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焊接安全知识
你好 1
、电焊工首先必须持证上岗,办理动火手续,严格操作规程,各种焊机应在规定的电压下使用。2
、电焊前应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的绝缘是否良好,焊机应避雨雪、潮湿,放置在干燥处。3
、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用螺栓或螺母拧接牢固。4
、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小于
1MΩ(欧)。5、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关焊机再关电源开关;移动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6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7
、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8
、作业中注意检查电焊机及调节器,温度超过60 °C应冷却。9
、发现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10
、电焊时的二次电压不得偏离60——80V(伏)
⑵ 烧电焊对身体有什么样的伤害怎样预防和减轻
弧焊时的电弧温度高达5000K以上,会产生强烈的弧光辐射,当弧光辐射长时间作用到人体,可能被体内组织吸收引起人体组织的致热作用、光化作用和电离作用,致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在电子束焊过程中会产生X射线,需要严加防护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3]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利用射线进行探伤的同时,必须保护探伤人员及周围职工免受辐射的危害。[4]这些弧光辐射中尤以紫外线和红外线危害最为常见,并且这种危害具有重复性。
弧光紫外线
焊接弧光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纤维也有很强的破坏能力,尤以棉织品最甚,可致使棉布工作服氧化、退色、变质而易碎,尤其是氩弧焊、等离子弧焊表现的更明显。
产生紫外线辐射的原因
几部焊机联合作业或距离太近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临近弧光的照射。由于护目镜片破损漏光,工作地点照明不足,为借弧光照明,以致先引弧后戴面罩。由于技术不熟练,在点燃电弧前未戴好面罩,或熄弧前过早揭开面罩;辅助工与焊工配合不协调,在点燃电弧时受到弧光照射等。
焊条电弧焊可产生全部波长的红外线(760-1500mm)。红外线波长越短,对机体危害作用就越强。长波红外线可被皮肤表面吸收,使人产生热的感觉,短波红外线可被组织吸收,使血液和深部组织加热,产生灼伤。
在生产中,弧光红外线主要引起人体组织的致热作用。眼睛受到红外线的辐射,会迅速产生灼伤和灼痛,形成闪光幻觉感,并且氩弧焊红外线的作用又大于手弧焊。防护弧光主要采取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设置防护屏两种措施。
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穿戴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焊接护目镜等。焊接护目镜是特制的化学玻璃,在焊接时,有减弱电弧光、过滤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颜色以墨绿色和橙色为多。
焊接噪声的来源
电焊车间里,噪声的来源,主要来自旋转直流弧焊机运转时产生的轰鸣声,虽然随着焊接设备的发展,硅整流焊接电源,逐步取代旋转直流弧焊机,使焊接车间的噪声基本消除;但目前在大部分工厂里,还在使用旋转直流弧焊机,所以弧焊作业时噪声的来源主要来自旋转式直流弧焊机、等离子弧焊、等离子弧喷涂、风铲铲边、碳弧气刨及锤击钢板等。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影响能引起血压升高、心律过快、厌倦和烦躁等。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还回引起听觉障碍。
防护噪声的措施
用弧焊整流器代替旋转式直流弧焊机。隔离噪声源。如将等离子弧焊及喷涂隔离在专门的工作室内操作。焊工作业时使用耳塞。耳塞一般由软塑料和软橡胶制成,其隔声值为15~25dB,每付质量不超过2g。
焊接烟尘的来源
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焊条端部、熔滴和熔池表面液态金属及熔渣被激烈蒸发,产生的蒸汽排除电弧区外即迅速被氧化或冷却,变成细小颗粒漂浮于空气中,而形成焊接烟尘。
熔化焊都要产生烟尘,其中包括烟和粉尘。烟尘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液态金属和焊药“过热一蒸发一氧化—冷凝”的过程。过热蒸发物的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称为烟;直径在0.1~10/μm之间称为粉尘。烟尘是明弧焊的一种有害因素,尤其是黑色金属涂料焊条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以及自保护焊丝电弧焊比较突出,应该是防护的重点。
焊接烟尘的危害
焊工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以氧化铁为主并有无定型的二氧化硅、硅酸盐、锰、铁、铬以及臭氧、氮氧化物等混合烟尘和有毒气体,并在组织中长期作用所致的混合性尘肺。
锰中毒,锰蒸气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成灰色的氧化锰(MnO)及棕红色的四氧化三锰(Mn3O4)烟尘。焊工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气,则可能造成锰中毒。
焊工金属热,焊工金属热是指吸人焊接金属烟尘中0.05~0.5Pm的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锰及氧化铁微粒和氟化物等,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血液,引起焊工金属热反焊接通风除尘
焊接作业时,很难减少烟尘的生成量,因此主要应通过加强通风除尘来降低烟尘和焊接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焊接烟尘的个人防护用品
当采用通风除尘措施不能饰烟尘浓度降到卫生标准以下或无法采用局部通风措施时,应采用送风呼吸器面具,也可以开始用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以过滤粉尘中的金属氧化物及有毒气体。
⑶ 焊锡需不需要戴手套
如果是用焊锡锅来熔化焊锡,而不是用焊锡丝和电烙铁
要戴手套。而且要戴电焊工用的皮手套。不可以戴线手套,和怕烫的手套。有国家的标准规定。但具体文件手头没有。
⑷ 焊接什么金属时必须戴口罩
在焊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害烟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等,都有可能使焊工发生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工及有关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危害及防护办法。
焊接的辐射危害有:可见强光、不可见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除电子束焊接会产生X射线外,其它焊接作业不会生产影响生殖机能一类的辐射线。气焊和电焊时可用护目玻璃,减弱电弧光的刺目和过滤紫外线和红外线。氮弧焊时,弧光最强,辐射强度也最大,紫外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臭氧,工作时除要带护目眼镜外,还应戴口罩、面罩,穿戴好防护手套、脚盖、帆布工作服。
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焊接部位的金属、焊条药皮、污垢、油漆等、蒸发或燃烧,形成烟雾状的蒸汽,粉尘,会引起中毒。有色金属的烟雾,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人体吸入这些烟雾后会引起锰中毒。因此在焊接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如戴口罩、装通风或吸尘设备等;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采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
⑸ 进行烧焊时,佩戴哪种物料制造的手套会较适宜
行,烧饭时,一般是手不戴手套的,只要脸上带上防毒面具就行
⑹ 考试时候哪些是焊工手套哪些不是
焊工手套,是为防御焊接时的高温、熔融金属、火花烧手的个人防护用品。一般采用牛、猪绒面革制成五指形,三指形和二指形手套,并配有18cm长的帆布或皮革制的袖筒。焊工手套产品的质量应符合LD34.3-92标准的规定。
⑺ 焊接人在焊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最主要要的是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护眼镜,口罩,脚套,劳保鞋,工作服,反穿服,焊接手套,焊接戴的帽子,还有就是注意工作场所周遍环境,安全最重要.
焊接: 焊接,也可写作“焊接”或称熔接、镕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联接方式。焊接应用广泛,既可用于金属,也可用于非金属。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出现了电阻焊。
⑻ 对于熔化焊设备来说,当临时需要使用较长的电源线时,应怎么办
焊工必须掌握的电焊安全知识
1.电焊机壳漏电(带电)原因是什么?
(1) 电源接线误碰机壳
(2) 变压器、电抗器、风扇及控制线路等碰机壳
(3) 未安装接地线或接触不良
2. 为什么电焊机一次电源线不宜超过2—3米?需要较长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次电源线过长容易发生磨损造成漏电而发生触电现象。需要较长时,有杆架杆,无杆沿墙走;高度2.5米以上,过铁路走铁路下面,加管保护。
3. 焊接电缆为什么要定期检查?
破损电缆容易与工件短路打火,遇到易燃物引起火灾,人体容易触电。大电流也会造成电缆老化而损坏漏电。
4. 电焊钳安全使用主要有哪些要求?
(1) 电焊钳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与隔热能力。
(2) 焊钳与焊接电缆的连接应简便牢靠、接触良好。
(3) 禁止将过热的焊钳浸在水中冷却后使用。
5. 焊接工作前对焊机和个人防护要做哪些检查?
检查焊机绝缘是否良好,有无保护,接地和接零,空载自动断电装置,焊机防护装置,焊机缆线是否良好,个人是否按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
6. 焊工为什么要穿白色帆布工作服、带电焊手套、穿焊工防护鞋?
焊工防护服以白帆布工作服为最佳,能隔热、不易燃及反射弧光,减少弧光辐射和飞溅对人体烧伤及烫伤的伤害。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和防止触,电焊工还要穿戴好焊工防护鞋和焊工防护手套。
7. 电器着火为什么不能用水救火?
因为水是导体,应该用干粉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
8. 现场发生触电事故,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主要有脱离电源。急救、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等。
9. 电击是指什么?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
10. 氧气瓶受热导致压力过高引起的爆炸属于什么性质的爆炸?
物理性质爆炸。
11. 车间应如何运输各种气瓶?
搬运气瓶时,应关紧气瓶阀,戴好瓶帽,装带橡胶防护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避免可能损伤瓶体,瓶阀和安全装置剧烈碰撞。厂内车间搬运氧气瓶应使用胶轮小车,禁止单人肩扛氧气瓶。气瓶无防护圈或气温-10。C以下时,禁止用转动方式搬运氧气瓶。禁止用手托瓶帽来移动氧气瓶。用吊车、起重机运送氧气瓶时,应使用吊架或合适的台架,不等使用钓钩、钢索或电磁吸盘,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
12. 为什么各种气瓶使用时不能放空,瓶内必须留0.1—0.2MPa的余气?
气瓶在使用后不得放空,必须留有不小于98—196kpa(0.1—0.2MPa)的余气,以便于灌气前检查气样、吹除瓶嘴尘土赃物,防止空气进入瓶内。
13. 氧气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气瓶各是什么颜色?
氧气瓶:天蓝色 乙炔瓶:白色 液化石油气瓶:银灰色
⑼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佩戴哪些劳动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正确佩带防毒面具及袖套、围裙、靴套等个人防护器材,必要时应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护
戴上与皮肤密合的游泳镜或太阳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溅入眼内。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头部,用毛巾扎住颈部,在口鼻处开孔。
2、呼吸道防护
装料口罩:用毛巾、纱布、旧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装料口罩,装填3~4cm厚的防毒滤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颗粒、木炭粒、锯末,或浸10%~15%的碳酸钠等);或将毛巾铺平,把滤料倒在中央再进行折叠、缝制、安上系带;佩戴时必须固定,防止下坠和漏气。
3、消化道防护
遵照规定不得在工作场所喝水、吃东西、吸烟;工作后要脱去工作服,并洗手洗脸;事故污染区的水源、食品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4、皮肤防护
全身防护: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伞等遮住身体各部位,进行全身防护。
(9)进行熔化焊佩戴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保、公安、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