收溢出物,防治溢出液面扩大,向滤纸表面由外围向中心缓慢倾倒5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处理,待消毒液彻底浸泡30min后,清理废弃物。再次使用75%的乙醇缓慢覆盖污染区域(大于污染区域),并用酒精棉球擦拭2遍。
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杀灭病毒。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7%。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核酸
㈡ 核酸采样亭手套如何清洗
1、首先用凝胶消毒液进行核酸采样亭手套消毒。
2、其次进行反复的揉搓。
3、最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即可。
㈢ 橡胶手套破了怎么办
1、小商品批发市场有一家叫“哥俩好”的小店,出售一种瞬干胶。使用时,先将一块小小的胶皮垫在胶皮手套的破洞上,用瞬干胶将其粘牢即可。2、医用胶布也可使破了洞的胶皮手套唤发“第二春”。使用前,一定要先将胶皮手套晾得干干的,贴上医用胶布后,再让其晾到干透,即可放心使用。3、用三秒胶、双面胶、补胎胶等补破洞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4、用那种特殊的胶水粘也可以,但是经常接触水估计还是不结实5、先将乳胶手套里外凉干,将手套翻一下,里面破处用橡皮胶粘一下,再将手套翻过来,用粘鞋或者修自行车胶水粘一下,可以用一段时间.6、平时在家做饭和洗碗用的就不要补了,胶水有毒。7、把漏水的扔掉,好的留着,以备以后再坏一只时组合使用。
㈣ 新冠检测医护人员手套碰到嘴巴怎么办
不要担心,清洁一下嘴唇,除非当中有感染新冠的。去医院做常规化验和做酸化试验,即使他碰到您也不会被感染,因为他的手套上很少有病毒感染的可能,另外,他采集完一个人后会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因此,这种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结果判断
阴性:无Ct值或Ct为40。
阳性:Ct值<37,可报告为阳性。
灰区:Ct值在37-40之间,建议重复实验,若重做结果Ct值<40,扩增曲线有明显起峰,该样本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注:如使用商品化试剂盒,则以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为准。
标本种类:
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等。
2、下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取物等。
3、便标本/肛拭子:留取粪便标本约10克(花生大小),如果不便于留取便标本,可采集肛拭子。
4、血液标本:尽量釆集发病后7天内的急性期抗凝血,采集量5ml,建议使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釆血管采集血液。
5、血清标本:尽量釆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釆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釆集。采集量5ml,建议使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釆血管。血清标本主要用于抗体的测定,不进行核酸检测。
6、尿标本:留取中段晨尿,采集量2~3ml。
㈤ 核酸采集手套破损怎么处理
核酸采集手套破损应该及时更换手套。采样者手持棉签时尽量靠远端拿。采样过程中及时消毒、清理患者呕吐物、痰液等。标本转运箱转运前,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同等效能的消毒液擦拭箱体后再转运。核酸采样点处私人物品不外置,不进饮食。防护用品除在脱卸区域外,其他区域不摘除。
核酸检测注意事项
在大范围核酸检测中,口咽拭子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因此在全员核检中更多采用口咽拭子。看似非常简单的咽拭子采样,却是非常关键、风险性极高的一种操作,一不小心极易造成操作者感染新冠病毒,而且采样操作不规范也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防雾或防护面屏。采光充分。无论是室内或室外光源要好,必要时辅以手电照明。暴露完全。口咽拭子的三个采集解剖位置必须充分暴露,双侧扁桃体显露比较容易,大多时候咽后壁显露不充分时要辅以压舌板。
位置准确。口咽拭子除擦拭三个规定位置外不要触碰其它位置,如舌体、上下颚等以免沾染唾液影响标本的采集质量。
㈥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手套破解如何处理
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手套破解如何处理?我认为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手套破损的话,应该及时做消毒处理。
㈦ 做核酸的棉签碰到医生手套上了有危险吗
做核酸的棉签儿碰到医生手套上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次性无菌的,面前不应该接触到其他外部东西。
㈧ 采集核酸者手套怎么换
先脱一只手的然后穿好新的,再脱另一只手的然后穿上新的
采集核酸者手套的更换,可以先脱一只手的然后穿好新的,再脱另一只手的然后穿上新的。
㈨ 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怎么处理
生产前后均使用在线手套检漏仪进行检漏,避免染菌、以及危害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