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硬式棒球和软式棒球有什么区别
区别:两者组成不同、特点不同、适用场景不同。
1、组成不同: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软式棒球即软式垒球,球、棒都是由泡沫橡胶制成,质地柔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2、特点不同:硬式棒球,俗称“红线球”,球面上的一百零八针的缝线是其最大的特征;球有马皮制和牛皮制两种,可是现在职业棒球、业余棒球均用牛皮制的;它的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化、场地条件要求低、可参与人数多。
3、适用场景不同: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软式垒球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动脑筋,强调选手机敏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有益于青少年开展的体育项目。
(1)软式棒球手套怎么戴扩展阅读:
棒球装备的选择:
1、棒球: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球面应平滑。重量为141.7~148.8克。圆周围22.9~23.5厘米。
2、球棒:呈圆柱形。棒面必须平滑无截面接头,金属棒的两端必须密封。棒长不得超过1.07米,最粗处直径不得超过7厘米,必须用一根木材制成。
3、护具: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具。棒球接手除戴护面和穿护胸外,还要穿护腿,佩戴接手头盔、护喉。此外,棒球运动员在击球跑垒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
4、松香粉或镁粉:最好装在小口袋里,共准备3个。一个放在投手板后供投手使用,另两个分放在左、右击球员准备区,供击球员使用。
5、服装:比赛时,同队队员应穿着式样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服装(包括内衫和外露部分)。
6、手套:棒球比赛手套分接手手套、一垒手手套、分指手套、投手手套。
‘贰’ 棒球手套捕手在左手还是右手
比较多的还是左手戴手套接球,右手传球
好像内野手左手戴手套接球,右手传球会比较好,因为想左边传一垒的次数比较多,左手传会慢一点
‘叁’ 棒球运动中,游击手戴的手套有什么特点
手套长约13英尺,可用于防守,主要根据运动器材设计,皮革连接,手套非常坚固,专门为防守棒球制作。游击手手套的设计理念与二垒手套相同,但手套的形状存在一些差异。由于游击手站在中间,中间方向的滚动地球通常被推出,所以它不是很强。强地球滚球较少,需要快速处理球接地球,可以快速拿出球传给其他防守队员。
一垒手主要接内野手传球,所以比较长,14 大约英寸,足够长的球会更快地接球。所以一个手套和其他手套完全不同。特点:边缘增大,有利于其他野手传球。同时保持接球时保持接球手感,易于持球,使接球更容易处理。捕手手套提高佩戴舒适度,更明显地感受到接球的瞬间,更快地支持盗贼的传球和杀戮动作。此外,它具有轻量化和操控性,即使手套较低,接球区域也保持直立。变化球也很容易处理。
‘肆’ 棒球手套在接球中有哪些作用
1.接球部位应在虎口和掌心之间,是手套的最深处;
2.用掌跟接,球易弹出;用虎口接,向后缓冲突然、不安全、皮条易打断、夹不紧,球易掉。
3.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线;手套的正面和来球应垂直。无论来球方向怎样,均用手套的掌心对着球。
4.接球时,务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则易掉球。
5.接球好的人有响声,主要是缓冲好和空气压力起作用;
6.戴手套不宜过深或太浅。过深则不灵活,太浅则易被球打掉。
7.戴手套时可将食指放在手套背后。接手和游击手用此方法较常见,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后,以防伤痛。
8.尽量用双手接球。
‘伍’ 带棒球手套为什么食指要露在外面呢
有两个作用:
1:灵活;便于操控手套
2:缓冲;接球点就在食指根部,手指放在外面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另外:
投手一般都是带个护指套,主要是为了安全起见。因为投手方向球比较猛,打到手指就完蛋了……
捕手也是一样
‘陆’ 棒球运动中,投手戴的手套有什么特点
棒球手套的长度大概是从11英寸到13吋之间,以一般守备需求来说,需要快速拿球的野手(例如二垒手、游击手)会偏好使用较小的手套,大约是11~11.75英吋;三垒和投手可能会面对许多快速的强袭球,因此会选择稍微大一些的手套,大约是11.75~12.5吋左右;而外野手则需要较长的手套以因应守备范围的需求,所以多半挑选最大的尺寸,大约是12.5~13英吋。
4、外野手手套
由于外野防区极大,主要是接高飞球,因此手套也跟着做得比较大,都会做成有洞口的(球档),不会做密封(球档)不可以方便接高飞球时不会因手套挡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捞到球。
‘柒’ 纯小白怎么选棒球相关装备呢
个人认为棒球运动的装备有很多,新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第一是手套,棒球手套和垒球手套其实是有区别的,选择12寸左右的棒球手套就可以,也可以根据自己手的大小和防守的位置来调整,建议选择牛皮材质的,因为耐磨,使用时间长。手套在棒球运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选择好的手套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手套,开始练习挥棒了可以买根球棒,打击手套来一副来保护自己的手套和手,鞋子根据场地决定,普通运动鞋或者足球鞋也可以。选择好的装备对棒球运动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在训练中能够更好地去和队友进行磨合,取得比赛的胜利。
‘捌’ 棒球手套正确戴法,最好详细说明一下
带手套之前,先确认惯用哪手
一般右手写字,就是右手扔球,所以就是左手带手套。
‘玖’ 棒球手套有哪几种类型都有什么区别
棒球手套的类型与区别:接球手套
接球手套是最常见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制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场员使用。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过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过15.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5.2厘米。
其主要功能有:1.缓冲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棒球手套在场上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形状。
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为特殊。其相对于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点为: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是连在一起的,为了缓冲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里面的海绵内衬也相对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击球手套
击球手套是专供击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脱手。2.在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保护手的作用。击球手套这一伟大发明在棒球运动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垒手手套
由于一垒关系到出局的次数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还是人先到, 因此一垒手手套都会做得长且大,有一点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为够大才 能把传不好的球接的好一点,够长就会比较先接到球,而且会给一种错觉 好像球先进去了。
一垒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连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掌面上部宽不得超过20.3厘米;虎口上沿长不得超过10.2厘米,下沿长不得超过8.9厘米,上下沿长不得超过12.7厘米。虎口处可用整块的皮革缝制,也可用皮条编成,但不得编成网兜状。手套重量不限。
二垒手手套
二垒手由于打来的球都比较软弱(因右打者多),还有需要搭配演出双杀 ,因此接球的口袋都会比较浅,有一点像缩小版的投手手套,方便接到球 后可以较快把球拿出来再传给一垒。
三垒手手套
多会做成十字型的,口袋会比较深,因为打向叁垒的球都相当的强劲,做 深一点可以稳当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游击手手套
性质正好介于二垒跟三垒之间,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两者之间,是为‘工 ’字型的为多。
外野手手套
由于外野防区极大,因此手套也跟着做得比较大,一般都会做成双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飞球时不会因手套挡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捞到球。
分指手套
连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垒手使用。但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条、缝线和指蹼都必须是同一种颜色,而且不得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与手套颜色不一样的附饰物。
棒球手套可是棒球的象征之一,与球棒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中叶,在棒球的初级阶段,队员们是赤手空拳参加比赛的。 于是,大家把能否从泥地上拾起疾速如飞的地面球作为判断该队员优劣的严格依据。 接球手几乎每一击都要处理来球,因此当击球手后面的接球手成为第一个寻求保护措施的队员时,人们并没有感到惊讶。1896年,辛辛那提的道格·阿利森为自己找到一副手套,成为第一们在棒球 比赛中使用手套的人。早期的比赛手套有左右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