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纱支数的换算方式
1、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1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1*65%+0.583*35%)Nm
2、分特数(Ndtex)与公制支数(Nm)的换算:Ndtex ×Nm=10000
3、旦数(Nden)与分特数(Ndtex)的换算:Nden=0.9Ndte
㈡ 如何分辨出棉纱的支数
纯棉40支、60支、100支数的区别,支数代表了棉纱粗细,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成的面料就会越腻光滑,光泽度就越好。
支数越高,是衡量面料好坏的重要指标。面料就越柔软、越强韧,面料相对薄,做出来的面料质量就越好。支数越高,亲肤度越好。它会更薄,更顺滑一些,不粗糙,耐洗耐磨。

通俗讲就是一两棉花纺织成40米长的棉纱,这样的纱称为40支纱,纺织成60米长的纱,就是60支纱,纺织成100米长的纱,就是100支纱。支数越高的纱也就越细,纺织的时候,就会用多股合在一起来织,面料也就会越厚。
纱支越高的棉花的品质也高,对纱厂的技术要求也可想而知,一般小厂是无法织成的,所以成本也越高。个人感受是100支以上的夏天用最舒适,纵享丝滑。反正支数越高确实越舒服越结实。
㈢ 支数怎么算出来的
1、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重量为一磅的细纱中,有多少个每绞长度为840码的绞纱,即为多少支数。
2、门幅会收到纱支的影响,但是决定支数的是纱的长度和重量,所以仅仅知道门幅和克重,无法计算出纱线支数。
面料支数是纱线表示的一种方式,通常以“定重制”(此计算方法又分为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两种)中的英制支数(S)表示。
支数跟纱的长度和重量有关。比如,一克棉花做成30根长度为1米的纱,那就是30支。
所以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出的布就越薄,布相对越柔软舒适。
而面料门幅是指面料的全幅宽,又称幅宽,就是面料的实际宽度,织物横向两边最外缘经纱之间的距离。
门幅与织机的针数及寸数(即针筒的直径)有关,即针数(或寸数)越大,门幅也会越大;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如纱支,布类(结构),成品克重,要求缩率(纬向影响门幅)等。
(3)怎么算手套纱支数扩展阅读:
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
1、公制支数
公制支数(Nm)简称公支,指单位质量(g)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 )。
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1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
公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棉纺织、毛纺织行业都有使用。
2、英制支数
英制支数是指单位重量(1磅)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几个840码就是英制几支纱,常以Ne表示,单位:s。
英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英制支数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细度指标,但在企业中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尤其是棉型纺织行业。
㈣ 纱支数的表示方法
1、公制支数(Nm)是指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Nm=L(单位m)/G(单位g)。
比如:一克棉花可以做成 30 米 的纱,那就是 30 支;而一克棉花做成 40 米 的纱,那就是 40 支; 1 克棉花做成 60 米 的纱,那就是 60 支。股线的公制支数,以组成股线的单纱的公制支数除以股数来表示,如26/2、60/2等。如果组成股线的单纱的支数不同,则股线公制支数用斜线划开并列的单纱支数加以表示,如21/42,股线的公制支数可计算得到:Nm=1/(1/N1+1/N2+---+1/Nn)=1/(1/21+1/42)=14公支。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用这样的纱织出来的布就越薄,布相对越柔软舒适。但是支数高的布要求原料(棉花)的品质要高,而且对纱厂和纺织的织布厂也要求比较高,所以布的成本比较高。
2、英制支数(Ne)它是指1磅(453.6克)重的棉纱线有几个840码(毛纱为一磅560码)(1码=0.9144米)长。
Ne=L(单位y)/{G(单位p)X840)}。
英制支数为棉纱线粗细的旧有国家标准规定计量单位,现已被特数所替代。若1磅重的纱线有60个840码长,则纱线细度为60英支,可记作60S。股线的英制支数其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同公制支数。
(二)、定长制:
是指一定长度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重量。
其数值越小,表示纱线越细。其计量单位包括特数(Ntex)和、旦数(Nden)。
1、特数(Ntex)即特克斯,是指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之为号数。
Ntex=1000G(单位g)/L(单位m)
对单纱而言,特数可写成如“18特”的形式,表示纱线1000米长时,其重量为18克。股线的特数等于单纱特数乘以股数,如18X2表示两根单纱为18特的纱线合股,其合股细度为36特。当组成股线的单纱特数不同时,则股线特数为各单纱特数之和,如18特+15特,其合股特数为33特。
对纤维来讲,特数这个指标太大,常用分特(Ndtex)来表示。分特数(单位dtex)是指10000m长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Ndtex=10×Ntex=10000G(单位g)/L(单位m) (应该是tex=10dtex=9D)
2、旦数(Nden)即旦尼尔,是指9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Nden=9000G(单位g)/L(单位m)
旦数可表达为:24旦、30旦等。对股线的旦数,其表示方法与特数相同。旦数一般多用于天然纤维蚕丝或化纤长丝的细度表达。
㈤ 纱的支数怎么算的
yangbei2014:您好
支数是纱的粗细的标准。1克重的纱长度为多少米,就称为多少支。打个比方,一克棉花拉成成30米的纱,那就是30支,而一克棉花可以做成40米的纱,那就是40支。支数越高,纱就越细。
祝好,再见。
㈥ 怎样看出织物的纱支计算规格的算法
一、是分析织物的经纬密度,即单位长度纱线的根数,一般用密度镜测量,视力好的话,可用尺量取一定长度内的纱的根数进行计算.
二、纱线粗细用支数(分英制和公制)表示,英制支数1支表示1磅纱长多少码,公制支数1支表示1克纱长多少米,支数越大,纱越细.
若经纬纱粗细相同,可抽取一定长度的纱,称重,计算得出纱支.
三、得知织物经纬密度及经纬纱的粗细,可计算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㈦ 怎样计算棉纱的支数
不论英制支数或公制支数,其计算方法均采用定重制。其计算方法如下:
英制支数:一磅重的棉纱,有几个840码长,就称为几支纱。如一磅重的棉纱,有一个840码长就是1支纱,有16个840码长(16×840)就是16支纱,余者以此类推。
公制支数:一公斤(1000克)重的纱线,有几个4米长就是几支纱。例如:一公斤重的纱,总长度是1000米,就是1支纱如果总长度是16个1000米(16×1000)就是16支纱,余者以此类推。
英制和公制纱相互之间的比值是t,公制一支纱约等于英制0.59。
理解误区
常常会有人说“支数越多越好、密度越高布越厚” 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说法。
不一定的完全如此,床品面料40支以上就算是高支高密面料。如果是同样的密度,是支数高的好。
市面上很多40支的面料手感跟60支的面料厚度差不多,这是因为市面选用的幅宽2米5的40支斜纹印花面料均为足纱足重,密度均已经达到128*68(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织造面料时减少纱数。同为40支的面料,差3根纱,价格就可以差很多),面料相当质密,所以跟幅宽为2米3的60支面料比起来,会感觉厚度相当。
㈧ 什么是纱线支数
纱线支数是指纱线的粗细程度,它的表示方法有S,D,N,Tex,Dtex等。特定的面料则用特定的规格,其中S、D较常用。而科技文献中一般都转换tex。
S是英制支数,它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840码,就称为几支纱线。一般短纤的纱支均用S来表示,短纤用英文表示为Staple。纱线越粗S值越小;纱越细,则S值越大,比如40S比20S的纱支更细。
D是Denier(丹尼尔)的缩写,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细度表示方法,是指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一般长丝的支数用D来表示,长丝用英文表示为Filament。D越大表示纱线越粗,比如75D要比50D粗
Tex特克斯,又称“号数”,简称特,旧称公支。它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
Nm公制支数,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纱线长度的米倍数,也就是说1克重纱线正好一米长为1(公)支纱,1克重纱线长度为200米长,纱线的细度为200支。公制支数也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8)怎么算手套纱支数扩展阅读: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纱线的强力对于织品的牢度和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强力是织品强伸度的基础 ,因而,全毛纱及绒线强伸度是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强伸度直接影响其品质,要求必须适 当的强伸度,过大会使毛纱及绒线松弛,强力降低。
强伸度过小,强力增加而毛纱及绒线变僵硬。毛纱及绒线的强伸度与所用原料和加工程度,以及纤维排列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原料质量好,纤维排列整齐,加捻又适当则毛纱绒线的强力愈高,伸缩性能也会良好。
对于解决纱线强力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不改变原料的情况下采用更加先进的纺纱技术纺出能够适用于易护理面料的纱线,如紧密环锭纺技术。
第二种方法是用调整原料和改变纱线结构的方法,通过在原有的天然纤维与性能优良符合易护理要求的纤维通过一定的纺纱方法使两者结合,得到效果理想的纱线,主要有混纺纱、复合纱等。
纱线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过去用支数表达纱线的线密度,至今还有一些技术工作者称线密度为支数,特别在毛纺业的技术工作者,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都已经不再支持。纱线的支数用公制支数来表示,支数大、绒线细,支数小、绒线粗。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㈨ 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
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f=x*ml。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纺织品正确的堆放方法是选择有利于通风,便于防火,全棉布料最好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离门,离窗最近的地方,门幅一米是常规门幅,6到7卷放一排,第2层纵向平放,数量必须和底部相同,第3层还是横向平放,数量相同,以此类推。
㈩ 纱线的公支与英支的换算方法
二者的的换算公式:1公支(N)=1.693英支;1英支(S)=0.591公支。
纯棉与涤棉的公支、英支的实用转换:
1、纯棉纱公英制支数的关系:
公制支数=1.715英制支数(英制支数的回潮率为9.89%);
英制支数=0.5831公制支数(公制支数的回潮率为8.5%)。
2、纯棉纱号数与支数的关系:
号数=583.1/英制支数;
或号数=1000/公制支数。
3、涤棉纱公英制支数的关系:
公制支数=1.7006英制支数(英制支数的回潮率为3.70%);
英制支数=0.588公制支数(公制支数的回潮率为3.20%)。
4、涤棉纱号数与支数的关系:
号数=588/英制支数或号数=1000/公制支数。
拓展资料:
什么是纱线?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什么是公支?
公支,即公制支数,单位重量(每克)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米的倍数,或者每千克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千米的倍数,常以Nm表示。
什么是英支?
英支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是用于纺织中的计数单位。常与公支进行转换。1S=1.69SN 。
支是一种定重制的纤度单位。它是指1磅重的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的倍数。若干倍即为若干支。如称重一磅的纱线长度为25200码,是840码的30倍,那么这些纱就是30英支(30S )。
“S”的数值与纱线的粗细成反比。“S”值越高,纱线越细;反之则粗。
棉、粘胶短纤及与之混纺的合成纤维均用英支(S)表示。麻有时也用“S”。
气流纺还只能纺比较粗的纱线,一般在30英支以下,它纺纱速度快,纱线条干,毛羽、较环锭纱要好。
英制支数(定重制):单位重量(1磅=453.6克)的纤维或者纱线在公定回潮率(英制)时的长度为840码(1码=0.9144米)的倍数。几个840码就是英制几支纱。(常以Ne表示)。单位符号为S。