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玩弓箭为什么要带手套
扩展阅读
穿睡衣出行有什么坏处 2025-09-21 11:14:30
劳拉睡衣怎么拆 2025-09-21 11:12:17

玩弓箭为什么要带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7-15 10:05:10

1. 弓箭的使用方法

弓箭使用方法

一、首先,就是挑选弓箭。

弓箭爱好者朋友们在挑选弓箭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挑选适合自己弓箭,特别是刚开始接触弓箭的朋友,刚开始可以使用一些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的弓箭来练习,比如传统弓和反曲弓这两种弓箭都是比较适合的,并不是一味的去看价格,价格贵的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所以大家在选取弓箭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仔细才好。

二、关于拉弓的姿势的问题

拉弓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射击的精准度的问题,在搭箭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地中海式,这种方式是用食指、无名指以及中指去把弓弦勾住,右手将弦勾住,而将箭杆放在弓的左侧。第二种方式是蒙古式,这种方式的相比第一种的区别是是用拇指勾住弦,然后用食指以及中指压住拇指,使用右手勾弦,同时还需要在拇指上套上用玉或者骨头以及皮革制作而成的指环。也是避免手指的伤害。

三、准备射箭

在做好以上准备之后,眼睛、弓箭、和目标要保持好三点一线,慢慢把弓箭拉开,瞄准之后轻轻的撒放,这样就会使射击的精准度大大提高,另外,在这里弓箭爱好者小编要提醒弓友们的是,在玩弓箭之前最好在手臂上和手腕上带上皮革的护套,保护好自己的手臂,以免在射击的时候擦伤手臂。

2. 外国人开弓用主要靠食指和中指,没有扳指也没手套,这说明什么

射箭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地中海式(欧洲式)和蒙古式(亚洲式)。 1.欧洲人早期的弓箭技术很差,为了增加杀伤力,只好用木材做很巨大的弓。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拉弓弦,同时食指和中指夹住箭尾。典型代表有英国长弓,射程一点不弱于蒙古大弓。但对材料和射手的要求都很高,弓体由很稀有的紫杉木制作。对射手的身高和力量要求很严格。以至于全国都提倡射箭的古代英国拥有300万以上人口,却只有不到1万弓箭手。 2.亚洲的弓箭民族大多是游牧民族,在马上需要短小的弓。为此,亚洲人用牛角,竹木和牛筋粘成带反曲的弓。由于弓的变形极大,弓弦往往被拉成锐角,3个指头拉弓的话,会被弓弦勒到。用带扳指的拇指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射击的时候手指和弦的摩擦很小,有利于提高精度。蒙古式由于不使用2点一线的瞄准方法,在射箭时只看目标而不看自己的箭头,有利于射击移动目标。 你说的外国人的开弓法,属于地中海式的变种。射箭的时候需要佩戴护臂(这种射法,手臂容易被打到)和手套(保护手指)。用这种射法,拉力60斤以下的弓我也不用手套的---但是手指会很疼。

3. 使用复合弓需要戴手套吗

根据个人射箭经验,一般来说手套是不需要的,不过有条件可以佩戴护臂、护胸,尤其夏天开弓射箭时,手臂和持
弓手
一侧的胸部容易和弓弦摩擦,可能造成
皮肤擦伤
,所以需要注意。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望采纳,谢谢!

4. 射箭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它有哪些比赛规则

箭术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50,000年左右。中国射箭有悠久的历史,弓箭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被发明。现在的箭术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16世纪有三种箭术运动形式:一种是对靶箭术,另一种是地靶箭术,第三种是漫游箭术。

比赛规则

奥运射箭个人赛男女运动员各64名参赛,每个奥委会最多可派3名男女运动员单独参赛,达到3名个人选手入围后,奥委会可参加团体比赛。

坐轮椅的运动员也可参加射箭比赛

判环规定

判断环是根据箭在靶子上的位置来记录环(分)数的。在拔箭之前,必须完成所有的分数、记分法和判分法。如果射程过近,靶位有特殊情况(如穿箭),或者本靶位运动员对所报靶位的射程有异议,则必须由裁判来判定。当一支箭击中两个颜色的环形区域或当箭杆碰到环形区域时,应记为高分;当一支箭击中一个已经射向目标的箭头的尾部时,应记为一个已经射到目标的箭头;当一支箭射穿目标表面或射到目标表面后弹跳到地面时,应记为一个已经射到目标表面的中靶点。不管是否射中靶子,箭过3 m线都会被记分;如果箭不小心落到3 m线以下,则裁判判定该箭未射中,可以重射一箭。

运动员装备

运动员所使用的弓箭和箭器都有很好的性能。弓形可装瞄准器,也可装稳定器或减震器。箭矢包括箭头,箭杆,箭尾和箭羽。每一支箭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缩写,每一支箭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缩写,箭上饰有特定颜色和样式的羽毛。但是,同一组别比赛用箭的箭羽和颜色必须相同。男选手用弓的质量大约是22 kg,女选手用15 kg。

选手们在比赛中也需要戴上护具,如护手,手套,护胸等,以保护选手们不因箭离线而受伤。另外,在不违反公平比赛原则的情况下,运动员也可以佩戴指环,眼镜等。可使用普通眼镜、箭形眼镜或太阳镜,但不能配有微孔棱镜等类似装置,也不能有助瞄功能。

5. 欧洲人打战都用铁手套,为什么中国铠甲却缺乏手部防护

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的板甲骑士有着完整的防护,从头到脚都覆盖着铁甲,就连手部都有着华丽的铁手套作为防护。比如下图中的意大利的哥特式铁手套。还刻有浮雕,非常的华丽。

近些年冷兵器格斗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只要是玩过兵器类格斗的朋友都会发现,手部是最容易被打到的部位。而手指由于骨骼纤细,且神经密集,手部被击中更加疼痛且更容易受伤,甚至致残。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西欧有防护严密的铁手套,而中国古代却从未见过手部防护?难道中国古代的人就不怕被击中手部吗?

首先要说一点的是,古代中国人是有手套的。毕竟中国北方的冬天冷,行军打仗都会冻掉手指,所以冻伤膏都发明出来了,怎么会不戴副手套?

▲战国中期楚地持兵器时所戴皮手套

比如在1973年湖北江陵县藤店1号墓,就出土了一双皮手套。湖北省江陵县藤店公社社员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一座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中期墓葬。经研究,墓主生前的身份相当于大夫一级。当时与刻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剑”的乌书铭文铜剑等300余件随葬品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双皮手套。

▲北朝时期的玫紫色地刺绣菱格纹手套

手套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也有出土。墓中随葬的一件九子漆奁里,就装着三副手套。其中一副“朱色菱纹罗手套”,长26.5厘米,直筒露指头形,大拇指套分缝,掌面为朱红色菱纹罗,掌部上下两侧饰“千金绦”,绦上有篆书白文“千金”字样。所以御寒用的手套在中国是不缺的。在马王堆汉墓中,由于墓中所有的随葬品都登记在简册上,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知道汉代人称手套为“尉”。

但虽然有御寒用的手套,古代中国却的确没有战斗中用来防护的铁手套。事实上,除了欧洲,其他地区也都没有这种防护用的铁手套。也就是说在世界范围来看,出现这种防护的铁手套的西欧骑士才是非主流,是另类。之所以没有铁手套,不是因为其他地区的古人的手指砍掉了能再生,而是因为战争形态以及军制的不同。

▲唐代壁画中的士兵

我们先看一下战争形态,首先中国古代战争对弓箭非常重视。我们看看《新唐书?6?兵志》中的唐代士兵的装备记载:“人具弓一,矢三十”,??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看到了没?人手一把弓,30支箭。即便宿卫也要必备弓矢和横刀。

再看看明末《从征实录》中记载郑成功铁人军:“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又十班之中,弓箭居四,刀牌居六。每班另募伙兵三名,挑带战裙、手臂、披挂随后,遇战便穿带,行伍免劳顿。”郑成功的军队里,有的部队是所有人都拿弓箭,有的是四成配备弓箭。

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远程武器的装备率是非常高的。玩过射箭的人就能明白,戴铁手套是没法射箭的。所以出于射箭需要,我国古代盔甲并没有出现铁护手。欧洲的着名的英格兰长弓手,也没有任何装备铁护手的记载。而欧洲的板甲骑士也没有骑射的记录。所以因为战争形态的不同,护具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中国顶盔掼甲的将军们都以能开几石弓来彰显勇武。而重步兵们,以宋代穿着步人甲的重步兵为例,大多使用长枪和重弩,手部的防护需求其实并不高。至于那些穿号衣的杂兵,谁会在乎他们手指会不会被砍掉?

而且,欧洲骑士早期的比武风气可能也有着对于手部防护的需求推动。毕竟只是比武,在比武中死去还能获得荣誉和赔偿,但没人希望在比试中掉几根手指致残,那代表以后生活可能都无着落。而且比武和战斗也是有区别的,比武的公平比试的环境下,双方实力接近,这就导致想要一下击中对手要害其实比较难以做到,而攻击对方手部则更方便打击,且能解除对方武装取得胜利又不伤及对方性命。所以在比武的环境下,比起战场上厮杀环境对于手部的攻击招式就更多。

而且这也跟欧洲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军队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州大陆的战场上,虽然意识形态已经从中世纪发展为文艺复兴时期,但是军制仍然是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自备装备的军事贵族们充当骑兵。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骑士们自行准备,而不是国家统一招募、训练和装备。

即便是在后期的法国敕令骑兵团中,国王也只是给骑兵们支付薪饷,而士兵的装备需要按照“置装敕令”自行购买。这种情况就导致从中世纪延续而来的骑士阶层普遍具有较好的经济能力,因此对于自己掏钱保护自己的小命积极性还是很充足的。而到了17世纪,欧洲的军制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自备武器装备的雇佣兵团逐渐被常备军团所代替。常备军团的装备则由国家承担。别说昂贵的板甲了,普通的士兵们能领到制式军服都算不错了,更不用说铁手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6. 古代人射箭时手上戴有扳指,西方古代有没有类似的防护

中国古代射箭的弓是传统弓,大拇指是带扳指
西方的英格兰长弓或者美猎都用的手套,因为射箭的姿势不一样,所以护具也不一样

7. 射箭人用的手套

一般使食指,中只和无名指拉弦,箭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当然箭要有箭尾也就是卡弦的凹口,戴手套就戴食指,中只和无名指。这是真实世界的一种射箭法,国际上叫地中海式。2D世界怎么射箭就要看创造者的想法了。

8. 古代人射箭时手上戴有扳指,西方古代有没有类似的防护工具

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流行使用扳指了。扳指其实是一种护手的工具。经常带于握弓之手,这样,雕翎箭在飞出的一刹那正好从握弓之手的拇指处飞出,而扳指起到了护手的作用。 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只要是为了保护拇指。

资料:扳指儿是冷兵器时代弓箭的辅助发射用具,在拉弓放箭时,用以保护手指免受伤害。扳指儿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子制成,系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于钩弦开弓。随着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升,简单的手指护具发展成了今日中华民族的知名艺术珍品——扳指儿。今人对它最直观的了解,便是古装影视剧中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筒状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